东阿阿胶是如何从古发展至今的?

东阿阿胶是如何从古发展至今的?,第1张

东阿阿胶起于商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发展史,从汉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贡品。在现代,山东东阿阿胶厂于1952年开始组建,1991年“东阿”牌阿胶荣获传统药 “长城”国际金奖,1993年山东东阿阿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在深圳挂牌上市,2008年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2010年东阿阿胶蝉联“2010中国药品品牌榜”补益类榜首,2014年国家胶类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欢迎补充,欢迎采纳

【制药网 市场分析】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健康需求不断增长,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发展,我国中医药市场开始不断壮大。但与此同时,我国中医药企业也开始面临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众多挑战。

以东阿阿胶为例,其在2020年就一直在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文化传承、实现消费者需求、促进研发创新。在营销环节,东阿阿胶着眼于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搭建了“娇生活”社交新零售平台,实现精细化运营和产品销售转化。同时,创新“工厂直达顾客”个性化定制项目,也进一步促进了顾客的体验,消费。

另外,随着数字化营销的深入,大数据对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分析更加准确,东阿阿胶还以此为向导,不断推进中药经典名方、院内制剂向新药转化,名老中医经验方向新药转化,中药大品种培育和新适应症拓展。2020年东阿阿胶成功申报11项专利技术,其中低温VBD(真空带式干燥)技术和阿胶原粉制备方法就彰显了东阿阿胶的技术优势。而应用这两项技术的东阿阿胶粉,连同东阿阿胶速溶块等多款新品,也成为了阿胶行业的创新方向。

方回春堂为积极顺应消费趋势变化,紧跟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潮,早在2010年也开始探索“互联网+中医”的新型发展模式,开创了中医药又一片新天地。2010年,方回春堂成立方清怡健康产业,成为早期进军电商平台的传统中医药企业之一。2017年,方回春堂成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配备自动化设备28台,真正实现了现代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产品生产流程。

目前,方回春堂通过直播带货,让外形似巧克力的黑芝麻丸、山楂膏儿童棒棒糖、雪梨膏饮品等一批新式产品,也成为了去年“双11”的亮点产品。

除了以上企业外,还有越来越多企业也已经开始大力借助数字化技术、设备加速转型升级。业内预计,在政策以及产业的推动下,中医药数字化程度将得到显著提升,而企业的生产与质量也将向更加标准化不断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数字化为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然而,由于中医药产业自身的特点以及西药产业的竞争,中医药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转型效果不佳、投资大等问题。毕竟中医药产业包括中药种植、加工、流通等众多环节,其转型发展之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此之外,也不是所有企业都具有数字化转型的实力,与有前景的发展规划,因此中医药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的中医药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或走精品工程路线,或利用数字化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提升竞争力。而伴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未来中国中医药行业将继续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释放更大潜力。在此背景下,业内预计,提前完成内部流程优化、提高运营管理效率的中药企业,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或将具备更大的优势和可能

当年,志得意满的东阿阿胶将上面的宣传词放在了包装上,那个时候,东阿阿胶在补品市场上是稳居前列,那时送礼送东阿阿胶,还是有面子的象征。但人们也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这家百年老店似乎销声匿迹了。

一、“宫廷贡品”的诞生

上等的阿胶,使用纯正黑驴皮与新鲜的井水一起熬制,味道清润甘甜,可以美容养颜,滋阴补气,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补品,曾经的东阿阿胶靠着过硬的产品,市值一路飙升到200亿,但很可惜,它最终没能坚守住自己的成果。

东阿阿胶这块招牌历史悠久,当年进入市场时,它的价格还并不算很高,是比较能让普通人消费得起的产品。

那会儿还是21世纪初,东阿阿胶打出来的效果是“治疗贫血”,但是问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飞速发展,严重贫血问题也越来越少,很多人的轻度贫血用食疗便可自愈,完全不需要使用补品,这导致东阿阿胶陷入了危机。

看着销量一天天减少,“阿胶少帅”秦玉峰,也就是当时东阿阿胶的总裁决定给自家产品来一个“改头换面”,以前的“平民路线”是不能再走了,秦玉峰特别为东阿阿胶打造了一个“宫廷贡品”的光辉形象。

秦玉峰宣传,东阿阿胶在清朝时曾经是专供皇家使用的,其药用滋补价值非常珍贵,价值连城。既然打出了这样的广告,那价格自然就要提升一下了,秦玉峰提出一个歪理——价值回归。

什么意思?就是要让阿胶回到清朝时的价值,秦玉峰告诉众人,清朝时,阿胶一斤的售价是白银三两二钱,那么折算成人民币,每斤阿胶应该买六千元左右!随后,在秦玉峰这套理论的支持下,阿胶的价格从几百块一路飙升到四位数。

其实,只要想一想便知,秦玉峰这套歪理有多么站不住脚,科技不发达的清朝,生产阿胶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价格高还算正常,如今阿胶生产已经大量投入机器,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秦玉峰为什么只算价格不算成本呢?可是,在当时秦玉峰的拼命鼓吹下,还是有不少人信了这套说辞。

二、顾客的质疑

随后,秦玉峰便大力打造“高端产品”,在包装上都印上了“贡品”二字,还不惜血本在各大宫廷剧中进行广告植入,营造了一种古代贵族女子都使用“东阿阿胶”的假象。秦玉峰本人在采访时更是不遗余力挖掘出古诗词中有关东阿阿胶的描写,力证自己的产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甚至因为元杂剧中有关于东阿阿胶的几句唱词,秦玉峰便大肆宣传,说东阿阿胶的配方是从元朝传下来的古方。这一套 *** 作下来,让不少人信以为真,从此这个本来是市场上普通补品的阿胶摇身一变成了几千块钱的珍品。

但是谎言总有被戳穿的一天,一年年过去,人们也渐渐发现,东阿阿胶的许多宣传都是夸大其词。

这些年,人们的精神水平也提高了,信息的发达使大家在选择产品时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曾经盲目的保健品市场也进入了理性消费的阶段,一旦大家清醒过来,东阿阿胶虚假的外壳就会被戳破。

东阿阿胶虽然在包装上说尽溢美之词,但在配料表上却不敢夸大,于是人们就发现,所谓宫廷贡品,主要原料只是驴皮、冰糖、黄酒、豆油,这和市面上一两百块钱的阿胶分明就是一样的配置,而且这些年秦玉峰把阿胶越吹越神,也引起了大家的逆反,阿胶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药材,哪来这么多的奇效?

三、危机的重演

随着群众信任的轰然倒塌,东阿阿胶再次陷入了危机。其实在群众反应过来之前,东阿阿胶就已经遇上了麻烦了,因为东阿阿胶这些年的大力炒作,导致整个阿胶市场都陷入了畸形,阿胶的原材料驴皮价格也随着阿胶的高价一路飞涨,这是让秦玉峰始料未及的,为了所见成本他又使用了老套路,把溢价直接算到销售价格里,让顾客来承担。

但是秦玉峰的接连涨价早已让顾客感到厌烦,对于这种高价骗局,大家已经忍无可忍,东阿阿胶的销量受到重创,商店里的东阿阿胶只能一再打折,亏本销售,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秦玉峰这场营销陷阱也终于走到了末路。

在严重的市场压力下,东阿阿胶的市值缩水了200亿,销售利润暴跌77.62%,甚至面临破产的危险。可是,东阿阿胶已经骑虎难下,多年的暴利营销让他们已经难以再回到正常经营的状态,中低端市场早就被更平价讨喜的阿胶产品代替,高端市场也早就将东阿阿胶抛弃了。东阿阿胶想要重振辉煌,只怕是困难重重。

曾经,东阿阿胶是“百年老字号”,有着庞大的顾客群体和优秀的口碑,可是,随着它自己自作聪明,贪心不足,这块“百年老字号”的招牌最后还是毁在了自己手中,令人无限感慨。

一个公司最强大的支持永远来自于过硬的产品,只有产品的质量足够好,经得起考验,才能让顾客对这个公司抱有信任,只有拥有顾客的信任,公司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这是成千上万个公司在摸索中找出的经验,可没想到历史悠久的东阿阿胶却偏偏在这上面栽了跟头。

面对经营危机,有很多种解决方式,可是秦玉峰选择的是最危险,最为人不齿的一种。营造虚假形象,骗取顾客钱财,用暴利来维持经营,这种经营就像是漂亮的泡沫一戳就碎,东阿阿胶的穷途末路,看似来的突然,其实从秦玉峰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今日的结局。

诚信经营,以人为本,这是商家从古至今流传的教训,希望东阿阿胶的事件,能带给所有商户一些启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5530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