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第1张

中国医药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

1、转型创新。这一定是最好的路径,创新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但因为创新药本身研发周期是5-8年,需要布局研发团队,支出比较大的研发投入,不是今年想布局明年就能做出来,所以转型创新虽然是一条最好的赛道,但需要时间。

2、如果创新对他而言有一定难度,不妨考虑第二条路径,发展难仿药,比如说呼吸剂,产品专利已经过期了,但由于本身剂型上的难点,可能还是具备一些生产壁垒,这块可能是第二条路径,假设创新不行,可以考虑发展难仿品种,比较典型的健康元等公司都做得非常好。

3、如果第二也比较难,第三条路径是延伸产品线,上市一款仿制药短期会面临集采,一款不行就生产10款、20款,最后总有产品能进入集采,带来增量,只要每年保证产品上市的梯队,未来也可以实现现金流、实现盈利,这也是一条路径,当期也有部分公司往这方面布局。

4、对于仿制药企业我们总结来看,现有管线大家更多考虑集采未来的影响,未来是什么稳态的情况,我们会更多考虑未来新的管线、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方向,是化学仿制药大概的特点和研究方式。

5、中药处方药也是当期整个市场关注相对没有那么高的细分领域,我们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中药企业大部分在研产品相对偏少,可能更多是分析现有产品线的梯队,这块跟当下大家关注创新的方向有一些脱离,所以导致中药现在当期关注度不是那么高。

一方面我们需要去关注它现有的产品大的品类是什么,大品类的领域是不是大的领域,产品价格会不会有压力,往后看竞争格局怎样,是不是会进入医保,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点。

医药行业市场营销专业是需求较大的专业,就业前景很广阔,历年平均就业率达97%左右。迪医猎头分析总结得出在医药行业市场营销专业近几年就业率:2004年 97% ,2005年为96.5%,2006年为97.8%,迪医猎头顾问邹雄分析认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医药企业里,不仅是外资医药企业、民营医药企业,国有医药企业也都在讲市场营销。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并且,随着我国医药医疗行业的发展,健康产业的迅速升温,医药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中在竞争中胜出就是需要好的市场营销人员。因此,好的市场营销人员也将走俏职场。所以,迪医猎头认为医药行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整体需求会增大。但是,由于医药行业市场营销的特殊性,做医药行业的市场营销需要各种能力,不是学市场营销的人就适合做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反而变得不是很重要,很多低文凭的人愿意付出更大的劳动获得更多的回报,所以医药行业的市场营销人员素质也是良莠不齐,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也充分认识到好的市场营销人才的重要性。对好的市场营销人员的争夺进入白热化。在医药行业市场营销类职位是人才市场需求榜上不落的冠军,迪医猎头分析认为,销售类仍是2007年需求量最大的职位。营销类专业由于所有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这个专业,导致连年供给不断增加,反映在才市上就是低层营销人员的薪资水平被拉低。但随着国内医药行业的一步步规范化,无论是国有医药企业、民营医药企业还是外资医药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对国内药品市场的竞争——其核心就是对营销人才的竞争。由于营销科学是近20年才从国外引入的“舶来品”,所以目前国内医药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水平还比较低。有些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大部分都是从其他专业或行业发展过来的,很多高级市场营销管理人员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营销知识培训和学习,做市场完全靠的是他们的经验和对医药行业发展前景的感觉,市场运作的科学性、系统性不强。这种状况已经难以适应国内、国际不断提高的市场竞争水平。因此,医药企业急需那种具备系统营销知识和医药医学背景技能的人才,特别是高级市场策划和管理人员。迪医医药猎头分析认为我国医药行业的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缺少既懂管理、又懂技术,既熟悉国内医药市场、又熟悉国际医药市场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好的市场营销总监、市场营销经理等高级营销管理人员将会是医药企业的重点争夺对象。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规模平稳发展

根据工业和信息部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79.2亿元,同比上升10.3%。前瞻保守估计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为2727.1亿元。

2、细分疫苗领域批签发量逐年递增

随着我国疫苗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几次重大的疫情之后,从政府到民众对疫苗的认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批签发总量来看,2013-2019年,我国疫苗批签发量呈波动态势,2019年约为5.65亿支/瓶/粒,与2018年基本持平,略低于2017年批签发量。2018年长生疫苗事件对2019年上半年略有影响,目前已经逐渐恢复。

2020年疫苗合计批签发6.5亿支,同比增长15.89%,增速为近十年来最高,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后,随着疫苗接种需求的复苏,疫苗批签发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第一季度,中检所共批签发1.12亿支/瓶/粒/盒疫苗,同比下降14.01%。

3、细分血液制品领域成本高

不同于普通药品生产,血液制品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的比重占到总成本的65%-80%(而普通药品仅占10%-20%),这不仅是因为浆源有限,需要给予献浆员一定的经济补偿,也是因为严格的行业质控使得浆站运营费用及血浆处理费用居高不下。这就迫使企业尽可能充分利用血浆,从同批次血浆中提取尽量多种类的产品并提高产品得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广东为生物医药行业上市企业聚集地

从生物医药产业链上市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上市企业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区,且规模较大,广东省产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趋势明显,政策扶持生物医药行业协同发展。

2、企业竞争:参与者众多,各领域竞争者

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庞大的行业,市场参与者众多,每个领域的优势竞争者各不相同。

在疫苗领域,按批签发量测算,中生集团旗下成都所、上海所等各大所占有优势,疫苗批签发量占比达18.7%其次为沃森生物,批签发量占比为6.9。

在血液制品领域,按批签发量测算,天坛生物占据了主要份额,占比约为31.6%其次是上海莱士,批签发量为16.1%。

在诊断试剂领域,国内大部分产品以外资主导,本土品牌如达安基因、科华生物正在迅速崛起。

在单克隆抗体领域,行业集中度不高,康弘药业市场份额占比约为10.5%,其次是信达生物、复星医药,市场占比分别为7.5和4.7%。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规划继续推进,基因技术成研发热点

生物医药产业是近年来中国成长性最好、发展最为活跃的经济领域之一。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将重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前沿领域攻关,基因与生物技术纳入前沿领域范畴。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呈现以下趋势:

2、“十四五”规划着重布局实验室、产业园,发挥集聚效应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我国将重点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聚焦生物医药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优化提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加大科技前沿领域公关,其中包括基因与生物技术。

3、新冠疫情为生物医药行业提速

从疫苗领域来看,由于我国中生集团下属武汉所,科兴控股等疫苗研发产品成功投入市场,疫苗细分领域也迎来新一轮增长点,对疫苗行业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从血液制品领域来看,血液制品是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细分产品,直接影响着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景。2020年,受疫情推动血制品领域重回景气上升期。疫情促进血制品企业2020年提速增长,部分产品存在提价可能性。国内外新冠疫情爆发,对血液制品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综合上述分析,新冠疫情加大了对疫苗、血制品及相关试剂的需求,“十四五”规划对生物医药这一新兴产业大力扶持,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2021-2026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10%-15%的增速,预计到2026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5553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