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 汽车 方兴未艾,国内车企纷纷入局,其中,以长城 汽车 最为激进,几乎在整个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都有布局。
长城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战略到底如何?在9月底于江苏如皋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大会上,长城 汽车 副总裁唐海锋发表了主题演讲《长城控股集团氢能产业的 探索 与思考》,长城 汽车 氢能战略总监张健也接受了EV世纪等媒体的采访。结合这些信息,我们对长城控股集团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战略进行梳理和解读。
3 年投资12亿元
过去三年,长城 汽车 在氢能和燃料电池 汽车 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并且加入了多个相关的国际和国内组织。
2016年,长城 汽车 成立XEV项目组开始氢燃料电池 汽车 研发,2017年加入国际氢能燃料电池 汽车 协会。
2018年2月,加入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2018年3月,加入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是目前加入该委员会的唯一一家中国车企;
2018年6月,长城 汽车 在保定建立氢能技术中心,这是国内首个拥有全套检测和试制设备的氢能技术中心,拥有国内第一座105MPa高压氢气循环测试台,国内第一座6轴储氢瓶缠绕机,国内第一个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测试台架和国内第一座液态储氢加氢站等。
该技术中心支持长城 汽车 内部研发的同时向全行业开放,以实现与其他合作伙伴共担研发成本和风险。
2018年8月,长城 汽车 收购上海燃料电池 汽车 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燃动力)77.04%股权(2019年4月100%控股上燃动力)。
上燃动力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较早进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系统集成商,最早由上汽集团等公司出资成立。
2019年4月,长城 汽车 投资4.5亿元在上海成立未势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未势能源)。
据长城 汽车 氢能战略总监张健介绍,长城 汽车 开展氢燃料电池研发已经有三年多时间,累计投资达到12亿元,未来几年仍将持续投资氢燃料电池业务。
目前,整个研发团队达到300多人,其中,来自德国、英国、加拿大、美国、日韩、印度等国的外籍专家达到50余名。除国内研发中心以外,还在德国慕尼黑建立了研发中心。
聚焦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突破核心技术
张健表示,虽然过去三年长城 汽车 在氢能和燃料电池 汽车 领域进行了广泛 探索 ,但未来的业务会更加聚焦,作为一家 汽车 主机厂,将主要聚焦于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其中的核心零部件。
作为长城控股集团氢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化布局的重要载体,未势能源的定位就是燃料电池 汽车 零部件生产商和系统集成商,主要针对燃料电池 汽车 动力系统及核心零部件,比如电堆、膜电极、以及储氢系统中的储氢瓶和瓶阀等进行研发和产业化。
张健表示,目前氢燃料电池 汽车 领域仍有一些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被外国公司垄断,长城集中对膜电极、IV型70MPa储氢瓶、高集成度的瓶口阀和减压阀等核心零部件进行技术攻关,其中膜电极、瓶口阀和减压阀将于2020年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后期还将推出燃料电池电堆、储氢瓶等产品。
长城 汽车 副总裁唐海锋表示,当前,国内企业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绝大多数以整车和系统为主,导致国内对进口材料和核心部件的依赖较为普遍,不利于整个氢能产业的发展。因此,未势能源的策略是立足核心技术的正向开发,同时联合上游企业进行原材料和研发资源的共享,并与下游合作伙伴进行系统的验证和产品的推广。
在此次大会上,唐海锋在演讲中还展示了上燃动力研发的乘用车85kW氢燃料电池系统,这套系统将于2020年搭载在长城 汽车 的氢燃料电池样车上,预计2023年前后实现SOP。
如上图所示,这套系统的净输出峰值功率达到85kW,系统最高效率达到60%,冷启动温度可以低至-30ºC,体积比功率大于700W/L。
2023 年量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按照长城 汽车 之前的计划,该公司将于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期间展示燃料电池乘用车车队,2023年将推出比较成熟的量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丰田 汽车 是奥运会主赞助商,该公司将在冬奥会期间大规模展示运行氢燃料电池 汽车 ,因此,长城的氢燃料电池车队届时通过何种方式与公众见面还是未知数。
面对目前国内燃料电池 汽车 发展以商用车为主导的形势,并没有商用车业务的长城同样在 探索 如何在商用车领域进行布局,以实现占据先期市场和技术产品验证迭代的目标。可以预见的是,长城控股集团若想进军燃料电池商用车领域,其将以未势能源-上燃动力作为动力系统集成商的形式与商用车主机厂合作。
此前,丰田 汽车 与亿华通和福田 汽车 ,以及与上海重塑、苏州金龙和一汽建立合作关系,向中国企业输出其氢燃料电池技术和相关产品。
对此,张健表示,长城 汽车 发展氢燃料电池 汽车 秉持开放原则,长城一直在 探索 与其他车企在该领域进行合作,包括探讨与日韩和欧洲先进车企合作的可能性。
国内氢燃料电池行业内上市企业:亿华通(688339)、雄韬股份(002733)、潍柴动力(000338)、大洋电机(002249)
本文核心数据:产量、销量、保有量、销量分类
相关技术及市场仍不成熟
氢燃料电池燃料能量密度最大,高于锂离子电动车及燃油车,能效比上占据优势。考虑全生命周期后,能源效率约为29%,高于锂离子电动车的28%及燃油车的14%。在续航方面,氢燃料电池汽车传统燃油车相似,续航里程约在600公里左右,优于锂离子电动车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还具有无噪音,充能时间短,耐低温,事故严重性小等优点。
然而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技术和市场仍不成熟,处于幼稚期,未来发空间巨大且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领域不具有普适性,这也是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需要革新和研究之处。
产量受到疫情影响严重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逐年上升,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产量下滑至1199辆。这表明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正在成长,产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需求增加。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较好。
市场进入商业化初期
2016-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销量有所下滑。截止2020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年销量1177辆,保有量7352辆,标志着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逐渐被市场认可接纳,氢燃料汽车进入商业化初期。
商用车是研发方推广重点
与海外专注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量产不同的是,我国将研发和推广重点放在商用车上。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全为商用车。其中,客车销量占比达98%,货车销量占比为2%。截至2020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车累计行程超过1亿公里,以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和客车为主。
政策指引保驾护航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是为我国氢能发展道路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与指引。随着国家“碳中和”、“碳达峰”任务的推进,氢能这一绿色能源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推动。未来目标中就风光能电解水制氢,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等进行了详细规划。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