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是一样的,但模式却有不同。
套路一样,是因为都采取了高杠杆的融资,将债权产品进行了分层设计。
一、蚂蚁的产品设计以蚂蚁借呗为例,蚂蚁借呗的日系通常在万3到万5直接,按万五计算,折算年化为18.25%。假设蚂蚁贷款10亿,再将10亿债权设计成 A、B、C三个层级做资产证券化。A级7亿资产是低风险资产,固定利率6.1%,B级资产2亿是中风险资产,固定利率7.5%,C级资产1亿是高风险资产,固定利率18%。然后,让C给B做担保,B再给A做担保。通过这种模式,亏损的时候就是先亏C,再亏B,最后才是A。因此,A、B层资产安全性就很高,而C则是高风险高收益。这样,蚂蚁就可以通过A、B层资产融来的钱再进行贷款,从而扩大杠杠提升资本收益率。
通过蚂蚁的招股书也可以看到,今年疫情影响,蚂蚁的逾期率迅速上升,最高达到3.01%。
而美国的次级债也是类似套路,通过将次级债分层,然后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赚取利差套利,最后由于利率上升与房价下跌,导致再融资出现困难,引发次贷危机。
二、底层资产不同
蚂蚁集团是通过大数据采集用户信息,分析客户还款能力,通过芝麻信用给客户评级,是纯信用贷款。而次贷则是房子的按揭贷款,只是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较低。出现违约时,银行还能通过收回房产减少损失,但信用贷款则不同,只能通过催收方式收回欠款。因此,蚂蚁的方式其实风险更高,这也是监管层加强对网贷业务管理的原因 。
三、蚂蚁是银行信贷的搬运工目前蚂蚁与约100家银行合作,为银行提供助贷服务。在这过程中,蚂蚁集团提供客户,获取利差,而风险则由银行承担。
因此,银行背负着大量的监管压力缺拿小头利润,而蚂蚁拿走大头利润,却游离在监管之外。
综上,阿里与美国次贷的资产证券化套路是相似的,但其蕴藏着更大的风险。作为吃瓜群众,最好的办法是理性消费,努力赚钱,提升自身的抗风险的能力。就比如此次疫情,有存款的家庭家里有粮,心中不慌,而负债高的家庭则雪上加霜。
是一样的,风险被买股票的股民担着,利润被蚂蚁金服的资本家收着,一旦发生风险,毁的是股民,祸害的是国家。
当年目睹香港客户在各种银行、金融机构的推销下,美国的次贷产品在香港大行其道,很多香港人迷信美国的雷曼兄弟、花旗银行、摩根、高盛和美林是守规矩的不倒翁,购买了不少他们的债券。全球各国的客户也买了不少。当美国这些越滚越大的债券引起的金融泡沫被捅破,金融危机发生了,全世界一地鸡毛。香港老百姓买的美国债券顿时成为废纸,哭天喊地也救不了市,成群结队到银行门口示威游行。幸亏中国金融有防火墙,美国的债券没有在中国内地销售,避了一难。现在香港人把美国的次贷称为祸国殃民的毒债。
蚂蚁应该研究了美国的次贷 *** 作模式,这个模式对制造毒债的垄断资本是没有风险的,风险在买毒债的人。美国金融危机,制造毒债的美国垄断资本已经把全球的资金尽收囊中,而持有毒债的人则在市场无法兑现了。美国垄断资本尽管赚得钵满盆满,还装出一番面临破产的戏剧,捞了一把美国政府的财政补贴。蚂蚁估计中国人看不透他们搞的次贷商业模式,甚至打出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人解决融资难及金融改革的幌子招摇撞骗,虽然骗了不少老百姓,但还是没有骗到政府的监管部门。黄其帆就把蚂蚁的把戏戳破了。
薅羊毛太狠,屁大的公司市值超工商银行,还两万亿估值,让广大股民的钱进了他们的腰包,还好被高层及时制止,中国要好好管理一下那些净资产和估值严重偏差的公司。
美国的衰落就是自次贷引发金融危机开始的。
蚂蚁的问题不仅仅是小额贷高利率、高风险的问题。
传统银行吸收存款不但不能杠杆化多贷出去,反而要交10%--20%的存款准备给央行。但蚂蚁集团既不交存款准备金,还要通过杠杆效应贷出去更多的款。一旦出现风险,那就是中国版的金融危机!
就是照搬换面,给了个 科技 噱头。明明就是个放高利贷互联网公司,非给自己安一个金融 科技 公司。
踩准了政策的空子,打着改革开放旗帜,放高利贷都能堂而皇之成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 科技 。记得小时时候读的书,白毛女的父亲杨白劳就是被高利贷逼死的。
蚂蚁的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套路金融手段,是非常恶劣的。不但让商业银行陷入风险危机中,而且严重破坏市场商业环境!纯粹就是彭氏骗局。国家的执法部门应该要!进行刑事立案调查了
蚂蚁金服走的就是美国次贷危机一样的套路,根本就不是什么创新!而是在毁灭中国金融!银行的当铺思维绝对不能丢!它是老百姓血汗钱的最后屏障!
我认为这完全是两码事,从本质上和规模上讲都完全不同。
首先次贷危机由于银行和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形成的,比如资产信用较差的人从银行贷款买房,然后用房产做抵押,如果房子涨价,这种循环没有问题,房子一降价,购房者还不起贷款,就形成次贷危机,这就是当时的情形。
要形成次贷危机有两个要素,一是主流金融机构参与,二是规模足以对整体经济形成影响,一般企业掀不起这样的浪潮,最多是和向湖里扔块石头一样,起一朵浪花。
其次,阿里或者蚂蚁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把债券证券化,发行ABS(资产证券化)债券。比如消费者用花呗从天猫买东西,这样就形成消费借款,消费者收货后,阿里把资金支付给商家,这样阿里就有了一笔债券,阿里可以通过相关金融机构用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也可以把它变成ABS通过证券交易所销售。
阿里的这些ABS要发行必须经过证券交易所审核,达不到要求根本发行不了,你见过有几个公司能发行ABS的?再说,购买ABS的都是一些正规金融机构和投资理财公司,他们都是专业 财经 机构,有专门的风控体系,风险高了他们也不会买,阿里的ABS在他们看来不属于次级贷款,反而是优质资产,很多机构抢着买还不一定买上。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阿里的资产证券化和次贷危机根本不是一回事。昨天还引以为傲的移动支付,一夜之间不可能变成妖魔鬼怪,风物长宜放眼量, 社会 总是向前发展的。
从30亿翻成3600亿,花呗借呗的套路是怎么样的?
几千亿花呗借呗的钱是怎么来的,黄奇帆是这样解释的:
第一步:
蚂蚁金服首先有30多亿的资本金,通过2.3倍的拆解融资形成了90亿左右的网上小额贷款;
第二步:
利用贷款余额拿到证券市场交易所发ABS债券,90亿进去可以拿出90亿。
第三步:
这90亿拿出来以后又可以变成贷款;
第四步:
循环以上步骤,90亿循环40次后,造成用30多亿资本金发放了3600亿网上小贷,形成上百倍高杠杆。
所以,证监会当时也参与一起研究,发现蚂蚁金服也没有违反全世界证券市场发ABS的规定。因为从来没有说过发多少遍,后来经过商议决定,贷款资本金通过银贷放大2.3倍不变,与ABS环节叠加杠杆比控制在10倍左右。
什么叫ABS,或许有人还不是很清楚。
假设你有一家烧饼店,店里生意不错,所以你想开一家分店,但是手头上资金不够,想去银行贷款。可银行看不上你卖烧饼这小家小业的,不贷给你。
你想了想,自己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爷子关系很好,你就找到他,让他带头与乡亲们凑点钱给你开烧饼铺子。
人家钱也不能白给你呀,你就承诺,未来半年烧饼铺赚得钱全部分给乡亲们,为了让乡亲们更放心,你自己也得先拿出一笔钱来垫着,一起参与,并且白纸黑字和大家签字画押,打上欠条。
这种拿预期收益来募集资金的方法就叫ABS。
钱到手了,你开起了新的烧饼铺子,三个月就赚了一笔。别人一看,这能赚钱,于是你之前打的欠条都开始有人去买卖了。
这个时候,有些脑子灵活的人,学着你也搞个ABS直接去募集资金来收购你的ABS,一层套上一层,既然可以套一层,那就可以套两层,既然可以套两层,那就可以套三层......
于是开始了无限套娃。
可是,要知道外面套上再多层,最核心的,还是你的烧饼铺子,万一你的烧饼铺子不小心倒闭了,外面这些无限套娃产品就都变成了一堆废纸。
常规的ABS就像你的烧饼铺子一样,资金循环一次往往要半年到一年,一般循环三四次,底层的首次贷款已经过去两年以上了,早就收回了,加的杠杆有限,风险还处于可控范围内。
可是网络贷款的周转效率极大地加速了这个过程,一笔债券融资,一两周就循环一次,杠杆得以迅速放大。
之前马老师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炮轰的巴塞尔协议,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明确了资本金的重要地位。根据评级决定银行面临的风险有多大,并为此准备多少的风险准备金。资本充足率仍将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重要角色。
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听起来新奇,支付宝也的确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支付方式。
但是在花呗和借呗等方面,没有改变借贷的本质。
更多问题欢迎关注尊嘉金融,港美A股0佣金~
风险警示:文中内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尊嘉竭力但不能保证以上内容完全准确与可靠,亦不对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 *** 作而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假的,如果有,这些人会优先考虑和自己关系近的人。
再说了,为什么不打电话直接走官方渠道。
这种忽悠人的套路一般是你提交资料,然后故意形式的审核,说你过了,然后弄个虚假合同给你签,签完说放款了,需要服务费才给你提现密码。
所以自己留心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