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的时候,欧莱雅耗巨资收购美即面膜,本来是想要通过收购美即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然而后来美即的发展却不容乐观。事实上,对美即的这一收购行为从来就没有被业界看好过,此后美即的销量也是节节败退,在2016年的时候美即的回款下滑了六成,市场份额也不足其巅峰时期的一成,曾经的“中国面膜第一品牌”如今鲜见其身影。
中国化妆品品牌被收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纵观那些被收购的品牌之后的发展,却无一例外没有达到借助大集团的力量求得更好的发展的目的,大部分被收购的品牌现状都不容乐观,表现平平,比如大宝、丸美、小护士等,有些品牌甚至几近消失,就连曾经的面膜大亨美即面膜也难逃这一个厄运。
2015年和2016年线上面膜品牌关注度对比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美即面膜的关注度为3.8%,到2016年的时候就下降到了2.1%,且2016年上半年美即面膜就亏损15亿,目前境遇堪忧。
从面膜大王到无人问津,美即面膜这一遭遇令人唏嘘。那么,美即面膜沦落至此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面膜生产门槛低,竞争加大
面膜的生产环节门槛低,生产工艺也不复杂,所以,面膜是很容易复制的,也正因为如此,在2010年之后,很多面膜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资料显示,在2012年-2013年期间,我国的面膜品牌就增加了400%,这些面膜品牌的出现给美即面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美即被一叶子、膜法世家、御泥坊美迪惠尔、韩后等面膜品牌抢尽风头,加上现在各种韩流化妆品的强势入侵,导致美即深陷生存困境之中。
2006年~2015年面膜行业企业总数情况
2、美即面膜产品差异化不明显
当面膜品牌越来越多的时候,想要在众多的面膜品牌中杀出重围是需要从自身产品方面进行改善的,特别是要提升产品的差异化。然而,这一点美即面膜并没有做好。在被欧莱雅收购之后,美即面膜依然保持着原有的一切,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差异化方面都没有显著提升,缺乏差异化的产品,很难在面膜行业中保持领先的地位。
3、营销成效不明显
欧莱雅花费巨资收购美即之后,也有一段时间不遗余力地在包装美即的,不断地在调整战略,想让美即面膜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包括更换美即logo、提出“面膜哲学”,提倡敷面膜的体验价值、积极推出新产品等等,但是,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之后,美即面膜的销量却依然不见起色,之后欧莱雅方面也表示,过渡期的美即经营尤其困难。在2016年的时候,美即也开始转变方式,尝试网红营销的方式,邀请过papi酱客串过广告,但是尽管如此成效依然不明显,毕竟比起一叶子的软广告、以及各种线上活动来看,美即差的不是一点点。
4、渠道价格混乱,想要塑造高端形象却不断打折促销
在美即被欧莱雅收购之后,美即也曾经在线上风光过一段时间,连续4年蝉联双十一销售桂冠。但是,相对于线上的火爆,线下却困难重重。因为上线的价格相对低廉,线下渠道销量不好,于是,专营店就开始打价格战,通过打折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
打折促销活动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消费者购买,提升产品的销量,但是时间一长对产品品牌塑造是具有负面影响的。因为人们会慢慢开始怀疑美即面膜的功效,进而降低对美即面膜的信任度,觉得美即面膜降价促销是因为质量不行了。这一个情况在美即面膜进驻名创优品之后尤为明显,进驻名创优品可以说是美即打得最烂的牌,严重影响了美即面膜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影响力。
5、缺乏独特的品牌特性、产品定位不够清晰
美即被收购之后其产品的定位不止都不清晰,美即没有能够包装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概念,比如一叶子的植物酵素概念、韩后的补水概念、美迪惠尔的美容针概念等。消费者对于面膜的诉求已经从产品到情感共鸣,再过度到了面膜的细分价值诉求,美即却没有顺应消费者的这一诉求打造出独属自己的品牌特性。没有独特的品牌特性,其品牌效力也会逐渐降低。
虽然背靠欧兰雅这一棵大树,但是美即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美即面膜的命运也证实了一句话:背靠大树不一定好乘凉
在18岁成人礼之际,美即开启一场新的蜕变:转型功效。
01
进军功效护肤,首发三部曲护理面膜套装
在昨日(8月16日)新品发布会上,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美即隆重推出了首款院线级家用护理套装美即焕肤净亮护理面膜(又名:美即毛孔桑拿舱),正式进军中高端院线级护肤功效市场。
据介绍,该款“美即毛孔桑拿舱”,由5位权威科学家和11位资深研发人员共同开发,历经15个月的上百次实验,进行11次配方优化而成,旨在攻克Z时代人群及年轻白领消费人群面临的黑头、毛孔粗大问题。
与普通面膜产品不同的是,此家用院线护理面膜套装包含了复合酸自热安瓶、贴片式泥膜以及黑头清除工具三种产品,在使用时,需要分为三步,即先使用自热安瓶,再贴面膜,最后用黑头清除工具进行清洁。
据美即品牌介绍,套装中的三款产品也各有作用和特色。其中,自热安瓶采用独家高浓度无水配方,富含10%维C以及水杨酸、辛酰水杨酸,能释放微热因子,打开毛孔、祛除角质;而面膜为美即首创的贴片式泥膜,将高岭土与硅酸铝封藏于膜布中,能够吸附油脂污垢的同时缩小毛孔;经过前两步后,再用双向黑头棒精准定向去除黑头,便可让肌肤清洁焕亮。
而之所以以院线体验为灵感设计产品,则得益于消费者对院线高质量功效护肤品的需求。
据《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预计,随着医美人群的扩大化,到2023年医美市场规模将达到3115亿元,其中轻医美市场规模增速将高于手术类医美,成为市场主流。
对此,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护肤品实验室总监林欣荣表示,美即此次进军院线级护肤市场,正是着眼于满足市场需求基础上的品类进阶。
与此同时,美即还新选用了王子文作为品牌的代言人,以重点突出女性“蜕变”和“梦想”的力量。
目前该款新产品已在美即天猫、京东线上旗舰店售卖,当前售价为136元/盒(5片装),平均单片价格为27.2元,高出美即其他面膜近一倍。但与其他院线面膜的标价相比,美即的价格又稍显得亲民。
02
重塑7大产品线,不止于面膜
如果说,一次院线级家用护理套装的发布不足以说明美即转型的决心,那么覆盖补水保湿、美白淡斑、救急修护、抗初老、亮肤淡痘、控油等不同功效的7大全新产品阵营,足可以窥见美即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所做的努力。
实际上,自2019年开始,这个曾经被誉为“面膜大王”的品牌,就开始了转型之路。
洞察到中国消费者日趋多元的护肤高功效需求,美即在2019年确定了“以成分为基础,以功效为导向”的品牌发展和产品矩阵战略,并推出了美白面膜领域的明星爆款产品—“美白奶皮面膜”,满足中国年轻消费者对于面膜贴合度与美白功效更高的双重需求,并获得了由国家药监局颁发的美白特证。
同年,随着消费升级的演进,以原液为代表的专效护肤产品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美即也将面膜品类的成功经验延展到高能原液护肤品类,推出系列烟酰胺原液产品。
在此愿景下,美即从基础补水功能升级到美白、修复等功效,从面膜品类跨越到了护肤,从单一面膜贴片延展到院线家用护理套装。“对于未来,美即仍旧是一个从积累到突破的‘蜕变’过程,还可以延展出许多想象和发展空间。同时,院线产品也不止于清洁,还会往更多功效方面发展。”
03
强化群众基础
用长期主义赢得未来的胜利
“事情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品牌的发展也是一样,但总体而言它是呈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用长期主义的发展姿态才能赢得未来。”
在谈到美即过往18年的发展中,李晓梅对两点很有自信:一是美即18年以来建立的群众基础;二是美即在面膜品类开发中所起的推动性作用。
“美即18年来的积累和沉淀,为品牌后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品牌在转化能力、留客能力、招新能力上不断打破记录。”李晓梅表示,这种群众基础使得美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面膜市场中,有了获客优势。
为了扩大这种优势,美即利用欧莱雅消费者数据中心,洞察消费者行为习惯,拓展新渠道,加深同消费者的联系,在2020年美即品牌推出集团全球首个品牌虚拟代言人“M姐”,以极具中国美风格的形象、平易近人的性格定位、博学可靠的科研身份设定,走近年轻消费者,更加生动、全面地传递美即品牌的理念。
其次,在过去几年品牌转型的过程中,美即虽然面临挑战,但仍旧给面膜品类带来了创新和推动,如美即鲜注膜力系列的膜液分离技术,积雪草舒缓修护面膜的121高温灭菌的工艺等。
不仅如此,在美即面膜专研中心和欧莱雅消费者洞察数据的支持下,美即还反哺了集团品类创新,不断赋能集团旗下品牌开发面膜产品线,帮助欧莱雅在中国面膜市场中打造了领先市场的产品矩阵,逐渐成为了一个打造中国护肤市场的创新孵化器。
“面膜是化妆品中唯一一个由中国推出,并发展壮大的护肤品类,美即作为此品类的开创者,希望能够不断地发展、创新,让世界看到中国创新的力量。”李晓梅透露,未来美即将会继续深耕消费者,打造一个具有高技术水平、绿色环保,同时还拥有多重交叉性功效的品牌。
Editor 编辑 | 吴思馨
Proofreader 校对 | 王弈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