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李国安、吴登云、王进喜、焦裕禄等。
1、孔繁森
孔繁森(1944年7月-1994年11月),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孙。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
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后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
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 *** 劳;
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
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
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曾率领相关单位,亲自去新疆西南部的塔城进行边境贸易考察。
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2、李国安
李国安,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团长。1946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15岁参军后,他最大的愿望是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李国安在部队40年,党叫干啥就干啥,先后当过骑兵,干过医生,挖过煤,种过地,搞过营建,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他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需要,干好本职工作。
提干后,他曾当过10年排职,10年连职,10年营职,从没有任何怨言。不论是当一般干部,还是担任领导职务,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农场期间,他带领官兵每年为部队创收数十万元;
担任后勤处长,他下大力抓好部队的基础建设,改变了营院面貌;担任团长后,他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野战给水部队,固定资产由原来的几百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3亿多元,使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了近10倍,该团还荣立了集体一等功。
他们团先后完成了解决内蒙古边防10万军民吃水、用水难的“952”工程、张家口地震灾区的“救灾扶贫百井”工程、纪念江主席视察他们团的“992”工程和改善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环境的“大青山生态绿化”供水工程,共为边疆军民打井500多眼,收集了2万多个水文数据。
完成普查面积8.4万平方公里。这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把党的温暖送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3、吴登云
吴登云,汉族,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柳坝村人,1939年出生;是中共党员。新疆乌恰县政协原副主席、县人民医院原院长,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全国双拥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医学卫生界曾掀起一股学习吴登云的热潮。
1966年冬天,一位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住进了乌恰县人民医院,她脸色苍白,双眸无神,没挪几步就一身虚汗。年轻的医生吴登云判断,必须输血治疗。
然而,只有几间土坯房的简陋医院,哪里有血库呢?望着奄奄一息的病人,吴登云决定抽自己的血。300毫升的鲜血从吴登云的体内流进了柯尔克孜族病人的血管。
病人的眼睛有神了,她惊喜地说:“我的身上长力气了!”第一次献血就这样开始了。看到自己献出的是一点血,而挽救的却是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吴登云认为自己做得太值了。
30多年来,他无偿献血30多次,计7000多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1971年12月1日,买买提明两岁的儿子玩耍时不慎扑入火堆,全身50%以上的皮肤被烧焦。面对惨不忍睹的小生命,吴登云感到阵阵揪心。
一连十多天,他全身心地投入抢救,幼儿终于度过了休克关、感染关,接下来就是创面愈合的难关了。但是,幼儿完好的皮肤所剩无几,他不忍心过多取用那些细嫩的皮肤。
吴登云把目光投向了幼儿的父亲。买买提明听说要从自己身上取皮,吓得惊恐万状,连连说不行。吴登云决定从自己身上取皮。
手术室护士拒绝配合吴登云。吴登云只好自己给自己注射麻药。他先从两条大腿上取皮,随后,又在小腿上注射麻药,果断下刀。
10分钟后,他一共从腿上取下13块邮票大小的皮肤。接着,他拖着-的双腿走上了手术台,把自己的皮肤植到幼儿身上。幼儿得救了,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4、王进喜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23时42分),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祖籍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焦家村),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石油工人。
王进喜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玉门解放后成为一名新中国石油工人,因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人称“铁人”。
1960年,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
1960年3月,他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发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结束“洋油”时代而顽强拼搏。
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耸立在荒原上。
打第一口井时,为解决供水不足,王进喜带领工人破冰取水,“盆端桶提”运水保开钻。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
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水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
5、焦裕禄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
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1962年12月至1964年间,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两本装帧精美、印制精良的明星画册成为**年末**供电公司最吸引员工眼球、最引发职工议论的精神食粮。其实,画册上的明星既非“姚明”也非“周杰伦”,他们只是**供电公司普普通通的员工,由于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付出过不懈的努力,在某一方面做出过突出的成绩,一不留神就成了明星,上了画册。这本普通的明星画册背后所蕴涵的是**供电公司独巨匠心、丰富厚重的企业文化,所倾注的是公司党委对普通员工的人文关怀和悉心培养,所锤炼的是一支不断争先进取、勇于开拓创新的员工队伍,所体现的是一种“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星光耀眼
翻开**供电公司的画册,印入眼帘的是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和一双双诚挚的眼眸。平时大大咧咧、不修边幅的配电 *** 作班的小伙子们走上画册竟如此帅气从容;工作时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95598服务热线的姑娘们进入画中人亦这般动人妩媚;年过半百的老线路队长陈衍云在夕阳背景的烘托下深邃的`眼神格外坚定执着;开朗热情的校表女工华云梅在大红绶带的映衬下甜美的笑容更加灿烂自信。这些整天工作在我们身边的普通员工们定格在画册上竟如此具有“星光”。他们都是**供电公司的“明星”。
从“员工之星”到“团队之星”;从“每月双星”到“每季双先”;从“十佳员工”到“最佳 *** 作手”;从“全国服务明星”到“全国劳模”;从宣传栏到网页视频;从供电报到明星画册;从劳模报告到明星讨论,**供电公司多年坚持开展的“造星、追星、争星”活动一浪高过一浪,明星的种类、层次不断丰富,对企业明星的宣传也越来越广泛深入。
“每月一星”评选活动始于年元月。在公司党委的精心策划下,为了激发职工们的进取精神,形成“学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开展了“每月一星”评比活动。即每月评选出当月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或在某一方面具有闪光点的个人。由于评选范围较广,条件相对宽泛,影响大,“每月一星”评选活动受到了职工们的积极响应和欢迎。员工们对身边的人披红挂彩变成明星被隆重推出很感兴趣。**年元月,当时车队的司机陈林同志因在工作途中及时举报重大交通逃逸事故、协助交警抓获肇事者的见义勇为行为而成为首位“每月一星”。当领导为他披挂上鲜红夺目的“每月一星”绶带时,这位平时默默无闻、表现平平的小伙子激动地连声说:“没想到,没想到,我这样的普通员工也能当明星。”而挖掘平凡者的闪光点,激发普通人的上进心,把表现平平的职工激励成明星,把本来表现好的激励得更好才是开展“每月一星”活动的真正目的。200年,公司党委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契机,突出团队精神,将“每月一星”扩展到“每月双星”(员工之星、团队之星)的评选;200年,公司党委结合“保证力、凝聚力、党员先锋工程”建设,在党组织内部又开展了“每季双先”活动。**年初,公司在开展员工学习标杆的建设中,开展了年度十佳员工的评选;**年4月,公司配电工区王世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公司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又开展了“学习劳模王世祥,争做敬业供电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年末又将在公司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中涌现出的岗位尖兵们命名为最佳 *** 作手,使“学先争优”活动进入了新的高潮。
星光无限
在**供电公司的明星画册当中,有一些格外闪亮的明星:配电岗位的佼佼者——全国劳动模范王世祥、农电战线的女当家——全国服务明星王长征、安徽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典型李光明、安徽省电力公司服务十佳集体“黄绿红便民服务队”等等。
翻开群星画册,朱亚奇,刚刚在公司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上获得最佳 *** 作手称号的调度班长。这位在公司地区调度工作了近10个年头的老调度班长被人誉为超负荷运行的老黄牛。这些年在迎峰度夏最为紧张的日子里,他几乎寸步不离调度台,他的脑海里只有负荷、电量,自己累病了不敢松懈一下,休息几天。孩子病了也只能锁住焦急的脚步,因为电网的安全在他心里比什么都重要。这些年在**地区电网用电负荷连创新高、用电形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他带领调度员们在岗位上尽心尽职、无私奉献,保证了江东大地电网的安全运行。
陈秀珍,继电保护专业的佼佼者,公而忘私的她几度为工作推迟婚期,在负责的数项艰巨工程中,沉甸甸的担子压在她孱弱的肩上,她每天吃住在工地,夜以继日地忙碌,从现场安全 *** 作票的拟定到施工安全组织和技术措施的落实;从装置说明书的消化到施工图纸的校核,每一项工作都做得细致入微,让领导放心,令大家钦佩。
李凯,多经部门的酒店经理,多年来热心资助一位贫困女学生,并在生活、学习上给予细心的关心和照顾,使她健康成长。
李伟,营销战线的反窃电斗士,日夜奔波在用电检查第一线,凭借着娴熟的反窃电技术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严格查处各类窃电和违章用电现象,为公司挽回重大经济损失。
再来看看明星集体:精心调度、保一方平安的调度班,迎峰度夏没日没夜的配电工区;认真执着、敢于拼搏的维权队伍用电检查部,热情周到的“黄绿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奋战在高温一线保供电的检修工区变压器班,拼搏在暴风雨中忙抢修的兴源工程公司;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的监控中心 *** 作队,不惧强手、勇夺大奖的线路检修小组……在所有的明星集体身上,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集体主义。
群星璀璨
**供电公司通过“造星、追星、争星”活动,树立了一大批爱岗敬业、尽心尽职的先进典型。他们的岗位、职务、年龄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种争先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他们的思想认识中,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尽心服务、尽力先行”的理念不断自我激励,在工作上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在作风上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期**供电职工的时代风采。
先进典型是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旗帜和标杆。通过树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看得见、叫得响、站得住的先进典型,使一般员工学有榜样、行有规范,唱响了员工队伍建设的主旋律。
**供电公司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评比表彰活动为载体,深化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拓展了企业文化的外延,使企业文化建设具体生动、扎实深入、富有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员工队伍的政治、业务、作风建设,大力弘扬了正气,提升了公司形象。
今后,**供电公司明星画册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内容会越来越丰富,也会有更多的普通员工成为明星登上画册。“造星、追星、争星”活动已成为**供电公司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明星画册已成为一个独具匠心的企业品牌。企业文化建设已深入到**供电公司每一位员工心中,他们将不断付出努力,使**供电永远星光璀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