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品牌打造的经验有哪些?

李宁品牌打造的经验有哪些?,第1张

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

作为一个刚刚接轨世界市场的本土企业,这样的话难免显得霸气。但当李宁把这几年飞速发展的成绩、大开大阖的传播举措轻轻地摆在大家面前的时候,说这话倒也有几分底气。

十五年前,李宁以成功体育运动员的身份进入商界,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体育用品王国。创业初期,李宁的个人名气确实帮助企业很快地进入了市场。快速的成长很快便加剧了竞争的激烈。强势的国际品牌想要以自己的力量挤掉这个在他们看来极有潜力的本土品牌,同时,国内的其他资本也在逐渐进入体育用品行业。在内拥外攻的夹缝中,李宁很快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体育事业的盛大,就没有体育相关产品的市场。培育市场首先要站在那张让全世界的体育迷们为之欢呼雀跃,为之热泪盈眶的体育圣床上,否则在传统营销的环境中去谈体育用品的市场,市场将成为空中楼阁。于是,李宁挺身进入了体育营销领域。 赞助奥运走出国门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被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装备的提供商,从而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着国外体育品牌服装的尴尬历史。此后,李宁公司每届奥运会都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赞助商。对体育赛事的赞助,让李宁有了与国际品牌逐鹿市场的资历。当中国的年轻一代,也是体育用品消费的主力人群,发现原来本土品牌可以站在中国体育事业的高峰位置,可以和世界强势体育运动品牌一较高下的时候,在他们心中惟有国外品牌才是阳春白雪的定式思维开始慢慢地瓦解。李宁不仅在奥运会上做得非常漂亮,而且用一系列相关的传播支持把这一举世瞩目的赛事效益与品牌的结合发挥到了最大效果。在28届雅典奥运会期间,李宁创作的广告以各项目冠军运动员比赛前的心脏跳动为焦点,极具视觉、听觉冲击力。广告在奥运会期间持续发布。后来在对广州、北京和上海等几大城市电视观众的一项调查中显示,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广告就是李宁。

同样是在雅典奥运会上,有一个戏剧性的场面相信大家不会忘记。在男篮赛场,西班牙队与中国队的第一场小组赛,中国男篮身穿耐克运动衫,而包括NBA孟菲斯灰熊队(Memphis Grizzlies)的加索尔(Pau Gasol)在内的西班牙男篮悉数身穿中国李宁的专业篮球装备登场。在中国男篮的队员中,同样有包括张劲松、郭士强、张云松、陈可等四名李宁篮球品牌的签约球员,他们也是穿着李宁第一款专业篮球鞋上场的。两个体育服装品牌在世界赛场上不期而遇、短兵相接,成为去年奥运会上中外体育品牌同场竞技的经典场面。这场比赛相信给中国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篮球运动的风采,更是民族品牌较量国际品牌的一个惊喜。

然而,这却并不是李宁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早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李宁就成功赞助了法国体 *** 队的全套训练比赛装备,成为李宁品牌首次在国际上的亮相。2002年第14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上,李宁牵手西班牙,成为西班牙女篮的比赛赞助商。之后,李宁公司成功地和西班牙篮球协会签订协议,成为 2004至2008年西班牙国家男子、女子篮球队的指定运动装备赞助商。 注力科技提升品牌

好的营销战略必须得到真实的运用和彻底的落实,否则就有可能形同虚设,甚至影响全局。李宁自然也深谙其中的道理。与营销战略同时进行的便是从1999年开始的“品牌国际化进程”。首先是在同年2月,李宁公司与德国SAP公司合作,建立了与国际同步的先进的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一年后,李宁在西班牙、希腊、法国等欧洲9国拓展了自己的特许经销商;2001年李宁公司的第一家海外形象店在西班牙桑坦德(Santander)成立;同年,李宁与法国、意大利的顶级服装设计师签约,服装设计开始赶超国际潮流……

在体育运动服装行业里潜藏着一个特殊且关键的因素,那就是科技。如果说是赛场成就了体育营销,那么科技便起着巩固体育营销的作用。区别于休闲运动服装,体育运动产品的魅力在于它的专业性强。一些国际品牌的营销策略就是专注于某一运动领域,用科技将专业性发挥到几乎垄断的强大优势,起到水滴穿石的作用。有时候,一个产品就能带动品牌的整体发展。经典的案例犹如篮球运动系列之于耐克(Nike),以及足球运动系列之于阿迪达斯(Adidas)。

在这一方面,李宁似乎晚了一步,失去了在大众体育运动领域的话语权。但一个品牌的发展不可能每一步都是无往不胜的。在营销人士对此表示遗憾的时候,李宁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努力——签约国家足球队运动员李铁,推出专业足球鞋“铁系列”;签约国家篮球队运动员焦建等,推出专业篮球鞋;以及今年上市的专业跑鞋。将科技注入产品领域,提升体育产品的专业性,同时,产品与营销齐头并进。如此,不仅展现了李宁向专业体育领域渗透的力量和发展的决心,也给李宁的体育营销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携手巨人共创未来

2005年,李宁有两个大的战略举动。首先是年初时与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签署了市场营销合作协议,踏进了职业体育营销的广阔天地。由此,李宁公司将有权在中国大陆的营销活动中借用NBA的球员和比赛推广其品牌,NBA也将借助李宁在中国二三级城市的市场领先地位将其影响力辐射到中国各中小城市。对李宁而言,这一策略无疑是其建设国际化品牌,凸显其品牌号召力强有力的一击。可以想象,当世界篮球爱好者像朝圣者一般虔诚仰望他们视为有神奇魅力的NBA 赛事时,首先进入视线的不是耐克,也不是阿迪达斯,而是他们或熟悉或陌生的李宁LOGO。这样的场面足以让每一个致力于中国体育营销的学者或专家们感慨欣慰。

本年度李宁的第二个大的举动就是李宁与网易体育频道(sports.163.com)正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个是在国内体育用品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品牌,一个是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多元化服务而取得国内领军门户网站强势地位的媒体,此次强强联手被业内人士称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典范。双方的合作内容不仅是将网易现有的体育频道更名为“李宁网易体育频道”,同时双方还会在涉及市场活动、营销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合作,目的在于建立起更专业、更全面的体育新闻、资讯的交流平台。虽然是与体育媒体的结合,但这同样属于李宁在体育营销领域的横向发展,在国内的体育营销中属于首次 *** 作。李宁借助网络这一快速、互动的新媒体,似乎正在把体育营销引领到网络营销的范畴,并在两者中寻找着能发挥最佳效果的结合点。

网易有一句话是“网聚人的力量”,同样李宁也有一句话是“一切皆有可能”,笔者对此两句话中张扬的企业精神和人文理念有着同样的钦佩和期待,不知道在接下来的营销战略中,李宁会将此两者结合为怎样的惊喜呈现在大众面前?

李宁的崛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股国潮风靡大街小巷,穿着帆布胶皮底的青年男女正是这场时尚运动的主力军,经济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李宁牌是他们的心头好,谁也不会想到这样巨大成功的背后,却有着说不尽的心酸。

自李宁斩获体 *** 冠军之后,无数人给予厚望,汉城奥运会上,李宁因伤病出现巨大失误,一夜之间从体坛英雄变成民族罪人。从汉城回到北京,欢呼和鲜花都是旁人的,他孤零零的走在机场小道上,整个人都陷入沉寂。

指责和争议铺天盖地般涌来,就在这时候,李宁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出现了。他就是李经纬。有同样坎坷经历的人,总是会惺惺相惜,在知道了李宁的遭遇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89年,李宁正式退役。

国家给了他体制内的最好的两个选择,在广西体委副主任和国家体 *** 队教练间任选一个,李宁拒绝了。他义无反顾的去了广东三水,跟着李经纬下海经商,凭着天生直觉和营销策略,李宁亲自代言,砸60万在央视插播广告,当年就创造出健力宝销量3000万的奇迹。

出于感激,更是出于情谊,在李经纬的鼎力支持下,李宁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李宁"。从体育器材到运动服一应俱全,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李宁通过积攒的人脉和高质量严要求,顺利承包了整个亚运会的运动服。

那一年他身穿白色李宁运动服,在青藏高原接过圣火传递火种,用一种传奇的方式回归大众视野,曾经辉煌的体坛事业悄然落幕,属于他的商业时代来了。从93年到96年,李宁每年收入涨幅都在100%以上。

可就在李宁创造了6.7亿的销售历史记录不久,他做出了一个令很多人不解的决定,将企业交由职业管理人士打理。在这之后,除了一些重要的董事会议,李宁很少在公司露面,也不会过问公司具体业务,功成身退。

危机乍现,李宁该何去何从

二十年后的今天,各种外国运动品牌爆款中国,年轻人消费趋势往国际化靠拢,国产品牌遭到了很大冲击,与此同时,安踏特步等国内运动产品竞争激烈,行业颓势。

李宁就像额头冒汗的中年人,开始往低谷走。为了改变生存现状,公司将视野放到国际,将"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改成"Make The Change",打算跟耐克正面刚。

新战略的第一步,就是改变低价高质的现有模式,可提价之后,订单量锐减,库存积压连年亏损,短短几年,企业31亿元全部打了水漂,贴上了老国产旧货的标签之后,李宁似乎只能在体育器材方面苟延残喘。

除了企业的董事们,媒体人也在积极关注李宁走势,最终总结出李宁亏损的原因:国企病,品牌老化,转化执行不彻底。15年,退隐几十年的李宁重返商场,结合当下时代主流,选择了新的营销方式,"要以创业的心态去创造李宁新的产品,新的渠道,新的运营方式以及新的体验。"

大刀阔斧的改革

李宁带着团队拜访各大线上线下平台,重新签订销售合约,挽回旧客户的同时开创新市场,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个燥热的时代,李宁高调开通了微博,推广公司,更新日常,拉近了和客户之间的距离,让品牌又一次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与支持。

找出问题所在后,55岁的李宁开始了二次创业,打破原有的体制,一切从零开始。一是多品牌布局,区分各类体育产品,不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可以清晰的解决自己需求。二是定位消费人群,符合年轻人审美物质基础。

将品牌定位调整到以高性价比为优势的终端市场,三是优化渠道,提升门店和线上售货途径,调整产业链,增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打造时尚单品,提升品牌效力,坚持12年国际化趋势政策,让产品走向世界。

反败为胜的重中之重

想要产品走向世界,就要增强品牌影响力,李宁的赞助从国内到国外,从国家乒乓队到羽毛球队,从国内篮球联赛到西班牙,阿根廷球队,直至NBA比赛,名声大震。

与此同时,李宁造势于优质代言人,先后签约赞助韦德,推出"韦德之道"高端篮球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入时尚界,纽约时装秀,巴黎时装秀,米兰时装秀,场场不落,从前年开始,再次掀起国潮浪花,成为国外奢侈品代表。

品牌年轻化,改变设计风格,不论是"国潮"还是"复古",都走在时尚的前沿,引领大众而不是盲目跟风。改造供应链,升级消费体验,让年轻人注意并与其产生非常强烈的情感联结,利用偶像热度,挖掘潜在客户并获得好感,扩大李宁市场。

在李宁最辉煌的时候,提到李宁就提到了国人的骄傲,"把汉字穿在身上"正是李宁服装文化的一大亮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外国人的火热追捧,都加深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中国李宁"四个大字直击人们内心的柔软。

90年代大红大紫的复古街头文化大火,验证了"时尚就是一个轮回"的道理,时代的碰撞擦热产生了一种吸引年轻人的灰色神秘感……

加深与阿里,腾讯等产业的合作,加大对电商平台的投入,迎合年轻人消费方式和渠道,对准消费的有生力量群体大力出击,每逢双十一双十二大力度减免活动,更是获得消费者好感的有效举措。

从总体数据上来看,李宁产值增收主要归功于电商渠道收入增加,18年营业收入增长18.45%,净利润增长39%,首次实现营收入100亿。

不变初心,方得始终

"李宁很早就给国家队穿,绣着国旗,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按国际标准。"李宁说。

不论是八九十年代还是现在,李宁的款式变了,价格变了,但质量始终上乘;营销模式变了,公司内部产业划分变了,可站在中国角度看世界的大格局没变。

不仅如此,身为企业的创始人,他坚信企业应该是由经理人来经营,管理者要做的是制定制度来维持产业运作发展,靠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不是长远之道。从亏损31亿到年入100亿,李宁做的最对的事,就是"有斗志,敢于冒险,敢于追求,有勇气和担当把你的想象变成现实。"

现在的李宁前景一片大好,企业也正是需要他的时候,或许未来几年,李宁先生会再次功成身退也未可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638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