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位于广州繁华市区西部,地处珠江东、北岸,交通枢纽纵横交错;北接火车站、白云机场;南有人民桥、珠江隧道贯通珠江两岸;西边有珠江大桥飞架东西,连同南海、佛山;西南有京广铁路广州货运南站及广州港新风作业码头;更有107国道,广佛高速连接广深高速公路,直通香港;广州地铁Ⅰ号线及内环高架路纵贯全区,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使荔湾区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为商家必争之地。
荔湾区自古以来即是广州市最有名的商业繁华区之一。如今的荔湾更拥有“一街、二路”---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康王路和中山七、八路三个重要的商业地带。
荔湾区是广州市的一个重要行政区,位于美丽的珠江河畔。辖区面积62.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万。
悠久的历史渊源,灿烂的岭南文化,醇厚的人文风情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赋予了荔湾令人神往的独特神韵。
处于新世纪的荔湾,也将因此独特神韵而得势。新一届荔湾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提出了“商贸升级、旅游带动,科教兴区,环境优化”的发展战略,并制订出建设商贸文化旅游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将荔湾建成宜商、宜居、宜游的岭南天堂。
新世纪的荔湾,携历史古风,得中西之利,籍发展大势,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大潮中,必将创造出更灿烂的辉煌。
荔枝湾旅游区、沙面旅游区、陈家祠、西关永庆坊旅游区、上下九商业步行街等。1、荔枝湾旅游区:又叫荔枝湾涌,是广州一著名景区。荔枝湾涌严格来说不是一条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广州城西,现今的荔湾路、中山八路、黄沙大道(北段)、多宝路(西段)、龙津西路一带的江畔湿地中纵横交错的水系的总称。荔枝湾附近景点很多,梁家祠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为三进深的大祠堂,祠内石刻记载始建于明代。
2、沙面旅游区:沙面是一个历史蕴涵丰富、积淀深厚、富于异国情调、风光旖旎、十分迷人的地方。因其特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19世纪中叶以后为英法殖民主义者所看中,辟为租界,后大兴土木,且成为驻穗外国人的乐园。
3、陈家祠: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
4、西关永庆坊旅游区:位于广州市最美骑楼街——荔湾区恩宁路,东连上下九地标商业街,南衔5A级景区沙面,是极具广州都市人文底蕴的西关旧址地域。
5、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有骑楼式建筑238间,建于20世纪初,是经国家商业部批准的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骑楼街是有岭南特色的商业建筑,适合南方气候特点,既可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招徕生意。
1. 荔湾区的历史文化1、十三行广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闻名中外的千年贸易之都;而十三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和见证地。
十三行大致的位置为东至仁济路、西至杉木栏路,北至十三行路,南至珠江之间的区域。从1757年至1852年,十三行独揽我国对外贸易85年。
当时的清 *** 既然要开放广州对外贸易,但又要防止外国商人直接与中国商人做生意,于是建立和实施一种“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措施,即指定一些商人作为中介同外国商人进行贸易,这些中介商人所开设的对外贸易的组织称为“洋货行”,俗称十三行。这样,偌大的中国对外贸易就集中在广州,由十三行行商居间贸易。
2、荔湾广场荔湾广场,位于广州市最繁华的黄金地段----下九路。是一座占地四万多平方米、拥有六层共十四万平方米的商场、两千多间商铺及八幢共一千六百多套豪华住宅,建筑面积共三十一万平方米,集居住、饮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商住群楼。
从1995年开始有商家在此经营水晶半宝石产品,2001年开始形成专业半宝石水晶市场,目前发展成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半宝石系列商品专业批发市场。主要是以水晶半宝石为主,70%的商家来自海丰可塘,其余有来自江苏东海等地的。
主要以厂家直销批发为主,其次是个体经营者,有商家表示正向成品批发市场转型。种类齐全、产品丰富,有万余产品在此展示,年销售额达40—50亿元。
3、上下九步行街上下九商业街全长800米,有骑楼式建筑238间,建于20世纪初,是经国家商业部批准的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上布满各中、高级百货公司,附近还有西来初地、华林寺、玉器圩、酸枝街、古董街等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街,全国最大的农贸杂市一条街清平路更是享誉国内外。
上下九步行街自1995年9月30日开通后,经过10年的发展,日均人流量已达20万人次,周六日的人流量可达三四十万人次,每年黄金周日人流量高峰期可达60万人次。据了解,上下九步行街实际包括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三条街巷,全长1218米,共有各类商业店铺300多间数千商户。
4、西关大屋八和会馆,时尚跑酷一族和古色古香的西关大屋相映成趣。领略岭南文化一定要到西关,到了西关一定要看“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这一带建造的“豪宅”,如今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一带均能看到。从外至内,西关大屋的每一部分都颇有讲究。
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西关大屋最典型的就是青砖石脚的外立面。
据说这些青砖产于东莞及清远一带,色泽以似碧玉者为贵。讲究的西关大屋青砖可以经数百年不磨蚀,砖缝之间连刀片也插不进去。
而石脚从地面算起高70厘米到100厘米不等,越高就越显身家富贵。西关大屋的门廊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
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木)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脚门和趟栊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是为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的建筑构件。
西关大屋的大门是用红木或樟木等高级木材制造,厚约8厘米,门钮铜环,门脚藏石臼中,门后用横闩扣门,以防盗贼。西关大屋的结构可以用“三间两廊”形容:正厅后面是头房(或称长辈房),是长辈们居住之所,以明瓦、高窗采光。
头房后依次是二厅(饭厅)、二房(供儿子婚后与妻子居住)。二房又称尾房,是中轴线上最后的房间。
厅与厅之间以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依靠高侧窗采光通风。中轴线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大体上左右对称。
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小庭院,内栽种名贵花木,布置石山、石景、鱼池或荷花池,以供主人或来客游憩观赏。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意。
青云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女眷或仆役出入)、通风、采光、排水、晾晒、栽花、清运垃圾等多种功能。耀华大街是如今保存最好的西关大屋片区之一 。
5、竹筒屋:广味不输西关大屋竹筒屋由于面窄,进深大(两者之比为1∶4至1∶8),形似竹筒而得名,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随着工商业发展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广州竹筒屋应运而生。据介绍,如今竹筒屋比较集中的地方多见于市中心区,惠吉西路、盐运西、甜水巷和将军东、西街段更为集中和典型。
由于竹筒屋有低层、高密度、节约用地、邻里关系密切等优点,故成为广州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民居建筑。竹筒屋一般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门头厅或前厅,设单层神楼,供奉佛道神像和祖先牌位。
厅后为卧室,中部为过厅及卧室,过厅设楼梯可通二、三层。后部为厨房、厕所。
前、中、后三部分用天井分开。大门设三道,里面是双扇厚木门,中间是趟栊,外面是脚门,分别起着采光、通风和防盗作用。
室内地面铺设大阶砖,19世纪末竹筒屋仍保留传统特色,外观单层,内常置夹层,并设楼梯,石基砖墙,木构瓦顶。民国后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采用了混凝土梁和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出现了上设阳台的二三层平顶楼房。
2. 我心目中的荔湾区 作文800字年,这个令人难忘的年份。在大年初二的早上,我们一家三口来到荔枝湾。只见沿街的树上挂满一串串灯笼,一座拱桥就像一道彩虹横跨在河涌上,桥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桥下则溪水潺潺,一条条古船穿梭在河中,船上还不时传来游客的赞叹声。这时,一阵阵锣鼓声震耳欲聋,我循声望去,只见荔枝湾涌边人山人海,一群舞狮正在表演,好不热闹!看着荔枝湾一日千里的变化,我真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荔枝湾又叫荔枝湾涌,荔枝湾涌严格来说不是一条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广州城西,现今的荔枝湾、中山八路、黄沙大道、(北段)、多宝路(西段)、龙津西路一带的江畔湿地中纵横交错的水系的总称。
相传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来广州向赵佗劝降,当时陆贾在今天的西村为驻地,且开始经营这一名胜。其后经过千百年来人工与天工的巧妙结合,成为广州着名的消夏游乐地。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荔枝湾河溪两面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树,再加上四十年代末期荔枝湾附近成为了广州市近代工业的基地,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再也难以适应荔枝树的生长。1958年。建立了荔湾湖公园,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被通逢源桥,南至多宝桥,但水系的各条支流被填平变成街道;随着周围的工厂建立和人口聚居,荔枝湾水系已经沦为大污水池,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覆盖;1992年,随着泮溪酒家至逢源桥的最后一段水道被覆盖,荔湾涌的名称彻底成为历史。1999年,荔湾区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并在2009年正式实施,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见天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新生。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荔枝湾涌变得格外耀眼。湖边的摄影师争着留下这美好的一刻,也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我走在湖边的小路上,一阵阵浓浓的花香扑鼻而来,我顿时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我在这一天看到了荔枝湾涌悠久的古典文化,实在让我流连往返。
复建荔枝湾涌是打造广州岭南特色最给力的一步,我相信,未来的广州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3. 荔湾区的特色景物荔湾,旧称“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明朝时,这里已是中国对外通商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清朝时曾有一百多年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窗口,著名的外贸商埠---十三行的所在地。荔湾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独具特色和风格的地域文化,集古代近代和现代文明于一身,既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产物,也是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
(1)
荔湾区自古以来即是广州市最有名的商业繁华区之一。如今的荔湾更拥有“一街、二路”---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康王路和中山七、八路三个重要的商业地带。荔湾区是广州市的一个重要行政区,位于美丽的珠江河畔。辖区面积62.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万。悠久的历史渊源,灿烂的岭南文化,醇厚的人文风情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赋予了荔湾令人神往的独特神韵。
(2)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1890-1894年),是当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宗亲合资兴建的合族祠。1988年国务院公布陈氏书院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3)
海山仙馆:海山仙馆曾是当时坐落在荔枝湾的一座特大私人园林,是潘仕成的别墅豪宅。
(4)
西关古老大屋:是老广州人对市中心荔湾区内北起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这一带的称呼,这里古时位于广州城的西门外。这一带有许多典型的传统旧屋,人称“西关古老大屋”。这些老屋过去多是豪门富商的住宅,高大明亮,装饰精美。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这种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种花木等功能。
(5)
醉观公园:位于芳村山村河东岸,占地3.39万平方米。1984年12月由花木生产场改成。以花卉、盆景见长。园内建有假山和休息亭廊,以及有40多个品种的茶花园。它一个综合性区级公园,建园于1984年2月,全园由盆景园、茗木园、花卉园、儿童年游乐区等四个功能分区组成。
(6)
荔湾湖公园:是广州城历史悠久的水乡名胜。据考证,公元前200年已有荔枝湾。明朝“荔湾渔唱”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特产
(1)
王老吉凉茶:广州王老吉凉茶近200多年的历史,它秉承传统独家生产的王老吉凉茶被誉为“凉茶王”,是凉茶的极品,畅销海内外市场。
(2)
木雕:是广州雕刻的一种,素以工艺精巧细腻而闻名。木雕分为建筑装饰和家具雕刻两类。建筑雕刻多采用棒木制成,有厅堂花榻、门窗、屏风、神案等。
(3)
广州玉雕:工艺形成于唐代中后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玉雕工艺品主要分为玉器首饰和玉雕摆件两大类。玉器首饰以名贵的缅甸翡翠玉料制作,目前已经形成光身碎件、花草和玉镯等三大类产品。
美食
(1)
清 平 鸡:被誉为“广州第一鸡”的清平鸡,首创于1981年,日销量从20只上升到1000多只,最高纪录是1996年中秋节,突破一万只大关。清平鸡皮爽肉滑,骨都有味。
(2)
牛杂店:第十甫路经常人头涌涌,为了一尝牛杂的美味,人们不惜排队买上一碗。
(3)
“娥姐粉果”创制于明代,历史悠久。开始时是广州西关的“茶香室”茶馆聘用的娥姐所创制,故以其名命名。
(4)
“同记鸡粥”:5元一碗的滑鸡粥粥绵鸡香,10元一小碟的白切鸡(33元/斤500克)配两碟蘸料,一碟是自制酱油调配的姜葱,一碟是鸡汤调的黄芥辣,净吃皮爽肉滑,清淡中自有丰腴,蘸佐料吃则风味各异,更添香口。
等等
4. 写荔枝湾的作文荔枝湾文化休闲区处在荔湾老西关的核心位置,南汉以来在此设有不少离宫别苑。荔枝湾涌因“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美景而得名,周边拥有众多古迹名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荔枝湾涌因生活和工业污水汇集变成臭涌,当时 *** 采取措施将其覆盖,形成荔枝湾路,而周边的古迹名胜则掩没在破旧的民居中。
根据省、市领导同志关于加快推进荔湾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荔湾区委、区 *** 从提升文化引领的战略高度,整合岭南文化元素,坚持将治理荔枝湾涌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修复水生态系统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与传承岭南文化相结合,大力推进荔枝湾文化休闲区建设。规划建设的荔枝湾文化休闲区总用地面积约58万平方米,通过对荔湾湖公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和升级改造,恢复荔枝湾历史风貌,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荔枝湾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荔枝湾河溪两面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树,再加上四十年代末期荔枝湾附近成为了广州市近代工业的基地,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再也难以适应荔枝树的生长。
荔枝湾在后来建立了荔湾湖公园,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被通逢源桥,南至多宝桥,但水系的各条支流被填平变成街道;随着周围的工厂建立和人口聚居,荔枝湾水系已经沦为大污水池,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覆盖;1992年,随着泮溪酒家至逢源桥的最后一段水道被覆盖,荔湾涌的名称彻底成为历史。新生:1999年,荔湾区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并在2009年正式实施,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见天日。为了迎接亚运,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内,荔枝湾恢复了从往的美丽。
荔枝湾,流淌于龙津西路、逢源路和多宝路,它是西关历史的见证,也是老广州水上生活的真实写照。
来到荔枝湾,最耀眼的当数它的水了。我玩赏过乌镇的小河,观赏过美丽的东濠涌,却从来没见过荔枝湾这样的水。荔枝湾的水真美啊,犹如一条长长的绿丝带,缓缓地飘向远方;荔枝湾的水真清啊,小桥、石栏、长廊,柳树、古榕倒映水中;荔枝湾的水真绿啊,微波漾起的绿波鱼鳞般发光,让人惊叹。深绿、浅绿、翠绿、墨绿、碧绿……各种不同的绿色在水中交错着,争先恐后,你拥我挤。
坐上小舫船,小舫船激起的微波打破了水的宁静——船开了,你仿佛就坐在水上,感觉到水的清凉。
这时,只要一抬头,便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西关大屋。古老的木门,青色的砖墙,墨绿色的瓦片,这就组成了西关大屋——充满了广州特色的民居。荔枝湾,正是集岭南水乡文化和古朴特色于一体。
美丽的荔枝湾,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色古香,一个老广州的生活场面。真不愧“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
5. 广州荔湾区芳村醉观公园景物作文醉观公园不仅是一个景色秀丽、鸟语花香的公园,还是一个令人留连忘返的地方。
公园里分风景区和鸽子林两个景区,风景区的中间是一个清澈透明的人工湖,水底里水草的游鱼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湖里的水草经常被风吹得翩翩起舞似的摇来摇去,水里的鱼虾成群结队游来游去,不时翻起一朵朵浪花儿,不时又聚在一起说悄悄话,让人羡慕不已。
湖边的美景真是太美了!湖边长满了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鲜花,它们吐蕊展瓣、争奇斗丽。红的象火焰一样鲜艳,黄的像金子一样耀眼,粉的像晚霞一样迷人。我最喜欢的是那一棵三角梅,它长长的树枝上长着一朵朵红艳艳的花朵,一朵挤着一朵,一朵比一朵鲜艳,远看象一个个火球在空中摇来摇去。走近看,像做错事的小姑娘,涨红着脸,含羞答答地笑着。
风景区实在。醉观公园不仅是一个景色秀丽、鸟语花香的公园,还是一个令人留连忘返的地方。
公园里分风景区和鸽子林两个景区,风景区的中间是一个清澈透明的人工湖,水底里水草的游鱼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湖里的水草经常被风吹得翩翩起舞似的摇来摇去,水里的鱼虾成群结队游来游去,不时翻起一朵朵浪花儿,不时又聚在一起说悄悄话,让人羡慕不已。
湖边的美景真是太美了!湖边长满了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鲜花,它们吐蕊展瓣、争奇斗丽。红的象火焰一样鲜艳,黄的像金子一样耀眼,粉的像晚霞一样迷人。我最喜欢的是那一棵三角梅,它长长的树枝上长着一朵朵红艳艳的花朵,一朵挤着一朵,一朵比一朵鲜艳,远看象一个个火球在空中摇来摇去。走近看,像做错事的小姑娘,涨红着脸,含羞答答地笑着。
风景区实在是令人陶醉,但鸽子林的鸽子更是惹人喜爱。
鸽子林是一个小公园。那里有山有水,有花有树。。我们还没走进鸽子林,林内就传来熙熙攘攘的人语声、唧唧喳喳的鸟声和隐隐约约的流水声,浓郁的花香也扑面而来。这里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他们穿着色彩缤纷的服装。有的像一只蹦蹦跳跳的小猴子在草地上玩耍,有的像一只只的蝴蝶扑来扑去地跟小鸟玩耍。首先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群鸽子,它们对着我发出“咕咕”声并不停点头,好像是在说:“欢迎你,小朋友”。它们有白的、黑的、灰的、黑白相间的。我把早准备鸟食拿了出来,双手慢慢地托起鸟食,再轻轻地散落在地上。一群鸽子蜂拥而上,张开嫩红的小嘴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鸟食吃完了,小鸽子们都不情愿地飞向了蓝天,它们把我的心也带上了蓝天,留在了醉观公园。
醉观公园这里是潺潺流水,那里是鸟语花香;这里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筑,那里是茵茵的野草欲滴;这里是花儿遍地,那里是。。如此美丽诱人的醉观公园,怎么不让人留恋、如痴如醉呢?
6. 荔湾的历史建筑及介绍(多少字都行,不一定原创)荔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荔湾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文化是最大的优势。它位于广州市西部,地处广州老城区范围,因历史上位于广州城西门之外,故俗称“西关”。秦汉以来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西关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西汉大夫陆贾为劝说南越王赵佗归汉南来羊城,其建造的泥城是荔湾历史上较早的地名。“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千年名胜荔枝湾,留下了历朝王侯将相的足迹,“荔湾”也由此而得名。
历史留存为数众多
西关历史上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重点发展地,现代保留有较多的岭南文化历史留存。清末民初广州传统民居西关大屋、百粤祠冠陈家祠、西方古典建筑的巨型博物馆沙面等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中外闻名;广州酒家、陶陶居、莲香楼等百年老字号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使荔湾享有“食在广州,味在荔湾”的美誉;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清平中药材市场,各色古玩街延续着昔日商贸的繁华;印度禅师达摩来华登陆传教的西来初地标示着禅宗文化的开端;名伶荟萃、演出活跃使荔湾享有“粤剧曲艺之乡”的赞誉。
麻石街巷凸显岭南特色
走入荔湾,展现在面前的是基本完整的旧城风貌和大量岭南特色历史建筑。麻石铺砌的街巷里,中西文化交融的开放性和多元兼容的岭南建筑比比皆是,西关大屋、竹筒屋、骑楼茶楼、西式建筑、庙宇宗祠建筑等多种类型的传统建筑。辖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内控文物单位12处,其中陈氏书院是岭南文化上升期的岭南建筑代表作。传统的城市格局和传统建筑为保护和弘扬岭南文化提供了重要载体。
7. 周记写历史、文化、景色的旅游景点400字陈家祠 (历史博物馆)。如果你姓陈,可以免门票。门票好像是20 广州石室教堂 宝墨园:位于番禺沙湾镇紫坭村,建于清末,占地五亩,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九九五年重建,历时六载,扩至一百多亩,集清宫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
旅游景点\周记\历史,文化,景色
陈家祠 (历史博物馆)。如果你姓陈,可以免门票。门票好像是20 广州石室教堂 宝墨园:位于番禺沙湾镇紫坭村,建于清末,占地五亩,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九九五年重建,历时六载,扩至一百多亩,集清宫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
8. 写荔枝湾的作文游荔枝湾我和妈妈一起去荔枝湾游玩。
感受到的不仅是那种传统的民间小吃风味,还有的是那种古代的民族气息。 吃饱喝足后最适合散步了,荔枝湾湖公园再适合不过了。
公园中有一个特别大的湖,这个湖便是荔枝湾涌的中点站。你可以沿着湖边往上走,你就会被碧绿的树林迷住。
你也可以沿着湖往下走,随着水流,也会被清澈的湖水和小河左右两边的古代风格的建筑所迷住。 河的两边都是一些民国时期的一些大老板、有钱人建的房屋,墙宽厚约三分米,还有许多当代的稀世珍宝。
例如说,一座凉亭。里面的椅子、桌子、柱子都是用十分细腻的汉白玉建造的。
而且,椅子和桌子的底部都与亭子相接。这说明了这个亭子是用一块特别大的汉白玉所建的。
经过雕刻、打磨等过程才造出来的。 跟着小河走就可以到达地铁站,你的荔枝湾游便到这里结束了。
9. 请介绍一下荔湾湖公园的历史荔湾湖公园位于广州市西关荔枝湾泮塘地区,东至龙津西路;南至西关上支涌下游;西至黄沙大道;北至中山八路。历史上此地曾广植荔枝,河涌交错,名园胜迹荟萃,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至今附近仍保留不少古迹,有仁威庙、文塔、陈伯廉公馆、小画舫斋以及一九九八年在公园内(原址)复建的清代名园海山仙馆。
公园建于一九五八年春,总面积27.8公顷,湖面占60%。由小翠湖、玉翠湖、如意湖、五秀湖组成。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一个集游览、文体、娱乐、休息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日益成为群众喜爱的优美园林,是荔湾区人民情有独钟的绿化宝地,现每年进园人次950万人次,平均每天进园人次2.6万人次,其中又以老人居首位(均是优惠或免票进园)占进园人次的86%。
近两年,在市、区 *** 的大力支持下,乘着"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的东风,公园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少因为资金缺乏而荒芜数年的地方,今天已随"一变"、"三变",而旧貌换新颜。
为充分利用荔枝湾丰富的人文景观,发展荔湾区商贸旅游事业。荔湾区 *** 投资数百万元,在公园五秀湖畔复建清代名园海山仙馆,海山仙馆设计融汇了中西建筑精华,更显新颖、别致,整座建筑与湖滨林木浑然一体,令人感觉面目一新。馆内常年举办各种花事、文化艺术展览。
荔枝湾素以景色优美,地方色彩浓厚而闻名遐尔。近数十年,由于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荔湾涌逐步变成一条臭涌,严重污染了环境,破坏公园景观。一九九九年,荔湾涌列入市 *** "一年一小变"的整治项目,经过整治的荔枝湾涌,截断了污水的流入,保留了公园段600米的明涌(沿涌可出珠江),涌两岸重新进行绿化规划,以种植荔枝为主,共种荔枝树200多棵,营造"一江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旖旎风光,并种上一定数量的岭南特色乡土树,如细叶榕、大叶榕、木棉、红花楹、龙船花等,使今日的荔枝湾既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又具有现代园林的特色。
位于荔枝湾风情街的公园南门内庭,面积4800M2,西临荔枝湾风情街,玉翠湖环抱内庭,今年为配合荔湾区民俗民居风情区的建设,进行全面的改造,拆除溜冰场及大型仿古火车等游乐项目,维坡填土进行绿化造景,并铺砌花岗岩广场,安装古色栏杆,满洲窗门,使改造后的景区充满浓厚的西关风情,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关风情岛。
我园如意湖九亩塘位于黄沙大道内环路沿线,面积7000M2,由于资金缺乏,一直荒芜着。今年,为配合市政"三年一中变"的内环路沿线景观整顿,在区 *** 的支持下,对九亩塘环境进行改造,全部是绿化植物造景,种植荔枝树40多棵,突出了荔湾特色,种木棉树、橡树、大王椰子等高大的乔木,形成美丽的天际线;到处绿草如茵,奇花争艳,昔日的荒地,今日成为内环路沿线一道美丽的风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