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营销思维

什么是营销思维,第1张

“作为市场人,你要学会用营销思维去思考问题。”

上面这句话,我们经常在不同场合中听到。

还有很多从事营销工作的人被吐槽没有营销思维。

那营销思维到底是什么?

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提到: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

在营销的整个过程中,需求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用户是需求的主动方,企业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要变被动为主动,就需要分析需求,充分了解用户,强调企业和用户的沟通,引导用户的最终消费。

我们用最简单的思考逻辑来分析需求管理,遇到问题首先要了解和分析然后再去解决

这样便可以将营销管理分为了解需求和满足需求两个主要部分

No.1

首先是了解和分析需求

准确判断用户需求,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要正视并且积极去做的事情。

如何去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在众多的市场营销理论课程和书籍中,并没有很明确说明如何去判断需求,更多的则是市场选择的过程。

所有的市场选择都应该建立在严密的市场分析之下。

对市场环境的分析是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的分析方向包括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以及市场竞争分析这三个角度。

具体不做赘述。

有需要可以在公众号回复“市场分析”领取思维导图。

在经典的市场营销理论中,STP模型一直是我们在做前期的市场选择时的重要战略工具。

STP模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

市场细分

在市场细分的环节,如何在已选定的大市场中对不同需求进行细分?

细分原则有很多,比如性别,地理位置,年龄等等都可以作为细分标准,具体要选择的标准要结合大市场中的产品类型来确定,不同的产品品类对应不同的细分标准,像普遍日用品,就没办法按照年龄来进行细分,它则需要更加严谨和特别的细分标准。

目标市场选择

目标市场的选择在理论中给了三个选择策略,分别是无差别性市场策略,差别性市场策略,集中性市场策略。

在市场细分完成的基础下,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分析了解,找到需求还没有完全被满足并且竞争对手还未进入或者不在意的市场,这就是可以作为我们的选择。

在混沌大学中,“错位竞争”模型就有很好的解释—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指企业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进行营销设计,是一场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

企业品牌和产品的定位非常重要,能否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战略同品类的第一名,有时候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

选择一个好的品类,一个合理的目标市场,同样是定位的基础。

No.2

满足需求

充分了解需求是产品开发的前提,只有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让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才是合格的产品。

对于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在经典的营销理论中,4Ps仍然是第一选择。

关于4P理论,请参照营销的万能框架:经典4P理论

你以为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就结束了吗?

并没有!

No.3

用户关系管理

在上面有提到,用户才是需求的主动方,因此,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做好用户关系管理。

售前,售中,售后都是不能忽略的阶段,要和用户搭建长期的互动关系,就不能仅仅是在销售中的环节进行沟通,讨好用户,是一件持续性的工作。

售前是对用户行为和心理的研究。

售中是对用户心智的 *** 控,场景,体验等等都会影响消费者的最终购买决策。

售后是对用户关系的管理,完美的用户关系管理会让普通用户成为品牌/产品的粉丝,也就是忠实用户。

这部分用户并不仅仅代表经常性的消费统一品牌产品,还能够带动周边朋友一起消费。

忠实用户能够带来的价值有时候并不是我们能够预计到的。

因此用户关系管理也同样是企业营销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企业家是运用智力、精力、能力对自己投资或受聘的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并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卓越的企业管理者。

当今市场,千万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竞争日益激烈,形式更加纷繁复杂。那么,企业间的竞争靠的是外化的品牌、广告、形象、公关、服务吗?靠的是更加深层的战略、资本、商业模式吗?回答是否定的,这些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企业间竞争的真正核心是创造并运用这些经营手段的企业家思维。那么,当今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笔者认为,一个企业家的思维,既有与各行业卓越人士相同的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思维特征,更有经营企业的特殊思维。主要有共赢思维、超前思维、整合思维、危机思维、哲学思维五种形式。

共赢思维

企业家在思考企业生存和发展时,不是孤立的从企业自身的利益出发,而是寻求为同行业、同地域企业做大做强的宏观战略与策略,然后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获得自己应有的份额,而不是思考如何将竞争对手置于死地。

好记星在2004年开发市场时,确定了"要把市场总量放大、从原有的品牌中分掉一些市场、颠覆整个市场格局"的三条策略,最终目标是:成为电子词典市场老大,成为学生英语教育市场老大。

为此,他们从当时市场三大主力品牌好易通、记忆宝、文曲星中各取一个字,即好易通之"好",记忆宝之"记",文曲星之"星",创造了一个"兼济天下"的品牌--"好记星"。从2004年5月启动市场以来,他们强化"学英语,单词是关键"的差异诉求,"一台好记星,天下父母情"的情感诉求,配以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发布,保健品式整版报纸广告的广告模式,电视购物与终端POP双管齐下的渠道策略,使英语电子词典市场迅速升温。不仅好记星旺销,也带动了老品牌的销售,同期还涌现出乾坤英考王、e考通、e百分、ee星、诺亚舟新品牌电子词典。经过3年,好记星牢牢的坐上了英语电子词典头把交椅。2004年销售额2亿,2005年12亿,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20亿。

当今市场,任何企业都无法独占,与其时时想着对手,把精力、手段、财力放在吃掉同行上,不如把精力、手段、财力放在把市场做大上,蛋糕做大了,企业分得的那份数量自然会增加,同行业的企业也可以从中获益,成为真正的竞争队友。如果击垮了竞争对手,既失去了竞争者,也失去了激励者。如同体育场上的长短跑竞赛,如果没有跟跑者,一个人的跑步,既孤独,也寂寞,很难创造好的成绩。有了跟跑者的追逐,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哪敢掉以轻心。其实共赢思维的本质就是"利人"思想。华人首富李嘉诚在总结自己从商心得时说:做生意要"打出以利人为先的牌","小利不舍,大利不来"。透过李嘉诚的心得,我们可以看到,李嘉诚之所以成为华人首富,其共赢思维更是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新世纪企业家要想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一定要树立"利人利己"的共赢思维,而不能用"损人利己"的思维期望独霸市场。共赢思维其实质是检验一个企业家能否跳出企业看企业,能否具有高站位、大视野、利他人思想境界的试金石。

超前思维

超前思维就是对企业、行业和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和思考。对未来的趋势进行清醒认识、分析判断和思考采取何种策略的思维。

比尔·盖茨在2009年再次荣登世界富豪榜首,成为拥有400亿身家的世界首富。盖茨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其超前的思维能力。在大三的时候,盖茨离开了哈佛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与孩提时代的好友保罗·艾伦(PaulAllen)在1975年创建的微软公司中。在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这样信念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盖茨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对个人计算机的先见之明为微软和软件产业成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不到30年的奋斗,盖茨的超前思维变成了现实的结果,微软也成为富可敌国的企业。

新世纪,高科技推动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将更加纷繁复杂,因此,缺乏超前思维的企业家,不仅无法昂立潮头,引领世界,而且随时都有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抛弃。超前思维既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主观臆断,它是建立在每个人所具备的知识、经验、信息和思维水平基础上的综合判断与大胆的想象,这种判断与想象一旦形成,将会在每一个企业家心中形成强烈的航向感,远大的目标感,有了方向和目标,就会指引企业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达到成功彼岸。"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古人这句名言,既是对不具备超前思维能力人的警示,也是对具有超前思维能力企业家的启迪。

因此,企业家在新世纪的搏击中,一定要具有超前思维,具有"远见",方可达到"谋定而后动"的境界。

整合思维

整合思维就是在考虑经营方略时,不仅考虑企业内部已有资源,而且还要善于将企业外部资源纳入思考范围,通过内外资源的有机组合,达到为我所用的思维。

北京心力源源电子有限公司,其前身北京富达中天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电子通讯产品商,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正品摩托罗拉汽车电话的90%,都是由富达中天代理销售的。2002年,心力源源面对汽车手机销售难题,运用整合思维,实施了"免费送车载电话"营销活动,该活动的规则是,凡在活动期间,任何拥有汽车的消费者个人,或者单位客户,可以完全免费得到一部摩托罗拉汽车电话,并可以与心力源源公司签订正式赠送协议,从而得到法律保护。被赠人所履行的义务很简单:只需要将按照正常要求的汽车保险费交纳、或者转移,或者延伸到心力源源公司的合作保险公司那里即可。而心力源源在实施方案之前已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签署了协议,作为平安的保险代理,从车主交纳的车保费中获得8%的正常与合理的返利。消费者的车保,也只是按照正常的标准交纳,并无涨价。心力源源要求消费者稳定投保的期限也并不长,仅仅两年。两年之后,按照赠送协议,消费者可以完全拥有这台电话的产权。经过一年的实施,心力源源当年"赠送"的总量,达到了1.4亿元。

2002年,全球著名的整合营销传播创始人舒尔茨教授来到中国,当他从学员那里了解到"摩托罗拉汽车电话全国免费赠送营销方案"的时候,不禁赞道:"心力源源的活动,是目前我所看到的最有趣的中国整合营销传播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消费者得到了满足,而且没有付出额外代价;保险商得到了稳定和高价值的客户;代理商得到了合理的佣金;心力源源获得了市场、品牌和资金回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闭环财务系统,没有资源的浪费。这就是整合的力量。"

整合思维不是简单的1+1或1+N,而是在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之间寻找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共同利益点,当资源提供双方或多方利益点达到相对平衡,消费者需求达到较大满足时,整合思维才能结出丰收的硕果,为本企业和外部企业带来收益。从心力源源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模式里,涉及到的每个行业,都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效益比。形成了一个卓越的物流和财务循环链。

因此,整合思维不仅是企业间利益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的商业模式的思维基础,是社会资源与企业资源达到优化配置的系统化思考,新世纪企业家一定要学会运用整合思维,在战略制定、兼并重组、整合营销、商业模式构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古人这句名言,深刻的说明了整合思维的要义。

危机思维

危机思维是指企业家在企业取得成就,或企业处于发展顺境时,不沉湎于成功的喜悦,而是居安思危,敏锐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面临的困难,全面思考企业前进中应该解决的问题,以确保企业稳健发展的思维。

华为1982年以2万元起家,经过17年的打拼,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即使是面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华为仍然创造奇迹,2008年仍取得了233亿美元的销售奇迹。华为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则是企业CEO任正非危机思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6年,华为依靠自己研发的08数字程控交换机,取得了年销售额26亿的骄人业绩,但任正非一直强调"繁荣背后就是危机",较好的引导了华为员工戒骄戒躁,继续创新的步伐。1998年,华为取代上海贝尔终于成为中国通信市场的霸主,年销售额较95年增长6倍,达到89亿。随后,任正非发现了华为两年来增长速度放缓的迹象,平均增长速度是35%,只是国际高科技企业的平均增长水平。2000年,当大部分华为人还沉静在丰收的喜悦中,任正非却发表了闻名于业内的《华为的冬天》,他是这样阐述"失败一定会到来"的观点的:"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只有做到这点我们才能存活的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的规律。

公司的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在随后的姊妹篇《北国之春》中,任正非是以这样笃定的语气来阐明"华为的冬天"的论点的:

"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

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我们可否抽一些时间,研讨一下如何迎接危机。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因为)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

危机并不遥远,死亡却是永恒的,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你一定要相信。从哲学上、从自然规律上来说,我们都不能抗拒,只是如果我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能延缓这个时候的到来。

正是因为华为从2000年以来一直树立的危机意识,才能够在IT业冬天来临的2000~2003年间度过危机,在2008年到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面前,仍较2007年的160亿美元增长45.6%,达到280亿,连续两年保持近50%的高速增长。"

危机思维是考验一个企业家能否成功超越自我的标志,是确保企业家保持清醒头脑,看清未来将会产生何种困境的能力,没有危机思维,企业就难以不断发展壮大。比尔、盖兹常讲,"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海尔张瑞敏时常提醒自己,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在回答记者你认为经济危机的冬天有多长时,张瑞敏是这样回答的:"没有想过这个冬天有多长,也没有想过怎么'熬'过这个冬天。因为我们始终把明天当作冬天。"正是由于他们具备了危机思维,所以才能多数人普遍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表现出"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清醒状态。

因此,在纷繁变化的新世纪,企业家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把意识变成危机思维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牢牢把握企业基业长青的命脉。

哲学思维

所谓哲学思维是指企业家能够将自己从事企业管理的经历和经验,自觉运用归纳与演绎、抽象和具体、综合和分析等哲学思维方法,使之上升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性认识,成为指导企业经营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思维过程。

海尔张瑞敏不仅能够带领海尔成为营业额超过1200亿的世界第四大家电生产商,而且还能够运用哲学思维将海尔的管理经验总结成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在总结海尔20多年发展变化历程时,他将其概括为"四化",既"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全球化"。张瑞敏用充满智慧的哲学思维总结道:"海尔在这20年中在大的决策上没有出现大的失误,在大的机遇上能够比较好地把握,为什么?现在回顾起来,主要是把握了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是无为和有为的关系;第二是重点突破和闭环优化的关系,第三是百米冲刺和跑马拉松的关系。对这三重关系的处理海尔昨天在做,今天在做,将来一段时间内可能还要遵循这个规律,也就是说这个规律是自始至终的。其次这三种关系体现了一种递进的关系,第一种关系是第二种关系的指导,第二种关系是第一关系的支持。"

一个简单的"四化"概括了海尔的历程,一个简单的"三个关系",道出了海尔做大做强的规律,"四化"和"三个关系"不仅是海尔经历和经验的高度概括,也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总结出了规律性的认识。尤其是"三个关系",不仅是海尔在将来一段时间遵循的规律,对欲做大做强的中国企业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张瑞敏的经典语录中,处处充满着哲学的智慧,如"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国际化"三步走"战略,兼并重组的"激活休克鱼"做法,管理方面的"斜坡理论",都成为对中国企业界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性认识。

纵观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骄人的业绩,都有正确的哲学思维做指导,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与一般的企业家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掌握了哲学思维的规律,是否能够自觉运用哲学思维的方法。尽管很多企业家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依然缺乏足够的社会影响力,究其原因是不能自觉运用哲学思维,将自己所思所做,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研究那些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他们完全是在自觉运用哲学思维来指导企业发展前进的,他们不仅善于发现并运用规律,并且将经营企业过程中的规律性认识,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成为指导和影响众多企业经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牛根生、严介和、马云、李东升等,他们的言谈话语中,透着哲学的思辨,透着经营的智慧,透着把握了企业发展变化规律的从容和淡定。

因此,哲学思维,是一个企业家必须具备的思维,学习哲学思维,掌握并能自觉运用归纳与演绎、抽象和具体、综合和分析等哲学思维方法,不断形成企业经营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对于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伟大企业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6628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