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的营销套路有哪些?

电商平台的营销套路有哪些?,第1张

第一,就是损失厌恶,意思就是比起能得到什么,人们对于损失更为敏感,这种套路最典型的就是:包邮,多少人认为包邮东西比不包邮的要划算,真相那都在价格里面,第二,铆钉效应。比如电商平台经常会进行打折大促还有各种各样的券,大家都会觉得占很大的便宜,有些甚至是不管自己是不是需要,只要不买就感觉吃了亏,这种情况就是一种典型的铆钉效应。第三,叫麦克苏尔定律,网购什么面霜,这种东西的时候会显示库存仅剩多少件,往往容易激发消费者抢购或者秒杀的这种冲动,所以现在很多的平台都讲秒杀。第四,叫鸟笼效应,这个更狠,比如你买了一件睡衣,但是你会感觉,我这个睡衣跟家具好像格格不入,然后就会相应的换地毯,换沙发,换餐桌,就把房间布局全换掉了,这个更花钱。第五,从众心理,之前很多网友都会晒什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个话题热度越高就会越吸引人去买奶茶。但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为了喝奶茶,他就是为了晒个朋友圈

网购首要环节往往不是消费者亲眼见到实物才确定购买意愿。而是消费者通过商家在网络平台的“标题”等术语描述,图片表达等形式,以间接展示的形式,最终让消费者产生识别后,对自己有意向的物品下单。

正是借助这种间接展示销售模式,给很多电商平台和商家一些无良营销套路的机会。一些平台和商家,为了销售利益,不择手段,在商品标题描述、产品描述话术,产品标题和选项描述之间设置陷阱。让一些消费者购买事与愿违的物品,消费者遭遇这种套路后一头雾水,甚至还会遭到商家理直气壮回怼。

有一回在拼多多平台上看到一款收纳柜的描述和标价都不错。于是就买了。

这家“收纳博士”专卖店的店面主业的产品大图鲜明标注“超大70面宽”。在商品介绍主标题中,粗体黑字标注着“收纳博士收纳柜加厚巨大70面宽储物柜塑料抽屉式整理柜宝宝衣柜”字样,而且首页标注的价格为“32.9元”。本着对商家描述的信任和对物品的期待,她花费270多元选购两单购物柜,但因对实物的不确定性期,最终退掉一单后,只购买了一款100元的一款商品(50面宽*莫兰迪双抽)。

但是收货后,陷入了套路。发现自己收到的货物,并不是货物标题表标明的“加厚”材质。通过私信质问店家客服,客服回复称,我购买的是“普通款”。在发现被套路后,质问客服,对方用一连串的说辞,规避购买物品标题明确表明产品“加厚”的描述,转而以“我们选项里面有注明”说辞,掩盖与“明码标价”不符的诚信欺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6697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