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绍兴时间历史发展的800字论文

求一篇关于绍兴时间历史发展的800字论文,第1张

绍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新石器

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4000

多年前,大禹治水东巡到苗山,会集诸侯,

计功行赏,将苗山更名为会稽山。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在此建立都城,卧薪尝

胆,复国兴邦。秦行郡县,始置山阴县。南朝陈时,析为山阴、会稽两县,同城

而治,直至清末。其中公元

1130

年,宋高宗赵构取“绍祚中兴”之意,升越州

绍兴府,并于次年改元为绍兴元年,绍兴由此得名。民国建元,撤府建县,合

二为一,统名绍兴。

1983

年国务院批准实行市管县体制,市、县并设,同驻越

城。

2001

绍兴县遂新建县城,迁址柯桥。

1982

年,国务院公布绍兴市(县级,

即绍兴县)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先秦时期,

绍兴地区主要为於越族的聚居地。

秦汉以后,

随着中原汉族的大

量南迁,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汉族在绍兴占了主导地位。同时,也有少量的少

数民族居民在绍兴居住。

1978

年以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

绍兴少数民族居民也有较大增加。

绍兴系多种宗教并存、群众宗教信仰多样之地。

道教流传最早。

东汉炼丹方士上虞籍魏伯阳参照

“大易”

“黄老”

“炉火”

三家理法,

撰成

《周易参同契》

一书,

首次系统论述道教炼丹术,

被后世誉为

“万

古丹王”

;东晋建武元年(

317

,著有《抱朴子》的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结

庐会稽,炼丹修行。

稍后印度佛教传入会稽。东汉中平年间(

184

189

,由安息国(今伊朗)

高僧安世高来会稽弘传佛教。此后,绍兴高僧辈出,名刹林立。高僧中以梁佛教

史学家慧皎、

隋唐三论宗创始人嘉祥大师吉藏、

唐代华严宗四祖清凉法师澄观和

五代曹洞宗始祖洞山良价最著名;

名刹中,

最有影响的有三论宗祖庭会稽嘉祥寺、

曹洞宗中兴道场云门寺、

奉供江南第一大佛的剡县大佛寺、

诸暨五洩禅寺,

郡城

大善寺、开元寺、龙华寺、戒珠寺等。各种宗派诸如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密

宗、三论宗、禅宗等都在境内流传。唐代,越州成为江南佛教活动的重要场地和

对外交流的驿站,日本“入唐八家”中的最澄、圆仁、圆珍、空海四家,都曾来

越州求法,学成回国创宗弘传,在日本佛教界具有深远影响。

1982

年,日本空

海访华团来绍兴寻根问祖,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佳话。

鸦片战争之后,

西方宗教输入中国。

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七年

1850

1868

英国传教士包尔腾、

法籍神甫谢培德等人,

先后来绍传播天主教、

基督教。

此后,

各国传教士纷至沓来,

足迹遍及绍兴城乡,

以施粥、

施米、

施布等方式发展教徒,

并广建教堂。

至民国

8

1919

绍兴地区有基督教堂

(所)

124

处、

教徒

2955

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境内多所佛教名寺得到修缮,

一些著名法师升座讲

经,重大佛事活动相继举行;道教已近湮灭;基督教、天主教会摆脱外国教会势

力控制,经过爱国爱教的革新运动,获得健康发展。据

1990

年不完全统计,全

市有宗教信徒

5

万余名,约占总人口的

1.2

%,其中基督教徒

4.43

万名、天主教

365

名、佛教僧尼

252

名、三皈依信徒约

1.25

万名;全市有各教各级爱国组

18

个,各教活动场所

218

处。教徒在各个领域劳动、生活和参加宗教活动,

爱国爱教,心情舒畅。

改革开放以来,

没有自然资源优势和国家投入的绍兴县,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

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分析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深沉原因,

我们认为绍兴县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由此产生的地

域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地域文化包括: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治水文化。绍兴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几千年前,南有

山洪之患,北有潮汐之害,人们为了生存,进行了数千年连续不断的治水斗争。

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

他忧国忧民,

以治水为己任,

十三个春秋,

披星戴月,

“三

过家门而不入”

。东汉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领导绍兴人民开始围堤修筑鉴湖,

鉴湖水利工程成为我国江南一带最古老的灌溉工程。

东晋南朝时,

会稽内史贺循

主持疏凿西兴运河,

既有利于灌溉,

又有利于物资的集散。

唐会稽县令李俊之主

持增建海塘,长百余里;后又有汤绍恩主持兴建三江闸,抵御海潮,扩大耕地。

20

世纪

70

年代大规模围垦、

90

年代兴建标准海塘和本世纪初的围涂造田,

更是谱写了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的新篇章。

绍兴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治河

流、抗海潮、战山洪、改沼泽,围滩涂,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历尽千辛万苦,

使远古时代的蛮荒之地逐渐变成了山明水秀的鱼米之乡,

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中,

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

同时也形成了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

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名士文化。毛泽东诗句中的“鉴湖越台名士乡”点出

了绍兴地域特色文化中的最重要的标志,那就是名士文化。大禹、勾践、范蠡、

马臻、王羲之、陆游、王阳明、徐文长、蔡元培、鲁迅、秋瑾等,在历史文献中

记载的历代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数不胜数,

此文化之精粹,

即历代名人名士为民

族之复兴,为国家之强盛,敢于上下求索,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思想先驱。

他们一生追求的是真理和光明,

追求的是民族、

社会的文明进步,

他们留下的思

想、文化遗产,引导和激励后人去实现新的理想追求。此特色文化中,也包括了

“师爷文化”

“绍兴师爷”作为地域性很强的历史群体,其主持正义的精神,以

及善用法典的智谋,

同样闪耀着名士文化的思想光芒。

在名士文化的熏陶下形成

的与时俱进、

奋发有为的精神是一代又一代绍兴人重要的精神动力,

也成为绍兴

县地域形象的重要标志。

百折不挠、

精益求精的纺织文化。

据有关专家研究认定,

绍兴的纺织史可以

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时代。

至四五千年前的大禹时代,

将丝绸用于贡品已很

普遍;二千五百年前越王勾践时代,蚕织业已举国为事,首度昌盛;隋朝时珍品

脱颖,名重朝野;唐宋时,品量俱旺,产品以越罗总其名而风靡天下。新中国成

立以后,历经恢复期、发展期、徘徊期。改革开放后,绍兴的纺织业开始走上复

兴之路:机杼之声遍及城乡,轻纺市场雄居亚洲,五洲商贾汇集越地,交易信息

辐射全球。被称为“夕阳产业”的纺织业在绍兴县人民的努力下,做大做强,精

益求精,在设计、生产、染整、营销等各个方面乃至整个纺织业都实行了新的跨

越,

成为推动绍兴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打造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和国际纺织

品贸易中心,

更成为跨越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战略目标。

从纺织业的发展史可以

看出绍兴县人民咬定目标不放松、

坚韧不拔、

百折不挠、

精益求精的个性和精神。

外柔内刚、厚积薄发的酿酒文化。绍兴是中国黄酒的故乡,酿酒历史悠久,

传说大禹时古越就有米酒,到春秋末期饮用米酒已很普及。到唐代,绍兴有“醉

乡”之称;宋代绍兴已被形容为“城中酒垆千百所”之地;到清代已是“越酒行

天下”了。在绍兴,不论山区和平原,不论城镇与乡村,在旧时,又无论官宦之

家、缙绅达士,还是市井小民、贫困百姓,都与酒结缘,与酒为朋;酒成了绍兴

人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

生活的必需之物,

由此引发出的绍兴特有的酒联、

酒谜、

酒舞、酒歌和酒乐,以及无数酒的传说、酒的诗文,形成了丰富浓厚的酒文化。

绍兴黄酒最大的特点是越陈的酒越香,

入口柔和温润,

但其性又芳香醇烈,

后劲

十足,

与绍兴人外柔内刚的个性十分相似。

在黄酒文化的熏陶下,

绍兴人形成了

做事务实不事张扬的个性,体现出外柔内刚、厚积薄发的精神。

除此之外,绍兴素以“文化之邦”著称于世,拥有越剧、绍剧、调腔、莲花

落等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剧种,其中越剧是全国第二大剧种,建有绍兴大剧院、

绍剧艺术中心等一批高档次文化设施,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

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绍兴,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代,勾践立国称霸。秦行郡县,始置山阴县。南朝陈时,析为山阴、会稽两县,同城而治,直至清末。民国建元,撤府建县,合二为一,统名绍兴。1983年国务院批准实行市管县体制,市、县并设,同驻越城。2001年绍兴县遂新建县城,迁址柯桥。 1982年,国务院公布绍兴市(县级,即绍兴县)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没有自然资源优势和国家投入的绍兴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分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深沉原因,我们认为绍兴县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由此产生的地域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地域文化包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治水文化。绍兴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几千年前,南有山洪之患,北有潮汐之害,人们为了生存,进行了数千年连续不断的治水斗争。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他忧国忧民,以治水为己任,十三个春秋,披星戴月,“三过家门而不入”。东汉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领导绍兴人民开始围堤修筑鉴湖,鉴湖水利工程成为我国江南一带最古老的灌溉工程。东晋南朝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疏凿西兴运河,既有利于灌溉,又有利于物资的集散。唐会稽县令李俊之主持增建海塘,长百余里;后又有汤绍恩主持兴建三江闸,抵御海潮,扩大耕地。至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围垦、90年代兴建标准海塘和本世纪初的围涂造田,更是谱写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新篇章。绍兴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治河流、抗海潮、战山洪、改沼泽,围滩涂,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历尽千辛万苦,使远古时代的蛮荒之地逐渐变成了山明水秀的鱼米之乡,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名士文化。毛泽东诗句中的“鉴湖越台名士乡”点出了绍兴地域特色文化中的最重要的标志,那就是名士文化。大禹、勾践、范蠡、马臻、王羲之、陆游、王阳明、徐文长、蔡元培、鲁迅、秋瑾等,在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历代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数不胜数,此文化之精粹,即历代名人名士为民族之复兴,为国家之强盛,敢于上下求索,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思想先驱。他们一生追求的是真理和光明,追求的是民族、社会的文明进步,他们留下的思想、文化遗产,引导和激励后人去实现新的理想追求。此特色文化中,也包括了“师爷文化”,“绍兴师爷”作为地域性很强的历史群体,其主持正义的精神,以及善用法典的智谋,同样闪耀着名士文化的思想光芒。在名士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是一代又一代绍兴人重要的精神动力,也成为绍兴县地域形象的重要标志。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纺织文化。据有关专家研究认定,绍兴的纺织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时代。至四五千年前的大禹时代,将丝绸用于贡品已很普遍;二千五百年前越王勾践时代,蚕织业已举国为事,首度昌盛;隋朝时珍品脱颖,名重朝野;唐宋时,品量俱旺,产品以越罗总其名而风靡天下。新中国成立以后,历经恢复期、发展期、徘徊期。改革开放后,绍兴的纺织业开始走上复兴之路:机杼之声遍及城乡,轻纺市场雄居亚洲,五洲商贾汇集越地,交易信息辐射全球。被称为“夕阳产业”的纺织业在绍兴县人民的努力下,做大做强,精益求精,在设计、生产、染整、营销等各个方面乃至整个纺织业都实行了新的跨越,成为推动绍兴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打造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和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更成为跨越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战略目标。从纺织业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绍兴县人民咬定目标不放松、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个性和精神。外柔内刚、厚积薄发的酿酒文化。绍兴是中国黄酒的故乡,酿酒历史悠久,传说大禹时古越就有米酒,到春秋末期饮用米酒已很普及。到唐代,绍兴有“醉乡”之称;宋代绍兴已被形容为“城中酒垆千百所”之地;到清代已是“越酒行天下”了。在绍兴,不论山区和平原,不论城镇与乡村,在旧时,又无论官宦之家、缙绅达士,还是市井小民、贫困百姓,都与酒结缘,与酒为朋;酒成了绍兴人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生活的必需之物,由此引发出的绍兴特有的酒联、酒谜、酒舞、酒歌和酒乐,以及无数酒的传说、酒的诗文,形成了丰富浓厚的酒文化。绍兴黄酒最大的特点是越陈的酒越香,入口柔和温润,但其性又芳香醇烈,后劲十足,与绍兴人外柔内刚k的个性十分相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671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