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中的几点心理学技巧,涛哥告诉你

营销中的几点心理学技巧,涛哥告诉你,第1张

1、名人效应

砸钱找名人代言产品,效果通常不错。简单的说名人效应相当于一种品牌效应,它可以带动人群,它的效应可以如同疯狂的追星族那么强大。个人品牌变现顾问涛哥说,基于互联网的普及,有些名人效应可发展为粉丝经济,比如知名的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和得到APP等平台。

2、集客效应

涛哥说,找托排长队制造商品热销或抢购的景况,以吸引人购买。这种制造人气的销售方式会让消费者误以为商品是真正的好,所以才有许多人愿意排长队也要买到。另外,如淘宝网上的刷销量行为也是运用相同的原理。

3、登门槛效应

用一个小的要求(欢迎来品尝)来企图使顾客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欢迎买我们的食品),所以许多商家才会提供试吃服务,这也是营销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即所谓“放长线,吊大鱼”的观念。

4、社会交换/社会酬赏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所有的人际交往行为背后都带着利益的交换。只是有的是物质利益,有的是精神利益。而且人总是渴望自己的付出能够获得超额的回报,即便不能也至少要得到公平的交换。

涛哥指出,基于这一点,也就有了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心态:一些顾客可能会通过免费品尝以后,在商家的热情服务下而作为交换性地购买一些商品,这也是为何商家愿意在免费服务中也热情洋溢的原因。

5、饥饿营销

有些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策略。同时,饥饿营销也可以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比如小米手机是饥饿营销的高手。

6、恐惧营销

涛哥认为,恐惧是最能左右人们情绪的要素之一,在与生活相关的商业广告中,很多商家都加入了恐惧的元素,保险公司、银行、医药保健公司,无一例外。

三种常见的营销心理

1.恐惧心理

2.同侪压力

3.稀缺心理

这三种心理经常伴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营销活动中。了解它们,甚至掌握它们,将会更好地帮营销人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习惯,还可以给你的个人生活带来改变。

恐惧心理

餐厅的老板偷工减料,把你点的牛排参入其他的肉来忽悠你,如果你知道后,你会很生气或不安。

但是当你得知该餐厅里的牛肉含有大肠杆菌(有些会致命),你很可能都不会再来吃这家店的餐厅,甚至感到全身颤颤发抖。这个时候,你就产生了恐惧心理。

当看到一些恐怖片,有些人也会恐惧;当得知某种老鼠会带来瘟疫,且自己家经常发现这种老鼠时,也会感到恐惧…很多事都会让我们产生恐惧心理。

同侪压力

简单来说,同侪(chái)压力就是指在基础条件、身份等相似的人,而这些人的行为决策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心理对我们的影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我们与朋友聚会拍了集体照,如果朋友上传到微信或QQ空间,我们看到照片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出自己的,然后第二件事是什么呢?再打量一番自己与其他朋友相比起来怎么样。因为大部分会在想“照片里的我,看起来是我想要的样子吗?别人看了我和周围的人相比,会是什么印象?”等等。

稀缺心理

社会学家艾尔德·沙菲尔和桑德希尔·穆莱纳桑说,只要我们觉得自己缺少什么,比如食物、金钱、或者时间等,就可能会念念不忘,以至让自己的想法发生偏移,容易让人的大脑里产生一连串强烈的需求感。这就是怪兽先森要给各位分享的第三种常见的营销心理——稀缺心理。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某天,你本来只是在街上随意逛逛,突然看到一个服装店搞大促销,你被吸引进去看了一下。在随便看看的过程中,你发现有件衣服很喜欢,但你并没有打算购买,你只是感兴趣。

可是当你看到店的促销广告写着“周年庆优惠,全场5折,只限今天!”于是,你又考虑了一下,再次摸摸那件衣服,迟迟不肯放手。你最后安慰自己说:“今天不买,就错过了这么好的价格了…还是买了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6723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