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近两年营销创新实践案例

征集近两年营销创新实践案例,第1张

1.2002年十大营销创新案例:

本文根据作者2002年跟踪研究的约300个消费品服务品牌的营销活动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作者曾作为策划人,服务于消费品品牌。本排行榜试图从策划人立场出发,排除企业产品的影响力,而只关注营销的创新程度和营销的实效。

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将消费品、服务等领域内最近一年内出现的营销创新案例介绍给读者,并力图在营销领域内褒扬策划人扎根中国市场状况、坚持创新变革的进取精神;同时也试图通过排行榜告诉企业家,中国的市场上仍存在大量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机会。中国并不是“过剩经济”,所谓“过剩”不过是缺乏创新能力和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的表现。

笔者选择营销案例的标准如下:

1.只关注营销创新程度,不关注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只要在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等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能力,即可入选;

2.产品创新。入选产品,必须在产品概念研发上,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创新能力;

3.营销效果。所有入选产品,均必须有良好效益——或者帮助销量迅速提升、或者在短期内实现赢利;

4.激励效应。能放映中国市场上存在的大量机会,激励企业家进行探索创新的。

一.《英雄》:一部糟糕电影的辉煌纪录

有史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最成功的票房,有着糟糕动作片的一切特征——弱智的故事情节、失真的动作设计、装腔作势的台词,但这部糟糕的电影,上市20天就创下了超过2亿元的票房,而本年度风靡全球的《哈利·伯特》,在中国创下的票房仅为6300万元。

让《英雄》成功的,不是由于电影的精彩,而是由于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的创新。《英雄》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明星剧组,早在2001年初,新画面公司就开始借助团队的明星效应,持续制造新闻。在媒体的支持下,这些“新闻广告”高强度持续进行了两年时间,终于让大量中国人按捺不住,走进影院观看这个中国有史以来营销最成功的电影——也许还是最糟糕的动作片之一。这些人中间,包括几乎从来不看电影的笔者。

《英雄》以令人赞叹的耐心、丝丝相扣的营销策划和长达2年的新闻公关,列本年度十大营销创新案例之首。《英雄》必将以营销的创新写入中国电影史,但未来的电影观众必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英雄》入选,是为了表彰发行商新画面公司对电影营销的突破性贡献。

点评:《英雄》所获得空前成功,将把电影营销策略和营销组织性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英雄》以后中国电影将越来越倾向于大制作、倾向于告别艺术电影、倾向于向好莱坞靠拢。

二.“力波”啤酒:喜欢上海的理由

力波啤酒曾是上海最受欢迎的本土啤酒之一。1996年三得利登陆上海后,力波因为营销手段落后、口味不佳,在三得利的进攻中阵地屡屡失陷,还曾因攻击三得利水源质量,被三得利告上法庭,即丢了官司,更丢了市场。

2001年开始,力波啤酒开始了自己的抗争历程,力波创作的广告歌曲《喜欢上海的理由》很快风靡上海,在广告歌的推动下,力波的销量迅速回升。

2002年6月亚洲太平洋酿酒公司接手力波,并成功推出超爽啤酒、改变产品瓶体;力波还利用韩日世界杯的机会,和众多饭店联盟,推广看足球、喝力波的营销活动。世界杯之后,力波继续和餐馆终端联盟,推出“好吃千百种,好喝有一种”的广告攻势,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行为。

力波啤酒入选,是因为它对本土意识的巧妙利用、连续不断发动的创新推广方式,以及这些活动在改变消费者消费行为、提升销量、增加品牌美誉度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点评:力波的成功,体现了地方情节在啤酒、香烟等产品消费上的重要作用,尽管已有很多啤酒作为地方品牌存在,却极少有啤酒主动打上地方标签;立波的成功为啤酒、香烟等产品如何巧妙利用地方情绪提供了最好的案例。力波和餐饮终端联合推进的策略,则反映了终端在营销战中的地位的不断上升。

三.氧立得:护心养脑,还是氧立得好

棋圣聂卫平正在下围棋,突然紧锁眉头,吸了几口氧立得之后,他开始继续开始下棋——中国棋圣是个脆弱的男人,他心脏不好、曾经多次在关键性的围棋大赛中因体力不支惨遭失败。现在他有了好办法,氧立得能护心养脑、提供氧气、解决体力不支问题。

棋圣聂卫平也许是氧立得在中国能找到的最好的形象代言人。氧立得成功之处,不仅仅是选对了形象代言人,它照搬保健品的策划经验,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状况、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设计了富有说服力的电视广告。氧立得还引入电视购物方式进行强销,取得了巨大成功。

形象代言人和产品功效的完美结合、创造性借鉴保健品产品推广方法、成功的媒体组合,是氧立得的成功原因,也是它入选的原因。

棋圣用了氧立得之后,下棋业绩提升了吗?没有。成功的营销,并不是因为产品质量地道,要护心养脑,还是以吃药看医生为好。

点评:作为供氧的应急设备,“氧立得”却巧妙的把自己塑造成了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产品,它采用的电视购物强销方式、保健品式说服技巧,是它成功之处。今后仍将有三类医疗器械沿袭这种套路。

四.丽华快餐:好饭好菜送上来

“红高粱”挑战麦当劳的雄心壮志,是非常遥远的回忆了。但现在,中国真的出现了自己的大规模快餐销售企业——丽华快餐。

丽华快餐没有选择中式快餐连锁店,而是选择了相对竞争程度相对较低的工作快餐市场。丽华的成功,改变了人们对工作快餐市场作坊式 *** 作、低价位、低利润、无法标准化 *** 作的成见。

丽华为了实现规范流程、快速供应,在国内率先采用电脑接线传输系统和无线电对讲系统等手段,还引入中文寻呼系统、成为中国最早使用电脑网络下单的快餐公司之一;丽华还大胆地让客户采用手机短信订餐。以白领为主要目标消费群体的丽华,采用高科技手段实现了订餐的标准化,它“一份能送,一千份也能送”的承诺,是对服务行业献媚大客户、忽视小客户利益的反动。

因为实现了规模效应,丽华还在工作快餐市场上,第一个使用大众传媒——电视广告和平面广告和目标消费群体进行沟通。丽华入选,是为了表彰这个企业的服务营销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以及它对小客户的尊重。

点评:丽华快餐把微利、地域性极强的产品做成全国品牌的方式,让人不能不敬佩。丽华的营销创新,应引起众多服务企业反省——如果连工作快餐都可以成就大企业,服务行业看来真的机会多多。

五:光明麦风:新鲜牛奶+天然纤维

2002年光明牛奶除了大力推广“无抗奶”行业标准,还在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成就。

光明牛奶本年度推广的麦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介于豆奶和牛奶之间的产品,并不是光明的首创。上海一家豆奶厂今年率先创新推广了一种全新的豆奶——大麦奶。在豆奶中加入大麦的香味。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个产品并没有取得成功。

不久以后光明就推出了自己的麦风。上海本年度上市的保健食品美多膳食纤维素,也帮助麦风完成了部分市场教育工作。也许光明牛奶“偷窃”了别人的成果,但这些产品中间,只有光明麦风靠大麦和膳食纤维赚到了钱。

光明牛奶入选,是为了表彰它开发创新性产品的能力,以及它不断翻新的营销传播方式——光明牛奶的高钙奶,还一反常态在上海报媒投入了软文广告,宣传光明高钙奶的补钙作用,试图和补钙保健品共同分享补钙市场。

点评:光明牛奶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竞争对手的尊重、坚持产品创新的态度,无疑是这个它成为领导企业的法宝。光明麦风的成功也证明,如今的营销,需要更多的研究、既研究消费者、更要研究竞争对手,同时还要量力而行。

六:亚都加湿器:给皮肤喝点水

“皮肤的肌纤维由大量水溶性胶源蛋白构成,水份的流失会导致肌纤维收缩变形,乃至形成不可恢复的皱纹,使用空调或者电暖器的房间空气尤其如此”。

不要以为这是佳雪保湿霜的广告,这是消费电器——亚都加湿器的广告。尽管它把“胶原蛋白”写成了“胶源蛋白”,尽管皮肤中从来没有什么“肌纤维”;但这个看起来像化妆品的广告,却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针对冬天应用空调、电暖气后,室内空气干燥的情况,亚都声称:“亚都超声波加湿器采用每秒170万次高频率振荡……科学有效地增加空气湿度,主动为您的肌肤补水,合乎您和家人的健康”。

亚都入选,是因为它敏锐观察市场适时出现、在营销传播上表现出来的杰出的创新才华。把家电当成化妆品来卖,亚都很可能是第一家。亚都的渠道策略,也类似于化妆品,它没有进入家电超市,而主要在百货商场销售。

点评:把家用电器当成化妆品来销售,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却很成功。营销人要敢于想象——想一下能否把保健品当成食品卖而不是药品,能否把家电当成化妆品而不是家电。亚都保湿器还证明了消费电子越来越清晰的趋势——从电视到手机、到空调到洗碗机,现在都需要“健康化”。

七:金龙鱼:“1:1:1”

金龙鱼的广告词“1:1:1”,曾经被一些浅薄的广告人认为是本年度最失败的广告语之一。但如同“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一样,这是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

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主要是为了应对鲁花花生油的进攻。它把鲁花主打的健康概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金龙鱼认为人体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达到1∶1∶1的比例时,最有益于健康。尽管有广告人认为这个概念普通消费者很难看懂、其科学性值得怀疑。但通过推广“1:1:1”,金龙鱼大大减轻了“鲁花”的压力。

金龙鱼的成功反映了在消费品推广中,“健康”牌越来越重要。同时也表明,在同质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市场仍然存在大量机会,只是需要企业提供更好的概念和升级产品推广技巧。

金龙鱼的入选是为了褒扬它面对市场挑战时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在食品油市场中,第一个和消费者讲道理,深度传播自己产品有益于“健康”的创新行为——从此以后,再不是只有保健品才和消费者讲道理了。

点评:金龙鱼推广自己健康概念的方法,在普通食品中非常新鲜;但在保健品中却是老生常谈。保健品行业几乎试遍了各种说服消费者的方法,以至现在几乎不能说服消费者了。但保健品行业的推广方法在食品、饮料、服装等众多传统行业,仍有着巨大适用空间。健康食用油、新鲜果汁、高钙牛奶、含铁酱油、营养强化面粉……健康概念在快速消费品中越来越重要,这将为很多传统产品提供产品创新的机会。上海已经出现了大豆蛋白内衣,将来也许我们还要穿上不含甲醛、不染色的天然彩棉内衣。

八:肝复春:老百姓的保肝品

中国人肝不好,乙肝病毒携带者高达人群总数的10%左右,单从数字上分析,肝保健品市场潜力巨大。但实际上,肝保健市场一直是药品的自留地。在容量有限的肝保健品市场上,众多产品竞争激烈。2002年9月在上海上市的肝复春却在保健品的冬天,创造了一个奇迹。

为了能从激烈的肝保健品市场上脱颖而出,肝复春第一次引入了锐利营销理论。专业肝保健品日均价格均在10元以上,肝复春则将自己定位为老百姓的护肝品,第一次将肝保健品价格降到7元左右。

肝复春的产品概念与竞争产品截然不同,大大降低了传播成本;为吸引消费者购买,肝复春在上市过程中,把赠送常规化,并以此作为和消费者沟通的主要方式。它把“长期赠送试用、试用带动消费”当作指导策略。其篇幅很小的广告,除了宣传自己的平民本色、产品功效外,有限广告大部分用在说服消费者到终端去免费领取事用品上。

肝复春只用了10万元广告费,上市两个月就实现赢利。肝复春上市后,已经有3种竞争产品退出了市场竞争。尽管肝复春没有扩大市场,但它却用最低的成本,赶走了竞争对手。肝复春的入选,是为了表彰它的创新营销策略、进攻性推广手段及良好的销售效果。

点评:肝复春极端的营销手段证明:保健品行业的竞争远比其他行业更加激烈;而这样极端的营销方法的出现,证明保健品行业已走到了需要彻底洗牌的地步。如果还把保健品当作药品来卖,那就只能这么极端。

九:素儿迷你痘贴膜:有效针对新生痘

“小痘痘”不见了!但这一次不是小护士。

化妆品行业用美女头像宣传产品的恶俗之风由来已久,很多跨国化妆品公司坚持的传播策略,让不少本土化妆品企业、本土广告公司中毒甚深、尝尽苦头——运用这种策略的本土化妆品企业,不是已经死亡,就是正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

继化妆品种的可采眼贴膜率先保健品营销方法,快速成长为眼部护理化妆品第一品牌后。2002年在上海上市的素儿迷你痘贴膜,同样创新了自己的营销推广方法。素儿设计的平面广告,成功的将产品的功效性和时尚性融为一体,它创造的素儿卡通形象,已经深入上海热爱卡通、追求时尚的女孩儿心中;素儿在上市之初,成功运用女孩子们的偶像F4来推动产品销售;在营造时尚氛围同时,它更时刻不忘讲述自己的功效“有效针对刚长出的单个或多个新生痘”。

2002年11月上市,在两个月内成为知名品牌。它低密度、低成本、快速生效的广告投放,继承了可采的锐利营销思路。素儿的入选,是为了表彰它强大的营销创新能力,以及对于自身实力、中国市场的准确认识;同时也是因为它既继承了保健品的营销精髓,并避免了保健品推广方法不能积累品牌价值的弊端。

点评:素儿是可采思路的延续。素儿成功之处,在于功能性和时尚性的巧妙融合,更让人钦佩的是素儿用温和、低成本的方式快速启动了市场。可采、素儿的成功是对那些不愿意动脑筋的本土化妆品企业的嘲讽。

十:成长快乐:专为中国儿童设计的维生素

2000以来,引领中国消费品营销创新的保健品行业陷入困境,一直没有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案例。三年来也许只有三个全国性推广的新产品表现尚可——康复来的血尔、太极集团的睡宝、养生堂的成长快乐。但是血尔凭借的是康复来的终端优势;睡宝则是利用了脑白金转型礼品、成熟的睡眠市场出现暂时空白的特殊市场态势;只有成长快乐,通过和跨国公司品牌金施尔康、善存等正面交锋,赢得了自己的市场;3年来,全国性推广的保健品,只有成长快乐还值得写上一笔。

2001年下半年上市的成长快乐,依据中国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研制,是根据中国儿童营养状况设计的儿童维生素矿物质营养补充剂。在美国市场上,复合维生素、矿物质产品占据保健品销售额的半壁江山,可谓是保健食品市场上的战略产品类别。

除了跨国制药公司施贵宝、苏州立达外,中国市场上的地下“进口维生素”还有很多。养生堂、上海健特等抗起民族大旗,引领众多民族企业对洋维生素发动反攻。在众多产品中,迄今为止获得重大成功的还只有成长快乐。原因是成长快乐定位准确集中、创意表现直观、概念简单实用。但更重要的是,在这场战争中,真理和本土企业站在一边。

养生堂成长快乐的入选,是为了感谢它对本土维生素市场成长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其在保健品寒冬中仍能成功运作新产品所体现出来的敏锐市场感觉、强大营销能力。

点评:养生堂很可能是中国本土企业中策划能力最强的企业。成长快乐在保健品寒冬中的迅速崛起,令人印象深刻。成长快乐等保健品的成功,证明今天的保健品营销,实际上是针对竞争对手进行的战争,而不再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广告轰炸不再有用,而需要花更多实践去研究竞争对手、需更重视广告的成本效益、需更重视差异化。

--------------------------------------------------------------------

2.年度创新案例:百事可乐让大学生突破渴望

11月中旬, 席卷整个北京/河北地区近百所高校的“2005百事新星大赛”圆满结束。在持续3个多月的比赛过程中,百事可 乐的宣传覆盖了北京/河北地区97所高校的近100万在校生,总计有超过13000名选手报名参加比赛。

从“5人足 球赛”到“百事新星大赛”,百事可乐每年在校园营销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投入。在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旷日持 久的斗争中,百事可乐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其鲜明的市场定位,即摒弃了那种不分男女老少“全面覆盖”的策略 ,而是选择从年轻人入手,力图树立其“年轻、活泼、时代”的形象,高校市场则是百事最为重视的一个年轻 人的阵地。

北京百事可乐有限公司市场部 经理石珂表示:“百事之所以重视校园营销,是因为年轻人是百事品牌的主体,而校园又是年轻人的主要聚集 场所。比如这次‘百事新星大赛’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选出最终获胜的两名选手到香港参加音乐训练营,接 受Sony Music的正规训练,更不是为了这两个人的选秀活动,而是一个草根阶层的狂欢聚会 ,是一个年轻人体验蓝色梦想的狂欢。百事可乐就是要为年轻人提供一个蓝色的舞台。”

怎样带给高校学生更多的品牌 体验,提供一个舞台让年轻人突破蓝色渴望、体验蓝色梦想是“2005百事新星大赛”项目组 的重要目标,为此,本次大赛特别策划了非常具有创意的传播与市场活动,以及非常细致的执行计划来实现上述 目标。

首先,在各学校相关部门及学 生会、社团的配合下,整合了校刊校报、广播站、BBS、校园网、大密度的海报张贴、DM定 向发送、寻找校园歌手等多种校园宣传手段,在北京/河北两地97所高校近100万学生群体中动员了10000名高校 志愿者,启动了声势浩大、长达2个月之久的全方位宣传,极大地提升了百事可乐的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

其次,在海选、复赛、半决赛 的进行过程中,在组织好比赛、选拔优秀歌手的同时,通过设置各种各样的游戏环节和任务,例如“不可能完 成的任务”、“突破渴望”、“蓝色勇士”等,不断强化百事品牌的内涵,给予高校学生更多的百事品牌体验 。

再次,总决赛的组织更是进一 步丰富了百事内涵,带领25名进入总决赛的选手去看望在医院里 的白血病儿童,到盲人学校与小朋友联欢,并在总决赛现场播放了这个过程的录像,并安排了全场熄灯1分钟体 验失明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百事品牌更深层次的内涵:爱。

谋略解析:独特火种引爆校园流行

百事可乐、耐克、诺基亚、李宁、方 正,从跨国企业到本土公司,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校园市场的营销价值,并且展开了对校园市场的激 烈争夺,但是如何把握和占领校园市场,依旧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甚至还催生了一批像校园新鲜人这样专门为 企业从事校园营销策划和执行的专业公司。

大学市场虽然商机无限,但是 大学生作为一群没有固定收入的流动性群体,又和许多其他消费群体具有很大的不同。

作为年轻人,大学生追求个性 的释放,他们希望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人,也喜欢有独特风格的产品与品牌。但是这种独特是群体的独特。 大学生每天都和同学、朋友进行密切接触,因此他们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们希望并主动与群体保持一致, 并以这种一致获得群体的认同。他们的空间很小,他们的选择很简单,他们的爱好很集中。从近期的芙蓉姐姐 等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们群体生活的方式和现代的网络、通讯设备,使得任何一个小小的火种都可能 在大学生中迅速引爆流行。

校园新鲜人广告(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展认为,大学生市场具有独特的商业价值。他们较高的学历和综合能力, 使得大学生本身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他们较高的学历和综合能力,使得大学生未来将成为许多企业最为重要 的客户或合作伙伴;他们相对集中的区域、可观的消费能力,以及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使得企业在校园市场 较社会而言还有很大的作为;他们未来所拥有的巨大消费能力,使得大学生群体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大多数企 业所追逐的最重要消费群体。

以上几点独特的商业价值,都 呈现出大规模、低成本,以及高质量等几个特点,使得校园营销极具商业价值。简要地说,企业开展产品和品 牌推广,近期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远期可以长期地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意义非常重大。

专家点评

得未来者得天下

在中国,广义的大学生有将近 2000万,这个市场相当1/4个德国,1/3个英国。除去学杂费,大学生一年的开销,包括教育 费用、娱乐休闲、交友的费用,平均每人每年4000元,这就意味着有800亿的市场。

中国当代大学生群体潜在的市 场价值、对于其他人群的影响力和其独特性,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的重视。

根据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 针对大学生市场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是未来消费的实力阶层,因为根据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在中国7年的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目前最富有的阶层中,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占到约 40%,而且从CMMS2003和2004年数据对比发现,这个群体在富裕阶层中也在快速成长,这意味着,未来的富裕 阶层是更多有着高学历、高文化特质的人群。大学生群体无疑就是未来的实力阶层。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研究校园 市场的专家马旗旌认为,企业在进行校园营销时,要特别留意这几个关键词:第一,互动。大学生智力水平较 高,一般比较低端的促销手段不会对他们产生太大的吸引力;第二,关联。品牌间的合作,形式与形式间的联 合。比如,可口可乐和联想就曾经联合在校园内做过一些活动。在校园内有很大的空间去做关联营销,而且成 本低、效果好;第三,潜营销。对大学生来说,过于浅显的营销方式一般都会遭到排斥。而大学阶段是品牌意 识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现在建立的品牌意识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产品选择;第四,在方式上,体育营销、文 化营销、娱乐营销的方式,对大学生比较有效。

马旗旌认为,对于校园营销而 言,长期的忠诚度的营销,比短期的更有意义。校园营销更多地应该放在品牌的培养和情感的培养上。扩大销 量决不是企业进行校园营销的目的,特别是对于那些跨国公司而言.

--------------------------------------------------------------------

3.这上面还有很多自己浏览吧:

http://info.ceo.hc360.com/zt/qygl_cgyx/index.shtml

市场营销理论的衍变创新及其实质性分析

20世纪5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尼尔·鲍顿教授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市场营销组合”这一概念,它的意思是指市场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的“营销要素”的 影响 。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 企业 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以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因而。尼尔·鲍顿教授提出了旨在指导企业营销实践的市场营销组合的12个要素,即“产品计划、定价、厂牌、供销路线、人员销售、广告、促销、包装、陈列、扶持、实体分配以及市场调研”。这标志着“市场营销组合”概念的正式诞生,这也使得人们在从事市场营销运作时可以较为清晰地人手并对市场营销的研究范围进行了较好的界定。

20世纪60年代,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麦卡锡教授对尼尔·鲍顿提出的营销实践12因素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提出了著名的4PS组合理论,即产品、价格、地点以及促销。4PS理论认为市场营销的根本 问题 在于解决好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这四个基本要素,也就是说企业只要生产出质量优良的产品,便可根据成本和竞争设置一个企业认为合理的价格。然后予以产品代理商必要的支持和控制并辅予促销和广告,使企业获取丰厚的营销利润。这一组合策略使人们从较为复杂的营销变数中找到了最为重要的因素,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营销环境。该理论认为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需求和欲望为出发点,通过开展整体营销活动,在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获取利润。4PS组合理论奠定了营销的基础理论框架,该理论以单个企业作为分析单位,认为影响企业营销活动效果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企业不能控制的环境因素(如 政治 、国家 法律 等),称之为企业不可控因素:另一种是企业可以控制的环境因素(如生产、定价等),称之为企业可控因素。

企业营销活动的实质是一个利用内部可控因素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也即通过对产品、价格、分销以及促销的计划和实施,对外部不可控因素做出积极动态的反应,从而促成交易的实现和满足个人与组织的目标。

自4PS理论被提出以来,它对市场营销理论产生深刻的影响,曾一度成功地指导着企业的营销实践,被营销管理者誉为营销理论中的经典。时至今日,企业营销经理在策划营销活动时都还自觉或不自觉地从4PS营销理论模式角度考虑问题。企业营销经理之所以愿意使用4PS理论是因为:

1、4PS理论直观以及可 *** 作性强,它包含企业营销的每一个方面。从中可以清晰地解析企业的整个营销过程,并且企业可以容易地对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及时地纠正出错的环节。

2、4PS理论的短期见效性,它具备可预见性,完全从企业营销角度出发,以追求企业营销利润最大化为根本原则。

然而,4PS理论在实践中也暴露了某些问题:

首先,它过分地强调企业的自身利益。只以企业为中心,以追求本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根本原则,从而容易产生本企业与合作企业或顾客之间的矛盾。

其次,认为只要是好产品就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这种“产品论”根本就没有从顾客的利益角度出发,势必导致产品还没上市就将面临被顾客淘汰的尴尬局面。

再次,过分地采用各种手段让顾客来了解产品的促销方式以及其仅仅是“请消费者注意”而不是“请注意消费者”的指导思想将导致企业投入的金钱与回收的效果不成比例。 在新的国际市场环境下,4PS营销理论越发暴露它的缺点,因而它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这也使得新理论的出现成为必然。20世纪70年代,布姆斯和比特纳在麦卡锡的4PS理论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三个“服务性的P”。即参与者(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员工和参与服务过程中的顾客)、物质环境(服务组织的环境以及所有用于服务生产过程及与顾客沟通过程的有形物质)、过程(构成服务性生产的程序、机制、活动流程和与顾客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接触沟通),从而形成了服务营销的7PS理论。

7PS理论提出了员工的参与对整个营销活动实现的重要意义,对企业中营销活动参与者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

20世纪80年代,“ 现代 营销之父”菲力浦·科特勒在4PS组合理论上增加了两个“P”,即政治权利与公共关系,形成了新的6PS理论,这也使得企业冲破国际贸易壁垒及其所在国家公众舆论的障碍顺利进入被东道国保护的市场。随着企业对营销战略计划过程的越发重视,不久之后,菲力浦·科特勒进一步完善了6PS理论并提出了11PS营销理论,即在6PS理论之上加入探查(市场营销调研)、分割(市场细分)、优先(对目标市场的选择)、定位(市场定位)以及人力(企业人力资源),并将产品、定价、渠道、促销称为“战术4P”,将探查、分割、优先、定位称为“战略4P”。科特勒认为只有在搞好战略营销计划过程的基础之上,战术性营销的制定才能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营销人员还必须灵活运用“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种营销技能。

11PS理论的提出。除了给顾客和中间商提供某些利益外,同时还得给像政府和工会这样的能够阻止企业进入目标市场以便获取利润的组织机构提供某种好处或保证履行某种义务并担任相关责任。企业如果得到“战术4P”和“战略4P”的保障,并结合运用“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便可以顺利进入目标市场。 随着 工业 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以互联 网络 为平台的信息技术规模的初见端倪,世界进入“消费者需求中心” 时代 ,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的封闭式营销理论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让企业在困境中把握市场方向。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劳朋特针对4PS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其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营销理论--4CS理论,即:

首先,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企业营销思想应从“消费者请注意”转变为“请注意消费者”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

其次,成本。分析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要与欲望所愿意付出的成本。

再次。便利。研究怎样使得消费者的购买更方便与快捷。

最后。沟通。将顾客看成是信息的搜集者,全面改变促销时把顾客看成是被动接受者的观念,着重从感情上加强与顾客的沟通。

这种理论认为应该把产品放置一边,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才是当务之急,企业要卖的是消费者想购买的产品而不是企业自己认为该生产的产品;追求生产成本要优于追求产品价格;忘记价格策略、通路策略和销售促进。了解消费者满足其需求欲望所愿付出的成本,思考如何给消费者方便地购买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及与消费者进行正确而友好地沟通,才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中之重。

4CS营销理论的形成在工商界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最终发展成为整合营销的核心,该理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强调“只有真正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与欲望并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追求营销活动的最大利润”,摒弃了4PS理论只从企业角度考虑的局限,指导企业进行了成功的营销。但是在营销的实践中,它的缺陷也很明显:

1、过分强调顾客的自身地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趋于个性化,他们总是希望企业能够提供质量好、价格低并且满足个性需要的产品。如果仅仅以消费者的个性趋向作为企业营销价值的取舍标准,势必使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与工艺流程中耗费大量资金与时间。致使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企业营销利润大幅缩水,久而久之,将导致企业丧失行业竞争力,缩短企业营销的生命周期。

2、在市场 经济 体制中核心的 企业 营销导向是竞争导向,它要求“企业在营销的活动中既要注重消费者的需求情况,也要了解行业竞争对手的经营动态”。而4CS 理论 强调的是顾客导向,该导向侧重于满足新的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消费欲望,并不提倡对行业竞争对手的营销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 研究 ,更不要求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 分析 自身所处环境中的竞争优势或者竞争劣势,进而寻找相应的优良对策,谋求本企业营销活动的进一步 发展 。由于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缺陷,这将导致4CS理论不能完全地融入市场经济之中。

3、随着时间的推移,4CS理论逐渐地融入到企业的营销策略和营销行为之中。在经过一个营销时期甚至几个营销时期的运作与发展之后,4CS理论虽然本质上推动了整个 社会 营销的发展和进步,但企业营销活动又会在新的层次上同一化、同质化,不同企业的营销过程之间,最多仅仅是一个程度的产品、行为差距 问题 ,并不能形成企业的营销个性或者营销特色,更不会形成整个行业中的营销优势,以至能够长期地保证企业顾客份额的稳定性、积累性。

4、到 目前 为止,4CS理论仍然没有体现出企业一贯所强调的“既赢得客户满意,又长期地拥有客户”的营销思想,它依旧没有解决满足顾客需求的 *** 作性问题。此外,虽然4CS理论实质上是4PS理论的衍变和发展,但是它被动地适应顾客需求的色彩较4PS理论更为浓烈。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生产工艺更新,产品成本下降,人们消费行为趋于个性化”的环境背景下,“整合营销之父”舒尔茨提出了新的营销组合理论--4RS理论,即:

1、关联。企业与顾客是一个利益以及命运共同体,建立并发展与顾客的长久关系是企业的营销核心观念。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时刻注意着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在需求方面与顾客建立关联以便形成一种互动与互需的双向关系,进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与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除此之外,本企业还应该与相关企业组成一条战略价值链,以提高整个战略网的竞争力。

2、反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对企业来说最现实的问题在于如何站在顾客的角度及时地满足顾客的各种消费需求。面对瞬息万变的竞争市场,企业自身必须建立快速的营销反应机制,目的是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之前做出适当的反应,以便让企业与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相一致,降低消费者的抱怨,最底限度地减少消费者转移的概率。

3、关系。在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与顾客建立长期密切的关系。在“从一次性交易转向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从短期利益转向长期利益;从顾客被动适应企业自主销售转向顾客主动参与企业生产过程:从利益冲突转向利益相通”关系的衍生下,把服务与营销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定的供求关系,实现企业长期拥有顾客的营销战略目标。

4、回报。企业营销过程的付出要求有相应的回报,因为交易与合作关系的向前发展涉及的核心问题便是经济利益。对企业来说,开展营销活动的真正动机在于为企业带来短期的利润回报和长期的价值回报,这是营销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因此,营销目标必须注重产出,注重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回报,一切营销活动都必须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目的。企业在满足顾客消费需求,为顾客提供价值之后,顾客必然对企业予以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回报,而这些有形或无形的回报最终会归结到企业的生产利润之中,以至使企业降低中间成本,获取丰厚的营销利润。

由于信息技术是 历史 发展的趋势,新的 时代 将会被互联网所统治。顺应时代的发展,舒尔茨在4RS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R”,即感受,它所表达的是“顾客什么时候想买或什么时候从厂家那里知道这个产品”,这也导致了5RS理论的产生。在消费者统治的21世纪市场,企业营销的实践理论必须有效地实现从4RS理论到5RS理论的转变。

4RS理论的最大优点是以竞争为导向,在企业新的营销层次上对传统理论概括出了新的理论框架。根据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从企业与顾客的共同利益出发,主动地创造需求。不断地适应顾客的需求。并运用优化和系统的思想去整合营销,通过“关联”、“关系”、“反应”与顾客联系成为一个利益体,既很好地回答了诸如“如何建立关系,长期地拥有顾客以及保证企业的长期利益的经营方式”等困扰许多企业的经营难题,又提高了自身的战略竞争力。此外,反应机制为企业与顾客的互动与互需提供了保证,使得企业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形成了规模效益,无形中扩大了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4RS理论的最大缺点就是它所要求的同顾客建立“关联”、“关系”,需要实力基础或某些特殊条件,并不是可以轻易做到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6858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