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庙会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集会,更是古代经济、社会组织形态、古代意识流的集中体现。
民间的庙会有自己的核心特征,即在经济技术方面是百货交易;在社会组织方面是“社”或“会”;在意识形成方面是礼神娱神。这便是我国庙会能够长期传承的经济基础和民俗惯制。
庙会是把寺庙的节日变成了地方性的节日,把宗教的节日变成了世俗的节日。所以,那些独特的地方性求神活动、非宗教性的娱乐休息活动及集市活动才得以自然而然的融入庙会。因此,与其说庙会是宗教活动倒不如说庙会是地方性民众节日活动,更能准确地反映庙会的本质属性。所以说准确地讲这种多内涵型庙会可称为节日型庙会。
庙会还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关系到宗教信仰、商业民俗、文艺娱乐等诸多方面。这是由各地的历史地理物质条件、民俗传统和人们的审美标准决定的。各地的庙会又各有其特点,在几个方面各有所侧重,这就形成了各种庙会互不相同的生活美,但都分别表现了当时当地条件下人们认为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随着时代变化,古老的庙会亦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借庙会之时洽谈生意等,但展示民俗一直是庙会最主要的特色。内容有舞狮、传统民族花会、现代舞、北京民俗人物造型、传统商业“幌子”展、老北京老照片展、民间手工艺展、特价书市和京剧、武术、杂技专场等。庙会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特色。
庙会的风俗
在庙会上,有不少民俗活动,诸如:摸石猴、窝风桥打金钱眼等。在白云观庙门内的弧形石雕下方,有一石猴浮雕,老百姓认为摸一下石猴可以去病消灾、延年益寿,于是竞相触摸;窝风桥下的桥洞里吊着一枚大铜钱,铜钱孔中有一只小铜钟,上书“钟响兆福”四字,你若是能用手中的硬币投中铜钟,就能心想事成。下面两项是庙会上最热闹的活动。
祭神仪式
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需要举行祭神仪式。例如“行像”活动。“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祈子活动
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这是围绕“庙”和"会"祭之神而展开的活动,是传统庙会的主题。其中带有巫术意味的祈子活动,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是由中国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子孙后代的繁衍成为千百年来的头等大事。所以,祈子这种远古的巫术形式,便会附着于各种集会形式展现出来。
淮阳祭祀女娲和太昊伏羲的人祖庙会可以说是最具有原始宗教和巫术意味的庙会了。淮阳城北的人祖庙,是传说中埋藏太昊和伏羲头骨的地方,因此也称太昊陵。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二日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人祖庙会,其主要活动是祭拜人祖和“拴娃娃”。已婚未育的妇女,都要在庙会期间掏象征生育之门的“子孙窑”,并买回一些当地的泥玩具“泥泥狗”,以求早日得子。这些用黄土捏成的泥玩具,有造型各异的“人面猴”,当地人称为“人祖猴”,也有各种怪异有趣的动物玩具如兜肚猴、猴头燕、双头虎、牛、猪、马、羊等。妇女们除了用它们供祭人祖外,还将它们拿回家给孩子们当玩具。
庙会简介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潮。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举行。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久而久之,“庙会”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
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故名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古代,“日中为市”,进行集市贸易。至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遂成庙市。北宋时开封大相国寺庙会极有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女词人李清照曾与其夫赵明诚相偕至庙会!
临近年关,各行各业的人都纷纷收拾行囊,回家过年。唯独出家人还要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寺院里迎接年关的到来。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出家人无家可归,只能漂泊在外四海为家,另一方面出家人的家就是寺院,寺院就是出家人的家。 就连很多云游在外的僧人此时也会纷纷回到寺院,与常住的师父们一起过年。
佛陀在世的时候,出家人只能树下一宿,而且一个树下不能连睡三宿。那时候连寺院都没有,出家人真的是居无定所,四海为家。更不要提回寺院过年了。
后来摄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将佛教传入中国时,汉明帝安排两位高僧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随后汉明帝敕令为二位高僧修建僧院,取名“白马寺”。
可以想见,一开始寺院里也是没有过年的的习俗的,直到唐代以后佛教完成了汉化的过程,寺院才逐渐开始重视过年这件事情。
尤其在后梁时期,被认为是弥勒菩萨转世的契此和尚在正月初一这一天出生,中国人的大年初一也就成了佛教未来佛的圣诞。
于是这一天的寺院往往是一年中人最多,最热闹的时候,寺院内香烟袅袅,钟声阵阵;寺院外人声鼎沸,车马如龙。寺院的空气中除了往常香烛燃烧后的木炭味,还多了鞭炮爆炸后的硝烟味。
此时人们到庙里去,主要是为了进香,求菩萨保佑新的一年福寿安康,平安喜乐。为了第一柱香的彩头,除夕夜天不亮就有许多人来寺院排队争取烧上第一支香,许多大庙每年除夕夜从凌晨开始山门外就排起了长队,据说一座寺院新年上的第一柱香会得到佛菩萨的格外关照,上香的人也一定可以所愿皆成。
人们在庙上烧香、磕头,听法、这一套流程下来总要转悠半天,必然又饿又累。于是庙周边的商贩纷纷架着挑子,推着小车,在庙门口摆摊卖吃食,这些摊子往往座无虚席。久而久之,除了吃食以外,寺庙外面还出现了货物、农具、种子等物品的交易活动,这就是庙会的诞生。
庙会庙会,是依托庙而建立的,中国最早的庙是祭祀先祖的场地,而从古代文献上可知,周代宗庙之旁便有庙会了。但佛寺的庙会则是在宋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庙会初期只能解决人们吃喝拉撒以及物品交流的需求,后来随着这一习俗的不断巩固,庙会又开始为人们解决娱乐的需求,增加了杂耍、舞蹈、戏剧、出巡等各类娱乐活动。
于是过年近寺院烧香、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没有信仰的百姓亦多愿意随喜添趣。
除了庙会的活动,寺院为了吸引香客,在过年的这几天也会举行相应的活动:除夕敲钟、“烧头香”、点灯、放生等等,除此之外,年前的“腊八粥”、“写春联”等迎新春活动亦是寺院一年当中的重头戏。
此时的寺院,大多都已然装扮一新,远远望去,一层层雕梁画栋里大红灯笼与明黄彩旗交相辉映,挂满了红色许愿带的树木错落有致的排布在庭院里,一片吉祥喜庆的气氛。
春联、年夜饭这些世间人流行的过年习俗其实寺院大多数也有,只不过在内容上面稍有不同;寺院的春联一般很少出现“前程”、“平安”、“阖家”、“福寿”等词,取而代之的是:“清凉”、“吉祥”、“慈悲”、“自在”、“彼岸”等词。
寺院的年夜饭也另有别名:——“普茶”,普茶,普者,普遍周详之意,虽然只有一盏茶,然而上奉十方诸佛,中供诸贤圣,下及六道品,如大雷音,如大云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莫不沾染茶露,生欢喜心。这一活动主要目的是把全寺院的诸位师父汇聚在一块,共度佳节。
普茶的程序一般是和尚感谢大家一年来的承担与护持,总结一年的工作,送出新年的祝福,向所有僧众及四众弟子表示一年来对于护持寺院,各种劳作的辛苦表示感谢,并和大家交流寺院新一年的展望,策励大家继续用功办道。
普茶活动的最后是大家共进晚宴,这大概是寺院中年味最浓的时刻了,全寺院的人都欢聚一堂,各种小菜摆满饭桌,茶水饮料穿插其中。
全寺的僧俗老幼在一起共叙道情,彼此说着吉祥的话语,其乐融融。
饺子、元宵、火锅,各地风俗不同,主食也不同,一样的是都填饱了大家肚子,还温暖了大家的心坎。
随后各个堂口的值班师父们就要各司其职,照顾香客与火烛,剩下的师父们吃完年夜饭后,会聚在一起“冲壳子”(聊天)“守岁”,等到零点,大家一起敲祈福钟。
闻钟声,烦恼清,每一声钟都代表每个人内心美好的祈福,祈愿祖国昌盛,人民安乐,在新的一年里道业增进,六时吉祥。
在寺院过年的除了师父们,还有很多善男信女,他们选择在一年最热闹的几天中远离尘氛,在寺院安详清净的环境中度过。
寺院内僧俗老少上百口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做饭、扫地、看春晚,这也为寺院增添了几分不同凡俗的年味。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群目的地一致的旅人,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某个晚上,席地坐在夜黑风高的荒郊野岭,燃起羹火,一起抱团取暖,一起庆祝已经走完的路,憧憬还未走完的路。
在解脱的道路上,我们都是行人,都还需要继续往前走,也都还需要在某个心力交瘁的时间点抱团取暖。
春节对于我们而言就像佛经中描写的化城一样,可以给我们一个歇脚的地方,等我们身心不再疲倦时,还是要继续向前走的。
而当我们还在化城时,不妨投入其中,好好歇息,为来日的征程做准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