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销的成功案例

关于营销的成功案例,第1张

用营销案例小故事来讲述营销的大道理,是因为小故事既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易于广泛流传,为人们 喜闻乐见,又包含深刻的寓意和巨大智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营销案例小故事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成功营销案例小故事分享篇1:从商人到副总统之路

1888年,美国银行家莫尔当选副总统。他曾是一个小布匹商人,从一个小商人到副总统,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莫尔说:”我做布匹生意真的很成功。可有一天,我读了一本文学家爱默尔的书,书中的一段话打动了我,书中是这样写的:一个人如果拥有一种人家需要的才能和特长,不管他处在什么环境什么角落,终会有一天被人发现。这段话让我怦然惊动,冥冥中我觉得自己应该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这使我想到了当时最重要的金融业,于是,我不顾别人的反对,放弃布匹生意,改营银行。在稳妥可靠的条件下进行运作,许多人和企业都愿意找我,因此我经营银行十分成功,最终成为金融巨头。

【营销案例小故事的启示】俗话说:”有智吃智,无智吃力”。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说到底只有用智和用力两种谋生手段,要么靠一身力气,要么靠自身的智慧,智慧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成功营销案例小故事分享篇2:四两拨千斤

世界著名的利普顿公司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迅速打进市场,在开业伊始别出心裁地举办了一次精彩的表演,他们买来几头小猪,用缎带给它们精心打扮,并插上”我要去利普顿市场”字样的小旗,然后赶着它们穿过闹市,引起众人的注意,达到了让商品家喻户晓的目的。

做广告需要花重金,但若匠心独运,也能四两拨千斤,用最少的钱让广告有声有色。茶叶公司与猪,风马牛不相及,经公司公关人员策划、牵线搭桥,小猪成了促销功臣,企业也借此腾飞。

相比之下,我们有些企业至今仍固守着传统的营销模式,促销方式习惯跟着感觉走,以致推出的促销方式不是步人后尘,就是偏离了市场,结果普遍感到竞争激烈,生意难做。

【营销案例小故事的启示】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除了商品质量和销售价格的竞争之外,营销策略也是一种竞争手段。如何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轰动效果,已成为许多商家参与竞争、吸引顾客的又一热点。聪明的经营者不妨从利普顿茶叶公司促销成功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迪,针对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搞一些别出心裁的促销妙招,从而迅速达到销售目的。

   成功营销案例小故事分享篇3:敌人与朋友

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他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林肯十分温和地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营销案例小故事的启示】朋友和敌人是相对的,如果一个敌人变成了朋友,不正是少了一个敌人吗?在销售市场上,竞争对手是相对的,如果相互之间通过联盟共同开拓市场,对于企业来说不但节省了大量的销售成本,而且市场空间会更广阔。

成功营销案例小故事分享篇4:网上能卖网下不行

美国有个43岁的妇女,为她姨妈向政府申请到了一个免费的轮椅。

她所做的不过是准备了一些必要的文件并填写了一些表格。

为此,她还写了一篇如何向政府申请免费轮椅的报告。

她在网上卖她的报告,她的成本仅是2美元,后来她每月可赚3万美元!

简直难以置信,如此简单的事会有市场,会有如此的潜在利益!

随后,她又在报刊上做广告,这次她在赔钱。

很奇怪,这份报告只能在网上赚钱。

【营销案例小故事的启示】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相比,有着其独到的地方。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是:方便快捷,鼠标一点,一切搞掂。

成功营销案例小故事分享篇5:学捉老鼠的梭鱼

牙齿锋利的梭鱼有天突发奇想,要学会猫的一套手艺,于是它请猫带它到仓库里捉老鼠去。”什么?亲爱的朋友,”猫对梭鱼说,”你可懂得这门行业?””捉老鼠有什么稀奇,我们在海里连小鲈鱼也常常捉哩。””那好吧!不过你可别说我没有警告过你。”于是它们到仓库里埋伏起来。

猫一会儿就捉到一只老鼠,等猫把老鼠玩够了,吃得饱饱的,才想起梭鱼朋友。可怜的梭鱼张着嘴巴躺在那里,尾巴已经被老鼠咬掉,只差一口气。于是,猫就把它像木头似的拖回池子里。

【营销案例小故事的启示】通常说外行人不干内行的事。但是在市场中就有许多企业,觉得在原来的行业中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应该到别的行业中寻找新的商机,但是并没有具备在这个行业中竞争的基本素质,即我们通常说核心竞争力,结果不得不铩羽而归。

成功营销案例小故事分享篇6:一”令”不能制”二虎”

有一个人在荆州做官时,山上的老虎常出来吃人和家畜。老百姓要求县官除去饿虎。这个人只下了一道驱逐老虎的命令,叫人刻在很高的岩石上,凑巧那只老虎因故离开了荆州,他就得意地认为他的命令生效了。

不久,他被调至另一个地方做官。这个地方的老百姓非常刚强,很不容易治理。他认为刻在荆州岩石上的命令既然能够制服凶恶的老虎,就也能够镇住能识文断字的老百姓,于是便托人去荆州描摹那个石刻。

结果,他不但没有治理好这个地方,反而因为治理不当而丢了官。

【营销案例小故事的启示】许多企业都有营销成功的历史,它们依靠这些方法取得丰厚的利润。但是当一个新的市场出现在面前的时候,环境变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变了,企业原有的”成功”方法在这时却使企业一败涂地。这里的启示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营销模式,但是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应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毕竟市场永远是对的。

可以说营销的本质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假如回到原始社会,我们依然是在做买卖,只是渠道越来越丰富,我们就拿柴火腊肉来说。

1、传统面对的消费者是比较集中的或者说范围比较少,营销做大主要依赖各大超市,消费者要经过代理商才能买回家

2、现代就不一样了,生产者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消费者可以不通过代理甚至不用上街买,在家网上支付,就可以享受到美味的腊肉,因为渠道已经不再是传统的

3、但是营销最后面对的消费者受众是不会变化的,所以应该多研究消费者,渠道只不过是形式罢了。

芬必得是中美史克旗下最大的止痛药品牌,自1991年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对比竞争产品来看,芬必得以非流体类抗炎药布洛芬为主要止痛成份,采用先进的缓释胶囊技术,使药力在12小时内持续释放,止痛效果更加持久。但中国市场环境特殊,中国人通常认为是药三分毒,何况是西药止痛药,副作用更是被夸大,如会损及大脑、会上瘾等等。这样在消费者中形成了一种对西药止痛药的畏惧心态,还有人认为苦痛“忍忍”就过去了,不及时治疗。

上市之初,芬必得先在医院渠道渗透。后于1993年由精信广告接手市场传播工作,多年来一直坚持用情感升华品牌的道路。

其后几年,芬必得迅速成长为领先的止痛药产品。品牌知名度上升的同时,也带动整个类别的发展,市场上开始有更多的合资品牌进入。医院方面,其他产品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如针对肌肉骨骼疼痛及关节炎等。以变制变,芬必得也开始调整其策略:通过调研发现,其主要处方来自于治疗肌肉骨骼疼痛,而消费者也开始慢慢建立了芬必得在此方面有效和权威的印象,所以芬必得加强品牌在医院渠道的沟通,有针对性地推出三款DA,分别针对牙痛、头痛和痛经。在广告传播方面,则很专注地推广其在“肌肉骨骼疼痛”领域方面的专长,通过一系列产品和战术性广告(如赞助一些体育赛事等),宣传产品的独特卖点,加深“芬必得持续快速止痛”的信息。

经过一系列运作,调研显示芬必得在消费者中的无提示认知率超过60%,而40%的消费者认为“芬必得是一种有效的止痛药”。 将品牌情感化:无需忍痛

1995年后,众多合资止痛产品纷纷抢滩中国市场。泰诺、百服宁、扶他林、拜尔等不仅在专业渠道开始投资,更在电视媒体上不断轰炸。而精信广告认为,只有了解消费者对疼痛的看法,才能使芬必得在纷繁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消费者当时仍然以为疼痛只是小毛病,忍一忍就过去了,不到万不得以不治疗,对止痛药最基本的要求为“快速安全止痛”。但精信认为应该同时在产品和情感层面上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消费者忍痛的事实出发,发展出一个强有力的消费者利益点即“无需忍痛”,并以此为出发点,为芬必得定制了全新的主题广告《庄泳篇》,从1995年2月开始投放。两年后又制作了《刘晓光篇》,一步步强化了“无需忍痛”的利益点,同时通过探索专门的市场领域如痛经等,进一步扩大芬必得的使用人群和品牌知名度。

品牌的自我突破:无痛世界,自由自在

经历了七八年的发展以后,芬必得已稳稳占据中国止痛药市场的头把交椅。但随着市场上竞争品牌同样日趋成熟,芬必得的领先地位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经过长达两年“自我突破”的酝酿,到2000年年初最终找到了一个将疼痛与止痛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将品牌推到了一个感性的层面,超越了单纯从实际的利益点满足消费者需求,将产品利益提升到精神层面。精信从消费者心理需求入手,创造了一个“无痛世界”的概念。当你没有疼痛困扰时,你存在于一个无痛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可以尽情享受自由自在的快乐。这是一个从产品的最终利益点出发(即你根本无需忍痛,芬必得可以解放你的身心,带给你12小时持续缓解疼痛)而极具突破性的创意概念。

广告播出后。消费者接受程度很高。整体喜欢程度超过66%,而品牌的知名度也维持在6 7%以上(2000AdVantage调研)。而且,大多数消费者均体会到了解除疼痛后自由自在的信息,并且认可芬必得此种形象转变。该广告也被评选为2000年广州观众最喜欢的十大广告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7517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