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可蓝多的市场分析?妙可蓝多是什么价位?妙可蓝多会涨吗?

妙可蓝多的市场分析?妙可蓝多是什么价位?妙可蓝多会涨吗?,第1张

经营效益增速快,同时风险增大

在乳制品中,奶酪属于一个细分领域。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对奶酪消费形成一定认知。2015年妙可蓝多公司启动奶酪转型战略,收购天津妙可蓝多、达能上海工厂,并将总部迁至上海。2016年完成重组上市,2017年开启奶酪零售战略,完成主营业务向以奶酪为核心的乳制品业务的转型。妙可蓝多通过广告营销策略试图进一步培养消费者食用奶酪的习惯,收割市场红利。

2015-2020年妙可蓝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8.76亿元,同比增长61.92%。

净利润波动发展,2020年前三季度为5284.47万元,同比增长348.5%。

妙可蓝多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风险也增大,预付账款、销售费用等实现大幅度增长,使得现金流量实现净流出。截止2020年三季末,妙可蓝多的预付款项余额2.09亿元,较年初余额增加194.62%。妙可蓝多大力扩大生产,拓展销售渠道进行品牌推广,使得预付原材料费、广告促销费较大幅度增加。

分具体业务来看,奶酪在妙可蓝多业务体系中占据愈发重要的位置。2020年前三季度,妙可蓝多的奶酪主营业务收入为13.43亿元,占公司业务收入的72%。而在奶酪业务中,奶酪棒又是主打品类,收入达8.66亿元,占奶酪业务营收的64.5%,占公司总营收的46.2%。

分地域看,北区是妙可蓝多主要业务收入区域,但是近年来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业务收入移至中区。2020年前三季度,北区营收为8.87亿元,占比下降至47%,中区为6.83亿元,占比上升至36%。

市占率仅4.80%

目前国内奶酪市场上,虽然妙可蓝多是国内奶酪第一股,但是国内市场上拥有众多的外国奶酪品牌。有在华设厂的国际品牌百吉福等有直接从国外进口,通过国内的经销商进行分销的安佳、乐芝牛等还有利用国外工厂进行贴牌生产的多美鲜等。

头部玩家大多是百吉福、乐芝牛等外国品牌。根据欧睿数据,2019年中国奶酪品牌市占率中,虽然妙可蓝多市占率由2%增长至4.8%,增幅较大,但是百吉福、乐芝、安佳和卡夫奶酪的市占率都超过妙可蓝多,作为国产奶酪第一品牌的妙可蓝多,市占率排在第五位,国内奶酪市场格局还相对分散。

电商渠道增长迅速

渠道建设方面,妙可蓝多公司营销网络分为传统线下渠道和电商渠道。公司已初步完成全国化线下网络布局,与家乐福、欧尚、永辉、沃尔玛、苏果、步步高、物美等全国性及区域性KA建立起良好合作,2019年进驻全家、喜士多、罗森、良友等便利店渠道,孩子王、婴贝儿等母婴店渠道,以及盒马鲜生等新兴业态,不断增加有效终端覆盖。根据公司销售区域情况与当地经销商合作,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妙可蓝多北区经销商达1326个,占比52%,超过一半比重。

妙可蓝多公司零售终端网点数量增长迅速,2019年终端网点数量达到13.1万家。

电商渠道增长迅速,占奶酪板块总收入的比例从2018年的5.14%增长到2019年的12.71%。但由于线上竞争激烈,毛利率相对较低。

奶酪饮食习惯需要较长时间培养

我国奶酪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方面,一方面我国消费者对于奶酪的消费量尚低,未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但是需要较长的培养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时间。2019年发达国家奶酪人均消费量12.91kg,世界平均水平为3.13kg,而国内奶酪人均消费量仅有0.1kg。

在我国乳制品细分品类销售额占比中,奶酪占比较低,2019年奶酪销售额占乳制品销售额比重仅为2%,但是增速较快,2019年我国奶酪市场(零售口径)规模达到65.5亿元,同比增长12.7%,是乳制品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根据欧睿预测,2024年我国奶酪市场(零售口径)规模将同比增长8.18%至100亿元左右。

由于饮食习惯不同,我国消费者的饮食中还是极少会用到奶酪。培养消费者奶酪消费习惯需要企业生产出适合国人饮食的奶酪产品,以及深耕在消费者心中的奶酪品牌形象,仅仅凭借较强的企业资本进行广告轰炸宣传还远远不够。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奶酪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40%!

中新经纬11月1日电 (闫淑鑫)近日,“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披露2021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分别增长67.58%、171.27%。

2018年以来,趁着奶酪棒的风口,妙可蓝多净利润由下滑转向成倍增长。高毛利及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不少企业争相进入这一赛道,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价格战、产品同质化。

妙可蓝多奶酪棒 中新经纬闫淑鑫摄

机构预测市场规模超百亿

近日,妙可蓝多披露2021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4亿元,同比增长67.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171.27%。其中,奶酪业务实现收入22.82亿元,占比超七成。

妙可蓝多被称为“奶酪第一股”,其广告曾频繁出现在电视、网络视频及各大写字楼电梯间,一首由《两只老虎》改编而来的广告曲,尤为洗脑。

近几年,奶酪棒赛道迎风口,妙可蓝多尝到了甜头。Wind数据显示,2018-2020年,该公司营收分别增长24.82%、42.32%、63.20%;净利润分别增长148.69%、80.72%、208.16%。而2017年,其净利润还曾下滑86.72%。

据妙可蓝多2021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其奶酪业务的毛利率为50.19%,以奶酪棒为代表的即食营养系列奶酪产品的毛利率更是高达56.92%。而同期,该公司液奶业务的毛利率为16.24%。

据乳业分析师宋亮介绍,今年多数奶酪棒产品都在进行促销,使得行业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但也能达到40%-50%。“妙可蓝多的毛利率在行业内算是偏高的。”

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则指出,因营销成本、渠道成本等有所不同,不同品牌奶酪棒的毛利率也是不一样的。“但产品原料及生产加工成本是大致接近的,不会有太大差别。”王丁棉称。

据欧睿咨询数据,2018年,国内奶酪消费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均为国外品牌,分别为“百吉福”(28.3%)、“乐芝牛”(7.7%)和新西兰恒天然Fonterra的“安佳”(7.0%),妙可蓝多排在第六位,市场占有率仅3.9%。而到了2020年,妙可蓝多的市场占有率达19.8%,位列行业第二,仅次于“百吉福”(25.0%)。

今年8月,妙可蓝多在分析师会议上透露,今年上半年,其市场占有率已升至行业第一。

宋亮介绍,过去20年,中国奶酪行业发展一直很慢,而且量很小。从2017年以后,国内奶酪消费量开始快速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奶酪棒为代表的再制奶酪,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偏好,增长迅速。

据光大证券测算,2020年,中国零售端奶酪市场规模为87.76亿元,其中奶酪棒市场规模约为35-36亿元,奶酪棒约占40%。该机构预计,2021年国内低温奶酪棒市场规模将达84亿元,增速为134%-141%;2030年,其市场规模或增至155-232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中新经纬表示,依托消费者大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化,奶酪棒已经成为很多家长为孩子购买营养补充品的首选,随着消费持续升级,奶酪棒的消费频次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奶酪棒市场正处于高速扩容、高速增长的阶段

妙可蓝多的前身其实是广泽乳业,原本是东北一家乳企,它看到了国内较低的人均奶酪消费量和巨大的消费潜力,2015年开始主动求变⌄ 收购了以奶酪产品为主的天津妙可蓝多和达能上海工厂,开始聚焦奶酪业务,在2016年完成重组上市,成为“中国奶酪第一股”,然后在2019年起正式更名为妙可蓝多,并从乳企全面转型为奶酪企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7535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