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茶饮产品营销策略

农夫山泉茶饮产品营销策略,第1张

农夫山泉茶饮产品营销策略

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对茶饮产品的销售至关重要。以下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农夫山泉茶饮产品营销策略,希望能帮到大家。

农夫山泉茶饮产品营销策略 篇1

摘要:

本文对农夫山泉旗下的茶饮产品——东方树叶和茶π进行了营销策略分析,指出其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不匹配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营销建议:重新定位东方树叶,以“健康原茶”形象吸引顾客;丰富产品项目,增加东方树叶低糖款;改变茶π包装和饮用方式,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调整终端定价,拓宽渠道密度以及通过对比式宣传,加强消费者的理解。希望本文的分析有助于农夫山泉“健康纯正”的茶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好的市场占有率。

关键词:

茶饮市场;农夫山泉;东方树叶;茶π;营销策略

近年来,中国软饮料市场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备受推崇的碳酸饮料逐渐“退烧”,而以茶饮料为代表的饮品迅速崛起,成为饮料市场新的主力军。自2013年开始,茶饮料已经占据了饮料市场近半壁江山,成为饮料市场的主角,茶饮料市场增长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茶饮料行业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0年)》显示,当前我国着重调整饮料产品结构,降低碳酸饮料的比例,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未来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将是中国饮料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

1、农夫山泉茶饮产品现状

2011年,农夫山泉以东方树叶子品牌进军茶饮市场,推出红茶、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四个产品。以差异化营销见长的农夫山泉,在茶饮产品上也是如此。东方树叶的产品口味、包装设计、广告风格等方面处处与众不同,尤其以0卡路里的宣传,让人耳目一新。然而叫好不一定叫座,东方树叶近年的销售却很不乐观。据产业调研网预测报告显示,2015年销售排名前十位的茶饮料品牌市场份额超过96%,其中,康师傅、统一、麒麟、王老吉、三得利、雀巢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九成左右,东方树叶市场占有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16年,针对市场销售不利的状况,农夫山泉没有选择对东方树叶进行产品延伸,而是采用多品牌策略,另外开发了新品牌——茶π。对应东方树叶的产品,推出柠檬红茶、柚子绿茶、西柚茉莉花茶、蜜桃乌龙茶四个产品,并以韩国超人气组合BIGBANG为其形象代言,试图借助BIGBANG青春亮丽的形象,以果茶方式赢得市场认可。

2、农夫山泉茶饮产品营销问题分析

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对茶饮产品的销售至关重要。农夫山泉茶饮的主要问题正是在于产品定位与其营销策略之间不够匹配,作为茶饮市场的后来者,农夫山泉至少在以下三方面存在问题。

(1)东方树叶目标市场过于小众,缺乏消费者基础。作为一款定位为“0卡路里”的健康饮料,东方树叶目标顾客应该是注重健康、喜欢原味茶饮的顾客,所以东方树叶的四款产品都是无糖饮料。这样的差异化营销,有助于东方树叶成功挤入茶饮市场,但是进入市场后,尤其在市场占有率不见起色、产品口碑偏于负面的情况下,营销策略不及时修改,就没有价值了,毕竟这样的目标顾客选择存在先天不足。其一,茶饮市场的主力消费者是包括学生群体在内的年轻人,他们是喝茶和网评的主力军。虽然他们对“0卡路里”、“健康饮料”的宣传也很在意,但是无糖的口味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既然没有甜味,喝出掺水味、隔夜味、馊茶味等就很正常,所以网络上所评东方树叶是最难喝饮料冠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二,“0卡路里”、“健康饮料”真正打动的人群其实是中年人,他们对糖敏感,喜欢无糖饮料,但是他们不是茶饮的主力,喝茶的方式是自己带杯,冲泡茶叶,偶尔不方便的时候会选择瓶装茶饮,并且他们对网评兴趣不大,即使他们喜欢也不会在网上帮助东方树叶博得名声。总之,无糖饮料造成的市场结果是爱喝瓶装茶的顾客不喜欢该口味,喜欢该口味的顾客不常喝瓶装茶。

(2)东方树叶定价不够准确,终端较为混乱。终端价格合理统一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作为小众产品,东方树叶原本打算提高售价,增加单品利润率,但是这种方式市场结果并不理想。首先,东方树叶定价偏高,3.5~4元的定价和康师傅、统一2.5元左右的瓶装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影响消费者购买。

其次,销量上不去,终端就不愿意经销,导致东方树叶铺货率远远低于康师傅和统一,经常出现消费者买不着的情况。最后,终端价格混乱,笔者至少买过四种不同的价格,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判断,也说明东方树叶对渠道的掌控能力较为欠缺。

(3)茶π的包装定价与定位不符。BIGBANG的形象代言以及卡通化的包装风格说明茶π试图吸引的目标顾客是学生群体。但是5元一瓶的价格似乎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主流果茶——比如康师傅的茉莉果茶3元的价格对比相差太多,这样的定价,大部分学生应该很难接受。此外,茶π的包装确实比较独特,农夫山泉采用较低较胖的瓶装,和其他产品相比,较低的饮料瓶给人感觉似乎份量不足,再以大开口的瓶口,喝起来更快,更容易加深这种误会。作为新推出的品牌——茶π对学生的吸引力缺乏产品份量和价格的支撑,只能依靠BIGBANG的形象代言,整合营销效果不佳,恐怕很难带来预期的市场效果。

3、农夫山泉茶饮产品营销策略建议

与非茶饮料和其他茶饮料相比,在充满了糖份、香料及各种添加剂的饮料市场中,“健康纯正”的东方树叶和茶π显得非常抢眼,自成一派。笔者希望农夫茶饮能够通过更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更合理的营销策略,在茶饮市场中能够成为市场主流。对此,笔者给农夫山泉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重新定位东方树叶,以“健康原茶”的形象打动顾客。前文分析,东方树叶的目标顾客过于小众,其广告宣传“传统的中国茶,神奇的东方树叶”虽然有助于打响东方树叶品牌名称,却难以让顾客产生产品联想,“神奇”二字过于空洞。事实上,当顾客感觉口感不佳的时候,“神奇”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笔者建议应该以“健康原茶”的形象打动顾客,强调产品的实效形象。首先,健康是大众需求,无论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对健康都日益关心,健康的形象,容易获得最大众的顾客认可。其次,东方树叶的生产方式——原茶浸泡,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原有的属性,属于健康的生产方式,这也是东方树叶与康师傅、统一等主流茶饮差异化的地方。再次,东方树叶作为健康原茶也暗指对手不够健康,如果在宣传中再强调——“请对比包装配料表”、“请对比产品生产工艺”,那对康师傅、统一等企业生产的勾兑茶打击会更明显,甚至可以重新分配市场格局,挤出很大的市场空间。最后,“健康原茶”的东方树叶和“美味果茶”的新品茶π相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互补作用,扩大农夫山泉公司茶饮市场占有率。

(2)丰富产品项目,增加东方树叶低糖款。东方树叶“0卡路里”的宣传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树立了独特形象,却也束缚了企业产品口味,无糖的口味会失去年轻人市场。事实上,年轻人对口感的要求远远高于对健康的要求,而健康和口感在茶饮产品上是可以兼有的。建议东方树叶扩大产品项目,增加低糖款,变四款产品为八款产品,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喜欢原味的,选择无糖款;喜欢甜味的,选择低糖款。这样做既可以扩大顾客受众群体,也平息网上口味之争。如果有糖产品影响“0卡路里”的宣传,一则可以采用木糖醇、蜂蜜等代糖,带来甜度的同时并不增加糖份,二则淡化“0卡路里”的宣传,改为上述“健康原茶”宣传,毕竟“健康原茶”内涵更加宽泛。

(3)改变茶π的包装和饮用方式,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群体对茶饮份量较为重视,前文分析茶π的瓶装形状会给人份量不足的感觉,解决办法有两种,一方面建议农夫山泉增加份量——比如550毫升,实惠一些的产品能更容易赢得顾客青睐。另一方面建议改变茶π的饮用方式,在瓶口增加一根吸管装置,以“吸”而非“喝”的方式来饮用(参见婴幼儿饮水杯设计——吸管直通瓶底,瓶口有一滑板装置,划开滑板吸管竖起,可以饮用,划闭滑板,吸管被压住,饮料密封)。这样的方式虽然增加一点成本,但是至少有三方面优点:其一,符合学生“幼稚”和“耍乖”的心理特点,现在的学生都爱自称为“宝宝”,与众不同,自成一派的喝水方式对“宝宝们”应该很有吸引力。其二,独特的造型和可爱的包装会增加学生们的炫耀感,从而降低对偏高价格的敏感。其三,这样的饮用方式比起大开瓶口,可以减缓喝水速度,从而增加份量感。做出这样的改变,会让茶π的市场定位更清晰,更容易受到学生欢迎。

(4)调整终端定价,拓宽渠道密度。笔者曾经对学生群体做过调查,500毫升左右的瓶装茶,2.5~3元是大众接受的价位。东方树叶和茶π作为有特色的原茶,可以适当调高定价,笔者认为3~4元的终端定价是比较合理的价格,是学生大众能够接受的价格,也是大众茶饮的集中定价区间。建议两种方法:一种是两种产品都定价为3元,与康师傅统一基本保持一致,这样农夫山泉的产品优势会更明显,渠道铺货更容易,可以带来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缺点是降低了单品利润,如果产量跟不上的话不建议采用。另一种是错开定价,东方树叶为3元或者3.5元,茶π为3.5元或者4元,比对手稍高一些,体现出产品更健康,在保持单品利润的同时也可以适当保留些促销空间。此外,农夫山泉要精耕渠道,拓宽渠道密度,尤其是学校内部及周边超市必须铺货,不能忽视。

(5)通过对比式宣传,增强消费者理解。曾经农夫山泉以“天然水”为卖点,以PH值为比较,在消费者中成功实施差异化营销,树立“健康饮用水”形象,并在饮用水市场获得不错的市场份额。在茶饮市场中,建议农夫山泉以“原茶浸泡”为卖点,以茶多酚值为比较,在消费者中继续实施差异化营销,树立“健康茶饮”形象。可以通过网络挑起营销话题——“不同生产方式对茶饮的影响”、“原茶和勾兑茶的对比”、“茶饮配料表的区别”等,通过对比,增加顾客对茶饮产品的理解,从而树立东方树叶和茶π更健康的形象。宣传首先要注意时机,抓住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的时机,宣传效果会更好。其次要注意方式,既要能够引起消费者关注,形成有效对比,方式又不能太强势,避免竞争者攻击和消费者反感。最后宣传还要注意渠道,东方树叶和茶π要运用不同的媒体,东方树叶更多地运用电视、新闻类网站等传统媒体,茶π则更多运用年轻人喜欢的贴吧、论坛、微博、微信等媒体,通过多渠道宣传形成更有效的广告效果。综上所述,农夫山泉作为饮料市场后来者,面对传统康师傅、统一等强势品牌的竞争,采用差异化策略进入市场是高明的选择,东方树叶、打奶茶、茶π等尽是如此。但是过于强调差异化往往意味着关注小众市场而忽略大众市场,必将阻碍产品进一步发展。所以一旦市场立足成功,树立起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农夫山泉还是应该尽快转变策略,关注大众市场,在大众市场中寻求形象差异化和策略大众化相结合,树立“健康纯正”的独特茶饮形象,采用与大众匹配的营销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争取较好的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中国茶饮料行业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0年)[EB/OL].中国产业调研网,2016-6-15.

农夫山泉茶饮产品营销策略 篇2

农夫山泉是中国饮用水销售市场的一大巨头,曾入围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推出了一系列应用天然水、果蔬汁饮料、茶饮料,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需求。该企业在长白山抚松工厂举行发布会,推出了包括农夫山泉婴幼儿天然饮用水在内的三款新产品。这个产品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各大超市都有销售,而且销售量还不错。产品推出同年,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也开始销售该产品,并受到以婴幼儿父母为主的特殊消费群体的热爱。但是从超市以及电商平台可以发现,目前婴幼儿饮用水的产品销售主体还是国外进口的产品,农夫山泉在婴幼儿饮用水这一市场面对激烈的竞争。本文通过对婴儿水在杭州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婴儿水营销策略实施状况及原因分析,针对这些,通过借鉴其他新产品营销策略的优点,提出营销策略优化方案,从而帮助农夫山泉在该市场能够更好的发展,在激烈的饮用水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产品果汁饮料深加工企业,生产经营天然饮用水、果蔬汁饮料、茶饮料和功能饮料等几十种产品。农夫山泉公司重视产品质量,在选择建设生产基地首先考虑的是优质的水源。

在2015年2月1日,农夫山泉在长白山抚松工厂举行了发布会,推出了包括农夫山泉婴幼儿天然饮用水在内的三款新产品。本文立足于实际,通过对婴儿水在杭州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婴儿水营销策略实施状况及原因分析,针对这些,通过借鉴其他新产品营销策略的优点,提出营销策略优化方案,来帮助农夫山泉在新市场更好的发展,在激烈的饮用水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一、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发展现状

(一)国内婴幼儿饮用水市场现状及发展综述

通过相关文献的调查研究,目前婴儿水的普及范围还是对于部分人群,初步为婴儿水市场的开拓奠定了基础。据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婴幼儿专用饮用水在国外市场的发展趋于成熟,然而国内市场基本还处于慢热状态,现阶段只有农夫山泉在内的极少数几个企业跨入了该领域。但是随着新的企业陆续进入这个市场,电商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相关标准的出台,该市场空白将被逐渐填充起来。由此可见中国婴幼儿专用饮用水市场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二)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发展现状

根据调查,自新品推出以来,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各大超市都有农山泉婴幼儿饮用水销售,并且销售量还不错。产品推出同年,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也开始销售该产品,并受到以婴幼儿父母为主的特殊消费群体的热爱。但是从超市同类产品摆放以及电商平台搜索可以发现,目前婴幼儿饮用水的产品销售主体还是国外进口的产品。从这方面看来,农夫山泉销售婴幼儿饮用水的时间过短,相对于国外发展成熟的婴儿水产品来说,可能让消费者还不够信任。

根据使用过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产品的消费者反馈,可以看出大部分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反映,农夫山泉在对婴儿水瓶子的设计以及价格的设定上不是很合理,比如瓶口纯平的设计不利于倒水,水的价格过高等。同时,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由于物流原因、卖家包装原因、产品日期原因等非生产商因素,减少了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满意度。

从上文可以看出,虽然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在逐步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阻碍该产品未来的发展。因此,本文从营销策略方面出发,对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销售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二、基于市场调查的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营销问题分析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文的调查目的是通过消费者对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产品的价格、渠道、包装等方面的满意度调查,分析该产品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潜力,在营销策略方面推出新举措并客观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的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书面发放、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搜集被调查者的意见。问卷首先设置了过滤性的问题用于将不知道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的被调查者分流,然后采用单选、多选、简答等多种类型的题目,更客观准确的反馈被调查者意见。

本次调查共发放210份问卷,有效问卷189份。下文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农夫山婴幼儿饮用水营销问题分析

(1)产品宣传不足。调查数据显示,还是有很大部分的人并不知道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这个产品。而在知道该产品的被调查者中,家庭主妇这一消费群体有96.24%的人对农夫山泉婴儿水有一定的认识。虽然该产品的主要市场目标就是针对婴幼儿健康饮水,购买者以婴幼儿父母为主。但是如果只将宣传范围局限于此,那么对婴儿水发展有着影响,很多年轻的消费者目前对该产品没有需求,等到需要的阶段再进行产品科普的话,在战略布局上略显仓促。农夫山泉企业应该针对各类消费群体进行婴儿水产品普及,让群众对这一产品有明确的认知,从而使有需求的消费者进行购买,有需求的消费者则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效果。

同时,我对被调查者获得农夫山泉婴儿水该产品信息的途径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有40.38%的人是由亲友推荐,同百分比的人是通过电视广告,而61.54%的人则是通过其他途径知道该产品。在61.54%的数据里,根据调查得知大部分人是在电商平台上通过搜索才知道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而通过大型户外广告获取该产品信息的数据显示为0。这表明农夫山泉企业在产品宣传上应该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并且在这个电子商务技术飞速提高的时代,要重视电商平台的宣传和使用。

(2)产品包装及价格有缺陷。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农夫山泉婴幼儿水这一产品的价格满意度不高,有71.15%的人认为该产品的价格定位偏高,只有13.46%的人觉得产品的价格属于合理。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在东京、淘宝等电商平台上该产品的定价相对于市场、超市等实体店的价格来说要贵上一些,并且在价格提高的基础上包装、物流等有时却不能让人满意。

此外,通过调查得知,少数消费者认为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在产品瓶子的设计上存在缺陷。消费者认为,瓶口的设计太平,不利于把瓶子里的水倒干净,倒水的时候也不是很方便。

三、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一)加强产品质量宣传

农夫山泉在产品策略上,非常注重产品质量的形象化,在进入市场以来就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在群众的心目中树立起优质、良好的品牌形象。而对于婴幼儿饮用水这一新产品,其受众是婴幼儿,如果消费者对该产品不够信任,认为婴儿水的质量不过关不放心给婴幼儿使用,那么产品销售就一定会受到打击。因此,农夫山泉在宣传该产品的时候应该着重于品质的宣传,要使消费者的心里建立起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是“健康水”的品牌认知。

在宣传途径方面,首先电视广告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广告在突出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要体现出父母对婴幼儿无微不至的关爱,使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引出购买欲望。其次,农夫山泉也要重视电商平台的宣传以及相关产品出售的管理,要尽量避免那些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农夫山泉婴幼儿饮用水的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质量、包装产生不满。

(二)完善价格策略和产品包装

商品定价时要注意符合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要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利润空间。农夫山泉一般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从最开始的高价高质到2012年的低价高质,既奠定了农夫山泉优质、高档的形象,也让众多消费者对其优秀的品质深信不疑。而农夫山泉在婴幼儿饮用水这一产品的生产工艺上采用先进的无菌生产,使得该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一般的饮用水,在价格的制定上也略有差别。同时,对于商场、超市等实体销售场所和电商平台,农夫山泉应该提供不同的价格区间,通过对电商平台的优惠政策降低该商品的销售价格,避免让通过电商平台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对价格产生不满。

此外,对于产品瓶子形状不利于倒水,使用不方便这一不足,农夫山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例如在桶装水的外形设计上添加手柄,利于倒水,并且在瓶口设计上可以针对怎样不剩水这一问题来设计。

渠道建设先天不足1997年,农夫山泉以“有点甜”一炮走红。但是成名之际,农夫渠道建设落后一着,埋下隐患,演变到今天,已经成为农夫“先天不足”的内在缺陷。农夫出道之时,一边是本土大鳄娃哈哈,另一边是可乐、百事这些外资巨头。同样是进军水市场,娃哈哈显然是农夫山泉最直接的对手。当时已经和法国达能合资的娃哈哈不仅有国内最大的纯净水生产厂,而且拥有果奶、AD钙奶、碳酸饮料、茶饮料、营养八宝粥等几十种同一品牌产品,规模优势明显,使得娃哈哈能够牢牢控制着已经建设了近10年的渠道。资料显示,娃哈哈在全国各地拥有3000多个经销商,另有成千上万的二级、三级分销商,娃哈哈掌门宗庆后被称为“织网大师”,通过这张网,娃哈哈产品可抵达最偏远的农村。农夫采用的是与娃哈哈相同的经销商制度,但是无论在规模、知名度和信誉度上,农夫都无法和娃哈哈相比。据一位农夫山泉内部人士透露,当时农夫急于在全国铺设一级经销商,无暇顾及更深入、细分的市场,为后来农夫渠道广而不深留下后患。娃哈哈经销商拿货必须提前付款,娃哈哈先付利息,销售结束后,娃哈哈返还抵押款,并给经销商返利。而当时农夫山泉“先拿到货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位内部人士说。农夫各地经销商的进货数量和娃哈哈经销商的进货数量无法同日而语。据农夫一销售人员回忆,当时农夫山泉水的销量和当时的“水王”娃哈哈相比,始终没有超越1:10。但是,农夫也有其销售强势的地区。“上海、北京、深圳,这三个城市是农夫做得最好的地方。”一位长期观察农夫山泉的资深人士这样对记者说,“因为农夫的产品比市场上同类产品高端,以天然为卖点,更符合大城市消费者的需求。”而另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农夫山泉出道的1997年,正是家乐福这样的大卖场在中国一线城市跑马圈地的时段,农夫抓住了这个机会。至今在上海等主要城市的超市里,农夫依然是其他水产品的劲敌。天然水的代价2000年农夫山泉发起“天然水和纯净水”争论,农夫山泉名气扶摇直上。农夫成了高品质和健康水的代名词,也让其宿敌——同城的娃哈哈讨不着半点便宜。但是农夫没有想到,这个“天然”也成了日后农夫全国扩展的一个限制。因为天然,农夫在选择水源和瓶装厂的时候限制很多:瓶装厂要接近水源,水源必须符合农夫的宣传口号“无污染、源自天然”。时至今日,农夫在全国也只有4个生产厂,“这4个生产厂靠近农夫山泉的4个水源,吉林、河源、丹江口,还有千岛湖。”农夫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生产能力的局限不仅影响农夫系列饮料产品的产量,更导致农夫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由于只有4个生产厂,农夫大多数产品的运输都是远距离运输。农夫所有生产厂都选择在有铁路终端的地区,然而铁路运输成本高,而且不能直达很多销售网点。农夫山泉前品牌经理胡滨曾说,这种物流方式提高了农夫经销商的运营成本,是娃哈哈汽车物流方式所需成本的三倍或三倍以上。各地的经销商还要承担一定运输费用。“现代化生产”的娃哈哈在拥有覆盖全国的15个生产厂,它可以选择汽车运输的方式,直接将产品送到终端货架和二批商的仓库,效率高,大大节约经销商的资金。汽车运输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更快地对市场作出反应,订单的处理时间和货款的确认时间短。这表现在客户销售终端就是“终端代理商和消费者都能够更便捷、快速地接触产品”。一位长期观察农夫的资深人士说:“因为在中国的大多数市场,消费者不会预先设定购买的产品,而是在可选择范围内选择产品。”“这也是养生堂为什么采用高价的产品策略的原因,一方面是走差异化路线的需要,一方面也是用高价产品给自己和渠道客户弥补利润的不足,用产品和策划优势来弥补渠道劣势”胡滨曾这样说道。高价策略不够坚挺养生堂的每一款产品都以高品质为卖点,不管是更健康的天然水,还是领先市场的农夫果园,以及今年新推的气茶。可是这种高价策略往往并不坚挺。2003年,养生堂推出农夫果园,将零售价格制定在3.5元到4.0元之间,为销售商留下了充裕的利润空间。但是就在2005年,农夫果园价格体系失去了对终端的指导意义。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3月份到5、6月份,农夫果园送抵终端价格一降再降,从最初的70元/箱降到了62元/箱,远远低于了指导价格65~66元/箱。这种情况导致不少终端小店对农夫业务员失去信任,有的业务员甚至被当作骗子。而农夫山泉在超市的售价,也经历了每瓶1.5元,到1.2元,再到目前1元的滑坡。另一方面,养生堂的产品还存在渠道压货现象。另外记者在超市发现,正处于促销期的农夫果园没有明显的促销标志或者配合活动。“根本原因是农夫在管理上有问题。”一位农夫山泉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企业的销售总监更换频繁,上一任到下一任只有2到3年的时间,每一个人知道自己做不长,没有系统的发展思路。”而且“每一位销售总监上台,我们的大区经理都会更换”。而公司内部所有的高层,“几乎都是钟总的亲戚或者是其妻子的家人。”如此频繁更替销售总监,经销商的忠诚度首先大打折扣,由于缺乏稳定性,经销商都不愿意主动去拓展市场。“管理体制不透明,几乎每位上任的经理都可以在终端价格和销售商价格中先捞一笔。”这位人士说。钟晱晱当然也对此十分了解,但是管不过来。于是愈发“任用家里人”来防止“肥水外流”,可越是如此,企业就越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越“留不住人”,愈发需要依靠他个人本身的力量和能力。资金考验“一个头脑清醒的企业掌舵人,要把一半时间花在资金的运用上。”前不久,钟晱晱接受央视《对话》栏目采访时如是说。2004年初,他花了6000万元上ERP管理系统,对渠道流程实行再造。业内评价这是钟晱晱向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开刀的预兆。“其实我们的企业家都知道怎么做,问题是资金是一大制约。”上述资深人士这样对记者说,“农夫和娃哈哈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娃哈哈10多年的发展,又有达能撑腰,资金充裕,即使有一些系列产品开发失败了,都不会对它有多大冲击。”可是农夫山泉远没有这样财大气粗。“2003年,钟晱晱开发农夫果园的时候,几乎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了。当时就是赌一把,要是输了就全没了。”农夫的内部人士这样对记者说。而定位更高的农夫系列产品,其成本比竞争对手高。据农夫采购部门的人员介绍,仅农夫山泉使用的宽口瓶瓶盖的成本就是娃哈哈的5倍。而农夫果园采用的原料不是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甜味剂,而是成本更高的白砂糖。饮料业竞争激烈,农夫产品的利润非常微薄,“我们都是靠跑量来维持。”农夫的内部员工这样对记者说。薄利需要扩大销量,势必又需要对水源、生产厂以及物流和渠道加大投入,资金是首要的问题。2004年,农夫山泉在水厂建设上的投入已超过人民币12亿元,除千岛湖的水厂是靠自己的资金以外,其余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2004年广东河源的新基地建设所需的10亿元投资,无疑又等于再次掏空公司的荷包。上市成了钟晱晱最迫切的一个任务。2002年,农夫山泉就着手准备上市,上市主体为由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改制而成的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养生堂持有其中六成股份。农夫山泉股份公司一成立就积极筹备上市融资,并于是年8月结束上市辅导期。但是IPO并没有按预期进行,时至今日,农夫的上市还在运作阶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7633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