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9%

201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9%,第1张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7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2019年1—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显示,2019年1—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9.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97071亿元,增长13.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2019年,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6931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27588亿元,增长9.6%,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30186亿元,增长16.1%,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5107亿元,增长8.2%,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

201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938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7%,增速与1—11月份持平,比上年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27673万平方米,增长10.1%。房屋新开工面积227154万平方米,增长8.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8.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67463万平方米,增长9.2%。房屋竣工面积95942万平方米,增长2.6%,1—11月份为下降4.5%,上年为下降7.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8011万平方米,增长3.0%。

201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582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4%,降幅比1—11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上年为增长14.2%;土地成交价款14709亿元,下降8.7%,降幅比1—11月份收窄4.3个百分点,上年为增长18.0%。

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15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1%,1—11月份为增长0.2%,上年为增长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5%,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4.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5.0%。商品房销售额159725亿元,增长6.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0.3%,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5.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6.5%。

2019年,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66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降幅比1—11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销售额83833亿元,增长5.8%,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50037万平方米,下降1.3%,降幅扩大1.0个百分点;销售额35505亿元,增长4.9%,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47410万平方米,增长4.4%,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销售额34488亿元,增长10.8%,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7503万平方米,下降5.3%,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销售额5899亿元,增长2.8%,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2019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9821万平方米,比11月末增加600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59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比11月末增加192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105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84万平方米。

201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7860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增速比1—11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25229亿元,增长5.1%;利用外资176亿元,增长62.7%;自筹资金58158亿元,增长4.2%;定金及预收款61359亿元,增长10.7%;个人按揭贷款27281亿元,增长15.1%。

12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1.13,比11月份回落0.02点。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不过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刷新纪录。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看,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5148亿元,增长9.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4%。2017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5508万平米,同比增长15.8%,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开发投资表现总体不错,2017年全年投资规模同比增幅为7%,不高也不低,恰是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理想数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这个指标既为2018年补库存创造了较好的机会,同时也反映了房企在楼市调控下依然看好房地产市场。

从销售情况看,12月单月销售额刷新了新月度的历史纪录。12月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2.2亿平方米,销售额1.8万亿元。“12月销售额刷新月度纪录主要是因为二三线城市的助推。”张大伟分析。

从全年整体情况看,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刷新历史纪录。其中,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第一次突破16亿平米,销售额第一次突破13万亿。

数据显示,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94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7%,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33701亿元,增长13.7%,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

严跃进认为,虽然调控升级,但购房者依然会有积极入市的机会,房屋销售数据好于预期。“可以说,购房需求非常强劲,刚需市场可挖掘的潜力非常大。”

在交通银行研究中心看来,销售面积增速延续周期回落态势,而销售额增速的回升则反映了本期均价的提升。

数据显示,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均价同环比都出现回升,算术平均价格环比、同比增速分别为0.48%和5.76%,较上月分别扩大0.06和0.22个百分点,侧面反映楼市供需双方动能仍在,并非一蹶不振。

交通银行研究中心预测,政策可能从全面打击向保证合理需求方向修正,预售证严格管控在今年有边际放松的市场预期,重点地区也可能在严控大局下进行一些局部的、“有条件”的适度修正。

201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分析:销售增速放缓,全面开展多元化布局

2019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增速放缓 谋求多元化业务布局

2019年3月以来,上市房地产企业密集发布2018年年报。从数据来看,多数房企在营收、利润方面业绩理想,但受调控政策影响,销售额增速趋缓,一些房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多元化业务布局。

龙头房企销售额创新高 涨幅趋缓

2018年,房地产交易规模再创新高,万科、恒大、碧桂园的全年销售额纷纷突破6000、5500、5000亿元大关。

年报数据显示,万科实现营业收入297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7.7亿元,同比增长20.4%恒大营业额4662.0亿元,净利润722.1亿元,同比增长106.4%碧桂园总收入3790.8亿元,净利润485.4亿元,同比增长68.8%。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对42家企业年报数据进行统计发现,70%的企业利润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其中,A股的27家企业平均利润上涨了22.6%。

但在调控政策从紧的背景下,房企普遍出现业绩上涨乏力的现象。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万科销售额同比增长14.5%,恒大合约销售额增长10.1%,增速较2017年均有所放缓。2018年碧桂园权益销售额增长31.25%,2017年碧桂园合同销售额同比增长为78.3%。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17亿平米,同比增长1.3%,增速比

2017年低6.4个百分点销售金额15.0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2017年低1.5个百分点。

2018年,在“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政策导向下,行业调控持续深化,市场也经历了由热转冷的变化。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房企销售业绩增速放缓,进入2019年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41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2018年全年为增长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2%,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5.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3.6%。——商品房销售额12803亿元,增长2.8%,增速回落9.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4.5%,办公楼销售额下降6.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9.4%。

2018-2019年1-2月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1-12月金额同比为12.2%)

“头部房企的增长速度变缓,但绝对增量依然可圈可点。”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一些房企的发展战略开始出现变化,从偏重规模化发展到规模和质量并重,尤其是负债水平较高的大型品牌房企则更为谨慎,不再过分倚重“高周转”战略。

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从年报来看,2018年,龙头房企继续发挥规模优势,销售业绩上涨幅度超过市场平均涨幅。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发布的《2019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2018年,百强房企市场集中度继续提升,千亿房企数量达到30家,创历史新高。

测评报告指出,前四大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金额占比从2013年的6.93%上升至2018年的14.17%。龙头房企凭借在拿地、融资等方面的优势,快速进入相对活跃的市场。通过合理的业务布局,保证业绩的稳定性。

“此外,在因城施策的宏观背景下,中小型房企依然举步维艰,成长空间及市场份额进一步被挤压,500强房企中销售额小且呈现负增长的企业不在少数。”报告称。

万科在2018年年报《致股东》信中表示,行业集中度上升,已经不再是趋势,而是事实。现在处于“白银时代”,白银时代是一个更多变的时代,是一个更细腻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更激烈、需要更高技术含量的时代。

“行业集中度仍将进一步提升,预计2019年千亿房企的规模将扩大到40家左右。”张波说,需要关注“千亿”本身的含金量,步子迈大了,基础不牢固,风险也会随之增大。无论是兼并还是抢地,都离不开资金杠杆,虽然2019年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如果不注重风险、只看中规模,就可能倒在千亿的跑道上。

张波认为,中小型房企的生存在2019年将愈加困难,目前放松的流动性多倾向于大型品牌房企,更多的中小房企资金链承压现状难以得到改善,合作开发和并购将在2019年频繁上演。

多元化布局全面开展

面对激烈的竞争,除了注重发展的质量,多元化业务布局也一直是房企关注的重点。

近两年,房地产行业出现“去地产更名潮”。万科房地产、保利房地产、恒大地产、方兴地产、远洋地产、朗诗绿色地产、时代地产、中航地产、龙湖地产、大连万达商业地产等逾10家房企去掉了名字中的“地产”二字。

从年报来看,2018年,除主营业务之外,万科在物业、物流、教育甚至冰雪等小众领域都有发力。碧桂园在机器人产业和乡村振兴领域,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金茂在城市运营方面,越秀地产在养老项目上均有布局。

“2018年,TOP30房企70%发布了多元化战略,TOP100房企97%布局了多元化业务。”易居企业集团执行总裁张燕说,2018年房企多元化投资已接近千亿,和2014年相比翻了7倍。

关于房企寻求多元化业务布局的原因,张燕认为,有些是因为主业强大,做到一定程度顺势而为,看到了天花板。另外一类控股公司,企业先天具有多元化布局的优势和基因,当主业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多元化布局优势就会显现。

不过,在张波看来,目前房企的多元化或转型非常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主要有两个方向,一类是向主业相关或上下游行业衍生,例如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房企,开始转向养老地产、租赁住宅、小镇开发、商业地产等领域拓展另一类则是全新转型,逐步弱化开发属性,而转向物流、仓储、电子商务等和房地产无关联的行业。

“两类方向并无优劣之分,需视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愿景而定,但总体来看,全面转型的成功率往往不高,因此房企上市公司的转型节奏一般会较为缓慢。”张波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896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