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椪柑种植栽培及深加工情况

湖南椪柑种植栽培及深加工情况,第1张

椪柑,又名芦柑、汕头蜜橘,为世界优良品种,在我国的栽培仅次于温州蜜柑。主产于湖南、福建、浙江等地。果实扁圆或高扁圆形,果皮橙黄色,中等厚,有光泽,单果重120~160克;果皮易剥离,囊瓣肥大,肾形,9~12瓣,中心柱空而大,种子5~10粒;每100ml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以上,总酸0.5%~0.9%,维生素C含量30毫克左右;果肉质地脆嫩、化渣、汁多、味甜,有香气,风味浓,品质佳,适于鲜食。11月上旬至次年1月中旬成熟,椪柑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尤以湖南湘西、福建闽南三角地区等地所产椪柑品质最佳。其品系有湖南湘西椪柑(极品、辛女系列)、长源1号椪柑、丽水椪柑、太田椪柑。

日前,农业部信息中心、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主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在湘西举行了富硒椪柑产销对接会。来自全国18个省(市区)30家批发市场的120名经销商产销直接对接,签订购销合同58万吨。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出席签约仪式。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西北部,辖7县1市,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4万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5.5%。全州柑橘总面积108万亩,其中椪柑85万亩,是全国最大椪柑基地,涉及果农21万户100万人。柑橘产业是湘西农业支柱产业,已从一个单纯的种植业发展成为一个集生产、贮运、保鲜、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湘西州最有特色、最有优势、最有希望和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湘西是全国三大天然富硒带之一,是湖南唯一的天然富硒区,受高硒环境影响,湘西椪柑含有丰富硒元素,其富硒柑橘经中科院和农业部安检中心检测,硒含量均达到高富硒水平。湘西富硒椪柑先后荣获湖南名牌农产品、中国消费市场公认畅销品牌、中国绿色食品上海博览会畅销产品奖、中国名优品牌和“中国椪柑之乡”等美誉,2009年8月被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授予“中国南级考察队选用水果”,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绿色食品”、无公害认证。这次签约,标志着湘西州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和全国果品经销商产销对接的合作正式启动,预示着湘西富硒椪柑将借助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个平台走进千家万户。

据了解,湘西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领导高度重视柑橘产业,提出“关心椪柑产业就是关心百万农民利益”,今年州委、州政府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巩固提高柑橘产业的意见》,组建了湘西州柑橘产业办,并开通中国湘西柑橘网,与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一站通”实现链接,在中国农产品促销平台发布了预供销信息,编制了中国湘西柑橘营销手册,8县市成立了柑橘产业办,全州统一使用“湘西富硒椪柑” 品牌和“中国南极考察队选用水果”标志。

湘西州是湖南省唯一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1986年,湘西州被国务院定为全国十八个贫困片之一,是农业部定点扶贫地区。23年来,农业部先后派出90多名干部进驻湘西州定点扶贫,实施椪柑产业等项目200多个,总投资近3亿元。

对泸溪县椪柑产业发展的思考

椪柑产业是泸溪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泸溪椪柑产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促进椪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县上下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全力推进泸溪椪柑提质升级。

一、基本情况

泸溪椪柑历史悠久,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上世纪80年代步入发展快车道,自主研究“8304”、“8306”两个优良椪柑品种并进行推广,使泸溪椪柑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20世纪初,全县椪柑产业从2006年的23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30万亩,椪柑种植面积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我县椪柑年产量达18万吨以上,年产值突破2亿元大关;椪柑收入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6.5万余农民通过椪柑种植实现脱贫致富。产业发展呈现五个方面特点:一是产业建设投入大。每年捆绑涉农资金1000多万元,大力推进椪柑产业建设。二是产业基地规模化发展。全县椪柑开发已建成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万亩、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10万亩、出口基地2万亩。三是果园建设标准化推进。截至2014年,全县7个主产乡镇建设椪柑标准果园3万亩、品改0.6万亩。武溪上堡椪柑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为全县椪柑产业建设标杆;目前,潭溪万亩椪柑科技生态示范园建设力图打造成全州示范样板。四是产业加工集群化发展。目前,我县有鲜果销售和深加工的公司17家,扶持白沙、浦市等8个乡镇新建4.5万吨椪柑粒粒橙加工项目,椪柑深加工集群效益凸显。五是市场营销品牌化引导。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打入大中城市超市”战略,充分利用“泸溪椪柑”一系列“国字号”品牌标识,促进了泸溪椪柑品牌化销售。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全县15个乡镇95%以上种植椪柑,品种单一,缺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无法形成错峰销售。区域布局欠科学,石榴坪、合水、兴隆场、永兴场等乡镇椪柑,在品质、果实的水分含量上,都不及峒河沿岸一带的椪柑。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水利灌溉条件设施不足,影响柑橘林果的长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县椪柑基地,几乎没有公路,导致产品采运成本高和影响果品质量。仓贮设备简陋,严重缺乏大中型仓贮中转站,椪柑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受到极大影响。

三是生产技术欠保障。首先,全县柑橘科研技术人员力量不足,科研经费投入有限,柑橘研发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学习培训机会较少,对柑橘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少,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落实困难。其次,标准园建设投入大,生产要求高,而果农呈散户经营,收益低,加之果农素质总体偏低,致使标准化生产难以落实到位。

四是经营水平不高。全县柑橘生产专业化组织程度低,虽然有柑橘专业合作社44家,但仍然以散户种植为主,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据调查,全县抛荒、撂荒的橘园90%都是20亩以下橘园,20到50亩的橘园处于半撂荒状态,50亩以上橘园70%还在进行管理。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部分果农进行了土地流转,但手续不完善,存在矛盾纠纷隐患。

五是营销网络不健全。目前,该县椪柑销售仍然以马路市场为主,销售椪柑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代理商、营销大户等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销售链条,缺乏现代网络营销手段,难以把握、运作大市场。

三、发展的对策

1、合理布局,推进产业区域化生产。按照《泸溪县2012-2020椪柑标准园建设规划》和《泸溪县柑橘2013-2020品种改良规划》实施计划,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促进柑橘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向重点乡镇集中,向配套设施和基础条件好的地方集中,以白沙、武溪、洗溪、潭溪、白羊溪、良家潭、浦市7个主产乡镇为主,形成峒河沿线优质椪柑产业长廊,打造椪柑生产基地;以浦市、达岚、合水、石榴坪等乡镇为中心,打造泸溪橙类生产基地,全力推进柑橘产业区域化生产。

2、调整结构,提升产业整体效益。我县椪柑一家独大的产业现状难以适应柑橘市场多元化发展,积极引进新品种,如引入香蜜一号、大分一号、小青柑、葡萄柚、脐橙等一批新品种,选育出适应本地种植的柑橘优新品种,大力实行品改低改,扩大高接换种面积,建立示范基地,实现柑橘品种多元化,切实优化泸溪柑橘品种栽培结构,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3、配套建设,夯实产业设施基础。首先,科学规划。全力抓好果园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使进园公路、园区工作道、集水池、储藏库、气调库等设施布局科学合理,夯实产业发展基石。其次,加大扶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集中资金,确保入园公路、工作道等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有序推进。

4、加强科研,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一是抓科研。加大对柑橘科研和推广经费投入,鼓励自主研究创新,积极开展柑橘科研,抓好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示范及推广工作。二是抓品改低改。着力推进果园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高改矮、密改稀、劣改优,促进园区改造全面完成。三是抓技术培训。按照果园标准化生产要求,突出抓好果农培训,提升果农科技素质,实行技术人员联点包户,为抓好柑橘培管、采摘、贮藏保鲜和分级包装提供技术保障。四是抓精深加工。引导和组建企业推进柑橘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5、创新模式,加深产业组织化程度。一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二是加快土地流转。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促进柑橘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发展。三是创新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和果农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客商来泸经营发展柑橘产业,引导果农以土地转包、入股等形式参与,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全县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6、开拓市场,促进产业品牌营销。一是完善椪柑营销体系。着力扶持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抓实抓好产业营销网络建设。二是强化营销窗口建设。强化政策扶持,突出抓好市场窗口建设,抓信息、跑市场、联客商,为果农提供销售市场服务。三是着力打造品牌形象。抓好“泸溪椪柑”质量加工体系建设,实行“统一技术、统一检测、统一规范制度、统一注册商标”,建立健全柑橘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生产档案,实现柑橘产品从田间生产到消费食用的全程监控。同时对柑橘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标明柑橘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做到“以质量立牌、以品牌创优、以品牌占领市场”,并加大“泸溪椪柑”宣传力度,切实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8971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