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旅游技术手段有什么

云旅游技术手段有什么,第1张

“云旅游”,其本身并不是新生事物,是“互联网+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产物。从中国知网上以篇名和关键词“云旅游”进行搜索,其概念最早是魏宇(2011)提出,他提出“云旅游”是互联网日益兴盛、“云计算”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线上+线下”融合,将旅游全过程资源、服务进行整合,利用互动运营平台等智慧旅游工具为互联网用户提供随时随地旅游全资讯的一种旅游数字化发展形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云旅游”并不单独存在,而是服务于线下旅游。其概念侧重于旅游前、中、后的旅游信息和旅游服务供给,目的主要是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解决旅游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通过旅游平台大数据为旅游产品开发和规划进行科学决策。疫情之下倒逼出来的“云旅游”,是旅游行业在新形势下的主动应对之策。其概念与之前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疫情前的“云旅游”是线上+线下相互融合,既包括旅游企业的信息供给,也包含旅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是身体与心灵的共同参与;疫情之下的“云旅游”难以同线下融合,只是线上的云游,依赖于旅游目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的信息供给,是一种眼与心的情感参与。一、疫情之下的“云旅游”疫情之下的“云旅游”呈现以下特点。1.“云旅游”云端传播的公益性。“云旅游”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云旅游”的独特“战疫”形式为民众的隔离生活增添趣味。例如人民日报客户端联合19家博物馆、300多家科技馆于2月26日上线的“奇妙漫游云逛展”,让人们宅家享受历史文化艺术熏陶,为隔离的单调生活增添了趣味。另一方面是旅游目的地政府和企业通过“云旅游”形式为疫情过后的旅游经济复苏做准备。其传播的公益性本质是一种旅游营销,也是与旅游消费者保持长效沟通的一种方式,更是构建旅游形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2.“云旅游”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首先表现为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与平台、网络社交平台、购物平台、个人等都可以是“云旅游”的供给主体,尤其是网络社交、购物平台利用用户流量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腾讯、新浪微博、淘宝、拼多多、美团、小红书等等,且不同供给主体之间相互联合。例如云南文旅部门利用官方旅游平台APP“游云南”与各地文旅部门和企业联合将900多个景区“移”至线上;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推出云游敦煌小程序;马蜂窝与快手短视频联合推出“云游全球博物馆”等等。其次表现为需求主体的多元化。之前“云旅游”的受众主要是80后、90后、00后等与网络媒体共同成长的一代人,现今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云旅游”覆盖范围增加,虽仍以年轻一代为主,但其他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也逐渐参与进来,甚至实现了亲子文化云端体验游。3.“云旅游”客体的暂时局限性。“云旅游”客体的暂时局限性表现为,疫情之下的云游对象以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文化科普地,著名文化旅游景区以及知名季节性景观等为主。完全隔离时期的“云旅游”以数字化、科技化的创新手段,将云游对象的文化、历史典故等通过专业人员讲解,为大众开启了眼睛与心灵的体验,这为今后文旅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转型打下了基础。

云旅游的好处云端美好 触手可及。

云旅游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领略到更多不同的美景,也可以看到实地旅游无法看到的美景,购买到地方的美食,并且可以减少出行的时间,出行成本;另外,人们不再为出行的拥堵而烦恼。

旅游是典型的体验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法开放的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视频、直播、在线互动、VR体验等多种方式,给消费者丰富的在线体验;消费者利用互联网在线模式进行景区游览,“云旅游”很自然地走入生活。

“云旅游”并不是一个新概念。2011年前后,这一概念已经受到关注。当时的“云旅游”,主要指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旅游全过程资源、服务等数据化、在线化、智能化,将导览、导购、导游和导航功能整合到一个平台中。

为游客随时随地提供互动式、多媒体、全资讯的智慧旅游实现模式。而疫情之中的“云旅游”,则通过更为丰富立体的表现形式,使消费者在家中实现了“诗和远方”的梦想。

云旅游的简介

云旅游是互联网日益兴盛、“云计算”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线上+线下”融合,将旅游全过程资源、服务进行整合,利用互动运营平台等智慧旅游工具为互联网用户提供随时随地旅游全资讯的一种旅游数字化发展形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9039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