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必须依托于销售和渠道的力量,导致了一部分的营收,又会有一部分的比例被划分到销售的佣金和渠道的佣金上。因此本身营收的毛利率虽然是网站里面最高的商业产品,但是毛利率也会受影响于未来人员成本的增长,以及客户数越来越处于饱和的状态。因此其实1688这种B类的电商平台,未来营收一定需要有更多的转化和可能性。
B类的电商平台,是不是能像天猫一样,根据整个平台的交易量去对商家抽拥?但是其实B2B上的交易,80%都是老板的关系,一旦平台想要抽佣,供应商可能就会飞单,转到线下做这笔生意。那为什么很多供应商现阶段愿意在一定规模下做线上交易,并且容忍一定比例的抽佣?因为对他来讲,线上交易增加的搜索和转化的流量,这部分产生的抽佣相当于广告的营收投入。
所以当运营策略发生变化时,比如要求买家数变多,广告成本变高,很多商家可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达到这样的目标,其他方式可能是非正常手段,但手段风险极低,并且投入产出比却远比广告高,那么很多商家会选择这种方式。
因此市场的流量机制对于营收的撬动,很多时候是涉及设计模式的,一旦设计的流量分配机制跟营收模式是相悖的,那么市场的流量杠杆机制,反而会阻碍了整个1688既有的营收模式。比如说商家如果通过GMV增长能够获得更多流量,那么他可能就通过把线下交易转移到线上来获取流量,就不一定会去买广告。
关于B类营收,特别是B类电商营收的几种模式有几种呢?第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叫做差价。很多原来“找”字头的网站,打的是撮合的价值,比如找钢、找树,但因为它上下游的聚集度本身就高,商品的sku也不多,或者有非常多的sku但爆品不多。会导致上下游的商家买家数量比较少,做广告的机会就更小。收会员费的机会也不多,会员费也比较低。这些网站又大部分参与融资,本身会考虑怎么样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包括更多的营收。这个时候他们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变成一个贸易商。以前他们可能是想隔了贸易商的命,认为贸易商只是赚差价其实没有用,应该把贸易商给砍掉,让工厂和次终端直接对接起来。但现阶段他们会发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利用互联网工具的大贸易商。只是比原来供应商的好处是它利用互联网工具拥有了更多的数据,也有更多高效触达的方式。所以第一类就是差价模式,自己吃货,然后给下游的小B供货。现阶段看到的是很多分销或者采购类目的商品。
第二种:服务。不管是原来的危险品、化学用品的配送服务,还是今天在服装市场里的代发服务,有很多类似于B2C一样去帮别人拍照、做视频的数据化服务。这些服务很多是供应商做线上线下贸易所需要的。就服务本身来讲,当它有一定规模的时候,成本就会降低,同时供应商也不太愿意,只是为了当前的也许所需去直接建立这样的服务团队。所以很多服装批发市场,就会有非常多代发的服务商去拿货,然后帮他们寄给淘卖,包括退货也是通过代发服务商来走。另外一方面也有非常多拍视频、模特摄影之类的数据化的服务。
1、深刻了解受众。需要抓住和挖掘用户(或者用户的用户)的痛点、泪点和笑点,然后再结合自身的专长生成内容,这样的内容会自带流量,目标客户不仅爱看更会帮我们自动转发。2、熟悉渠道和平台。渠道和平台根据不同的性质有很多的分类,但是,不管怎么分,每一种渠道各有优劣,内容官们应当要根据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渠道进行投放。我觉得除了风头正劲的微信,一些新兴的或者小众的平台也要引起内容官们的关注,如A站、B站、知乎、果壳和直播等。
3、了解内容的类型。内容涵盖甚广,表现形式也不只局限于图文和视频。罗辑思维曾经搞过一次“失控的儿童节”的线下活动,引发了大量的话题讨论和内容传播,这也是一场非常成功的内容营销。
4、制定内容策略。正如前面所讲,在做内容之前先想清楚目的是什么,目标受众是谁以及风格和调性如何与品牌统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