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你说的“其他企业”如果是供电局等收入高的企业,建议你选供电局。
税后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个人所得税后,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
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部分都在工资里直接扣除,而且不记入个人所得额缴纳个税。一般内资企业或外资高管以下人员说的工资都是没有扣除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的总额,由此可见税后工资都是没有包括五险一金的。
现在越是发达的地区,员工对五险一金的重视度也就越高,特别是一线城市,买房买车都需要涉及到这个方面,因此五险一金成为很多企业招揽人才的基础条件,这也是社会保障。
税后工资适用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3%-45%。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5%-35%。
3、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4、劳务报酬所得,税率20% ,对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先按规定计算应纳税额,然后加征五成(加征50%);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加征100%)。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税率20%。
税后工资不包括保险费。税后工资是税前工资减去社保个人缴纳部分、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以及个人所得税后的实际到手工资。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后工资=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应纳个人所得税
社会保险中,各项费用是以职工上年的全年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新招用人员以第一个月工资或者劳动合同规定工资为缴费基数)按比例计算,并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分别缴纳的。
规定的比例大约是:
养老:单位20%,个人8%。
失业:单位2%,个人1%。
医疗:单位6-4%,个人2-4%。
工伤:单位1%,个人0%。
生育:单位1%,个人0%。
各地可能略有变动。
一金一般是单位8%-12%,个人也一样。
税后工资是当月的到手收入,但并不意味着这是员工的所有收入。社保虽然交给国家,但最终仍然会应用于个人;而公积金,个人可以提取;更重要的是相应于个人缴纳的社保,单位缴纳的比例更高(各地略有不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