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明日之子》是如何走红的(2)

第一季《明日之子》是如何走红的(2),第1张

“偶像养成”的定义为:“粉丝见证偶像成长的过程,从中获得参与感,并最大限度的突出偶像个人特质。”

Johnny’s事务所首创了“偶像养成文化”。其概念逐渐引入中国。2005年“超级女声”采用了短信应援模式;2014年“TFBOYS”主打养成概念,塑造团体优质偶像。这类都属于“偶像养成”。

2017年走红的《明日之子》也采用了这种模式,即在全国海选优质的音乐素人,通过“星推+粉推”的模式,选出九大厂牌,最终通过角逐选出“最强厂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观众的粉丝是一直可以在比赛过程中作为参与者的。最直接的便是“粉推”,即由观众来决定晋级的选手;除此之外,观众还可以通过花钱购买道具为喜爱的选手爆灯;登陆微博为喜爱的选手冲击话题量等等。在粉丝参与的过程中,很多都是报有“经济效益”的,即粉丝的“参与式消费”。

简述一下《明日之子》的“经济效益”如何产生?共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爆灯设置;二是周边产品购买。

爆灯设置为:在选手比赛过程中,粉丝可以通过花钱为其购买道具完成爆灯,共有三轮爆灯,完成三轮爆灯后该选手即可获得京东送出的礼品以及下一期的开场秀。三大厂牌角逐最强厂牌的直播应援与爆灯的本质相同,都是粉丝通过花钱为自己粉的偶像买流量。但因为最强厂牌的角逐完全是由粉丝的贡献量决定的,所以最强厂牌角逐战也是最吸金的一场。

周边产品购买则为:粉丝通过购买周边产品为偶像花钱。在《明日之子》走红后,其赞助商“王老吉”以及“六神”产品都开启了销售的热情期。例如:王老吉的销售同比饮料行业超出20%的销量,达到整个行业增量的3倍。除此以外,《明日之子》自主开发的产品也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如:京东叮咚2代智能音箱明日之子定制版,上线首日销量破千,毛不易款北京地区售罄。

此一系列的营销方式都为《明日之子》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说,其经济效益主要是由粉丝经济组成的。那么,《明日之子》究竟是如何做到让这些粉丝愿意为他们粉的偶像花钱呢?归结起来,是因为《明日之子》真正实现了让粉丝参与比赛的全部过程。比如每场人气第一的“超级护甲”特权、实时人气增长的“粉推票”、终极battle时完全由粉推决定去留等,这些都能使粉丝从中获得一种“认同感”、 “互动感”以及“参与感”。这种营销方式得益于《明日之子》总监制马昊的理念:“我们希望借由《明日之子》来创造一个新的‘粉推生态’,建立未来年轻偶像和他的粉丝之间的一个全新的互动关系。而且也不是我们去创造,是年轻人自己会组织这件事情。”

因而,《明日之子》推行“偶像养成文化”以及让粉丝“参与式消费”是其成为最吸金以及热度最高的网综的重要推动力。

《明日之子》的属性是音乐综艺节目,但是为了保证观众的持续关注度,所以《明日之子》在制作音乐性的同时,还保有娱乐性。

其娱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赛者自身的争议性;二是由《明日之子》衍生出来的三档娱乐节目带来的效应。

首先是参赛者自身的争议性。《明日之子》主打厂牌战,最后选出的九大厂牌是九种完全不同的偶像类型,这其实就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喜好。从这点来看,之后的厂牌角逐战其实是不同圈层之间的一种较量。而在九大厂牌中最具争议性的是来自“二次元”的赫兹。很多人质疑赫兹是否有资格参加《明日之子》、是不是因为有黑幕赫兹才能打败很多有实力的选手?先不论其中是否有黑幕,单从《明日之子》注重“多元化”这一点来看,赫兹是完全能够参加《明日之子》的,因为它代表的属于二次元的圈层。现在再来谈一谈本身带有争议性的赫兹为节目带来了什么效应?

在《明日之子》第11期节目中,薛之谦因为“荷兹”问题与节目组产生分歧,当场摔话筒愤然离席,节目出现了直播事故。随后,相关视频片段在微博上流传开来,有关“薛之谦怒摔话筒”的话题上了微博热搜榜。《明日之子》的关注度随着热度的不断上涨而上涨,随后几期节目很多观众也是将注意力集中于赫兹身上。可以说,赫兹带有争议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为《明日之子》带来了持续的关注度。

其次是由《明日之子》衍生出来的三档娱乐节目带来的效应。三档娱乐节目分别为《明日之子侃侃看》、《明日之子8点见》和《就这样唱》,其内容主要是揭秘节目的台前幕后以及与观众进行d幕互动。因为具有故事性和娱乐性,所以很多粉丝都会去看这些衍生出来的娱乐节目,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观众的忠实度,保证了观众对于节目的持续关注度。

《明日之子》凭借其成功的营销方式成为了网络综艺的黑马,获得了“流量冠军”。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问题。从《明日之子》第一季总体来看,其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 一)过度吸金可能会流失大量观众

在《明日之子》的营销手段中,粉丝的“参与式消费”是其主要的吸金手段。其中的“爆灯环节”又是主力军,但因为每一次的粉丝爆灯都会重新清零,所以粉丝可能得重新为他们的偶像花钱。次数多了之后,难免会让粉丝产生一种厌烦感,这也可能会使节目失去大量观众。

( 二)过度注重娱乐性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如上文所说,《明日之子》为了保证观众的持续关注度,所以会制造一些节目噱头。但是,《明日之子》从根本上来说是一档音乐节目,如果其过度重视娱乐性,很可能会将节目定位带偏,长此以往是无法实现“打造未来10年偶像”的宣言的。

《明日之子》的走红源于其成功的营销方式,即“找准定位、增强粉丝的参与感以及关注度等”,这些都为我们展示了网络音乐节目的另一种发展方式。虽然它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能够在众多网综中脱颖而出就可见其成功之处,若是后期能够加以改进,相信《明日之子》能够成为“音乐养成偶像”的重要领军人物。

本文的写作灵感来源于自己对于《明日之子》这档节目的一些粗略认识以及一些相关文献,难免会夹杂一些主观意识,但笔者认为从《明日之子》的走红是可以粗略的看出当下网络音乐节目的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资料

[1] 张倩.在音乐社会学视野下浅析选秀节目《明日之子》

[2] 张瑜,王楠.谈网络音乐选秀节目《中国有嘻哈》的火爆原因

[3]艺恩 《我愿为影,护你为王》粉丝经济研究报告

《明日之子》乐团赛制新颖但惹网友质疑,综艺节目为了炒热度获得良好的节目效果组过很多CP,众所周知的就是《奔跑吧》综艺中的小猎豹郑恺和美少女angelbaby的CP。 明日之子节目越来越不走心

作为大型音乐类的选秀节目,《明日之子》已经开播了好几季了,相比前几季的节目,这一季感觉一开始就层出不穷的在出问题,节目的质量也有待考量了。这一季的节目总是在各种话题,先是设定好剧本,然后又炒cp去吸引话题,观众都表示很不喜欢这次的节目了。他们这些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为了自己热爱的音乐梦想而努力,却被节目组这么不重视。站姐就爆出了选手张旸和节目组的谈话录音,希望能引起广大网友们的共鸣,共同发声为学员们赢得一些自由权益,让他们能够好好的参加比赛,不要被节目组所强迫营业。

综艺节目组CP制造话题

综艺节目为了节目能够获得更高的话题热度和良好的节目效果,都是是处理各种手段,使用最多的就是节目组制造嘉宾人设,然后设定嘉宾组成CP,最后通过各种话题和恶意剪辑制造热点,引起观众较高的关注度。最著名的就是《奔跑吧》综艺中小猎豹之称郑恺和美少女杨颖的CP设定,俊男美女的设定很对观众的胃口,让节目有了很大的关注度,产生良好的收视率。

作为一档音乐选秀节目,最重要的就是把选手们的音乐才华通过节目这个平台让观众了解,但是现在节目组那么多的 *** 作,只会让节目更不受观众们的欢迎,还是希望明日之子的选手们能够得到一个好的平台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941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