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中小微企业的诉求是什么?这些企业该如何自救?

"新冠"疫情下,中小微企业的诉求是什么?这些企业该如何自救?,第1张

在疫情下,中小微企业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因为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并不强,同时真公司的整个现金流也不是很高,面对疫情的双重打击,可能有些公司的负债会比资产要多,可能公司面临着很多的风险,不仅仅是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更为关键的是,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运营成本还在不断的上升,这导致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多的困境。因此他们唯一的一个诉求就是能够保证企业的现金流是平稳运行的,能够适当的加大主营业业的收入。在疫情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应该如何采用自救的方式来保证整个企业有效的运转呢?

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他们最主要的自救的方式就是保证现金流的运转,也就是说尽量的去增加主营业务收入,扩大收入的来源,尽量寻找转型发展的方式,而一定要大幅度的缩减他们的运营成本,减少公司当中不必要的支出,缩减各方面的费用,杜绝亏损和没有质量增长,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的业务喊停。因为当下的这个时期,公司是确实不适宜拓展业务,做各方面的投资的,因为这样可能会使公司的运营风险及其的增加,现金流流转不开,开源节流是这些小微企业自救的最好的方式,尤其是在节流这一点上,中小微企业是可以做到极大的拓展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是要稳定整个公司的员工的信心和力量。因此公司管理层需要先建立一定的自信,不要弄得整个公司是人心惶惶,员工们有担心自己考不过风险的担忧,可能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会积极的下降,一定要和员工建立共识,坚定的相信能够克服这次困难,保证员工以及其他方面的正常流转。

新禾行动我们一直在行动

    临近岁末,我部以新禾行动旺季营销活动为依托,坚守三农初心,持续发力营销,提高服务效率,加大小微企业营销力度,加快电银业务推广,鼓足干劲,奋力拼搏,紧盯冲刺收官季目标任务,全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打响旺季业务营销开门红。

    快速处置到期贷款,加大新增贷款投放力度 。我部紧盯全年目标任务,针对年底贷款集中到期,为了尽快处置贷款,管户客户经理上门收集客户资料,主动联系评估公司评估资产,利用班后时间加班整理上报贷款资料,充分利用展期、借新还旧、无还本续贷等多种方式,以最快的速度上报贷款,为客户排忧解难。同时为了压降关注类贷款占比,联系客户尽可能归还贷款后重新办理。对新增贷款严把贷款准入关,加快办贷效率,快速上报贷款资料。充分利用最后1个月收官时间,加班加点快速办理企业贷款14笔6400万元。紧紧抓住数字普惠贷款新抓手,充分利用最美金秋e起燃活动契机,全员主动出击,上门服务,超额完成市民e贷和秦V贷授信户数及用信金额任务。通过一系列措施实施,我部在信贷投放上不断创造新的成绩。

    严控贷款反d,多措并举收回不良贷款。 我部延期还本付息贷款集中到期,客户受疫情影响资金周转困难,贷款即将面临反d的严峻形势,我部严控不良新增,多次上门与客户研究贷款处理办法,为客户排忧解难,创新解决方式,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化解不良,严控不良反d。客户经理每月对当月预警贷款提前下手化解,上门催收加大力度,想方设法处理完当月预警贷款。面对已进入不良的贷款,在常规方式催收无效的情况下,一旦发现有可执行价值,快速将该笔贷款诉讼至法院,通过法院强制收回贷款。同时对重点清收对象落实包抓责任制,快速上手采取多种手段进行重点清收,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收回核销表外贷款。

    策马扬鞭自奋蹄,奋起直追创佳绩。临近年末,新冠疫情汹涌来袭,防疫形势严峻发展,我部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通过多种方式为客户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客户同心协力,共抗疫情,我部全体员工始终牢记服务三农初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营销业绩,打造我行精品网点,我部全体员工将全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我部新禾行动开好局、翻开新年新篇章。

浙江金华的科脉信息 科技 是一家科创型小微企业。这家公司为企业提供移动支付等SaaS服务。去年,受疫情影响,客户对于非接触运营管理需求大幅上升, 但是科脉信息却缺少扩张的资金。在了解到企业的资金困难后,浙商银行金华分行通过“银税互动”系统,给企业办理了375万的税收倍数贷款,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获得了市场先机。

你或许会纳闷,什么是“税收倍数贷”呢?“税收倍数贷”是将企业纳税信息作为融资增信的重要征信依据,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按其纳税额的一定倍数核定并发放贷款。

纳税额造不了假,它和营收有一个倍数的关系,通过纳税额,银行就可以倒推出企业的真实营收,浙商银行正是利用这一关键信息完成了对科脉信息的授信。

刚刚公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6月末,浙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为18.73%,处于股份制银行领先位置。

截至6月末浙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18.25亿元,较年初新增197.43亿元,增速9.77%,快于境内机构各项贷款增速3.53个百分点;授信客户数10.83万户,较年初增加0.43万户,增速4.13%。通过线上化产品累计授信超1300亿元。

如果说余额和客户数还只是量的增加的话,那么融资成本的下降和资产质量的提升,则是经营硬实力的体现。

浙商银行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篇文章我们提供一个基于专利的视角。

1

科技 创新专利的视角

专利是反映一家企业研发能力和对 科技 重视的权威指标,为了客观衡量浙商银行的金融 科技 成色,我们通过知识产权数据库智慧芽进行了搜索后发现,目前,浙商银行总申请量达到了58个,在审核中的专利达43个,占比为74.1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浙商银行的专利申请次数在突然加速,达到37次。这与我们惯常的预期一致,金融 科技 和数字经济在疫情中大大提速。

浙商银行近年来专利申请数

更进一步,我们还发现了浙商银行金融 科技 创新的关键词!

浙商银行的专利申请词云

从创新词云来看,浙商银行最核心的专利关键词是“区块链”,如果根据引用次数来衡量,其重点专利为“一种提升区块链查询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那么,为什么浙商银行这么重视区块链呢?

这就说要到供应链了,而供应链又与产业互联网的大趋势密不可分。

目前,国内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正在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正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来构建一个完整而友好的创新大生态。众所周知,中美之间的大国竞争,也是围绕供应链来进行博弈的。

供应链体系十分复杂,其中,小微企业是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对于畅通生产、流通等环节具有重要意义,而浙江又是我国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重镇,截至2019年末,浙江省纳入中国小微企业名录库的就有222.4万家,占在册企业的87.7%。所以,服务好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才能助力产业链变成创新链,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我们知道,金融基于信用,区块链被认为是“天然的信任机器”,区块链这种技术,天然适合在产业链多方主体之间记录信息、构建信任。如果再辅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就可以无缝衔接入产业链之中。

事实上,浙商银行很早就围绕供应链、产业链做文章了。

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

供应链的另一种表述,也可以是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关系,浙商银行已经前瞻性的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重要性,他们深入到这种关系之中,用平台化服务模式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拓展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打造以大带小的集群化营销体系,开辟出新客群和业务增长点。由此,浙商银行有了新的批量获客方式。

正泰集团是电气工业的龙头,其下游经销商遍布全球各地。正泰集团作为核心企业有阶段性时点控制应收款总量的诉求,需经销商加快货款回笼;而经销商要求融资方式高效便利。

在疫情发生后,浙商银行同核心企业约定了客户准入标准,由核心企业名单制推荐经销商,积极切入经销商网络,解决双方痛点。与此同时,设计了专项高效业务流程,借款人可通过网银线上自助提款,让一切流程变得更快、更方便。最终快速与正泰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正是这样以核心企业为圆心,通过平台化的模式,浙商银行的融资服务得以快速辐射到其下游经销商。在批量获客的同时,简化流程,真正做到解决经销商需要高效便利的融资问题。截至6月末,平台化模式已服务客户6.66万户,较年初增长6.56%,融资余额7014.95亿元,较年初增长3.40%。

2

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加速

金融和实体经济永远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还是以浙商银行为例,正如我们在先前的文章《浙江、浙商与浙商银行》中所指出的那样,浙商银行的发展与浙江的发展,与浙江的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改革开放都密不可分。

银行业数字化经营也有赖于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很多金融 科技 的从业者已经意识到,数字金融开展的怎么样,与地方的数字化程度密不可分,地方政府和企业数字化程度高,基于数据去判断企业的情况就越准确。

由于地处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浙商银行在其成立之初,就把小微金融作为了主要战略业务,多年来既尝到了甜头也做出了特色,看普惠小微余额占比这一指标,在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中高于10%的仅有3家。在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中,浙商银行的小微贷款余额为18.73%,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也一直在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不良率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幸运的是,浙江全省的数字化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十三五”期间,浙江在推进数字经济过程中,把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方向。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在这一进程中,制造业中小企业通过应用数字化系统,实现了产业数字化。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政府明确了60家示范培育企业,推动制造业企业、金融机构、专业数字化工程企业深度对接。

根据浙江银保监局局长包祖明介绍,核心的关键就是浙江省银保监局联合省大数据局,推动全省各个部门的数据整合,构建了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构建了54个数源部门数据、3952条检核规则、6大类指标体系的“金融主题库”。

也就是说,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个问题上,浙江省没有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线性思维办法,而是通过整合数据的方式找到了一个系统性的解法。

有了数据这块儿肥沃的土壤,浙江大力推进首贷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同时,综合运用 科技 手段和大数据信息,加强信用贷能力建设,加大信用贷款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另外,浙江省还建设了一个省级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借此来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所以,《人民日报》称赞这种做法是“开创工作新局面”。这也是文章开头所介绍的“税收倍数贷”产品得以落地的原因。

2020年6月,浙商银行与浙江省经信厅联合启动浙江智造融通工程,以“三年金融助力1000亿”为目标,助力浙江省工业企业加快完成智能化技术改造。截至7月末,为1000余户名单内企业提供融资余额457.05亿元。

因此,浙商银行支持小微的秘密,概括起来无外乎两条,一是浙商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战略定力,以及平台化服务对金融 科技 的应用,二是整体数据环境的改善。所以说,实体经济越活跃,经济数字化水平越高,像浙商银行这样具有金融 科技 实力的银行就越有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9419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