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第1张

战略思想

在长大方式上,从投资新建为主向投资新建与兼并重组并重转变;

在产业布局上,从内陆发展向沿海发展和国际化经营转变;

在自主创新上,从核心技术的“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

在对外输出上,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和管理输出转变。

战略目标

到2015年,年产钢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10位,成为钢铁业特强、多角化产业协调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

总体发展战略

壮大钢铁主体:实施资本运作,构筑核心优势,做强做大采矿、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钢铁贸易和冶金工程技术服务三项主业。

实施多角化经营:发展装备制造、建筑施工、耐火材料生产等相关产业,使之成为具有相当经营规模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拓展国际化经营:以优化和延伸产业链为核心,完善国际化经营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做到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挖潜增效相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发展规划重点

⑴加快鞍山、营口鲅鱼圈、朝阳三大钢铁基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

⑵提升国际竞争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推进联合重组,提高钢铁主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强和完善产业链建设,对原材料、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实施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鞍山区位资源优势,加强国内外铁矿石、煤炭等战略资源开发,为企业中长期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从战略布局的角度,加强海内外钢铁厂的兼并重组和建设。

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核心技术优势,在钢铁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支撑技术领域实现新的跨越,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开发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⑷推进管理创新,以客户需求为驱动,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竞争力提升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主导,通过组织再造和流程再造,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管理模式。

⑸实现节能减排,开发应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现有的生产工艺装备,建设生态文明型企业。

⑹提升企业文化,以“ 创新、求实、拼争、奉献 ”为核心,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内涵。 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早在鞍钢恢复生产后,广大职工就开展了增产节约、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万能工具胎”、精轧机“反围盘 ”、“快速炼钢法”等一大批新技术涌现出来,使当时的鞍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到了“九五”以后,鞍钢的创新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时期,鞍钢结合自身实际,始终坚持以我为主,致力于加强原 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成果,实现了自主集成转炉、连铸、热连轧、冷连轧等生产线,成功掌握了热连轧、冷连轧等钢铁核心工艺技术,并成功输出到凌钢和济钢,可谓成果倍出。在此基地上,成功建设了鞍钢鞍山基地西部500万吨板材精品基地和鞍钢营口鲅鱼圈基地。

产学研销一体化的产品创新机制,使鞍钢开发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品。鞍钢形成了以上述高端产品为主导的热连轧钢板及钢带、冷轧薄钢板及钢带、涂镀板、宽厚 板及中板、冷轧硅钢、大型轨梁、无缝钢管和线材八大精品系列。在品种、规格、材质方面覆盖汽车用钢、石油用钢、铁路用钢、桥梁及建筑用钢、电力用钢、交通运输用钢、轻工家电用钢和军工用钢等各个重要应用领域。成为目前国内能够生产高档汽车面板的钢铁企 业之一和全球最大的集装箱钢板供货企业。

创新体系建设

通过多年的发展,鞍钢集团形成了产、学、研、销一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即以研发机构为主导,以主体厂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级院校所 为协作,以知名专家为支撑,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自主创新体系。

成立了由两院院士和国内钢铁行业著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咨询委员会,参与鞍钢集团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咨询 工作。对科技重大项目实行分层目标管理,明确技术开发和产业转化的目标,确定投入产出目标责任,将新产品开发、技术指标、自主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等内容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学府和先进企业开展高水平、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强化从源头到终端、从局部到整体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闭合科技管理工作;完善科技人员工作业绩评价办法,实现了科研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资源的协同效用,推进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前沿技术研究工作。 企业发展战略,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索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新概念工厂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坚持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同步进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铁、钢生产实现了大型化、连续化和现代化,废水、废气、废渣实现再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节能降耗。积极生产高强钢、耐候钢等一大批长寿高效的“绿色产品”。鞍钢用实际行动较好地破解了企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呈现出产量规模扩大污染大幅度下降的良好局面。今日的鞍钢已成为天蓝水碧,树木成林,绿草茵茵,鸟语花香的花园式工厂。

污水处理

采取系统内部水循环和系统间串接使用等方式,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改造水净化和循环系统,建成集中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作为生产补充水回用生产中。收集尾矿库溢流水用于矿山复垦灌溉。在2003年鞍钢完成了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任务,结束了选矿废水污染河流的历史。 鞍钢鞍山基地

鞍钢鞍山基地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为鞍钢集团公司总部所在地。

鞍钢鞍山基地始建于1916年,前身是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1948年鞍山钢铁公司成立,经过60年的建设发展,鞍山基地具备从采矿、选矿、炼铁、炼钢到轧钢综合配套,以及焦化、耐火、动力、运输等单位组成的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主体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年产钢16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形成了从热轧板、冷轧板到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重轨、无缝钢管、型材、建材等完整产品系列。

鞍钢鞍山基地包括东部1100万吨老区和西部500万吨精品板材基地。对于东部1100万吨老区,“九五”以来,鞍钢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实施“平改转”、“全连铸”、提铁降硅、全冷矿入炉等,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条“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技改之路,新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焦炉、高炉、冷轧、镀锌、彩涂板、冷轧硅钢生产线,形成了从热轧板、冷轧板、冷轧硅钢到镀锌板、彩涂板的完整产品系列。完成了大型厂、厚板厂、无缝厂的改造,使从矿山、焦化、炼铁、炼钢、连铸到轧钢全流程的工艺装备全部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结构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加速老区改造的同时,鞍钢西部500万吨钢精品板材基地建设于2004年11月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项目包括炼铁、炼钢、连铸、热连轧、冷连轧等为一体的高效、紧凑、节能、生态保护型的短流程生产线,能够年生产铁520万吨、钢500万吨、钢材460万吨。工程于2006年5月17日正式竣工投产。

鞍钢西部500万吨钢精品板材基地集鞍钢自主技术创新之大成,所有大型设备均实现国产化,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后,使鞍钢成为以汽车板、家电板、集装箱板、造船板、管线钢、冷轧硅钢等为主导产品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总体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行列。

至此,鞍钢鞍山基地改造和建设基本完成,整体装备水平跃入世界先进行列,总体产量规模达到1600万吨。

鞍钢鞍山基地全面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船用钢通过9国船级社认证,石油管通过API 认证,建筑材料获英国劳氏公司CE标志认证书。鞍钢股份公司和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两大主体单位。鞍钢股份公司为鞍钢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分别在深圳和香港上市。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为鞍钢集团全资子公司。

鞍钢营口鲅鱼圈基地

鲅鱼圈钢铁项目位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是鞍钢全流程自主设计、集成、施工建设的一座现代化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拥有能源动力、焦化、烧 结、炼铁、炼钢、轧钢以及原料仓储、成品码头、水库、铁路运输、理化检验等公辅配套设施设备,具备年产650万吨铁、650万吨钢、200万吨宽厚板和450万吨热轧板等系列钢铁产品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未来市场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的高档次、高附加值的高强度板、 造船板、舰艇板、桥梁板、容器板、工程机械板、管线板等专用中厚板及高端热轧薄板等精品板材,满足建筑桥梁结构、造船、机械、压力容器和管线等行业对高质量宽厚板及薄规格品种板材的需求,将板材产品生产规模化、系列化、高附加值化。特别是建设素有“轧 机之王”、世界上最大规格的5500mm宽厚板轧机,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满足了国民经济的特殊需要。

鞍钢鲅鱼圈钢铁项目的建设坚持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加强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应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国产装备。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系统各个领域大量运用鞍钢自主创新和自主集成成果,实现了重点领域和关键 环节的一系列新突破,成为中国首个自主设计、技术总负责、工艺技术最先进、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最高的现代化全流程钢铁厂。

鞍钢鲅鱼圈钢铁项目建设的目标定位于世界一流钢铁精品生产基地和具有行业引领意义的实践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概念钢铁工厂。在建设过程中,全面落实“减量、再利用、循环”的循环经济“3R”原则,通过技术装备大型化、现代化,全面实现清洁生产工艺,通过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最大限度地增强对铁素资源、能源、水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和再利用能力,年自发电量比例达到56%,水循环利用率达97.8%,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99.3%,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冲突。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海水淡化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厂区安装3台风力发电机组,年总发电量将达到825万千瓦时。在7处办公楼安装太阳能加热设备,解决现场职工洗浴用热水。研究实施海水淡化,满足鲅鱼圈分公司办公大楼及管控中心的生活用水及杂用水需求。使鲅鱼圈钢铁项目清洁生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钢铁概念工厂。

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鞍钢鲅鱼圈钢铁项目,2008年9月10日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优化了鞍钢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全面增强鞍钢产品的竞争力,全方位满足用户在品种规格方面的不同需要,对辽宁实施“五点一线”发展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鞍钢鲅鱼圈基地由鞍钢股份公司鲅鱼圈分公司管理。 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经营,不仅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也是鞍钢人放眼世界的不懈追求。

自1981年产品走出国门,鞍钢开始了并不平坦的国际化之路。90年代以后,随着鞍钢的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有所增加。并且开始海外资源的探索,成立了鞍澳合资公司。同时,在全国冶金行业较早地开始了从印度、巴西采购进口铁矿。钢材出口量逐渐增加超过百万吨的量级。进入新世纪,鞍钢以产品出口为先导,逐步加大国际化经营的力度,使鞍钢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如重轨、船板、冷轧板、无缝钢管、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等成功走进国际市场,成为包括德国大众、 美国通用、韩国现代造船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全球供货商,用户遍布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在全国同行业居于前列,出口创汇额从1982年的1957万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23.02亿美元。鞍钢产品的国际影响和信誉进一步提高,鞍钢正在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品牌。

与此同时,鞍钢加快营销网络全球布局,先后建立香港公司、澳大利亚公司、欧洲公司、美国公司、韩国公司、日该公司、印度公司、中东公司等10个海外公司。同时加强国际化产业链布局,在西班牙与英国斯坦科公司合资建有鞍钢西班牙有限公司,收购意大利维加诺公司60%的股权,使鞍钢拥有首个海外钢材加工中心。

此外,按照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统筹考虑资源与市场,鞍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资本市场的动作,成为澳大利亚金达必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美国GE公司、韩国STX公司、比利时贝卡尔特、英国维苏威、日本美达王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 鞍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钢铁为主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机械制造、工程建设、电气、设计、耐火、矿渣、自动化、综合利用等领域,形成了富有特色和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在钢铁主业大发展的同时,鞍钢将这些原来依附主业的辅助产业也列入发展规划,形成多角化发展的战略格局。

在装备制造工艺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方面,鞍钢已形成了冶金成套设备、水电产品和专项产品三大类产品格局,产品出口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成功地为三峡电站试制出70万千瓦水轮机下环,具备了生产大型先进水轮机部件的能力,改变了此类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

鞍钢按照与世界先进企业一起“登山”的原则,频频与世界顶级企业展开合作,在“非钢”领域寻求突破。与比利时贝卡尔特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立合资公司,专门生产及销售高附加值的优质轮胎用钢帘线。与通用电气公司缔结战略伙伴关系,以提升自身在低压电器产品制造和生产组装方面的能力。与维苏威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耐火材料公司,共同开发静压耐火材料和功能性耐火材料等高品质产品。这些举措,不仅盘活了原有非钢产业资产,而且为鞍钢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到2010年,鞍钢粗钢将达到2200万吨,本钢1100万吨,北台800万吨,新抚钢400万吨,营口五矿中板200万吨,如果将这几家钢厂实现强强联合的话,那么它们的产量将合计达到4700万吨。如果再考虑到凌钢的400万吨,整个集团就可以进入全球钢铁粗钢排序的前3—4名。

早在2005年,辽宁两大钢铁集团鞍钢和本钢就有整合意向,但直到今年2月初两集团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鞍钢和本钢还曾公告表示上市公司没有明确的合并方案计划。不过日前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仲跻权曾向媒体表示,鞍钢和本钢的兼并重组工作正在进行中,估计国务院最近会批准两个集团的股权整合计划。两家钢铁企业的联合,不但将占据钢铁大省辽宁钢产量三分之二以上的“江山”,新公司还将与宝钢比肩,成为年产钢3000万吨级的中国钢铁航母。

据有关专家分析,全球范围内跨国公司兼并重组、构建战略联盟谋求企业规模已成为当今钢铁业的发展趋势。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有利于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钢铁行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企业达到经济规模才能实现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现代化和大型化,才能有效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鞍钢本钢的重组能否实现这一“理论”目标?

“加法”

“1+1=2”是个浅显的算式。鞍钢和本钢都是地处辽宁的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综合实力均排在国内钢铁企业前10名。从目前看,新组建的鞍本集团具备了年产钢共2000万吨的能力,销售收入共达到1000亿元水平。通过做大做强,到2010年前,可把鞍本集团建设成为年产钢3000万吨以上,将成为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

重组不仅是产能的简单相加,集团将按照统一的规划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国际国内市场营销战略等方面实现统一管理。可以说,鞍本的强强联合,将促进冶金工业优化升级,提高集中度,在增强整体竞争上发挥龙头作用,对推进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减法”

产品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上也决定在价格上的竞争力。降低成本是企业重组的直接受益所在。

首先,重组后可以减少重复建设。

各自为政,自拆骨肉的事情不可能重复发生。而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提高产品质量则是企业升级的基本着力点。由于资产重组,统一规划,钢铁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淘汰落后的产品。他们将淘汰落后产能,淘汰企业当中重要配置、冲突配置和落后耗能的设备设施。为优化产品结构提供保障。

同时,重组可以减少双重研发机构和层次。集合精干专业的队伍共同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企业内部的施工队伍、配套队伍都可通过集约管理达到最佳组合。

再者,原燃材料的统一采购,统一配备,可大大降低物耗价格。同时在社会化分工明确的背景下,通过竞质竞价的采购,建立一批为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专业化供给单位。

“乘法”

企业重组实质是资产重组。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鞍本集团下一步不仅将互相持股、战略结合,还将通过自身的核心作用吸引和引导更多的同业形成更大的组合。实现辽宁乃至东北地区钢铁工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并且以做大做强的实力,逐步向沿海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钢铁行业是矿石资源、能源、水资源消耗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又面临资源不足、现状污染的严重制约。鞍钢和本钢所处的区域都有一定的矿石资源储备。随着矿石资源的国际价格的波动,矿石资源已是企业竞争力的要素。那么,资源共享后,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以及可循环产业的建设,集团均有统一的部署和方案。必将实现炼铁、炼钢、轧钢的高速生产和能源的高速利用以至资源的高速管理。

“除法”

鞍钢集团实现强强联合,体现了用发展解决改革当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出发点,从而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由于企业实力增强,集团通过自己的能力实力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将着力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厂办大集体职工出路问题等历史包袱。企业轻装上阵,必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重组的过程也是企业磨合的过程。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期望鞍钢本钢尽快从组织上的一家人变为思想上的一家人。

钢贸企业目前面临着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逐渐缩小、流通环节集中度低、无序竞争严重、融资难和抗风险能力低下等问题。我把整理好的钢贸企业经营和管理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

国内钢铁贸易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战略合作方式-供应链整合服务与盈利模式转变

钢铁产业供应链长,且我国钢铁生产企业对于用户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较弱,因此这也给具备一定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钢贸公司有了发展壮大的机会。此类钢贸公司通常与钢厂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深入研究下游客户的供应链特点,选择客户供应链环节较弱的部分进行全面的整合之后提供钢铁贸易,这不仅为客户降低了整体的运营成本,同时钢贸企业也可以赢得稳定的现金流和较为丰厚的利润。这种方式对企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需要对下游的用钢企业包括用钢企业产品市场有深刻的认识。

目前,我国钢铁流通市场整体效率并不快,盈利模式的转变也成为了钢贸公司新的发展点。新的盈利模式下,钢贸企业通过整合钢铁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打造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交易平台,目的为加快钢铁流通效率,同时自身也赚取一定的平台交易费用。

出口贸易- 渠道 增值和社会化功能服务

我国钢铁产能过剩,而钢铁的国际需求的存在使得钢贸商具有出口钢铁的商机,从而形成出口贸易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同样分为自营与代理两种。自营体现的是渠道价值,而代理的服务价值就在于出口的一系列社会化服务的整合,如报关、商检、退税等。

自营方式,即钢贸公司的外贸业务员以上游合作钢厂的资源为基础,以BtoB网站开发、参加展览会等形式进行外贸渠道的建立,从而根据上游供应商的生产情况、交货期等因素处理询盘,得到订单。在得到订单后与外商签订合同的同时,钢贸公司与上游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在外销合同规定时间内装船发货。

代理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上游的供应商没有出口资质,但是有海外订单。所以必须通过具备出口资质的钢贸公司进行出口,而钢贸公司凭借其社会化功能的整合服务赚取一定的代理费,通常是在结汇之后,钢贸公司与供应商进行结算。二是上游供应商具备一定的海外销售能力和订单,但由于流动资金周转原因,需要钢贸公司在货物出厂或装船之前进行买断后出口。这种方式实际为代理,在形式上为自营。钢贸公司在提供社会化功能整合服务的同时,也为供应商做了垫资的功能,使得供应商更快的得到货款,所以这种方式的代理,其代理费较第一种要高,同时也对支付货款计息。

增值服务商-加工配送服务

在传统的 “钢厂-各级经销商-最终用户”的钢铁产品分销模式下,钢铁企业负责各种钢铁产品的生产,各级经销商负责配送销售,在这一过程中,最终用户的特殊需求没有得到体现和重视。由于钢铁产品的用户基本上是各种加工制造企业或者建筑企业,它们在使用各种钢铁产品时往往会有某些特殊要求,而钢铁企业由于其大规模生产的特点不可能照顾到各种用户的多样需求,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最终用户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钢铁产品进行若干次再加工,其中相当部分在用户端的再加工并不属于用户的核心价值组成部分,因而常常是成本高效率低。这在客观上要求某种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新型企业的产生。加工配送服务正是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

钢材贸易商通过建立完备的、现代的加工配送服务体系, 把钢材源头与消费终端之间的流通环节连接起来。一般规模的钢铁贸易商会与具有一定加工能力的仓库或者钢材所在仓库进行合作,当客户提出加工需求的时候,则委托仓库进行加工,之后将加工完成的钢材配送至客户处。而大型贸易商,则根据自己客户群的特征,建立自己的加工服务中心,与供应链管理结合,形成一定规模的供应链网络配送体系。

社会库存采购-市场信息服务

这种方式一般存在于中小型的钢铁贸易商,本身资金实力有限,但是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对钢铁流通市场相对熟悉,也能够提供优良的服务给终端用户。贸易公司的业务员通常是深入挖掘终端用户的用钢需求,当客户提出采购意愿的时候,业务员立即在流通市场上找相应牌号与规格的钢材,在客户打入货款之后,再支付给上家提货配送给客户。这种方式在行业内称之为“搬砖头”。随着IT信息技术的普及,流通市场的库存信息一般都是比较直接和透明,所以相应速度比较快,这也是一些钢材单次用量较小的终端用户找此类贸易商的原因。这种方式 *** 作对于钢贸商来讲,风险很小,但是因为市场价格信息越来越趋于透明,毛利较低。

代理采购-资金融通服务

包括国内贸易代理和进口贸易代理。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钢贸公司多采用这种经营模式,行业内称之为“托盘”业务。国内贸易代理业务,即某公司或加工厂或最终用户,委托钢贸公司到钢厂订货并支付一定比例的货款定金(一般在10~20%,钢贸公司根据市场行情灵活控制),钢贸公司货款全额打入钢厂后提货,而客户则要在我司向生产厂家付货款之日起一定期限内(一般在45~60天),一次或几次提货完毕,钢贸公司收取一定的代理手续费。也就是钢贸公司在采购前已找好了销售下家,并签订了销售合同,锁定了价格。这种 方法 收益很低,但风险很小,因为市场价格上涨则客户享受利润市场价格下跌则客户承担风险。钢贸公司不享受超额利润也不承担市场风险。进口贸易代理和国内贸易代理类似,只是支付方式一般为国际贸易常用的信用证,货物到港之后,钢贸公司根据收到的提单等单据对开证行付款,之后客户在一定期限内提货完毕。如果钢贸公司开出的是远期信用证,则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小钢贸公司的现金支付压力。

因为我国金融体制不够完善且金融业发展未完全适应和匹配我国实体经济的需求,所以这种以贸易为形式,资金融通为目的代理业务,给客户缓解了流动资金的压力,同时,因为贸易商对钢铁市场的熟悉和渠道的把握,这种方式对于贸易商来讲也是较为安全和可控的。

自营方式-市场 *** 作增值

钢贸公司直接向钢厂或钢材销售单位付货款采购钢村,放在仓库、码头、车站或钢材交易市场进行销售。采购前没有确定销售下家,价格随行入市。也叫零售。这种方法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巨大,市场价格上涨则利润丰厚:反之,市场价格下滑,则无人问津,造成亏损,如果不出货则资金压力沉重,无法掌握销售速度。

在国内现货市场的中小型贸易商采用此种经营方式居多,因为对于钢铁市场的走势判断有 经验 基础,所以只要一年中把握住几次钢市上涨的机会,就有盈利的可能。当然这种经营方式本身风险控制的手段是比较弱的,且具有一定的赌性。

中国钢铁业流通领域大洗牌即将来临

行业增速放缓、供需矛盾或有所缓解

产能过剩、供需矛盾尖锐一直是中国钢铁行业痼疾之一,而2010年钢铁行业产量增幅明显放缓、厂家去库存力度明显加快。

2010年前10个月,全球粗钢产量为11.65亿吨,较去年增加17.5%其中欧洲为29%,日韩28%,相比之下,中国的粗钢产量出现负增长。6月份以来,投放到市场上的资源量呈现同比下降态势,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这种情况只有2008年四季度出现过。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和大规模节能减排是出现这一现象的两个重要原因。从4月上旬开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而国内生产的近50%的建筑钢材,都用于房地产市场,这些调控 措施 直接影响了对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的需求。4月份是今年钢铁产量的第一个转折点,产量增速急速放缓。

另一方面,2010年是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年。2010年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上升0.09,而本年度的减排目标是要实现全年降5.2。钢铁行业占我国能源消费的1/6~1/5,在这次减排风暴中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从8月底、9月初开始,河北、江苏、浙江等地相继对地区内高耗能钢铁企业进行限电限产,并逐步向全国推开。在钢产量最高的河北省,唐山地区9月限电力度曾一度达到限电70%,因此,下半年钢产量一度出现负增长。

行业风险加剧铁矿石金融化趋势明显

2010年之前,中国铁矿石存在两种定价机制。一种是铁矿石需求方与供应方每年通过协议谈判,达成年度协议价。还有一种是在年度协议价格的基础上的现货进口价格。而2010年4月,国际三大矿商强硬地改变了“游戏规则”,年度协议价机制被季度协议价机制取代,新的季度价格依据最近3个月的现货平均价格,新的定价规则越来越向现货定价机制靠拢,甚至希望使用指数定价。

这样实际上就把铁矿石变成了一个金融产品。它的定价已经变得遵循一些金融产品的规律,而不像过去那样是商品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真正影响价格的因素已经发了决定性的变化。背后的国际炒家,把铁矿石、钢铁作为金融产品进行短期的炒作,作为套利、保值的金融工具,这是钢铁行业上游很明显的一个变化。

钢铁产品本身也出现了类似的金融化趋势。钢铁产品目前有金融期货和电子盘,电子盘也被称为现货远期,属于准期货。期货的特点就是产品可以完全买空卖空,而现货远期是以订单为基础的,产品还没有生产,可能在3个月后才从生产线出来,但产品是有生产能力保证的,介于现货和期货之间。无论如何,这些期货和电子盘都已经越来越加速了金融属性的体现。而且,这些期货、电子盘的价格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真正的现货价格。

期货、电子盘实际上都是金融产品,它们的定价很少取决于供需关系,和期货及股票没有本质区别,易受到流动性的影响。

原料和产品本身的金融化已经给钢铁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加剧了行业风险。钢企将不仅面临价格波动的风险,在采购数量、采购周期、库存及生产计划等环节也都存在着风险隐患。

大规模并购整合

钢企集中度偏低是中国钢铁行业发展中的另一个突出难题,据中钢协统计,我国粗钢生产企业排名前五的钢企只占全国钢产量的不到30%。2010年,钢企并购重组进一步深化,特点有二:

一是跨区域整合的兴起。原来的钢铁行业并购整合主要集中在省内,如鞍本重组,跨区域整合是2010年钢铁行业的一大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鞍钢和攀钢重组,新成立鞍钢集团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大钢企。

二是跨所有制的整合。有代表性的就是河北钢铁并购河北敬业、唐山松汀、邢台龙海、永洋钢铁、吉泰特钢等5家民企的项目,山东钢铁并购日照钢铁也是跨所有制的。但是,跨所有制并购在并购后的整合问题上风险很大,建龙钢铁并购通钢就是典型整合失败的案例。

总体来说,整合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随着《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的出台,钢铁行业的重组并购有望在规模上进一步扩大,速度上进一步提高。

钢铁流通企业也在进行积极的转型

流通领域正从单纯的贸易逐渐转变为按服务展开:原来的钢铁流通是低买高卖,依靠价差赢取利润,这是做贸易的方式而在未来,流通企业已经不是单纯卖产品,而是依托钢材,通过加工、切割等附加服务来赚取利润,企业由贸易商向服务商转型。

流通方式由实体贸易向虚拟电子贸易转变,很多企业已经不再向钢材企业要货,而是直接在电子盘上订货,然后再按线上的流程来按部就班地完成订货。

服务化、金融化、电子化,所有这些服务模式有集成化趋势。以物理园区作为载体,让贸易流通更加集约、规模化。过去钢铁流通领域低效、分散、附加值低的情形正趋于好转。这也是上游钢企并购整合对下游的流通领域的必然要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9473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