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倒计时,电商营销“大卖”运营攻略Pick一下!

双11倒计时,电商营销“大卖”运营攻略Pick一下!,第1张

又是一年双十一将近,对于所有的品牌商家来说,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冲刺倒计时。但伴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创意内容,突破流量瓶颈,用数据的智慧制定科学决策、深度对话消费群体,智慧布局内容营销,这给品牌带来无限机遇也带来无限挑战。

站内流量越来越贵,品牌商家如何蓄水?站内与站外广告投放断层,数据无法打通实现站内外的品效联动,站外流量如何有效引导转化为战略的关注?面对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大促,品牌商家如何备战?您准备好了吗?

双十一期间,各品牌对流量资源争夺激烈,淘内流量资源有限且价格昂贵。一方面,流量有限且不能投放腾讯系的资源,使得商家在媒体和人群的覆盖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阿里资源覆盖有限,站内广告适合做最终的销售转化,无法完成转化前期所需要的大范围覆盖曝光引流。

今天,距离2018双十一的到来还有10天的时间。各大线上平台开始出台政策,品牌商家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蓄水期的部署。品友互动基于对去年双十一流量走势、竞价情况、订单分布等丰富数据的深入洞察,结合当前的实际表现,我们对今年双十一营销推广进行了具有前瞻性的布局,针对性的提出投放建议,其中包括竞价提价、素材审核、定向策略、资源推荐等相关的建议,方便广告主们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双十一。

据阿里发布的计划表,本次营销活动将分为四个阶段:

蓄水期:10月8日至10月20日;

预热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营销爆发期:11月10日晚;

后续运营期:双11之后的全年;

我们现在重点说最关键的预热期和营销爆发期两个部分。

预热期:优先竞价资源保证投放需求

综合以往双11大促数据,此期间CPM(千人成本)迅速走高,但CPC(每点击成本)维持平稳,CTR(点击率)是平时的2-3倍,竞争日趋白热化,但用户也逐渐开始添加购物车做准备。同期,二跳率显著增高反映了大促的折扣限时的特点,多数用户在双11开始前就不断点击了解大促详情,并在双11当日返回购买。

此期间,重点策略是根据预热期的点击和浏览数据进行投放策略调整,优化投放人群开启访客找回,综合大促主推热销商品、商品单价,用户行为特征数据,站内、站外访问行为,预测转化单价等因素进行综合权重考量,动态推荐对用户最具吸引力的商品,促使其将该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商家可以直接在新闻资讯APP等渠道投放红包广告,吸引受众领取红包甚至实现消费。或者直接在各渠道投放不同的商品广告,根据不同的受众点击兴趣再后续推送个性化广告。例如有人点击面包机广告,那么后期便可重点推送不同款式和功能的面包机有人浏览了加湿器广告,后续便可精准匹配加湿器商品。

不论是哪种方式,品友互动都能够利用大数据和技术优势,根据访客在不同历史行为触发智能推荐创意素材,实施差异化动态触达和访客找回。

营销爆发期:保证竞价成功率刺激转化

大促的转化高峰一般是前一天的21-23点,并且持续到大促当日凌晨1点。大促当日8-22点下单持续中,下午15点达到一个峰值。考虑到今年的双11在周日,流量资源竞争空前激烈,不论是CPM还是CPC都将出现峰值。

此期间,最关键是对前两阶段储备的强意向用户进行收网,加大访客找回力度。可以适度放宽预算限制,以保证双11当天竞价成功率,刺激转化提升,达成销售目标。

结合以往单价和点击率数据我们发现,重定向与个性化重定向流量在双十一期间投放的性价比最高。所以建议一方面加大个性化重定向与访客找回的预算另一方面,对无定向的投放进行细化,同时重点考虑上下文、地域定向与兴趣定向。(重定向作为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能够基于数据分析进行复杂的标签体系和人群分类,实现将信息及时准确地推送给用户。)

通过对站内外流量对比分析,品友互动在双十一期间帮助平台力求价值最大化,结合多方数据将已经曝光过的人群进行数据跟踪和反馈,针对不同阶段的访客匹配活动信息、产品卖点、爆款产品等不同维度的访客找回行为,利于促销活动投放效果最大化,最终实现转化。

同时,为了迎战双11,品友互动准备了更多的优先竞价资源,对接了全部25家广告交易平台,全面升级处理能力以便对接更多资源,能够从容面对更多流量压力,保证每一个广告主在双十一期间的广告投放需求的实现。

流量优势和优化能力,能够指导客户广告投放实现全域推广,同步实现在双十一期间以低价高效的方式去触达高转化人群,规模化引流更多潜在用户,更加精准高效地覆盖品牌受众,实现流量的增长和成本的降低,在双十一大促中抢跑。

店铺运营难不难?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我分享下我现在做的两个店铺近30天的交易截图。目前做得还不怎么样,仅回答用。(一个人能力还是有限)

A店(图1)是我去年3月-12月主力做的,B店(图2)是我今年4月开始主力做的。

A店百分百真实交易,B店有部分是线下老客户。(无付费推广)

当然图中只是纯线上交易,一些不愿线上交易或者需对公的自然不计。

我来分的话,店铺运营的关键点应该是:

产品、流量、优化。

产品主要是:【价格、质量】。直接关系到【复购率、售后评价】等。这是一个店铺能做大、走得更远的基础。要做好这个环节,就要把控产品质量、调查市场价格行情、同行产品质量等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流量主要是:【展现】。直接关系到你的产品会不会被人看到,这是做好电商基本前提。要做好这个环节,最简单的就是【付费推广】。所以网销宝、标王的使用也是运营的一门技术。自然排名先不说。

优化主要是:【设计、数据】。直接关系到【点击、支付】。这个环节应该包含:【图片、交易、BSR评分】、【收藏、转化率、评价】。

虽然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为什么有的做得好,有的差点?这涉及的因素很多。不过基本可以回归上面三个点。

比如:有的店铺装修、详情都一般,感觉都没你的好,但是人家交易就是高,为什么?

价格因素、成交因素、BSR评分。

比如:有的店铺明明产品价格设置很低了,但是还是没有订单,为什么?

成交因素、设计因素、BSR评分、没流量(展现低)。

比如:有的展现明明很高,但是就是没成交,为什么?

价格因素、成交因素、设计因素、BSR评分。

但是如果你三个点都做好了,在行业稳定的情况下,那么肯定会越做越大的。

【运营难的点主要在于:设计优化、数据打造。】

每个人对设计的理解不一样。在平面设计有一句说得很有道理:好看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运营对行业设计、客户心理的理解,就直接影响到设计与转化的关系。这或许也是同样都在优化产品,但是为什么有人有效果,有的没效果的原因。

数据打造这个不多说,只可意会。因为阿里说到底还是讲各种数据,你想尽办法把数据做好一点就行。当然,目前我没有这么做,都是自然数据。主要考虑的是预算和时间精力。一个人是 *** 作做不了那么多环节的。

最后回到我截图的数据。

其实可以看到:

A店成交低点,但是成交笔数多(线上平均每天3个订单)。这还是我近半年没打理优化的情况。

B店成交高点,但是成交笔数少,(线上平均每天1个多订单)。

虽然B店成交额更高,但是从展现次数、浏览量来看,A点数据好。

所以不一定是交易高,数据排名就好。其它细节优化也是有影响的。也侧面说明,如果一个店铺基础做得稳定了,那么即使不优化、不上新品,在有客服及时回应的情况下,那么也不会一落千丈。当然,如果持续优化、上新肯定是会更好的,这点以我个人经验是这样:A店从去年3月开始,一月1单或无成交,到单每天1单、每天2单、每天3单,都是持续优化和上新的成果。

关于付费推广的,之后B店有这个计划,不过现在B店前期工作比较多,所以得到下半年,到时可以再交流下网销宝和标王的具体理解。因为付费推广是运营除了【设计优化、数据打造】之后一个很重要的技术。

时间比较急,说得比较乱,以上只是个人见解,仅交流。

最后,做电商也是需要耐心的。

祝好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9502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