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从年度重点事件开始,将预算留出来
03 将重点产品上线的预算提前做好规划
04 电商!电商!以天猫为例,除了一年四次焕新新风尚,从年初的年货节,到3月女神节,4月春游出行,再到5月劳动节、母亲节,六月618,7、8月基本全行业下行,9月开始开学季,10月开始双11,11月一次大促,12月双12,双旦……一年基本就过去了。
05 品牌,品牌
说回计划,那就是我们在做下一年计划时,一定要考虑额外的品牌内容层和投放层的机动预算。 不一定发生在什么时间,但如果资金允许,就值得不断尝试。
以下四种常见的市场预算模式,供参考:1、根据承受能力来确定
(1)优点——量力而行、不会超支;
(2)缺点——忽视了广告的作用和目的;没有宣传战略和延续性;没有长远规划;难以计划执行。
2、按照销售额比例进行提成
(1)优点——通常做法,容易计划;按照与业绩挂钩来预算,容易通过上级批准;促使我们考虑回报率和结果。
(2)缺点——内部驱动、一厢情愿,与市场状况脱节;缺乏长远规划;可能不会按照产品和地区特点来进行推广分配。
3、根据竞争对手情况来确定
(1)优点——与竞争对手一样,不会丢失市场分额。
(2)缺点——竞争对手的花费是否合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历史不一样;公司的目标、资源、机会也不一样;还有可能挑起广告大战哦。
4、根据经营目标和任务来确定
(1)优点——以达成公司的经营目标为目的。
(2)缺点——无法科学确定预期的市场分额是多少?无法仔细确定市场覆盖率是多少?预期的目标用户是多少?公司内部对多种市场假设及计算方式能否达成一致?
摘自——《管理密码:源起市场,赢在职场》,作者:银代仁
如同所有的工作一样,制定销售费用预算也有一个组织和流程。预算的组织通常是财务部门的预算小组,它要负责预算编制的表格制定、预算编制的假设、协调各部门的预算,并且要汇总预算进行平衡和与公司的目标进行比较,同时承担预算的修订工作;除此之外,对销售费用预算的审批,通常由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如CEO、营销主管和财务主管。
首先是原始预算的提报。营销主管在公司预算部门制定的预算原则之下,组织下属部门和人员开始制定预算。我曾经有过多次销售费用预算制定的经验。完全由下而上的预算结果,你经常会发现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定得过低,而相应的费用却定得很高;而完全自上而下的预算也不行,一级经理会抵触,并且因为没有参与预算制定过程而心存抱怨,认为是强加给自己的目标。比较理想的做法是两者有效的结合。一般说来,制定销售费用预算的时候,本年度的预算业绩应该优于上一个年度的预算业绩。 第二个程序是协商。协商在两个层面上发生。首先发生在营销层面。高级营销经理就下属部门提出的预算进行审查复核,并提出意见,这些意见当然要与公司的预算指导原则和追求的目标吻合。值得注意的是,对预算的修改意见应该与下级部门协商并取得一致,让下级部门和人员理解修改的理由是充分的,双方交换的数据和信息是可靠的。然后是公司层面的协商。公司的CEO、财务主管也会对营销主管制定的销售费用预算结果存有差异,同样的协商过程会再次发生。这样的协商过程经常不可能完美,无论如何,下级经理不情愿地接受上一级经理的预算目标时有发生,高明的预算批准者会在产生这样情况时保持合理的“度”,保证预算目标既有挑战性和可达到性,又能够发挥公司的经营潜力。
第三个程序是复核和审批。在作出最终批准销售费用预算之前,公司会对所有部门的预算总量进行检查和平衡,以便保证销售费用预算的可执行性。比如,需要检查生产部门的成本预算是否与营销部门的销售量预算相适应;财务部门是否可以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营销计划得以实行;营销部门提供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维持公司的营运,如果不够财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筹措资金的办法;等等。 第四个程序可能但不是一定会有,就是对销售费用预算的修改。年度销售费用预算一经批准之后,一般情况下公司不会允许进行修改。但是也有不同的例子。日本企业为全年做预算,但是高级经理只批准前6个月的预算,后6个月的预算在开始之前的一个月会作出修改和正式审批。销售费用预算既然在审批之前进过了反复的修改和审查,那么以后就不应该被允许随便修改,除非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维持现有的预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有时候会遇到这样尴尬的局面。比如在“萨斯”侵袭中国的那一年,有些公司就对销售费用预算作出了及时的修改,有的是调高收入目标,有的是调低收入目标;有的是追加事件营销费用预算,有的是减少营销投入。再比如,2004年的石油涨价,深受石油涨价影响的很多企业,有的调高盈利预算,有的调低盈利预算。还有,在制定销售费用预算时盲目乐观,或者过于悲观,导致销售收入远远达不到或者会被大幅超过的情况下,为了使销售费用预算进一步发挥控制功能,进行修改也是必要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