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选品与陈列的黄金法则

便利店选品与陈列的黄金法则,第1张

作者 | 王宪裕

微信ID:Retail-Finance

当传统的夫妻老婆店、社区小卖部逐渐转型为便利店后,消费者对其印象的改观直接体现在门店环境、商品陈列上。

门店清洁明亮、干净整齐,商品陈列井然有序只是最基础的一步,好的商品陈列才是实现商品引流、门店盈利的关键。而这其中,有大学问。

相较于超市、大卖场,便利店这个店型虽小,但五脏俱全,给消费者带来的是小而美的即时消费品的最佳场所。

作为一个注重坪效的业态,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陈列饱满性与购物舒适性的有效统一。便利店SKU一般在1500以上,因此,选品跟陈列显得更重要了。

便利店运用销售时点情报(POS)系统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而调整进货商品,淘汰弱品,让新品进入。商品统计分析周期从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时长与商品特性、公司经营策略密不可分。

以7-ELEVEn为例,每两周就会有新品上架,每次新品数目介于30~50个之间。换算下来,每年至少有1000~1200件商品被淘汰,如此规律的汰弱上新机制,除了确保商品符合门店效益外,也刺激消费者购买欲,吸引尝鲜、尝新的消费者入店,增强消费黏性。

谈到选品,除了依靠大数据所提供的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商品分析外,另一个关键核心就是“商品采购人员”。

除了定期跑市场、做市调报告,了解市场动态与竞争店的商品结构及优劣分析外,商品采购人员还要负责淘汰滞销品、开发新品,配合气候四季运转、年节假日等进行变动,还要配合公司促销活动档期,甚至反向控制新品上市周期。

因此,采购人员的培养都需要经过店长以上的层级,“要懂商品、懂卖场、懂消费者、懂竞争者”。

便利店商品大同小异,想要提升消费者的心智占有率,差异化的商品才具备优势。掌握消费热点的采购人员,也必须因“时”利导调整工作职能与方向。

前台湾7-ELEVEn总经理徐重仁曾推行“FBO”策略,以First(第一)、Best(最佳)、Only(唯一)为目的来引导采购人员的方向:由被动接受厂商提供的新品,逐渐转向主动要求厂商开发新品、独家商品、联名商品来吸引消费者,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心占率。

消费者对便利店的品牌忠诚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同小异的便利店打不破“谁离我近我就去哪买”的消费定律,而“FBO”策略的目的就是要养成消费者“非你不可”的习惯,即使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牺牲些距离上的便利性。

提到便利店货架商品的选品与摆设基础原则,可以从高度、深度、广度三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高度。

便利店的货架高度一般介于135cm 180cm之间,最高的货架通常靠墙放置。除了考虑补货、取货的便利性外,也要考虑整体空间的通透性,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压迫感。

有些企业会设定“天际线”,将商品的陈列高度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但也有少数的便利店会采用全店一米八高度货架。

笔者认为,在寸土寸金的便利店内,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陈列的品项数而做出相应规划。若从视觉效果的角度来看,高度介于80cm~130cm之间是黄金陈列高度,最能抢占视线。

第二,深度。

以货架设备来说,目前行业内普遍层板的深度介于15cm 35cm之间,一般为上浅下深。

基于陈列效果及美观性,甚至出于库存商品与资金积压的考量,不同性质的货架层板深度是可以调整的,比如膨化商品,除了底层外的其余层板深度可以调整一致。

关于“深度”,除了货架规格外,还包含“商品”的深度,即商品的包装差别与价格带。

在有限的陈列空间里要增加业绩就必须在商品的“单价”上找到可以施力的空间,具体体现在“目的性购买”的商品上,比如非食或者粮油调酒类商品。

第三,广度。

设备方面,大多数便利店货架的宽度是90cm,端架通常是70cm,但有些端架会调整为60cm,这要根据货架底层层板深度是35cm还是30cm来配置,关键点是体现整体陈列的美感与走道的舒适性。如果最底层层板用的是30cm的,那在同样的平面货架布局下走道的宽度可以多10cm,对坪数小的门店而言,空间压迫感就相对小了。

回到商品上的“广度”,指的是陈列的排面呈现方式。有的以品牌为基础延伸、有的以包装规格维度满足、有的以四级品类结构中的小类来扩展、有的是以商品价格带来凸显,比如说商品均价。

在另一方面,因货架节数不同、商圈选址不同,所以在商品陈列的广度上会有差异化的效果。

便利店空间有限,商品选品与陈列就要符合门店与总部的最大利益,空间的运用也要效益最大化。

除了目标商品外,如何让消费者在进店后多看、多买?这就关联到门店设备与货架的布局及运用等细节。

比如说,不同商圈选址的货架定位及消费者行走主动线会有差异,商圈街道选址跟社区选址肯定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样的货架商品配置,定位及动线设计也不尽然相同。

有些门店要的特性是让消费者快速选品、快速结账,有些门店是为了延长消费者购物时间。这些设计的前提是透过 历史 销售的“大数据”分析后决策的,通常新开门店会在开业后一个季度复盘门店是否需要调整货架配置与位置。

另一个常见的策略,就是在柜台区的桌面放些小商品,如糖果、巧克力、计生用品、应景商品或者主打的促销商品等。

这是台湾便利店行之有效的做法,也是一个由下而上、由门店反推至总部的营销策略。

2005年,台湾7-ELEVEn业绩衰退,为了突破业绩缺口、创新营销方式,通过当时收银机取得的来客性别、年龄层等数据分析得知,有60%以上的顾客为男性,为了吸引更多女性客群,于是参考了香港及新加坡7-ELEVEn的消费满额送Hello Kitty磁铁活动,只要消费满77元就可获得一片磁铁(随机,类似盲盒的概念)。

在现金支付主导的年代,为了协助消费者凑满77元,有些门店会在柜台区放些低单价的小商品,协助消费者凑满77元或77元的倍数。经过不断演化,渐渐地就形成了如今的银台商品区。

连锁便利店体系,会依照标准化来打造门店,卖场设计有严格规范。如今,在区域督导的协助下,每家店会依照商圈选址及客群有不同的空间规划、商品陈设等,因地制宜、千店千面,因此连锁经营的单店化是必然趋势。

总部设立督导协助各家便利店货架的摆设,加上大数据的分析以及各门店店长的一线观察,凸显单店特色已然是时代潮流,这也符合“单店经营、单品管理”的概念。

不过,发展单店特色最考验的是店长及督导的观念与能力,有权力调整货架摆设的前提是先具备优秀的经营能力,否则容易形成一店多面,千店千面最终变成“千店一千零一面”。

对便利店的较长时间的访问,总结出小型便利店的最佳的经营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人们前往中大型超市购物的习惯已经不断形成。超市以其价格上的优势,购物过程的方便,不断地冲击着一些小型便利店的生存。为了能正确的认识和分析目前真正存在的问题,并简单的对附近的其他店铺进行了访问和比较:

1、这店已经开了多少年了?

店主:头尾算起来大概有9年了。

2、您的店一直都是开在这个位置的吗?

店主:不是的,我以前是开在街对面的,大概是5年前吧,对面房租到期,就花了32万买了这家店面。一直到现在。

3、可以谈谈您这几年开店的详细情况吗?

店主:没问题。大概是93年上半年,我以500元的月租费租下了对面的店面,开始经营便利店,那时由于这一带的住宅还没有正式交付使用,前面的上陡门农贸市场还没有正式投入运营,所以暂时比较冷清,生意不是很好,但我知道不用多久这里肯定是会热闹的。不久对面开了很多店,农贸市场也营业了,这一带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我的生意也同时红火了好一阵子,人们买了菜回家都会经过这里,带点东西回去。但是没有多久,对面也开了一家同样性质的便民店,尽管受了点影响,但老顾客还是喜欢到我这里买东西。是97年的上半年吧,我的房租到期,在这之前我就已经花了32万买了对面的更大一点的店面,也就是现在的这家,以前跟我竞争的那家也在同时关门了,我的生意又红了一段时间。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农贸市场对面的超市不断被人们接受,人们的购买意识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超市便宜的价格吸引了大量顾客,还有就是在农贸附近开了大概有三家的便利店,由于房子是自己的不用分摊房租费,就慢慢地降了一些商品的价格,生意一直就是保持到现在,还有就是2000年你给我出的一些主意,之后你也都基本清楚了。

4、你是指我建议你的通宵服务和一定程度送货上门是吗?

店主:是的。

5、那你可以详细一点跟我介绍一下当时实行后在生意上的变化吗?

店主:其实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通宵吧,我的店基本上在凌晨4点左右关门,也就是附近排挡的关门时间。这期间不少晚归的,喜欢出来吃宵夜的人会前来购买香烟、饮料、小零食等等,店里因此增加了不错的收入,有时候可以卖好几百的呢。至于送外卖嘛,其实对店的整体收入尽管有一定的提高,但不是很大,因为我们送的都是附近的一些老顾客,他们如果没有我们送的话,平时也会下来买的,我觉得这样反而不是很合算。

6、哦,是这样的啊,那么请再具体介绍一下这里的一些附加费用?

店主:这里的费用可多了。先是税收:有国税地税,工商管理费,还有门前三包费,住宅区里的绿化费,卫生费,前几年还有什么治安费,多着了。

7、那你是将这些所有的费用都算在店里的开支吗?

店主:是的,我们会每个月有一次结算,把所有的费都分摊进行结算,分摊结算可是你教我的哦。(笑)

8、您可以再具体讲讲送货上门吗?

店主:好的。我们只负责送大概半径200米的范围(这是我根据她的介绍总结的),生意因此有一定的增加,原来到旁边店里买的人,有时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向我们打电话。但这种情况并不是很多,还是基本像我前面说的那样,老顾客居多。

9、既然附近店里的生意也多少给你拉了点过来,那为什么其他店不进行送货上门?

店主:这个问题我也想不明白,我家先生是半班制,会有空来店里,所以可以给一些需要的人提供送货上门,而其他店据我所知都只有一个人,所以很难实行上门。

10、那他们也包括你自己为什么不专门雇佣若干人,提供更大范围的送货上门服务呢?这样也许可以更能体现这种经营方式的优越性哦。

店主:这个我们也想过,只是还暂时不敢尝试。因为这里的店比较多,人们可以不用走太多的路就可以到店了,所以我怕顾了人,而生意却不会因此好很多。

11、要不要我先帮你做做试试啊?

店主:好啊,如果你有时间的话(笑)。

第二部分 送货上门服务的实验记录总结

我在访问星星便利店之前便已经考虑了小型便利店的送货上门方式,为了能更进一步的证明我的思想,即送货上门是小型便利店一个竞争优势,我大胆的做了一个尝试。

2月3日,我替星星便利店印了500份的送货上门服务价目表,而且直接写明免费送货上门,分发到住宅区内的500个信箱。我就开始负责送货上门的工作。

2月3日当天完成送货服务7家,现金收入488元。其中有两家是我负责送的,三家是以前未曾送过的对象,送的商品是一箱旺仔牛奶,一箱瓶装的双鹿啤酒,和三大袋的卫生纸。这里并不能证明那500份价目表起了多大的作用,我们就来看看从这一天起到2月13日的销售户数和收入情况。见图一

图一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送货上门服务对象有一个上升的缓慢趋势,多少已经证明送货上门对小型便利店来说是值得一试的,而且人们的反应也相当良好。由于过年的介入,我们的实验效果不是相当明显,但从店主的口述中得知,这种热闹的送货上门情况以前还是没有出现过的,并且在正月初8以后三天,据回复说每天的送货户数平均在10户左右,并且区域不断也是有点扩大,而且价目表送到的人家的购物量有一定的增加。并且由于价目单的发送使星星便利店的知名度也提高了不少,较远距离的人也开始关注星星便利店。

通过这段时间的详细实验记录和观察,以及加上以前对星星便利店的了解,小型便利店的主导优势就是小,小就有其灵活性,如何运用这种灵活性就成了便利店成功或失败,是否可以长期发展壮大的关键。 第三部分 小型便利店存在

的劣势以及解决方法

自大型超市零售出现之后,小型便利店的缺点和劣势就非常明显的暴露了出来。这里主要指出两点:

1、在价格上绝对不存在优势,不论是从进货渠道,还是销售量上都是无法与之相抗衡的,所以价格是不可能会与超市持平或者更低。要想以低价格取胜是根本不可能的。

2 在品种的丰富程度上,小型便利店不可能做到像大型超市这样琳琅满目,只有在充分考虑地域上的区别,人们生活方式的区别基础上,选择人们购买最频繁的商品,和一些独特的商品进行销售。

3也是最主要的,就是他的小。也主要是因为小而导致了前面两点的缺陷。但是他的小又同样是构成了其优势所在。这在下面详细说明。

所以小型便利店是不可能与中大型超市一样,采取相同或相近的销售方式和管理方法,应当要有自己独特之处,充分发挥自己小的优势,灵活应对。

在这里星星便利店就给了我们一个比较好的启示:

1、由于品种不丰富,在所销售的商品的选择和方式上,应当要有很独到的一面。星星便利店就很好的掌握了其中的窍门。例如在散装饼干的销售上,星星便利店就充分的利用了商家顾客的信息的不对称性,可以达到50%的利润。将一些有小包装的饼干捆绑销售,即将各种不同价格的饼干一起销售,计算出最高利润的销售方式。这样顾客可以吃到各种口味的饼干,商家又赚取了最大利润。还销售大量没有品牌,但味道独特的饼干,这种饼干进价低,市场上量少,可以有很大利润空间(这是建立在有特殊渠道的基础上)。

2、小型便利店的最佳店址是在住宅区,并且要尽可能的离农贸市场近,越多的客人经过你的便利店就越好。星星便利店就在这方面占了很大的优势,正好是在上陡门住宅区最繁华的小街,而且距离农贸市场比较近,但是单就这点而言,有两家店是更有优势,正好是在市场的必经路口。农贸附近就集中了整个住宅区的三分之二的小型便利店(在我的访问调查范围之内)。

3、 通宵服务是小型便利店的一个法宝,他真正体现了其小的灵活性。不过要能真正做到通宵服务也是要有一定客观条件限制的,在你的经营地区是否有通宵服务的可能性,其通宵成本的d性是否足够小,或者简单的说也就是通宵服务是否真正有利可图。星星便利店之所以能够做到通宵服务与其所在的店址是密不可分的,从上面的访问中我们就已经清楚的知道了,在店的附近有很多通宵经营的排挡,这是其根本所在。

4、采取灵活的外送服务是小型便利店竞争的优势体现。对此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分析。前面我们已经看到,送货上门有一定的成效,这里我们就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比较,看看送货上门服务对小型便利店来说是不是一个不错的销售方式。首先是横向比较:我在这期间也走访了几家附近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便利店,还没有一家雇佣送货上门的服务生,只有在附近的7家做批发的杂货店配备三轮车和负责送货的服务生。所以只要对此进行简单的比较就可以看出送货上门的优势。一般的便利店都是在这过年期间在店门的正前方摆放一张比较大的桌子,铺上一条比较艳丽的花布以衬托节日的气氛,并有方便顾客的作用。而因为我的实验,星星便利店则有了一个规范的送货上门流程,简单的数据表明,星星便利店一天的销售额是其他便利店的大约10%,这是送货上门体现的优势,充分挖掘了潜在顾客。其次再做一个纵向比较,由于没有详细的历史数据,只能从店主的记忆中得出,过年这一阶段的销售额与过去几年在同一时段的销售额相比较,有很大的增加,而且基本是增加在啤酒、饮料上,而送货上门的主要商品正是啤酒、饮料、香烟、以及大件物品。从这两方面我们就不难看出,送货上门是小型便利店开展竞争的一个有效手段。

但是在星星便利店有几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首先是我所访问过的便利店都是家庭式的,以家庭为单位,这种方式不一定坏,但是星星便利店却做得很不好,这里主要体现在他的费用资金管理上相当混乱,在访问中提到的费用问题,没有将便利店的费用和家庭的费用分别对待,比如没有将国税、地税、工商管理费同卫生费、治安费等住宅区的管理费用区别记录,而是一并地算在便利店的费用支出上,虽然这些费用不是很高,目前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如果这些费用一旦增多就会对商店的现金管理产生很大的混乱。所以将店里的费用和家庭费用区别对待是相当关键的,这也是这种家庭式管理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次,接收信息比较迟缓,就比如今年的啤酒销售上,星星便利店在过年以后才发现今年的百威啤酒才是热点,而蓝带几乎是滞销,但是他在年底却已经进了大量的蓝带啤酒。这种对信息的把握程度过低,是小型便利店的一个很大不足。如果它可以在年底进货时能很好的把握住这个信息就不会出现这种局面了。

最后,在服务的方式上,星星便利店对老顾客可以以相当便宜的价格出售,而对新顾客则是先以较高点的价格试探,之后在做应变,即价格的透明度较低。这样会很难把握住新顾客,不容易让新顾客产生信任感。

如何把握优势,克服劣势,寻求新的独特的经营方式,是小型便利店发展的关键,要学会运用新的科技工具。我还发现,品牌对于小型便利店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吸引更多的新顾客,而且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第四部分 调查访问小结

在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也是短短几年,从国外传来的经营管理经验往往以大型超市的居多,而在我们国内小型零售商却是一支相当庞大的队伍,但是他们有是小打小闹式的经营,没有一套特殊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所以对小型便利店的观察和研究是相当必要的,以上调查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9782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