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标致工厂从事制造业已经有些时日,但它们进入有轮交通工具领域还是因为自行车。阿尔芒·标致(Armand Peugeot)于1882年推出了“Le Grand Bi”的penny-farthing及其随后的一系列自行车。
阿尔芒·标致在与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会面之后,就开始对汽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889年,标致生产了其第一辆汽车(三轮蒸汽动力)。蒸汽机笨重且体积巨大,而且在开动之前需要作很长时间的准备。所以随着燃油内燃机发动机的出现,蒸汽机很快就被逃汰了。1890年,第一辆使用戴姆勒发动机的燃油四轮标致车问世。
1892年,标致共生产了29辆车。标致也是那年第一家在汽油动力汽车上采用橡胶轮胎的制造商。
1896年,标致推出了自己的发动机,从此不再依靠戴姆勒提供。汽车的技术也不断进步,发动机从汽车下面被移到了前面发动机盖下面,方向盘也被采用,这时的车看起来已经非常像现代的汽车了。
1903年,标致还推出了摩托车并使用标致的品牌直到今天。
1913年,朱尔·古(Jules Goux)驾驶标致赢了印第安纳波利斯500大赛(Indianapolis 500)。这辆汽车使用由埃内斯特·亨利(Ernest Henry)设计的直列四缸发动机,它同样赢了国际汽车大奖赛(Grand Prix)。这项设计对赛车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滞留在美国的标致赛车手参加1914年赛季时,由于不能从法国运来零部件,所以车主就将它送到哈里·阿米纽斯·米勒(Harry Arminius Miller)和年轻的机械师弗雷德·奥芬豪瑟(Fred Offenhauser)的修车行去保养。他们对标致发动机的熟悉成就了著名的米勒赛车用发动机,后来又发展成奥芬豪瑟赛车用发动机。
那一年,标致生产了法国一半的汽车。1916年和1919年再次赢得了印第安纳波利斯500大赛。
1914年至1918年期间,标致转型为主要的武器和军车生产商,包括自行车、坦克和炮d。战后,汽车的生产又重回正轨,汽车也不再是富人们的玩具,成了大众可以承受的消费品。
1929年,标致201推出,这是标致第一次使用数字---中间为“0“的三个数字---对产品进行命名,这也成为以后标致命名的方法。这也是第一款量产的独立前悬挂的汽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标致工厂被德国人接管,用来生产卡车和货车。
1948年,标致公司重新开始汽车生产,并推出了标致203。随后又推出了多种型号,其中大量款式优美的车都是由意大利皮宁法里纳设计公司(Pininfarina)设计的。1958年,标致开始在美国销售汽车。同其他欧洲制造商纷纷与其它公司合作一样,标致从1966年和1972年开始分别与雷诺和沃尔沃汽车共同生产汽车。
1974年,标致收购了雪铁龙30%的股份,并在1976年法国政府注入了大量资金后完全接管了新公司。雪铁龙的支持者抱怨这样的合并令雪铁龙的创新传统和特色无法传承。合并后的母公司叫PSA (Peugeot Société Anonyme) 集团,两个品牌仍然独立存在,但是共享工程和技术资源。
1978年,由于克莱斯勒公司陷入经营困境,集团买下了克莱斯勒欧洲分部(前身是Rootes和Simca公司)。这些工厂设备陈旧,款式过时,这笔投资也给PSA集团带来了财务问题。自此之后克莱斯勒/Simca的车型改用Talbot这一品牌,直到1986年停产。标致买下的克莱斯勒欧洲分部共生产克莱斯勒的Sunbeam, Horizon, Avenger和Alpine这几种款式。在80年代初期,还推出了Talbot牌的新款式--Solara(Alpine掀背车的四门款), Samba(替代Sunbeam的小型掀背车),以及Tagora(以标致505为原型的大型四门轿车)。
1983年,标致205大获成功,使得整个方向转好,之后一系列成功车型陆续推出。
1986年,Talbot这一品牌被取消,Horizon/Alpine/Solara等车型全部停止生产。Talbot牌Arizona型车改称309,在 Ryton 和 Poissy 的生产流水线也相应改为生产标致车。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因为这意味着标致第一次在英国生产。Talbot品牌在一些商用车辆上还存活了一段时间,1992年,它被完全的取消掉了。
玛莎拉蒂(Maserati)是一家意大利豪华汽车制造商,1914年12月1日成立于博洛尼亚(Bologna),公司总部现设于摩德纳(Modena),品牌的标志为一支三叉戟。1993年菲亚特(FiatS.p.A.)收购玛莎拉蒂,但品牌得以保留。玛莎拉蒂曾经是法拉利(一家菲亚特拥有大部分股权的公司)的一部分,现为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直接拥有。而今的玛莎拉蒂全新轿跑系列是意大利顶尖轿跑车制作技术的体现,也是意大利设计美学以及优质工匠设计思维的完美结合。[1]
1914年——玛莎拉蒂公司创立。
1925年——玛莎拉蒂公司更名并使用三叉戟的品牌标识。
1926年——玛莎拉蒂首款带有Logo的跑车Tipo 26诞生。
1926年4月——玛莎拉蒂Tipo 26跑车参加Targa
Florio耐力赛。
1929年——玛莎拉蒂V4跑车打破了当时的最快世界记录。
1931年——Alfieri
Maserati的绝作4CTR和前轮驱动的8C2500问世。
1932年——Alfieri
Maserati去世。
1933年——Tazio
Nuvolari加盟,并在技术、底盘改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1937年——玛莎拉蒂出售部分股份给Orsi家庭,公司总部则迁至摩德纳(Modena)。
1939年5月30日——一位车手驾驶着玛莎拉蒂8CTF取得了美国印蒂安纳波利斯500英里大赛的胜利,并在1940年,再次取得该赛事的胜利。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玛莎拉蒂暂时中止了跑车制造,转而开始生产机械工具、火花塞和其他电子设备。
1947年——玛莎拉蒂工厂恢复了跑车的生产,并推出由宾尼法里纳设计的A6
跑车。
1957年——玛莎拉蒂正式退出了汽车比赛,开始专注于开发民用车型。
1959年——玛莎拉蒂推出了3500 GT和5000
GT。
1962年——玛莎拉蒂推出了Sebring双座跑车,并陆续推出了Mistral和玛莎拉蒂首款四门轿车Quattroporte。
1968年——雪铁龙收购了玛莎拉蒂。
1973年——玛莎拉蒂再次易手,由意大利国有公司GEPI接管。
1976年——玛莎拉蒂推出了两款新车:Kyalami和Giugiaro设计的Quattroporte
III。
1993年——菲亚特汽车公司购买了玛莎拉蒂的全部股份,这堪称是玛莎拉蒂的转折点。
1994年——玛莎拉蒂在归入菲亚特后首次推出了新款汽车:Quattroporte总裁系列精英版。
1997年7月1日——菲亚特将玛莎拉蒂售予了法拉利。
2000年——玛莎拉蒂对营销网络进行了全面重组,扩大了工厂规模,搭建了新的管理办公室,进一步推动了公司革新的步伐。
2001年——Spyder问世,并在法兰克福车展完成了自己的首秀。
2004年——玛莎拉蒂推出了MC12超级跑车,意味着它将重返赛事。
2005年初——法拉利将玛莎拉蒂所有权转让给菲亚特。
[23]
2007年——由著名设计师宾尼法利纳设计的双门跑车GranTurismo日内瓦车展上展出。
2010年——玛莎拉蒂举办首届Trofeo
MC世界锦标赛。
2011年——玛莎拉蒂开启了与意大利航海家吉奥瓦尼·索迪尼Giovanni
Soldini的合作,发起了多项重大航海挑战。“玛莎拉蒂号”是世界上最快的单体帆船,它与吉奥瓦尼·索迪尼一起共同诠释三叉戟的核心价值:激情、速度、勇气与分享。
2013年4月——玛莎拉蒂与国际知名家具大厂扎诺塔
(Zanotta)跨界合作,在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展出全新“海神王座” LoungeChair Maserati By Zanotta。
2013年——全新的玛莎拉蒂QUATTROPORTE总裁系列精英版推出。
2013年12月4日——玛莎拉蒂正式开始为期一年的百年周年纪念活动,将一直持续到2014年12月1日。
2014年1月——吉奥瓦尼·索迪尼船长率领“玛莎拉蒂号”在里约热内卢越过终点线,创造了全新的航海纪录。
2014年3月——玛莎拉蒂最新Alfieri
2+2概念跑车在第84届日内瓦车展全球首发,为玛莎拉蒂品牌的百年庆典谱写又一华彩乐章。
2014年3月——全新玛莎拉蒂GHIBLI励志短片于第48届美国超级碗首发,以“卓尔不凡”的全新理念拉开了进军主流豪华汽车市场的序幕。
2014年3月——玛莎拉蒂与La
Martina联合举办的“玛莎拉蒂百年马球之旅”马球巡回赛在美国开幕,巡回赛共四轮,分别在美国、中国、英国、阿联酋举办,将在2015年初闭幕。[19] [25-2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