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
在中医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百病小柴胡,这意思是小柴胡非常好用。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家喻户晓的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颗粒由汉代大医张仲景所创,收录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作为汤药,叫小柴胡汤,方子是这样的:柴胡24克、半夏、生姜、黄芩、人参、炙甘草各9克,大枣4枚。
制成中成药以后叫小柴胡颗粒。
大家都知道,小柴胡颗粒可以治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后期都可以用它来调理,那么,除了治感冒,小柴胡颗粒还有哪些妙用呢?
且听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1、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是由肝脏合成的,它从肝脏出来以后,要顺着胆管往下走,但是现在它却脱离了原本的轨道,跑到胃里去了。
正常来讲,胆汁要听从肝的指挥,肝主疏泄,肝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肝功能有所下降,胆汁就不受控制了,就有了僭越妄为之嫌,中医戏称“胆汁造反”了。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用了四个字来形容:心烦喜呕。烦在中医来讲就是一种不良情绪。
好,接着讲胆汁走到胃以后,到了别人的地盘,就得客随主便了。眼下是什么情况呢?是肝木克脾土,肝把坏情绪传给了脾,脾胃受到伤害,胃气降不下去,胆汁跟着上逆的胃气一并反了上去,西医就叫胆汁反流性胃炎。
柴胡疏肝解郁,把郁闷的情绪疏解,把郁结的肝气疏散,半夏降逆,把上逆的胃气降下去,让胆汁回到它原来的地方,那么,由胆汁上逆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的症状也就烟消云散了。
2、慢性咽炎
咽炎大多跟上火有关,急性的一般是实火,夏桑菊颗粒基本上一吃就见效。慢性的通常是虚火,叫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灼烧咽喉,经常熬夜的人比较多见,对于这种情况,中医也有一个不错的中成药叫玄麦甘桔颗粒。
还有一种火,叫郁火,一个人总是闷闷不乐,长期心情压抑,不能舒展,郁而化火,引起的慢性咽炎要找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有柴胡,它能疏肝解郁呀,一下子治到根儿上去了。
3、腰痛
这种腰痛是怎么回事呢?是用了很多补肾的,壮腰的药物,还是反反复复的痛。这个时候,就要深刻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日里总是无缘无故发脾气啊,肝是属木的,遇到一丁点火星都有可能烧起来,这个时候,也不能坐以待毙呀,肾水会赶过去,去灭肝火,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中医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叫子盗母气。
这种腰痛有一个特点,一生气就痛,或者痛得更厉害。用什么?小柴胡颗粒。
4、口干口苦
口干不一定是阴虚,也有可能是肝经有郁火,郁火灼烧口腔。口苦是因为胆汁上逆,胆汁或随郁火上逆,或随胃气上逆。
5、中耳炎
这是郁火烧到耳朵了,耳朵周围走的虽然是胆经,但肝和胆的关系非常不一般,有一个成语叫肝胆相照,肝和胆呀就像兄弟俩,一路走来,相互扶持,相互承担,肝经有郁火,一不留神就烧到胆经去了,顺着胆经又烧到了耳朵。
6、经前期综合症
女性朋友到了月经的前几天,常常感到烦躁,好像总有一股莫名的火气,这火气一定要发出来才能舒服一点,等到过了这几天,又慢慢恢复平静,也是肝气郁结的原因,治法无非就是疏肝理气。
7、解酒
酒后的症状有哪些?头晕头痛,口苦咽干,还会呕吐。酒这种东西,伤肝伤胃,小柴胡虽然是调肝的方子,但它里头还有顾护脾胃的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有这四员大将,张仲景非常看重这四味药。
8、胁肋胀痛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的时候,有一个相对简单的办法是翻开经络图,去图上寻找对应的经络。
胁肋走的是肝经,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肝气郁结了?如果是胀着痛,大多是气郁的原因,可以吃点小柴胡颗粒。如果是刺痛,是气郁导致血瘀了,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吃点血府逐瘀丸。
9、偏头痛
痛在一侧或者两侧,中医认为头部两侧归少阳胆经所管,所以就给取了个名字叫少阳头痛,这不正是小柴胡的主治范围么?
10、过敏
比方说到了春天,草长莺飞,万物复苏,风也多了起来,春风一吹,柳絮啊,花粉啊漫天飞舞,好多人就要打喷嚏,流鼻涕,还有各种瘙痒,皮肤痒,眼睛也痒,西医讲的过敏在中医看来其实是因为正气不足,面对外界的各种邪气难以招架。
小柴胡里有提升正气的人参,有甘草、生姜、大枣,正气足,既能抵御外邪,又能驱邪外出。
4个孩子案例,教你如何妙用“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汤,被称为千古奇方,中外应用广泛,其中成药小柴胡颗粒〈组方同经方小柴胡汤完全相同〉也深受很多妈妈和西医大夫的青睐。学过辨证的我们了解到小柴胡是少阳证的主药,但是很多严谨的中医小白妈妈们暂时没学习六纲辨证,想用却担心用错,下面呢,就一起通过几个案例和大家八一八小柴胡颗粒的应用。
小柴胡颗粒,说明书写的:
成分为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前面写的解表散寒,疏肝和胃,用于外感,邪犯少阳,这些没有中医基础的妈妈们可能理解有点困难,那就直接来看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里面提到的少阳,是六纲辨证里的一个。这是少见的中成药说明书里直接提到六纲辨证名词的药。我想大概是因为小柴胡容易用,但也容易用错的缘故吧。
先补充一下上焦的概念:
这两个孩子发烧的孩子上身发红,就是上焦的位置。也就是我们的横膈膜以上的位置,包括了头面,脖子,上肢,统称为上焦。
其他说的是小柴胡颗粒的适应的主要症状:胸胁是指两肋中间的三角区,也就差不是腋下到腰这段部分,苦满就是一种闷闷的感觉,感觉有东西堵着。食欲不振是我们常常说的胃口不好,是中焦脾胃的毛病。心烦喜呕,病位也在中焦。所以归纳下来,小柴胡颗粒应用于中焦瘀堵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人体的气血在一个时间内是恒定的,均匀流动在全身各个部位,一旦中焦发生瘀堵,由于路不通了,就要调动更多的气血去处理这个淤堵,气血往上面走,身体表现出来来就是直接上焦的热证和下焦的虚寒(因为下焦的气血上去解决问题了嘛)。
可以想象竖起一根你的手指,用绳子勒住中间,其上部一定会发红。发烫,下部会发白。原因是气血去了上面,并产生了热;下面空虚了,所以会变白,并且寒凉。有上焦热伴下焦寒的,用小柴胡的几率很大。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对于孩子来说,上焦热也有积食和外感导致的,需要排除一下。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看一下小柴胡颗粒对应的上焦热证和下焦寒证会有哪些呢?
上焦的热证有:
咽喉:咽喉红肿、扁桃体发炎、扁桃体化脓、嗓子不舒服;
嘴唇:嘴角发炎或长疮、唇周发炎或长疮;
鼻子:黄鼻涕、黄鼻屎;
耳朵:耳朵疼、流脓、中耳炎、抓耳朵;
眼睛:发红、结膜炎、揉眼睛;
脸:脸上长东西。
下焦的寒证有:
大便:有不消化物,酸味,不成型,便稀,腹泻。
小便:清长,量多或者次数多。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小柴胡对应的上焦热证几乎都是在孔窍处。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97
如果说皮肤是我们的第一道门户,那么孔窍处就是第二道,按照伤寒论里小柴胡汤的使用条文,当气血不足时,极容易在第二道门户发生正邪斗争,就是西医所说的发炎,中医所指的就是热证。(注:中医理解红黄为热,青白为寒,西医的发炎,也是热证的代名词)
接着,来看案例
1
一只眼睛早上起床红肿,脸上皮肤一直干燥,眼睛红肿(热证)
大便:三次左右,不太臭,黄色、有没消化的菜(寒证)
冷热:一直不喜欢盖被子,只要醒就不盖
小便:正常
食欲:挺好的
睡眠情况:还可以
出汗情况:正常
喝水情况:不是特喜欢喝水,还可以
手心比平时烫不:不烫
小孩多大:一岁五个月
其它症状:皮肤干燥,其他没有
来做分析:
有上焦热证:眼睛红肿,皮肤干燥(热证)
有下焦寒证:大便有不消化物,不臭(寒证)
并且病发在眼睛这个孔窍处。
用药:小柴胡颗粒
反馈:三天后反馈眼睛就好了,不肿了。
2
案例二主诉:一岁五个月小儿,早起眼睛有很多眼屎,导致眼睛睁不开,都是粘液。昨天开始多给水喝,下午睡觉的时候眼睛又有眼屎,平时白天眼角那里有点眼屎,今天早晨眼屎特别多,而且眼睛都红肿了睁不开了,咽喉小舌头那里有点红。
饮食情况:早晨喝粥,加一点鸡蛋晚上绿豆粥,土豆,还有昨天吃了两个大枣。
大便:大便这几天一天一次
冷热:和平时一样
小便:早上起来黄色,白天喝水后正常
食欲:还算正常
睡眠:还可以
出汗:比平时爱出汗,主要是后背
喝水:比平时多一点
手心:正常
其它:前两天发烧刚好。
分析:
有上焦的热证:眼睛红肿有眼屎,喉咙红。(热证)
因为下焦没有任何异常,而且是眼睛和喉咙这两个孔窍处的热证,所以建议小柴胡颗粒.
反馈述:晚上喝半袋小柴胡颗粒,今天早晨眼屎就一点,而且还不怎么肿了,晚上做太极,今天早晨的舌苔颜色特别好,谢谢大家的帮忙。
3
案例三主诉:七个月宝宝,上吐下泻,喂少量奶也要吐,有七天了,水便分离,味道发酸,一天拉七八次,希望止泻,还有红屁股要怎么解决,都流血烂了。
大便:拉肚子七天,黄颜色,水便分离,没有形状,不臭,发酸
冷热:比以前怕热,出汗多一点
小便:小便发黄,量少
饮食:一直不爱吃奶,纯奶粉,吃的量少,前半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拉肚子前喂了几次。白粥和米糊,拉肚子后没加辅食了。
睡眠:一直不爱睡觉,睡眠时间不长,晚上睡两个钟起来吃一点奶,白天睡一次,半小时左右。
出汗:比平时多汗
喝水:一直没喝水的习惯,偶尔喝二十毫升,温水
温度:手心比平时烫一点,手脚从出生就一直出汗,冰凉
其它:嘴巴红
病程:发病7天了,上吐下泻,带去医院抽血验大便,开了阿莫西林和杜拉宝,吃了三天没效,还是水便分离大便,舌苔发红,很干净,上面没东西。
上焦的热证有:嘴巴红,手心比平时烫,舌苔发红。
下焦的寒证有:水便分离,不臭,发酸。
结合上吐下泻,感觉是中焦有淤堵。而且没有积食的证据。用药:小柴胡颗粒
4
案例四主诉:一岁八个月小男孩:发烧38.2度,出点汗降温,过会儿又发烧。拉肚子,凌晨到现在拉了4次。
大便:前天开始大便次数增多,原来一天一到两次,这几天三到四次,黄色,有粘液,不成形,比较臭。
冷热:感觉小孩不爱盖被子,总要脱袜子。
小便: 小便从前天晚上开始增多,色清,味道还好,原来晚上尿不太多,不用换尿不湿,现不换不行。
食欲:食欲比以前差,吃的少了三分之一
睡眠:比以前都容易入睡,一上床就能睡着,但会翻来翻去,趴着睡和侧着睡各一半时间,仰卧较少。烧后晚上哭一两次。
出汗:以前头背爱出汗,最近出的少了
喝水:一直不爱喝水
体温:手心一直偏热,肚子也比背后热,大椎容易发凉,脚心不容易热,四肢平时偏凉,只有发烧时才是热的,发烧时手心出汗
其他:一点点口臭
发烧24小时腹泻两天了,一天四次,每次把尿都容易拉一点点便便。给他昨晚吃了一次保和丸,今天未做处理。舌苔有点中后部薄白苔,他不给我拍。我感觉像是脾肾阳虚泄泻,不知是不是过食生冷,积食发烧,但舌头不红,脾气又很虚,口水很多,睡觉露睛,我不敢给药,我就是很矛盾,积食我想用焦三仙加鸡内金,但我又怕这些药会加重泄泻。我想捏脊,但是他发烧,我想着是不是倒捏好,脾胃给他做大拇指上的推拿。泄泻问题想着补大肠,但又怕积食出不来。他比同龄的孩子四肢不温,并且很容易便便不成形,我感觉还是阳虚。他这两天夜里小便特别多,再加上五更泻,我感觉脾阳虚影响到肾了。
上焦的热证有:手心发热,有口臭,反复发烧。
下焦的寒证有:小便增多,清长。
反复发烧是有些正气不足,无法长时间对抗病邪,出现拉锯战的局面(拉锯也是小柴胡适用的关键点),结合上下焦的各种寒热症状,排除积食和外感。
用药建议:小柴胡颗粒
用药反馈:用药两天还是有点咳嗽,痰非常滑利的那种,稍有点鼻塞,精神状态好多了,昨晚睡觉也好。以我的经验,已经快好了,正气恢复正常了。
树叶分割线
我们用简单粗暴的上焦有热下焦有寒的辨别方式来说了一下小柴胡可能用到的场景。小柴胡颗粒和其他中成药的组合方案,治疗的疾病更是数不胜数。这里仅仅是提供的是一个思路,还是建议大家在有空的时间学习一下综合辨证,辨清表里寒热虚实,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会更加客观准确。
树叶分割线
看似复杂的病情,经过条理清晰的辨证分析,就能辨证准确,一个普通的中成药就可以解决让人抓狂的孩子问题。
大家经常听见“小柴胡颗粒物”这一名字,大家也都了解它是一味中药,能治疗感冒。平常大家发烧感冒,很有可能吃过这类药,可是,柴胡究竟是什么物品?又有什么特点呢?在农村种植柴胡,是不是有销售市场,是不是能产生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呢?今日便说说这一柴胡,到底是什么东西。
一、柴胡介绍
柴胡,别称:北柴胡、竹子叶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长草本植物,多见天然的,以根当药。大家常能在电视上见到“柴胡”这一专有名词,了解它是一味常见的中药,尤其是流行性感冒期内,对柴胡也就关心多一些。小编之前发烧感冒时,就服食过柴胡颗粒物。柴胡,味有点苦,性生寒,有补虚和里,止痛、减温、镇咳的功效。
二、柴胡的特点
柴胡主茎的高宽比一般为45~85公分,主茎圆柱型,材质硬实。茎站立散生,上一部分枝成“之”字状。叶花呈淡黄色,跟伞的样子类似。柴胡的种籽,不抗储藏,一般在第二年春季开展栽种,不可以隔年再用。采根当药时,一般采收2年长根,虽然1年长根的相关成分稍多,但总体体力劳动没有2年根重,因此挑选2年根,经济效益更强。
柴胡多见天然的,常生在海拔高度1500米下列的山区地带、丘陵地形的荒山、草丛里等地。喜爱湿冷潮湿的气候,耐低温耐干旱、,适应力较强,忌高温、忌存水。假如经营规模栽种的话,最好隔年养殖,和莎草科农作物更替养殖。
三、柴胡的种子栽种
有的地区,柴胡干中药材能卖去50元一斤了,而有的地区或是10多元化一斤,价钱的差别,跟地区相关,也跟产品品质有关系。因此栽种柴胡也必须认真,要不就不种,种就种性价比高的,不是吗?
选址一般用荒滩地种植,以松散富饶、排水管道优良的夹碎石土或砂土壤层为宜。将土壤层深松一遍后,施入底肥,最好有机肥。注意通风、排水管道浇灌。
繁育一般是种子繁育,最普遍的便是春季栽种。在语文园地八用棍子旋耕,1.5公分深上下,种籽拌地灰(草灰)匀称撒进沟内,补平就可以。栽种后,一定要维持潮湿,但不可以存水,有标准的话,能够遮盖农用地膜。
管理方法柴胡出芽所需时间15天上下,苗高10公分上下,需开展补苗,5~7公分留一株,死苗的地区卡卡西栽种以往。假如圃园里有野草长出,一定要立即清除,锄草后能够上肥一次,并适度浇灌。旱灾时,适度浇灌;多雨季节时,留意防涝。秋天施肥一次,第二年春、夏各施肥一次,确保柴胡的成长发育,确保柴胡的品质和生产量。
四、柴胡的采收
柴胡生长发育1年或2年都能够开展采收,1年的品质不错,可是生产量不高,2年的生产量高,质量比1年的稍弱,每公亩可得到干中药材2700KG上下。绝大多数全是挑选第2年秋季开展采收,确保生产量,确保经济效益。割下地上茎草,挖到根,清洗土壤,把根处晾干就可以。假如如果可以的话,还能够剁碎,简易的包装一下,价钱会卖得高些哦!
近些年,大家对中草药材趋之如鹜,因此中药销售市场也是波动很大。中草药材的需要量逐渐在提升,可是价钱或是没有理想化的实际效果,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营销渠道没有固定不动好,没有优良的营销渠道,销售市场的价钱,也只有随药贩子乱开。因此栽种中草药材时,一定要想好中药材的市场销售之途。
谢谢阅读文章、谢谢关心!造就有实用价值的文本,一直就是我勤奋的方位;您的每一个关注点赞和评价全是我向前的较大驱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