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发展史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发展史,第1张

个人理财产品凭着市场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已经成为外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主导产品和重要的收益来源及利润增长点。随着近些年来批发业务发展减缓和外资银行的步伐逼近,各商业银行迫于形势都争先恐后地推出形式多样的个人理财服务和专有品牌。因此,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目前银行业的一个热点,积极进行理财产品的营销对于银行和客户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面临的新形势及新的监管要求,并对国外商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进行分析和借鉴,同时结合运用SWOT分析方法,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解析商行如何进行营销战略构建。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为商行开展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这些研究可以为政府金融监理机构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监管方面提供一些政策参考,同时对商业银行有效的进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与营销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完善,提高国内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上的市场竞争力。

回顾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其与我国整个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息息相关。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看,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初步建立(1979~1993年)、商业化改革与发展(1994~2002年)、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2003年至今)。在每个阶段,商业银行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正是中国经济转轨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逐步恢复和发展的银行体系(主要是国有银行)在经济转轨中发挥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转轨。而经济转轨中,如何动员和支配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保持社会公平,同样是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方面,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非国有经济迅速增长,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22.4%上升到1997年的74.5%,由此经济中产生了可观的“金融剩余”,由于当时是银行占据绝对地位且主要是国有银行,则绝大部分“金融剩余”都进入了国有银行;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状况日渐恶化,在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同时由于税收体制改革没有跟上,导致国家汲取财政能力(不包括债务收入的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从1978年的31.2%下降到1996年的10.7%。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加强了对金融业(主要是国有银行)的控制,促使其承担政策性职责,行使财政职能,国家汲取金融能力的上升替代了国家汲取财政能力的下降,国有银行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体现为:在动员资源过程中,金融业替代税收功能;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金融业替代财政功能。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国家、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结成了准内部组织关系,使国家能够通过有效地控制国有银行实现对国有企业信贷和资源配置的控制,节约了交易成本,为经济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国家也推动了银行业的增量改革,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有了一定的发展……

1.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第一阶段:

a、正是中国经济转轨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逐步恢复和发展的银行体系(主要是国有银行)在经济转轨中发挥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转轨。而经济转轨中,如何动员和支配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保持社会公平,同样是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

b、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由于当时是银行占据绝对地位且主要是国有银行,则绝大部分“金融剩余”都进入了国有银行;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状况日渐恶化,在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同时由于税收体制改革没有跟上,导致国家汲取财政能力(不包括债务收入的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从1978年的31.2%下降到1996年的10.7%。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加强了对金融业(主要是国有银行)的控制,促使其承担政策性职责,行使财政职能,国家汲取金融能力的上升替代了国家汲取财政能力的下降,国有银行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体现为:在动员资源过程中,金融业替代税收功能;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金融业替代财政功能。这体现为:在动员资源过程中,金融业替代税收功能;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金融业替代财政功能。

拓展资料:

历史事例:考古学家在阿拉伯大沙漠发现的石碑证明,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巴比伦的寺院已对外放款,而且放款是采用由债务人开具类似本票的文书,交由寺院收执,且此项文书可以转让。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寺院、公共团体、私人商号,也从事各种金融活动。但这种活动只限于货币兑换业性质,还没有办理放款业务。 罗马在公元前200年也有类似希腊银行业的机构出现,但较希腊银行业又有所进步,它不仅经营货币兑换业务,还经营贷放、信托等业务,同时对银行的管理与监督也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罗马银行业所经营的业务虽不属于信用贷放,但已具有近代银行业务的雏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214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