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完善的用户运营体制,为用户留存和裂变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近日,一则名为“soul登不上”的消息悄悄的爬上了微博热搜
这时人们才猛然发现,这个自己并不熟知,只在年轻人群体之间的社交软件早已悄然拥有了巨大的用户体量,一次服务器的意外故障就足以形成社交网络上的一次热点事件,影响力不容小觑
soul是一款注重“灵魂社交”的陌生人社交APP,作为陌生人社交领域的后起之秀,能够冲进APP store社交榜(免费)前十名,月活达到300万以上,且保持连续6个月的增长,不得不说,soul完善的用户运营体制,为用户留存和裂变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soul诞生于2016年11月,slogan是“你的心灵伴侣”,主打“灵魂社交”路线,其区别于主流社交应用的是:soul没有LBS定位,也不能使用自己的照片作为头像,通过用户的性格测试智能匹配用户
不能使用用户自己的照片,只能采用系统自带的系列头像,让soul无法像陌陌和探探一样,通过“看脸”实现匹配。再加上没有LBS定位,就意味着不能通过和附近的人交流,获得从线上转到线下的机会,达成约炮的目的
不看脸、不同城、不约炮,采取一切匿名模式,通过“灵魂测试”结果把用户分配到不同的“灵魂星球”,利用简单的测试,自行将用户进行了初步的人群划分,以帮助失去身份的人们建立起新的链接:你们,是“同类”
一旦人们通过标签的连接,实现了这种深度的连接,单身男女在持续交流之中真的很容易产生感情。相比于不断激发用户劣根性的“约炮类”社交产品,soul所想要的正是打破社交即约炮定律,试图打造一款:温暖、治愈、解忧,帮助用户交到 “soul mate(灵魂伴侣)”
Soul刚发布产品后,是通过豆瓣小组等渠道邀请种子用户进行冷启动。而在发布产品的第二天就有海外用户在应用商店上反馈国外手机无法注册,但在产品早期支持海外用户注册通常并不是业内的高优先级实现的需求,Soul却在该期间1.1、2.1、2.3三个版本都对满足海外党需求做了努力
今天Soul能支持验证码注册的区域已经覆盖地球上大多数地区。在探索期阶段,这部分群体为冷启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成长期阶段,他们的高素质特征也提高了Soul团队一贯自豪的用户质量
正是因为soul这种与众不同的定位和调性,哪怕前期缺乏广告投放,也能更多依靠用户口碑,抢占到一定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除开最早期的测试匹配机制,让用户得以凭借个性标签来建立强连接的定位让soul能在陌陌探探的压力之下依然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那么后续上线的语音连麦又让soul迎来一拨新的增长高峰
今天这个一切都快餐化,缺乏美好的深度沟通的社交时代里,确确实实的为寂寞的年轻人找到了一处安静,温暖的角落。如某个souler所说:“Soul让你找到一个纯净又柔软的内心世界。它不像微信那么吵杂,充满工作和社交的压力,也不像其他陌生人社交软件那样充满性压力。它是温暖的缓慢的,只有内心相近的陌生人才能看到你,给你带来友好的治愈的温度。”
1 )社区信息运营
信息推荐已经成为主流应用的标配,信息推荐的价值所在是帮助用户在没有明确目的下,在海量信息中找到与之相关的兴趣信息,soul的信息推荐主要集中在广场功能板块
Soul非常看重线上社区的运营,通过提升社区的内容质量,为用户营造一个精神园地,也让用户更容易在社区里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但是,如故更加鼓励线上关系转移到线下,因此上线了诸如lifestyle(生活方式)、一起恋爱吧、一起来闲聊等多个模块的线下活动
Soul的广场板块跟知乎的“热门想法”相像,用户在广场提交信息以后,会被推荐给同星球的一小部分人,在一定时间段内,系统会计算该信息所获得的赞同和评论的占比,从而来判断它的质量,质量越高权重越大,推荐的排名也会越靠前,这样会保证把优质信息推送给更多人。
这种信息推荐体系可以起到两个很好的作用:筛选更高质量的内容更好解决“无聊”问题;引导用户生产更高质量的内容
此外,当广场板块有了一定用户量时,就会出现一些意见领袖或活跃分子,如果广场板块致力于建立“KOL-网站-粉丝”的PUGC生态,在运营和产品层面都会作出对KOL的倾斜
以微博为例:
建立用户成长或激励体系(微博等级、+v身份、微博达人…)
建立开放给KOL收益的变现途径(微博广告中心的投放KOL业务)
更多地给用户分发热门信息和推荐KOL(微博对这些内容的分发量极大)
Soul的广场板块固然也有潜在KOL的存在,那些受大众喜爱,喜好流行性高的潮人美女、才艺特长者…他们有着比普通用户多得多的被关注量,但Soul目前没有和微博一般作出对KOL的倾斜,也许会在未来用户进入相对稳定增长以后再提供流量倾斜
2 )用户留存
一级市场的社交产品,往往会面临两个考验:如何增加用户留存和使用时长
在互动方式上,Soul一直在不断迭代新的小而美玩法。从拍摄滤镜特效、状态互动、soulmate图标、共创音频互动,再到推出语音匹配功能,近一个月更新的私聊小卡片则可以帮助用户更容易找到共同话题
以下九条小的互动方式为Soul也是做不出了不小的贡献:
1)聊天逐步点亮8个字母“soulmate”,每满一个爱心就撒花,3个爱心点亮一个字母
2)小红点(及其音效):被点赞、评论、关注、收藏
3)匹配获得有缘的聊天对象(百分比的匹配机制利用了锚定效应,如用88%去衬托98%,让人觉得有缘)
4)评论、点赞时随机获得名字的惊喜(给名字的算法也是分等级随机的,有不好听的才有好听的)
5)广场里随机播放的语音
6)“广场”上大量推送的有趣瞬间
7)打开“想要聊天”会有别人主动来聊天
8)匿名带来的畅所欲言、解压
9)还有很多微酬赏:自动匹配时的随机音乐、星球刷新时、被关注、信息回复时的音效、可以转动的星球、摇一摇会刷新星球等
尤其在用户点亮soulmate图标、开通共同空间以后,一部分人会继续留在平台上“秀恩爱”或者深入沟通,经营着双方的共同主页。也有一部分人选择离开频频出bug的平台,转身回到微信的怀抱。毕竟一段真实的关系,只有回到熟人关系圈中,才算是真正接了地气
我们通常会环顾看似格局稳固的整个社交市场,那些既得利益者无法强化满足而被长期忽视的用户需求,已经成为社会现象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上演,尤其熟人通讯领域,都极有可能可以孕育出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下个现象级社交产物,而Soul则是当前在生人社交领域突围的搅局者
虽然相比陌陌探探,soul的体量还相去甚远,能否长久的站稳脚跟还要看自身产品的成长,但两者在核心逻辑上的本质差异,意味着:3年以后对于陌陌来说:soul可能是其最危险的对手
灵魂社交的故事还将继续,让我们共同期待Soul的成长吧
若问起谁是Z世代社交头号明星?Soul App会是许多人脱口而出的答案,从其最近的表现来看,Soul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称号。二十年来,社交变现一直就是互联网行业的“哥德巴赫猜想”,是证明“商业价值与流量成正比”最难的一个赛道。而Soul则通过以兴趣会友,打造Z世代期盼的社交游乐园的方式,激起了这片沉寂海域的水花。
为满足Z世代用户极具新特点的社交需求,Soul在多方面进行了 探索 。首先,Soul实现了社交关系链的去中心化,并且做得非常彻底。基于用户的社交画像和兴趣图谱,Soul通过机器学习来推荐用户可能会产生的高质量新关系,让任何个体加入这个虚拟的网络后,都可以被快速推荐到有可能与自己同频的人和瞬间,快速实现低成本交流。
在被动获取高质量关系之外,Soul也创新地设置了“主动”的方式。在近千万量级的Soul社交元宇宙中,用户可以点击视线内的任何一位个体与之产生交流,这种几乎“不设限”的高开放性设置,相对之前需要互关、验证的绝大部分App来说,显然是一种创新。
其次,正如现实宇宙的空间分布一样,去中心化不代表无秩序化,Soul在社交元宇宙里,用 游戏 化、场景化的方式,设置了各种以兴趣为垂直度的社交通道。比如:首页的Soul狼人(狼人 游戏 房间),Soul空间站内的影视、综艺群落,推理(剧本杀)群落,吃货群落, 星座 群落,穿搭群落……可以说,Soul是目前容纳最多垂直社交的综合性社交平台,而这也恰恰使得Soul的用户更愿意留下来。
相关数据显示,Soul平台DAU高达千万量级。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Soul拥有行业同品类中最高的日均DAU启动次数,同时也是日均发布率和Z世代用户渗透率最高的App之一。
而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面对变现难的问题,Soul也创新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社交App的普遍变现方式,是增值服务与广告,它们分别对应着To C和To B服务,前者以社交权限升级费用,虚拟礼物和聊天背景为主,后者以开屏广告和信息流广告为主。Soul则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对应关系,实现了更好的用户渗透。
Soul会将品牌与兴趣组成的垂直用户圈子进行广告、活动的有机整合,把“硬广”变成“软广”。在二级菜单“空间站”内部,这种联合营销就很典型。通过 游戏 PK,团队招募与锦鲤福利等新鲜形式,Soul把厂商的产品与Z世代用户的生活需求进行无缝集成,既让用户可以在一个具体场景中无距离感地接触广告,也给予了用户与品牌方互动的动力。这一“沉浸”与“互动”的模式,在避免损害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达到了较好的品牌效果。
未来,Soul不仅会持续改善AI分析能力来提高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而且将帮助品牌方与用户去 探索 新的IP和 游戏 ,满足用户生活上的需求,同时实现变现。随着设想的一一落实,Soul有望真正成为Z世代期盼的社交游乐园,并贡献出更优秀的商业化成绩。
soul的推广总目标是在流量大的平台上曝光,让产品更好的营销,提高产品销量,获取比较好的效益。目的是为了弱化颜值,利用数据,将相似灵魂的用户匹配到一起,促进他们之间的社交,从而产生共鸣以此建立共情关系,解决用户的孤独心理(其本质:解决异性用户之间的社交需求,对应马斯洛需求理论就是归属感和爱的需要)。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