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营销策略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比亚迪营销策略是什么?越详细越好,第1张

2003年比亚迪借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成功切入汽车领域。经过近3年的超乎寻常的学习、创新与改进,2005年比亚迪第一款新车下线。2006年5月F3正式上市,到2007年6月18日第十万辆F3下线, 2005年以来,比亚迪汽车销售每年实现100%高增长。2008实现销量20万辆,2009年在上半年全国轿车销量排名中位列第七,销量176814辆,销量同比增幅176%,市场占有率达5.45%,成为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主力之一。

正如我们看到,比亚迪的成功绝不是一个单项上的创新,而是系统的模式的成功。比亚迪用自己的创新逻辑,将这一模式从电池复制到手机部件,再复制到汽车都取得令业界震惊的快速发展。比亚迪的营销的主要策略:

价格:成本=售价-利润

“成本=售价-利润”是比亚迪技术运用的核心思维。比亚迪的“成本=售价-利润”的思维方式,使得比亚迪更加专注于成本的控制,比亚迪更加关心的是如何运用技术改进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比亚迪的做法是在现有的战场上,做到比竞争对手更加出色,以节约成本的研发来驱动技术创新。

比亚迪最让竞争对手惧怕的就是他的撒手锏——高性价比,以超高的性价比将产品投放市场,打乱现有的市场价格体系,迅速占领市场,是比亚迪的市场拓展的“简单”逻辑。

在汽车业,比亚迪的价格策略是更具杀伤力的“一半的价格”策略。从第一款新车F3开始,比亚迪就贯彻着这一策略。在外观上F3和丰田花冠有90%的相似度,甚至内里的部分零部件都可以通用,但价格不到花冠的一半。比亚迪后来推出的数款车型都复制了这种成功模式。微车F0高仿丰田AYGO,风格时尚,但价格只有4万左右;F3-R翻版上海通用凯越HRV,但售价只在6万左右;F6财富版则被业内称为比亚迪“凯凯定律”,即“凯美瑞的享受,凯越的价格”;而明年上市的新车T6与保时捷外型相似度达98%,价格只有保时捷的1/8。

产品:比亚迪式多元化

比亚迪造车,延续了比亚迪占据制高点,积累品牌能量,扩大品牌影响力的策略。比亚迪2003年刚一进入汽车制造业,就瞄准了汽车产业的最前沿——纯电动汽车。比亚迪先是研制出“铁电池”,续航旅程达400公里,普通家庭电源8小时可完成充电,专业充电站10分钟可以充满一半,一举解决了电动车续航旅程、充电电源等问题,进入电动车电源的世界领先行列。比亚迪更进一步推出了全球首款纯电动车E6,使得比亚迪这个汽车业初出茅庐的小子名噪一时,获得众多的关注。比亚迪对用新能源技术建立起来的品牌能量的运用也更加成熟,比亚迪的参展每次必定会带上这些尚未上市的新概念能源车,以此来打造比亚迪汽车的高技术的品牌形象。

渠道:超低成本“千店工程”

比亚迪汽车确定渠道建设工作目标,内定开始实施“千店工程”。具体包括:网络覆盖率要在省会城市达到100%、地级市达到80%以上、县级市达到70%以上、总网点达900个。按照恽力的估计,“千店工程”明年就会实现,全国1000家,平均每家每年销售800台车。

促销:低价促销模式

价格是消费者购车首要考虑因素,服务对于消费者购车的影响正在逐步提升,比亚迪在产品上主要有节能的巨大优势同时,低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竞争优势。产品的性价比在中低端汽车中更具优势,“千店工程”将汽车的销售渠道大大的扩展同时,也降低了很大的销售成本,将更多的利润分给了经销商和消费者,是得比亚迪为更多消费者所接受。在售后附加服务上更是加大了投入如:“缤纷双月,全心回馈”除了开展技术人员服务技能大赛、提高服务人员服务水平以外,比亚迪售后还在终端积极开展针对消费者需求的服务活动。从比亚迪汽车A2网了解到,为了给车主提供贴心、实惠的服务,比亚迪F0、F3R启动了“缤纷双月,精彩双周” 精诚服务活动,以双周为一个服务周期,其中包括了清凉双周、安全双周、舒适双周、畅行双周,为车主在炎炎夏日送上一份清凉和舒爽。

比亚迪交卷了,不仅再次刷新了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记录,还一举夺得年度销售冠军。

在刚结束的2021年最后一月,比亚迪乘用车全系销售97990辆,同比上涨77.9%;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大涨236.4%,连续两个月突破9万辆大关,销量达92823辆。

“一打十”的局面再度延续:比亚迪一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与小鹏、蔚来、理想、哪吒、威马、零跑、岚图、极氪等十家车企品牌的销量总和几乎持平。

由此望向全年,比亚迪全系累计销量达到730093辆,同比增长75.4%;新能源乘用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593745辆,同比增长231.6%。

其中,中部省份(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更是迅猛发展。中部2021年全系销量125344辆,新能源乘用车年销售75151辆。

与此同时,中部的市占率也一路上涨:从1月份的2.07%持续上涨到5.27%。中部新能源市占率创历史新高,由1月份的7.05%持续上涨到22.31%。

据比亚迪王朝网中部总监叶庭文透露,由于中部没有双限城市,新能源的意识和基础也相对薄弱一些,为了更好的推广,在意识普及和市场教育上做了很多尝试。

“我们通过试驾体验活动、DM-i技术解析会、续航长测等活动,培养消费者新能源车使用习惯,让用户真实感受新能源车的优势所在。2022年是我们的一个产品大年,预计中部的市占率也会持续突破。”叶庭文总监表示。

从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盘来看,2021年无疑是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上升至14.24%,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对于2022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预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远超想象,到年底,渗透率可以高达35%,远远超过原来的总规划。”

由此不禁想象,如果比亚迪能够借势继续维持增速,或将冲向年销100万辆的里程碑时刻。

一、销量疯涨的背后

从比亚迪公布的2021年销量细分上来看,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呈现出EV纯电、DM混动“两条腿、齐步走”的态势。在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和e平台3.0等核心技术加持下,2021年12月,比亚迪EV车型和DM车型销量分别达48317和44506,同比增长148.0%、448.6%;年内,比亚迪EV车型和DM车型累计销量分别达320810和272935,同比增长144.9%、467.6%。

据叶庭文总监透露,“在中部销量排名中,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卖的最好,DM-i产品贡献较多,后期会成为持续上量的贡献产品。”

与过去以内燃机为主的插电混动不同,比亚迪DM-i超级混合动力系统以纯电驱动为主。汽油机负责发电,电机给汽车提供动力。必要时发动机也可直接输出汽车动力。整车综合能耗不但远低于燃油车,也低于传统油电混动节能车。

据了解,比亚迪DM-i产品在低油耗、与同级别燃油车逐渐平价及更低的使用成本的竞争优势非常突出。

“目前我们依靠技术领先和产品优势,获得了市场领先,带动了销量的上涨,但是要想保持长期的市场领先,除了硬核产品的支撑外,在市场端的体验营销和市场教育也非常重要。”据叶庭文总监透露,今年将会向完善销售服务、提升售后服务、提高营销格调等多个方向发力。

在采访团队与其深入接触中发现,比亚迪中部的团队是一支非常年轻,而且战斗力十分顽强的团队,这支队伍从上至下都非常年轻,而且极富创造力和创新力。

在介绍起团队情况时,叶庭文总监满脸自豪的谈起,“中部很多一线运营经理都是90后,这样的团队会更加亲和市场和客户,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以最大化服务客户为出发点,在2021年,这个团队也获得了集团优秀指挥部的称号。

其实,对汽车企业而言,中部的市场一直是销量增长的机会。

一方面,作为中部经济发展仍有上行空间,且汽车保有量相对较低,无疑将激励销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中部消费也倾向提档升级。

因此,做好网络渠道以及营销等领域的针对性战略举措,无疑也是抢占市场机会的关键。

二、“BYD”的向上之路

“向上”是2021年车市的关键词,尤其是传统自主品牌的向上趋势非常明显。

据国信证券测算,比亚迪乘用车的单车平均客单价从2020年的13.52万元,达到了2021年的15.17万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大众品牌。

其中,比亚迪汉作为中国品牌高端车型代表,成交均价达到了25万以上,在中大型轿车市场上比肩了BBA,稳居销量榜前三名。在乘联会公布的12月零售销量中,比亚迪汉荣膺中大型轿车销量第二,与第一名的奔驰E级不分伯仲。

2008年,比亚迪推出了第一款新能源车F3 DM,那时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从2008年到2018年,新能源车用了十年时间将市场份额提升到了2%。

到了2021年,新能源汽车开始以更快的速度攫取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21.82%。

你很难分清如今比亚迪的增长是借了新能源的东风?还是这股东风本就是比亚迪的坚持所推动的。

当风口降临,比亚迪自身的研发体系、供应链体系、销售体系以及品牌向上体系,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由量变引发的质变。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在排位赛中争做第一名,实现销量翻番。”在有了上一年的优异成绩作背书,叶庭文总监对已经到来的2022年,做出了充满信心的预测。

三、今年的挑战

比亚迪有挑战吗?当然。

比如让王传福总裁几番亲自道歉的DM-i交付问题。订单量充足,但产能吃紧,大概是比亚迪2021年的真实写照了。

早在2021年9月的年中交流会上,王传福总裁透露,2021年订单量或将达到90万辆左右,但受限于交付能力,销量预计在70万~75万辆。

在比亚迪跨越式前进的道路上,产能短缺属实是比亚迪销量提升的掣肘。

叶庭文总监表示,“去年是整个超级混动产品的爆发年,市场供不应求,秦Plus DM-i、唐DM-i、宋Pro DM-i均存在排队交车的情况。”

但比亚迪也在努力。

“今年我们也积极布局加大生产供应、新开基地加大生产,包括今年春节,我们的产线也会开动生产,明年的供应情况会显著改善。”叶庭文总监说道。

不可否认,身处疫情、芯片短缺、供应链承压等多方不利因素的冲击下,比亚迪能够交出这样一份答卷,实属不易。也从侧面证明了其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整套体系的愈发成熟与完善。

更令人兴奋的是,2022年整个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预期销量,极有可能突破600万辆。站在这个节点,比亚迪早已准备就绪。无论技术、产品还是销量,多维度的井喷与爆发,亦是最好的证明。如果能够继续维持强势增速,那么这家车企最终要触及的里程碑时刻,或许将会是年销百万辆大关,那时将彻底坐稳“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标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365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