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少女迪伦,孤僻自卑,其父母莫名离异,又被迫与好友凯蒂分离,于校园,遭到排斥和奚落;在家里,与母亲争执不休。当她终于鼓足勇气,只身出走,搭乘火车去找寻父亲时,却遭遇了一场车祸。这时,她遇上了他的摆渡人——崔斯坦。他们进入了由心象幻化而成的荒原,一路披荆斩棘并暗生情愫。在越过荒原到达彼岸之后,迪伦又因对崔斯坦的不舍和依赖而毅然返回一路开挂与崔斯坦重逢,最终二人重获新生,终成眷属。只有情节安排上开头那唯一幸存者和唯一遇难者的剧烈反差和主题思想上迪伦在后期占据主动权成功“反摆渡”尚可探讨。
小说构建了一个类似穿越性质的四维世界,这个世界正如“你怎么样,你的世界就怎么样”所说随心象变幻无常,又像取经路般险象环生却又及时提供栖身之所使人不致灰心丧气。它安排了造物主的角色,然而迪伦从“天堂”返回荒原甚至与崔斯坦顺利返回人间的情节却暗示了规则的可 *** 作性。至于感情方面, 把少女的幻想放大成救赎,把对父爱的渴望拽扯成爱情显得太牵强别扭。 在我看来,崔斯坦不过是满足了迪伦潜意识中对强壮、可靠的渴望而已。其感情起源的不明朗让我觉得这段所谓的“爱情”像是横插一脚,突兀并且幼稚。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抱着考究人性,探究心灵的期待去阅读,我只收获了巨大的心理落差,由此深深见识到营销之毒。
《摆渡人》在美国亚马逊上只有6个评论,这6个评论预示着接近于0的销量,却被宣传成欧美畅销千万册。该书在其母国英国,销售也相当薄弱,作为销售了五六年的老书,英国亚马逊后面只有32个评论,这表明其在英国的销量也到了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而《摆渡人》的中文书商“白马时光”把一本英美销售千把册的图书塑造成千万级畅销书,这种信息失真的程度已经突破了宣传的底限。除了销售数据造假之外,中文出版商更为《摆渡人》编造出了一些根本查不到的近乎于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式的”图书大奖“,这些图书大奖既没有英文来源,输入中文,只能从出版商提供的“q稿”中找到,而翻阅英国亚马逊《摆渡人》的页面,没有一条媒体推荐,没有一条获奖信息,这显示,这本书也丝毫没引起英国媒体以及评论界的关注,所以,中文出版商罗列的那些古怪的图书奖(诸如“格兰扁文学奖”之类)也就很可疑了。
情节空洞,宣传作假,这就是所谓的畅销书了……
因为《摆渡人》,张嘉佳成为跨界导演中最失败的人,而这部影片在营销方式上的粗暴,会带来不好的长久的负面影响,它对本来就孱弱的电影评价体系带来了一次强烈冲击,以后在电影创作中,将更难看到创作者面对批评时的反思,电影的谋利工具特征会更加明显,尤其是当被观众深深喜欢那么多年的明星,也加入到为一部烂片背书的队伍中的时候,那种失望感会长久难以消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