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透营销背后的本质

如何看透营销背后的本质,第1张

1、热点类文章

热点类文章,历来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欢。我们之所以追热点,是为了有一天可以不追热点。不可否认,无论是从用户的反馈、被转载和抄袭的规模,还是公众号的吸粉效果来看,追热点的效果非常好,不仅可以让你流量猛增,还可以让你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我们可以追的热点分为两种,一种是可预见性热点,另一种是突发性热点。

(1)可预见性热点即中外节日类热点、体育赛事类热点、行业类热点。

(2)突发性热点即娱乐八卦类热点、时事政治类热点、灾难类热点。

2、眼界大开类文章

眼界大开类文章,通常会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觉,让人发出原来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感悟。让读者觉得自己不仅聪明,而且消息灵通、见多识广。

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写作,①打破人们以往的认知观念的内容,常见的比如一些谣言以及辟谣的文章,都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②深度剖析某一个现象和话题,最终得出一个结论的文章,也通常会让大家眼界大开。

3、需求帮助类文章

互联网圈里,流行这么一句话:“最热心的永远是网友,最冷漠的永远是路人!到底是网友不上街,还是路人不上网?”大量的网民,是非常有热心的,对于一些求助类的文章,他们纷纷原意伸手转发

从文章转发的角度而言,这类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文章,是很容易获得转发的,主要是利用了人们善良的本性,不过这种方法需要大家使用在正确的方向上。

4、争议类文章

争议类文章,就像一场辩论赛,能够迅速将用户分为两个主流派别,双方各持不同观点,从而引起广泛的讨论。

争议类文章有两种:第一种是伴随着一个争议事件写文章。如2014年的“少年不可欺”优酷抄袭事件,帖子称,优酷和陌陌涉嫌通过欺骗手段,抄袭其“拍摄地球”的创意。当时文章爆发出来后,引起了网名的广泛转发。在事情真相没有确定前,到底是作者炒作,还是平台抄袭的争论层出不穷。

第二种是,价值观差异导致的争议。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咪蒙”的文章,比他的一篇《致Low

逼》,传达的价值观就容易引起人们的争议,同时因为这种价值导向迎合一部分用户的心理需求,从而得到广泛传播。

5、利益类文章

利益类文章,也是朋友圈经常被转发的一类文章。利益类文章主要也分为两类:一种是送资料,包括各种学习资料、电子书、学习合辑等资料,一般都是转发文章,即可获得这些资料,因而促成了广大用户的转发,如之前领取广告文案的活动另一种是送福利,也就是大家常见的“有奖转发”,如转发送电影票,送爱奇艺会员等,一些吸引人的小礼物,也会是促发大家大量转发的动机。如:之前刷爆朋友圈的免费领取55℃恒温杯的活动。

6、服务类文章

服务类文章,主要是指的关注账号或者转发文章,能得到一种特定的服务。如目前非常火爆的微课活动,通常是用户将微课活动的报名信息,转发到朋友圈之后,即可获得一次免费学习大牛分享的机会。比如“UC订阅号“官方微信,曾经举办写作类微课分享活动,也就是用户通过转发,获得一个学习写作技巧的服务。

7、趣味整蛊类文章

趣味整蛊类文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就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文章,另一种就是带有整蛊意味的文章。趣味性文章一般都是标题党的形式,吸引用户点击,然后征正文容让用户觉得十分有趣好玩,吸引用户转发。

整蛊意味的文章,大家转发这类文章,一般就是为了开玩笑和捉弄好友。最常见的如之前广泛传播的标题为“深入分析,你为什么买不起iphone6的原因!”的文章,点开正文则显示一个大大的“穷”字。又如支付宝前两天的推文,都是这种套路。

        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每天都在营销和被营销,面试是营销自己,相亲是营销自己,交朋友也是营销自己,每一次表达也是营销,销售的是你的观点和立场,想获得的是别人对你个人品牌以及对公司的认同和信任,这就是一个销售的闭环。所以销售不只是一种工作技能,还是一种生活技能。

客户诉求的四个共性:

1、客户怕麻烦。不要试图让客户记住产品的所有优点

2、客户只喜欢与自己匹配的东西,甚至要让他觉得这个产品简直是为他而生的,一旦有的这种感觉,他就会自己戴着放大镜去看产品的优点

3、客户的认同过程一定带有功利性,要将他能得到的利益显性化的呈现出来。

4、客户总有攀比之心。喜欢过去与现在、自己与别人对比等等。在临门一脚的时候,一个对比的例子远胜一段理性的分析。

营销“四化原则”             对应的 “销售四诀”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简单来说……

简单的问题通俗化      它特别适合像你这样…

通俗的问题利益化      你有了它之后……

利益的问题案例化      举个例子来说……

案例1:销售保温杯

背景:客户是一位男性,中年但不油腻的商务人士,对保温性能不是特别关注,一年四季都在出差,出差的频率非常高,出差的行程最长在4-5小时,更关注的是轻便、时尚。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时尚又轻便的保温杯。

它特别适合像您这样经常出差又新潮的高端商务人士。

您有了它之后,手拿保温杯也不会降低你的时尚感,还不用担心增加行李重量。

举个例子来说,上回我去拜访XX公司,我发现他们柯总几乎是随身携带这款杯子。

借助销售保温杯的例子,总结四句要点:

1、一定要简单,突出这类客户的匹配点,不求多而全。

2、迅速提炼出对方身上的闪光点,甚至让对方觉得这个产品几乎就是为他订制,突显他的身份。

3、利益化,让对方感受到用这个产品带来的好处。这个好处要和第一句的产品特征关联起来,也就是用好处来证明那个特质的真实性。

4、举例子。如果举的例子是人,最好能举一些比对方身份高一点点的人,当然也不能高太多,离得太远的人往往激不起攀比心。

        举例时最好能具体到一两个关键行为。只针对产品的1-2个特征和具体的某一类人群,不要一次性把产品的优点、特点、亮点全说完。同样的产品面对不同的人群,虽然表达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但背后表达思维和套路是完全一样的。

如果要把同样的保温杯卖给一个宝妈,要怎么说呢?宝妈比较重视孩子,可能更关注保温性和安全性。

案例2:相亲的“销售四诀”

假如在相亲的现场,一个男孩子要做自我介绍。这是一次出售自己的过程。我们要灵活运用。比如第二句“它特别适合像您这样”,调整成“我特别适合于”。比如第三句,“您有了它之后”,可以换成“你跟我在一起之后”。第四句举个例子来说,这时不能举人的例子,你说:“举个例子,我的上一个女朋友……”,那就完蛋了。在这种时候,应该举事的例子。换的是话术,但套路不变。

我是一个体贴、善解人意的三十岁单身男青年。

我觉得我特别适合的一类女生,就是能开心时一起分享,失落时相互勉励,充满正能量的女性。

你跟我在一起后,我们肯定会成为彼此生活中开心的催化剂、伤心的舒缓剂,而且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我一定会成为你最坚实的后盾。

两个人在一起难免吵架,如果我们吵架了,我一定会保证,无论我们多么生气,我都会每天帮你挤牙膏。

听完什么感觉呢?我想这一定比在上台喋喋不休、把自己夸得天花乱坠要好。因为真正打动别人的,往往只是一点。“销售四诀”的精髓就是不贪大和全,盯准1-2个重点,精准表达。

      观察一下身边的销售高手,注意他在跟客户介绍产品的时候,是不是也用这个逻辑。事实上,我们在任何营销情境中都可以用这个套路,只是一定要懂得灵活转变具体的话术。

所以销售高手的秘诀:一是见人说人话,二是一击即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565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