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2021年游戏用户规模达6.66亿,Z世代、千禧一代用户的付费意愿显著高于婴儿潮一代人,对游戏内购、订阅服务等内容的认可度更高。国内2021年游戏用户规模达6.66亿。
国内2021年游戏用户规模达6.66亿1日前,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了《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255.38亿元,同比增长7.57%,移动游戏用户规模达6.56亿人,同比增长0.23%。
根据上述数据推算,2021年中国手游玩家人均氪金344元。
以当下依然最火的手游《王者荣耀》为例,里面一个贵点儿的皮肤都要一二百元,比很多玩家自己的衣服都要贵了。
纵观2021年整个游戏行业,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65.13亿元,较去年增收178.26亿元,同比增长6.4%。虽然收入依然保持增长,但在宅经济效应逐渐衰减、爆款产品数量下滑影响下,增幅较去年同比缩减近15%。
国内游戏用户规模6.66亿,同比增长0.22%,用户数量渐趋饱和。伴随防沉迷新规落地和未保工作逐渐深化,用户结构将进一步趋于健康合理。
移动游戏依然占据国内游戏市场主流,总收入占比为76.06%。客户端游戏占比19.83%,基本保持稳定;网页游戏仍在萎缩,占比仅为2.03%,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比均继续下滑。
国内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中,贡献最大者依然为自主研发游戏。2021年,自研游戏国内市场销售收入2558.19亿元,较去年增收156.27亿元,同比增长6.51%,增幅同比缩减约20%。
与此同时,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180.13亿美元,较去年增收2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9%,增幅同比缩减约17%。
国内2021年游戏用户规模达6.66亿2中国是全球移动游戏最大消费市场,但从人均消费看,中国与美国差异显著。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255.38亿元,同比增长7.57%,移动游戏用户规模达6.56亿人,同比增长0.23%。根据上述数据推算,2021年移动游戏人均用户支出为344元。
根据Statista数据显示,预计2021 年204.54亿美元,玩家数为1.56亿人,人均支出为137美元,是中国移动游戏用户的2倍以上。
“之所以美国市场被国内游戏厂商看重,最重要的原因,肯定还是那边的用户价值是全球最高的之一。业内有个不算准确但比较流行的说法:十个东南亚玩家,比不上一个美国玩家所贡献的流水。”TapTap平台人士说。
对于中美游戏玩家开支上的差别,易观分析互娱行业高级分析师马阿鑫对第一财经表示,美国用户对各终端游戏的付费意愿都很强,在长期的游戏市场发展下,用户的付费习惯已经逐步养成。相较来看,中国游戏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用户付费意愿还没有完全养成。
也有游戏行业从业者指出,平均数所能够刻画的意义并非全部,因为不同品类,甚至同品类的不同游戏,其 ARPU(平均每用户收入) 和 LTV (生命周期价值,即平均一个用户在首次登录游戏到最后一次登录游戏内,为该游戏创造的收入总计)都可能很不相同。综合考虑到游戏支出占用户休闲娱乐的比例来看,两者可能相差不大。
但有一点值得关注。
“未来1~2年,内地手游市场无论从收入还是用户数,应该都会在当前规模上小幅度波动,而美国市场有可能迎来一波手游用户增长的红利。” TapTap 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中国内地和美国都是手游的 T1 级别市场。
上述人士称,美国游戏市场的成长性和确定性,预计好于内地市场。他认为,内地手游用户数量的增长会显著放缓,绝大部分内地游戏玩家都是天生的手游玩家,没有经历过主机游戏时代,因此潜在增量用户比较少。而美国游戏市场当前还有大量主机和 PC 玩家没有迁移到手机,因此空间更大。
完美世界CEO萧泓告诉第一财经,中美手游差异主要是来源于大量的用户生活场景和消费习惯有根本性的不同。“美国人为什么更喜欢大型游戏、主机游戏?你会发现他的`时间是坐在客厅里,上班以前或者下班以后坐在家里,时间比较充裕。当生活的体验和环境、周边的情景不太一样的时候,它对游戏的要求是不太一样的。你说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手游最核心的不同是来源于用户的体验和生活场景不同。”
他提到,北美也在发展手游但与国内RPG(角色扮演游戏)大行其道不同, SLG(策略型游戏)更受欢迎,因为不需要集中注意力花很多时间,这与用户的兴趣爱好、文化传统有一定关系。
一些中国公司看好美国游戏市场的发展前景,意欲在当地市场一试身手。
“在海外获得成功的游戏公司旗下游戏的品质都很优秀。此外,他们也一直有在海外进行社区运营,和海外玩家进行交流互动。”Twitter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蓝伟纶(Alan Lan)告诉第一财经,针对游戏行业,Twitter观察到了行业在营销策略上的转型——中国游戏品牌逐渐从过去比较粗放式的、只关注ROI(投资报酬率)的营销策略,转变为更长期、更精细化的运营,开始打造属于中国的IP和品牌。
不过某出海游戏厂商人士提醒:“出海的确风大浪急,从立项、研发到获客、运营,每一步都有坑,因此出海肯定不是能够确保公司活下去的不二法门,所以国内游戏厂商不出海可能是缓死,出海了也可能被大浪打翻在汪洋里。”
另一方面,中国的游戏市场也蕴含着新的机会,年轻一代用户的付费意愿更强烈。Z世代、千禧一代用户的付费意愿显著高于婴儿潮一代人,对游戏内购、订阅服务等内容的认可度更高。
国内2021年游戏用户规模达6.66亿31月24日消息,游戏已经成为现阶段人们娱乐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1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255.38亿元,比2020年增加了158.62亿元,同比增长7.57%。
同时,移动游戏在我国整体游戏市场的比例是绝对主流,收入占比达到76.06%。另外,2021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达6.56亿人,同比增长0.23%。如此计算,2021年平均每人为我国移动游戏市场贡献344元的收入。
此外数据还显示,2021年,在中国移动游戏收入排名前100的产品中,主要以角色扮演类游戏、卡牌类游戏和策略类游戏为主,占市场份额将近一半,其中角色扮演类游戏,占比为25%;卡牌类游戏,占比为15%;策略类游戏,占比为9%。
一、交叉推广
对特定类型的游戏来说,对游戏感兴趣的人群是可以粗略估计的。所谓交叉推广是指两款游戏展开合作,共享对方所能覆盖到的用户群,这种新兴的营销手段正备受瞩目。与以往的营销手段相比,交叉推广可以用低廉的费用获得良好的效果,这种资源相对较容易获得,更易 *** 作。
由于游戏的推广对象都是“正享受游戏乐趣的玩家”,交换回来的用户质量相对更高。通过流量互换的方式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自己的产品平时无法触及到的独立用户。对于类似孤岛的 APP 模式,这是一种用以来触及更多的用户极其行之有效的方式。从现在的市场现状看,越来越多的不同CP之间的交叉案例正在逐渐增多。不过如何在尽可能不打扰用户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推广收益,这仍然值得游戏开发者注意的地方。
二、平台推荐
社交平台强大的游戏分发能力有目共睹,无论是国外的KakaoTalk、Line,还是国内的微信、陌陌。这些平台有着大量的用户,通过病毒传播能够带来快速的用户导入,并在短时间内可以引起很大关注,游戏能够轻而易举的获得想要的曝光量。用户ARPU值极高,再加上用户基数巨大,只要游戏品质过关你就能轻而易举的获得成功。
但社交平台在分发游戏上也有着天然的劣势,随着游戏数量的增多,平台游戏实际下载影响力会逐渐下降,营销效果将“无限下滑”。如何借助社交平台,展开有创意的营销方式,这里很值得游戏开发者深挖。
三、电视广告
页游是一个过渡时代,页游时代联运是主旋律,强调通过网络效果广告洗用户,所以没有人重视游戏品牌的打造,很少有人去投电视广告。而手机游戏的推广发行在很多方面非常像端游,品牌和IP对手游非常重要。由于本身产品特性,由研发方主导,所以未来手机游戏投放广告可能成为趋势。
在日本,手机游戏公司GREE和DeNA正成为全日本市场最大的电视广告主,这些游戏公司的主力投放渠道本应该是在互联网和手机上,但是却投入如此多的预算狂投电视广告,是因为电视广告的效果仍然排在所有广告类型的前列。相比起互联网、手机广告,电视广告对于塑造品牌高端形象更有帮助。你甚至可以在电影院,观众等待电影开播的时间里面,宣传你的游戏CG,这能够很好的帮助游戏厂商塑造品牌。
四、社交网络
微博、Facebook、twitter、QQ空间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几个社交网络,在中国主要是微博和QQ空间,很多游戏推广经常都会忽略社交网络的传播能量。和移动社交平台类似,社交网络也有着病毒传播所必须的社交关系,而这种社交关系所包含的能量更加巨大。虽然其没有移动社交平台的聚焦能力,但爆发的能量仍然不可小视。简单的可以尝试方法:用户timeline个性化推荐、意见领袖引导传播、兴趣相关账号索引,一旦你找到适合的引爆点,那就会获得超过的营销性价比。
此外,社交网络因为其开放性,对移动游戏开发商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游戏测试平台。《Candy Crush》研发商King在过去的十年里,形成了一套复杂的游戏研发策略,首先是为网页平台发布休闲游戏,之后通过Facebook进行社交平台推广,在Facebook获得成功之后才考虑推向移动平台,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移动平台游戏失败的可能性。
现在很多游戏厂商都在抱怨,游戏内测时无法买到足够多的用户,渠道对游戏的支持太少。但是他们从没有思考过,可以首先在社交平台上开发迷你版的游戏,表现还算可以后,再考虑移植到移动平台。
五、网吧云端
之前有朋友问我,网吧适不适合推广手游。网吧用户是手游目标用户是极其匹配的,需求是一致的,你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下载方式。网吧用户具有年轻、高活跃度的特性,以及网吧本身的强展现力,网吧将成为移动内容提供商(如移动软件、移动游戏等)下一个重点关注的渠道。
这里笔者想说的是一种云解决方式。其实我们都清楚,网吧用户虽然和游戏玩家群体高度匹配,但是在网吧这样的场景下,很多人是没有玩手游的需求。网吧电脑绝大数情况下都有内容管理工具、360安全卫士、QQ。所以现在最有机会的在笔者看来是腾讯和360,无需数据线的连接,直接通过账号体系云端同步在网吧电脑上下载的游戏。中小游戏开放商可以好好在这方面琢磨琢磨。
六、场景布局
只要场景合适,策略正确,任何地方都是可以用来推广你的游戏。大学校园推广、咖啡厅推广、地铁推广等等……很多人说线下的推广成本高昂,单个用户获取成本很高。在我看来这还是在用端游的思维在看手游。线下端游的广告,我看到了就看到了,因为下载这么一款数G大小游戏,本身对我来说就时间成本就很大,线下转化率低不足为奇。但手游却是用户看到后,马上就可以直接下载,这中间跳过了很多步骤,转化率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
笔者曾经尝试在线下推广自家的app,有大概超过70%的转化率(注:只是玩乐,参考性可能不高)。我举个例子,你和学校里面的奶茶店合作,杯子上印有游戏二维码和广告,学生随手带到教室里面,你的广告至少曝光了2小时,愿意尝鲜的人我想不在少数。再加上现在应用商店免流量下载,也慢慢在成为一种趋势,未来这里会成为兵家之地。
七、动漫联动
IP对手游的重要性,这里我不多说了。触控科技创始人陈昊芝曾透露,同样水平的游戏,直接拿日本动漫素材来包装,投入同样的推广位,与普通产品的转化率相差高达7倍。 在高额的流水分成面前,一线手游发行商反而对这类侵权产品青睐有加,因为这类产品转化率高,成功机会大,甚至更愿意投入精力推广。
IP重要,是因为初期的漫画或者小说,背后已经积累了数百万的粉丝,等到相关游戏出来后,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轻而易举的就成为该游戏的硬核玩家。IP的价值越来越多,授权费用也越来越高昂,对中小手游研发商来说根本无力去得到授权。但笔者认为,他们可以选择和一些原创网络漫画作家合作,漫画粉丝群有着相比手游来说更高的重合度。网络漫画还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读者群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智能手机用户,因此点击漫画下端的广告,就可以立刻进入游戏下载页面。国内一些游戏厂商和暴走漫画的合作案例值得大家学习。
八、跨界植入
游戏解说、草根达人微电影、网络小说这三种推广模式,是笔者看到的比较多的。 国内一款游戏因为游戏制作人是知名LOL解说,已经情理之中利用了游戏解说的资源进行了推广,多名解说都在视频中介绍推荐了游戏。同时游戏中将知名LOL解说的形象植入卡牌,以和游戏解说一起玩游戏作为卖点进行宣传。由于和游戏本身采用的LOL题材非常契合,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再好比畅游的移动版《天龙八部》和万万没想到系列微电影的合作,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那段时间经笔者观察,游戏曾短暂冲到免费榜前十名,后来虽然因为游戏品质不过关问题,被大众抛弃,但这次合作推广的成功却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地方。之前笔者甚至看到一款叫《问天》的游戏,在上市之前,拍摄系列微电影的案例。网络小说方面,合作的方式很多,这里暂且不多说了。跨界植入只要找到对的点,效果会非常好。
九、返利引导
这对用户和游戏公司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游戏公司在游戏上线初期要积聚人气。尤其是对专注于游戏的Game Point来说,从初期就可以争取到所谓的死忠玩家。然而返现应用的最大问题在于,用户在得到商品或现金奖励后,应用程序的卸载率接近95%。即用户在下载完游戏,得到一张咖啡兑换券后就立刻删除游戏。因此在游戏发行初期,这种营销方案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无法长久。(本段摘自手游那些事)
十、社区引爆
最近最为火爆的游戏莫过于越南人创作的Flappy Bird这款游戏,这其实是社区引爆最为典型的一个案例。一名reddit用户发布了一个死了又死的ios自虐游戏名单,里面恰好提到了这款游戏,在这之后引起了众多游戏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大量的腐宅的开始尝试这款游戏。虽然后来,有一系列的因素促进的作用,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初期的引爆作用。这款游戏上架的大半年时间排名都在2000名开外,直到这次的话题引爆后…..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感觉很奇怪,会认为二、四、十是在说同样一件事情,但在我看来社交关系主要可以分成三种:私密社交、社区、社会。私密的是QQ、Path、微信这样的东西,提供的主要功能是聊天或者说交流。社区的是人人和豆瓣这样的东西,提供的主要功能是兴趣分类。社会的就是微博,twitter也是这样的,它们提供的主要功能是广播和围观。不同纬度,关系的深浅,所采用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
把社区引爆放在最后面说,这是因为笔者认为这是未来手游营销推广最为重要的场所。一方面,社区的枢纽是兴趣,每种不同类型的手游,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社区。内涵段子、糗事百科、抽屉这类大众社区,基本上任何手游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宣传。对草根社区文化感兴趣的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大量的碎片化时间。这些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闲逛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草根用户,他们希望通过虚拟世界找到满足感。
豆瓣小组、百度贴吧、陌陌吧这类社区,兴趣纽带更加强烈,可以为手游精准化营销打好基础。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手游上线后,很快就在准备着手贴吧的建设。还有一些定位于高端用户的小众社区,虽然用户数不多,但也值得我们投入资源。高端用户一旦成为游戏玩家,因为其时间的稀缺性,必然会通过花费大量金钱来弥补他们相对其他玩家的劣势。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一款游戏有10%这样的高端用户,哪怕其他用户都是免费玩家,游戏仍然可以大赚特赚。
另一方面,社区初期只是用来营销宣传,但到最后却是沉淀用户关系最为重要的地方。互联网公司只要你有足够多的用户,那么商业模式就会随之而来。所以不管是什么游戏,你必须建立自己的社区。你可以从社区中得到真实的用户反馈、找到游戏改进的方向、未来的绝佳创意,一旦用户真正沉淀下来,那么你的下一款游戏的初始用户就已经有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