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只要技术指导到位,就可以达到当年建棚当年收益的效果,因而很多地方都把它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产业来抓。在大量资金的推动下,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想种香菇,但不懂技术,该怎么办?
1、有的人是发起合作社,和企业签订技术支持、保底回收协议。
甘肃省庆阳市某合作社的负责人,原本是一名货车司机,由于经常全国各地跑,无意中发现河南、陕西等地的食用菌种植效益特别好。而在他的家乡,香菇全都是从外地运输过来的,本地菇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这让他觉得市场前景很大,便决定回家搞香菇种植。
卖了车,筹钱建了四个棚,带着村里的贫困户一起种香菇。这个回乡创业的做法,和县上的扶贫政策相吻合,也得到了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合作社种植的是短菌龄香菇。因为和企业有协议,技术和销路都有保障。
合作社已吸纳当地贫困户17户,种植香菇2.5万棒,每棒可产5茬菇,一个棒总共出菇量是1.2到1.5斤,每斤按市场均价6元出售,2.5万棒菇每年就可收入18万元到22.5万元,除去成本10万元左右,合作社每年纯利润8万元到12万元。
2、有些合作社是充分利用本地农业资源,联盟闯市场。
河南省正阳县是个农业大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达172万亩,每年会产生大量的花生壳。以前,农民处理花生壳,要么是当柴烧,要么是当废料倒掉,造成了环境污染。他们因地制宜用花生壳培养蘑菇,产量高,味道还鲜美,成本低,菇质好,菇体比用稻草等培育出来的大,产量可增加20%左右,投入市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
正阳县杨岗村的合作社成立后,经人介绍,与县里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行农企对接,实行社社联盟、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办法,达成了购买引进菌棒、菌种,并全程跟踪技术指导的协议。
杨岗村的合作社建起了20个香菇温室大棚,利用花生壳生产香菇,当年栽培20多万袋香菇,产值达60万元。村民中流传起“不打牌,不去赌,一棚能挣一万五”的顺口溜。
反季节种香菇,从技术上看,成功的关键在于夏季、伏季能否正常出菇,出菇的多少、质量的优劣。还有一个大问题:菌种退化。由于自发突变等原因,香菇会出现某些原有优良生产性状的劣化、遗传标记的丢失等现象,影响经济收益。
每个地方环境条件不同,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解决这些技术难题?
为了解决伏季不出菇等难题,可以伏季采用棚顶设置水帘、设置上下二层遮阳网;棚内设立微喷设备等措施,提升通风、降温条件,有效控制和降低伏季棚内高温。
科研人员综合菌种筛选、菌棒制作及养菌、出菇等环节的温度、光照、湿度、通风等管理技术,形成了一整套伏季优质香菇栽培技术,实现菌棒安全越夏。
当地也很重视对农民技术的培训,农民掌握了技术与知识,就能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伏季高温条件下,他们实现了亩效益增效30%,亩纯收益达到3-4万元。
全镇已累计建设香菇大棚350多栋,种植香菇150多万棒,年产香菇750多吨,产值700多万元。
由此来看,不管是任何产业,团结起来搞合作,才能创造较高的效益。如果要单干,必定需要先找好销路
这个产品只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并不能够治病,这是厂家宣传的一个坑,宣传能治病,这是为了打开成品的销路,这个产品只不过是个保健品而已,并不是药品,所以说它能治病是假的。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就采纳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