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漂亮!!!
支付宝这次的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案例,再一次让我们见识了阿里运营团队运营的牛逼。
仔细研究支付宝这次活动,表面上是几个小时之内完成的,其实这背后有着详细的计划和准备。
首先,“锦鲤”这个称呼就很有创意。
这个词对于玩过微博的人来说都很熟悉,因为它本身就带有传播的属性,然后在前面加上“中国”两个字,让一个带点邪气的网络词语有了正能量,所以“中国锦鲤”这个称呼应该是经过了长期思考的结果。
其次,这次的活动看上去没有什么预热,其实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29日当天发出微博,6小时达到百万次以上的转发。这样的效果是前面有过很多准备的。
当天支付宝发出微博之后,没有直接写出活动送出的礼物,而是卖了一个关子,让大家看评论。而我们仔细看看下面的评论区,大量商家都是在一个小时这类完成的转发评论,这应该是支付宝跟品牌合作方提前商量好的,不然不会都在这个点转发。
第三,活动一小时后的海报跟进,直接将活动推向高潮
在一个小时内大量商家转发评论以后,支付宝马上推出了“中国锦鲤”的礼物清单海报,这些礼物看完都需要几分钟,不可能一下子做出来,很显然是提前跟商家对接好了,只等着商家转发评论以后推出去。
海报出现之前,一个小时就已经有上百万的转发了,这时候的海报出来正好把转发推向了高潮。于是,6个小时转发了300多万。
所以,支付宝这次“中国锦鲤”的营销活动,真是太牛了。
锦鲤,在网友看来,是好运的化身,是社交软件上信众无数的新型神明。它法力高强,承接各类型的许愿祈福业务。它无处不在,只需要一张图片作为载体,加上一个简单的转发动作,就能保佑自己考试通过、股票大涨、旅途平安等等。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关于转发锦鲤现象的议论文800字:如何看待转发锦鲤热潮,以供学习与参考。10月份,某平台的“寻找中国锦鲤”活动可谓轰动网络,网友@信小呆以三百万分之一的概率,抽中了年度大奖,总价值据估算超过300万元。此后,各路商家纷纷跟风,什么“高校锦鲤”“美妆锦鲤”层出不穷……“超级锦鲤”,可谓一场互联网表演狂欢。“转发又不要钱,不转白不转。”“动动手转发又不要钱,万一中奖了呢!”这或是绝大多数人参与这场“锦鲤”狂欢的心理初衷。
一定程度上说,超级锦鲤式营销能够成功,就在于它深度熨帖了人性——买彩票都还需要花上2块钱,但转发锦鲤,只需“动动手”就可能“中奖”,这符合基本的人性驱动。事实上,一切成功的营销,都可谓对人性最大限度的顺应和激发。网络时代,病毒式营销对于人性的利用和挑拨就更为充分了。在朋友圈,转发、参与锦鲤营销,已经不仅仅是想占中奖、占便宜这么简单,而是自带了自我表演的性质。
换言之,当大家都在参与某项活动时,这个活动就无形中具有了软性裹挟的效果,不参与者或者冷眼旁观者反倒成了相对的异类。另外,这场严格意义上并不算新玩法的锦鲤营销,之所以能够迅速引发新的参与狂潮,也有人认为其中有更深刻的社会背景。比如,锦鲤营销走红,可能预示着年轻人越来越追求“天上掉馅饼”式的成功捷径也有分析认为,人们之所以追捧锦鲤,是源自一种心里层面的补偿需要,正因为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太多,或者说暂时看不到解决路径,那么即便转发锦鲤不一定能让人心想事成,却可能让人有无助感和失控感减少的幻觉,所以,跟风者众。
从媒体调查来看,“锦鲤转发”确实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营销。如有的商家花十万元,吸引了上百万粉丝,人均成本只有一毛。这是社群网络化时代,营销边界的再次拓展。当然,越是成功的网络营销,越不可复制。就以锦鲤转发为例,它一旦到达一定的热度,受众的关注度和兴趣就开始衰减,并逐渐产生“审视疲劳”,想要持续复制很难另一方面,一种营销模式火起来后也可能再被其他力量利用,如超级锦鲤后期就迅速出现了打着“锦鲤”抽奖旗号的短信诈骗。
这提醒网络营销的发起者,需要有足够的风险管控意识,也启示监管应与时俱进,避免因管理漏洞带来失范。总体来看,我们可以把超级锦鲤营销的走红,看作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表演狂欢——对于发起者来说,它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强化“XX锦鲤”的暗示,并对活动进行赋义,营造仪式感,将参与者视为潜在的“幸运儿”,以试图弱化营销的属性而对于受众而言,互动、转发,更多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存在感和参与热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