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三绝的香绸扇

开县三绝的香绸扇,第1张

香绸扇主产于临江镇。据史料记载,在北宋时期折扇由高丽国(今朝鲜)传入我国。清道光年间,临江镇人用白竹为骨架,以皮纸、桐油制作折扇,至建国前夕,年产量达到30万把,成为临江镇的特色传统产业。后来改进工艺,以薄而透明的皮纸或白绸为材料制作扇面,用国画技法绘以人物、山水及花鸟鱼虫图案,具有民族风格。同时,由于在制作过程中采用药物、香料熏煮。临江香绸扇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产品”、“消费者喜爱商品”等称号,并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列为纪念专用商品。

1992年,临江扇厂与航天工业部重庆机电设计院合作,建立香绸扇自动化生产线,折扇年产量可达180万把。临江香绸扇除了畅销国内,还远销到香港等地。

开县三绝 现在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所要到达的几个镇的传统特产。开县的土特产品种繁多,琳琅满目, 香绸扇 每一个传统产品都有一番传奇。比如开县的冰薄月饼,据传说当年八大王张献忠带领队伍来到开县,准备攻下临江镇后在打到成都。临江镇的王记月饼铺避开官兵,专门为义军特制了一批皮薄馅多、运送方便的冰薄月饼,以后其精巧的工艺便一代一代 的相传下来。开县的特产中还有“三绝”-----水竹凉席、龙珠茶和香绸扇。一绝是水竹凉席,是用临江、铁桥等地盛产的白竹、水竹为原料,经过特殊的物化处理后精心编织而成,其柔软爽滑、清凉宜人,图案层次丰富,达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堪称席中珍品,国庆十周年时曾送北京参加献礼展出,后又被评为全国六大名凉席之一。1960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出访印尼,曾带10床开县水竹凉席作为礼品馈赠礼邦。第二绝是龙珠茶,原产于开县敦好镇龙珠村一带,因其清香味醇,独具特色而久负盛名。早在唐朝时,龙珠茶就被列为贡茶,专供皇帝享用。建国后,龙珠茶又获得原四川省名优茶十连冠、国家博览会金奖等殊荣。 第三绝是香绸扇,主产于临江镇。据史料记载,在北宋时期折扇由高丽国(今朝鲜)传入我国。清道光年间,临江镇人用白竹为骨架,以皮纸、桐油制作折扇,投放市场后,求购者络绎不绝,于是制作折扇的从业人员及折扇产量日渐增加,至建国前夕,年产量达到30万把,成为临江镇的特色传统产业。后来改进工艺,以薄而透明的皮纸或白绸为材料制作扇面,用国画技法绘以人物、山水及花鸟鱼虫图案,小小的折扇便成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艺术品。同时,由于在制作过程中采用药物、香料熏煮,暑天扇凉,令人感到风来香满,心旷神怡。临江香绸扇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产品”、“消费者喜爱商品”等称号,并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列为纪念专用商品。1992年,临江扇厂与航天工业部重庆机电设计院合作,建立香绸扇自动化生产线,折扇年产量可达180万把。如今,临江香绸扇除了畅销国内,还远销到香港等地 . ( http://chongqing.kaixian.map456.com/ )

冰薄月饼、水竹凉席、龙珠茶、香绸扇、南门红糖、木香、春橙等。1、冰薄月饼:冰薄月饼发源于开州区西部的临江镇,始于明朝末期,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被开州区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2、水竹凉席:水竹凉席图案层次丰富,兼具实用和艺术性,堪称席中珍品,被评为全国六大名凉席之一。3、龙珠茶:龙珠茶,清香味醇,唐朝时曾列为贡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后,龙珠茶获得重庆名优茶十连冠、国家博览会金奖等殊荣。4、香绸扇:香绸扇,主产于临江镇,选用山涧优质凤尾竹、上等丝绸为材料,采用传统削、钻、刮、漂、浆等72道手工、手绘、手书工艺精雕细凿而成。获得过省市级“优秀产品”“消费者喜爱商品”等称号,并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列为纪念专用商品。5、南门红糖:南门红糖,产于开州区南门镇,是当地的传统手工土特产,2016年被评定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6、木香:开县木香主产开州区北部山区。2015年,关面乡木香再获丰收,产量突破2500吨,占据全国木香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再次见证了“中国木香之乡、秦巴药材宝库”的实力。大面积极种植的中药材,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产业。7、春橙:开县春橙以汁多味浓、酸甜适度、细嫩化渣、香醇悠长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开县春橙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904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