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出海如何虎口夺食?

中国车企出海如何虎口夺食?,第1张

[ 亿欧导读 ]?谁能够捷足先登海外市场,谁就多一份“活得好”的筹码。

作者丨钱漪

编辑丨郝秋慧

近六十年的风雨兼程,中国汽车工业艰难出海

在2001年入世之后,自主品牌从借鉴仿制到自主研发,从孱弱被压制到逐步打开局面,汽车产业重组加快,自主品牌正向研发加速,制造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日益提升。

自主汽车品牌的出口规模日益扩大。2001至2008年,汽车出口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虽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次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跌至37万辆。金融危机风波平息后,中国汽车出口量逐渐回暖复苏,2012年出口量首次超百万规模,创下105.6万辆的历史新高。

“活得好”的筹码

中国本土汽车市场销量自2016年增速放缓,从同比增长10%的高速扩张转变为2018年首次负增长,汽车市场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本土市场产能过剩,出口开拓海外市场便成为一个新方向和新的业务增长点。

尽管2016年至2018年自主车企出口汽车总量不大,但三年间规模增长显著,2018年的出口量较2015年增长59.7%。自主品牌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竞相开发全球处女地。

在国内市场触顶、增量有限的背景下,中国自主品牌意识到出海是真正强大的必由之路,谁能够捷足先登海外市场,谁就多一份“活下去”、“活得好”的筹码。

2019年,成为中国自主品牌出海的标志性年份,以长城、吉利、奇瑞、上汽为主的部分车企掀起一股出海潮,自主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落地。

上汽集团在2019年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同比增长26%,出口量达35万辆,占中国自主车企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MG名爵品牌是上汽集团出海的先锋主力,2019年名爵海外销量达13.9万辆,位居中国单一汽车品牌出口量榜首。

多个市场并行也是车企分散风险的明智之举。“不把鸡蛋在同一个篮子里”,提前应对潜在风险,标志着自主车企从被动出海向主动拥抱全球市场转变。

实力悬殊的较量

车市深陷低谷,回暖未卜,出海便成为盘活死局急需的“引擎”。走出去挖掘新机遇,自主品牌与传统强势车企的直面对抗将不可避免。即使实力悬殊,也得猛踩油门迎难而上。

自主品牌出口量在总产量中的占比、出口额占比、出口车型、出口产品附加值、利润水平、出口方式和出口地区布局等方面,与欧美日等汽车贸易强国相比,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从汽车产业体量上看,中国汽车出口规模和汽车产业制造能力及工业体量不匹配。世界汽车组织统计,2019年中国汽车产量达2552.8万辆,占全球产量比重接近30%,而整车出口为102.4万辆,仅占国内产量的4.0%,欧美日韩等国家汽车出口量占国内产量基本在20%以上。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金额147.7亿美元,为历年之最,却仅占全球汽车出口额的1.6%。受中美贸易摩擦、宏观经济缓慢回暖、地缘政治因素、国内产销量走低的影响,2019年中国汽车出口额增速持续放缓,其中出口最大目的国伊朗受美制裁,给中国出口增长带来较大变数。

同年全球整车出口额位列前三的德国、日本和美国整车出口金额分别为1823亿美元、1085亿美元和540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远远低于汽车产业自身的制造实力。与全球主要汽车出口国相较而言,2018年数据显示,中国无论从出口汽车总量还是出口金额,都未能跻身全球前十强。

中国国内市场需求疲软、产能过剩,车市低迷、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都在倒逼中国自主车企自谋出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速全球市场布局。客观上,助推自主车企直面国际竞争,无论是“弯道超车”还是“换道先跑”,敢于角逐便是打开局面的开始。

虎口夺食的底气

自主车企已然意识到,汽车出口,粮草先行。

近年来,中国车企出海不仅局限于汽车产品贸易,逐步向技术与资本共同出海,转变海外产业战略布局。中国自主车企发展时间较短、根基未稳,技术和经验积累相对缺乏、国际影响力有限,因此车企出海面临的一大障碍便是在当地的知名度不足。

收购海外本土车企或工程,以本土制造融入当地市场,便成为中国车企加速渗透海外的捷径。

2017年6月,吉利和马来西亚DRB集团签署协议,宣布正式收购DRB集团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权,及英国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权,成为宝腾汽车独家外资战略合作伙伴。2019年6月,吉利牵手宝腾后的首款新车宝腾X70在丹马林工厂正式下线。

长城汽车同样对东南亚汽车市场潜力寄予厚望,2020年1月17日,长城汽车和通用汽车就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达成协议,如今长城汽车正为挥师南下作最后准备。

无独有偶,奇瑞也正在筹划“插旗”印度,2019年5月,奇瑞拟与印度塔塔汽车(Tata Motors)成立合资企业,进军印度市场,寻求扩张机遇。

在汽车产业整体下行压力增大的环境中,生存要领是聚焦核心产品与核心技术创新,比谁在产业转型上跑得更快。自主品牌加速布局营销网络、打造品牌知名度、铺设研发力量,力争在每一个环节快人一步,多抢占一份先机,便多一份胜算。因为他们明白车企出海,不仅是汽车产品出海,更是品牌、资本和技术由外而内的联合出海。

建设海外研发基地亦是自主车企技术出海的跳板。

近年来上汽集团在全球化布局上不断加速,2019年4月,其位于印度的第三个海外整车生产工厂正式投产,在世界多国已设立了研发中心、零部件基地、营销服务中心以及金融公司。此前吉利在英国、瑞典、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已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工厂。

诸多自主车企开始在欧美日韩等汽车制造强国布局海外研发中心。位于英国的研发中心偏向于动力研发,意大利等地的研发中心重点放在汽车造型和内饰设计,布局美国的研发中心通常专注于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前沿科技的研发应用。

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工厂的建立是决定能否成功出海的两块重要拼图,除此之外,产品研发、测试、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都共同影响着车企出海的整体成败。

现阶段的汽车出海模式与二十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自主车企出海从此前的整车零件出口、当地组装的模式,进入了海外建厂、当地采购零部件、生产并销售的模式。

中国自主品牌的出口地区正在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开始向欧美发达国家渗透;出口车型从廉价低端车型,向着中高端轿车、SUV转变。新能源车型或将成为自主品牌拓展海外市场的有力突破点,凭借国内的电动汽车产业链成熟度和新能源汽车产能,虎口夺食的胜算又多了几分。

自主车企出海的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编辑:郝秋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期在知乎、及开发者群里,看到许多关于流量变现的疑问,空了也帮解答一些,但也遇到许多类似问题,或比较笼统的问题,无法几句话说清楚,特此把我理解的写出来,希望能帮大家解决日常一些实在的流量变现问题。

备注说明:

1、此文讨论的是APP用户非中国大陆的中国开发者。

常见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比较笼统的问题,比如

移动流量 如何变现呢?

常见的流量变现的方法有哪些?

一个100万日活的app,广告流量变现每天能挣多少?

一类是比较实际的问题,比如

最后一次pin码需要多长时间啊, 我这个都快过去40多天了。

admob的ecpm如何提高呀?

电汇哪家银行最方便呢?

如何进行商业化流量变现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进行流量变现前,我们主要需要弄清楚的点。

一、通过广告变现仍然为移动应用主要变现方式之一。

移动应用流量变现主要包括三种:广告、内购及订阅、售卖商品/服务。这里也主要以广告进行流量变现以讨论,工具类应用主要以广告进行变现,这里不多赘述,游戏品类通过广告变现也逐渐呈现增长趋势。

根据《APP Annie2019中国移动游戏出海深度洞察报告》,全球使用内购+广告变现的游戏数据量比2017年增加34%,在Top1000的游戏中,近1/5的重度游戏,和近1/2的中度游戏加入广告变现。

APP Annie2019中国移动游戏出海深度洞察报告

根据Google内部数据,2018年9月-2019年9月对比2017年9月-2018年9月,非游戏类应用广告变现收入,较去年增长22%。

非游戏类应用广告变现收入,较去年增长22%

二、广告场景及广告类型选择指南。

在明确了以广告变现,我们需要再想清楚,自身APP如何设计广告场景,我们可以想象出去到景区旅游,景区里的奶茶店、蹦极、摆渡车,这些也属于景区的变现场景;APP目前常见的流程类型包括约12个,根据用户在APP内行为,想要如何采用何种流程进行广告场景设计,目前推荐的广告场景是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根据情况采用,同样尽量要不打扰用户,要适合自身APP流程。

广告变现场景

现在我们再看看广告类型,常见的广告类型主要包括,Banner广告(又称横幅广告)、原生广告、插屏广告、激励视频广告。

原生广告、插屏广告、激励视频广告

广告样式的选择,原则就是选择变现效率更高的广告样式,激励视频和插屏广告Ecpm最高,其次是原生广告,横幅广告;根据Google内部数据,激励视频Ecpm大约是横幅广告的10倍,插屏广告大约是横幅广告的5到6倍。

激励视频、插屏广告Ecpm最高

激励视频:通过给用户提供奖励的方式(如增值内容,奖励、权限等),吸引他们浏览高价值的视频广告。目前主要以游戏品类使用为主,非游戏应用使用场景较少。

激励视频广告场景

插屏广告:垂直或水平的全屏广告,图片与视频都会有,可选择是否自动播放,一般主要应用于两个页面切换之间使用(左右滑动类、任务间)。

插屏广告场景

原生广告:定制化的广告体验,自然融入APP界面中。广告内容包括图片、轮播、视频广告;APP流程中,比如动态内、任务前、任务后、主屏菜单、对话框、任务间,以上场景都可以适用原生广告;

原生广告场景

Banner:又称横幅广告,包括多个广告尺寸,主要以320*50、300*250尺寸为主,一般常用于主屏、任务区域固定位置展示广告。

Banner横幅广告场景

三、广告渠道合作

作为大部分中小开发者,我们直接选择Google Admob、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进行变现基本就可以满足,如果当我们用户规模较大,资本支撑较强,有一定品牌影响力时,直接找广告主合作售卖流量,或扩展SSP平台(媒体服务供应方平台_Supply Side Platform),如Smaato、Fyber、Pubnative,Display等。也可和ADX进行合作。

在变现模式上,也可以选择搭建自己的广告平台,提升变现效率及收入规模。

联盟、SSP、ADX、直客广告

如果印度用户占比较多,可以尝试 Inmob(印度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如果俄罗斯用户占比较多,哪需要考虑VK平台(俄罗斯最大的社交产品的广告平台),如果做的是VPN品类,直接选择Admob就可以了,伊朗国家FB、Mopub平台不填充广告。如果做的游戏品类,也可以尝试Unity、Vagle、ironsource、Chartboost等平台。

根据eMarketer数据,2019年美国数字营销广告营收数据,预计广告支出将达到1293.4亿美元,占媒体广告总支出的54.2%。而Facebook、Google两家公司在2019年占比60%,即765.7亿美元,这主要归于精准的定位技术及量化的投放效果,足以说明对大部分开发者,这两家基本就够用了。

2019年美国数字营销广告营收数据

四、聚合中介使用的重要性

Mediaiton(聚合)的大概定义:Mediation可以聚合多方广告SDK,协调各广告位中的广告请求、展现等逻辑,使得多个SDK可以在一个广告位正常运作起来。

如果我们只和一家平台进行合作,哪就可以不用聚合了,但对收入的损失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通过下面两个场景来看看聚合的作用。

Mediation的作用:通过两个场景来演示Mediation(聚合SDK)的作用。

聚合广告SDK,聚合的作用

场景一:开发者只集成了一个SDK,在欧美国家,可能广告填充率还比较健康,但是在某些地区,如南美、俄罗斯,印度广告填充率会急剧下降,同时由于网络延时问题,即使有广告填充,但是可能在用户停留的时间内,也未成功展现。因此导致流量的使用率较低,从而使得收入较差。

场景二:开发者通过Mediation海外市场Top的广告网络/Ad exchange,同时设定每个广告位的Waterfall优先级机制,可以使得原来没有填充的广告位被填充,从而使得收益增加。例如:在美国地区,开发者设定优先级为Facebook>Admob>Smaato...,但是在俄罗斯地区的优先级设定为VK>Admob>Mopub>Facebook...,使得不同地区的流量,根据广告网络的价值针对性的优化,从而提升全球流量的使用率及变现效率。

市场上聚合产品很多都可以选择使用的,而且基本都免费,比如 admob、mopub、ironsoure、Topon等。

我们来回顾一下,在流量变现前要依次考虑的几点:

1、出海应用流量变现主要以广告变现为主。

2、根据应用内用户行为,考虑合适的变现场景。

3、变现合作渠道,前期Google Admob、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进行变现基本可以满足。

4、使用聚合能更高效率的变现。

在下一篇《出海流量变现,提升广告展示量,掌握这两个核心因素就够了》篇幅中,我们将聊聊如何提升改善广告变现收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916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