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开店潮与关店潮给了我们这么多警示

原来,开店潮与关店潮给了我们这么多警示,第1张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化妆品线下零售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场重击,但是随着“宅经济”的兴起,一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革命也再被掀起。

在剖析近年来开店潮与关店潮背后的流量交锋中,让我们看到关于化妆品店更多新的变化趋势。

美业上升市场规模下,门店竞争激烈

我国美业市场规模持续多年呈现高增长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美业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16.1%,预计2019年中国美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

但在逐年上升的美业市场规模下,线下门店竞争也日益惨烈,有调查显示,2019年中国的美业线下门店数量在300万家左右,但同时每年门店的倒闭率也接近30%,更替比例非常之高。 其中,尤其以一二线城市中门店遭汰换速度十分快。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首层 时尚 精品类门店占比中,美妆护理门店占据比例最大,为20%左右,约为整体 时尚 精品类门店的四分之一,但在2018-2019年中,新关门店比新开门店占比更大,几近25%,可见美妆的线下门店面临着不断洗牌的竞争业态。

在剧烈的市场竞争和残酷的生存压力下,使得行业经营者们不得不更加注重门店的规范化运营和成本管理,也促使门店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数据化系统应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同时,面临一二线城市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线上流量的进一步冲击,也促使更多品牌商以及渠道商也纷纷往线上以及其他渠道方式上寻找机遇。

品牌门店的下沉趋势

在一二线城市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近年来,三四线城市消费力正在崛起也随着返乡创业热潮掀起。除了个别单体门店外,众多大牌以及连锁门店也聚焦于下沉市场的商机,于是,带动更多品牌以及门店纷纷加码下沉市场渠道。

如欧莱雅中国大众化妆品部货架渠道全国销售总监韩峻在“2019中国化妆品百强连锁会议”上表示,看好三线及以下城市线下消费的潜力,因为“城市越下沉,线下的金额越大。”

而兰蔻是第一个进军下沉市场的国际大牌,它于2011年正式进入三四线城市,2018年已经在全国115个城市铺设了272家门店。

于是,不少国际大牌宝洁、欧莱雅、强生、资生堂等开始加码CS渠道,也就是化妆品专营店,它们大量分布于下沉市场,能够让各个城市、县镇的消费者都了解和购买到品牌的产品,加强品牌在各个市场的露出。

如知名连锁品牌门店娇兰佳人于自2015年全速推进加盟业务以来,门店数量不断剧增,截至2017年底,娇兰佳人门店数量达到约2200家。事实上,娇兰佳人已经布局了大部分的县城市场。

在2018年底,娇兰佳人更是提出了2019年的“一五一十”计划,全面推广乡镇版,计划三年之内覆盖大江南北。据悉,在2019年底,娇兰佳人连锁门店全国累计数量已达5000余家。

但在这期间,娇兰佳人门店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的不在少数。对于连锁门店而言,下沉市场潜力巨大,但依然面临人流不稳定、乡镇经济水平存在差异等的挑战,导致乡镇门店面临的可复制性、加盟条件以及盈利模式调整的问题。

一方面是线下流量的骤减,另一方面是线上流量越来越贵,娇兰佳人于“一五一十”计划中重点提出将全面推动线上线下全渠道同发展,即CS渠道、品牌电商与社交电商(APP商城)共同发力的计划。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曾明确表示,促进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将成为门店的未来发展趋势。

沉浸式体验店成另一支“救市军”

与娇兰佳人等多品牌集合连锁店不同的是,有个别品牌提出了用沉浸式体验店拯救线下零售的方式。如称为美妆新物种的CS渠道品牌女人宣言走的却是与一般品牌集合店不同的体验式门店的方式。

女人宣言创始人成交女王曾预言在如今的消费市场变化下,日化店在未来将可能逐渐消失,而形成大片线下体验店。于是从行业变迁,消费者心理变化出发,转变门店营销战略成为扭转门店生意,提升业绩的第一步。

据悉,作为一个2016年成立的品牌女人宣言的发展趋势可谓气势汹涌,从2016年成立至2017年和2018年间,先后现实了1.5亿和2.2亿的业绩。

在2019年上半年,据悉,女人宣言已实现了与一万两千家门店的合作关系,在2019年下半年计划中,女人宣言将把这一万两千家门店转化五千家作为品牌的专营线下门店,并有将女人宣言的品牌代理之风席卷全国之势。

从消费者进入门店按需挑选,到注重消费者的个人体验,专注消费者沉浸式体验消费的转变,这种从“站”向“躺”转变的经营模式也正逐渐受到实体门店的重视。

除美容床外,引进高 科技 的“VR试妆魔镜”、“小气泡”、“皮肤测试仪”等也是凭借有趣体验吸引消费者的手段。如在美国零售业低迷的2017年,不少化妆品门店面临着关店的厄运,丝芙兰门店就是凭借这些高 科技 体验式营销方式活了下来。

新零售再掀起“热潮”

如今,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初,化妆品实体店整体性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如何活下去成为美业人的集体愿望。

在“宅经济”的驱动下,线上购物以及短视频+直播卖货的等新的零售方式成为拯救门店业绩新形式。

如自2月3日起,屈臣氏启用了“1小时配送+企业微信助力”的方案,召集全国24000多名导购,通过企业微信服务两百多万消费者;目前,植物医生也正在发展IT系统在线与客户沟通,维系一部分的服务和交易;银泰自2月7日起,陆续组织导购在家直播+多项商家帮扶政策缓解中小型商户的危机,等等。

拥抱“新零售”似乎成为品牌和实体门店于绝境中逆袭重生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创立于2014年的微商品牌黎蓓露目前也正尝试通过线上的方式缓解线下实体店的危机。

张书壁分析目前的形势下,虽然在2月初,许多门店尚未实现营业,但是只是损失了线下渠道的增量以及对客户的体验服务,由于人们居家不出,在线购物,正好迎来线上流量的一波商机。

目前,黎蓓露通过线上的引流和打造的私域流量对门店业绩冲击并不十分大。

张书壁还提及,目前黎蓓露的品牌专营店有140家,包括4家海外门店,虽因极少数门店因业绩不善或想转移计划的原因而关店,但是目前大部分门店整体运营良好,并且将有进一步扩张对海外市场的计划,计划将在两年内门店数量拓展到全球1000家。

品牌未来的渠道发展方式有哪些?

那么品牌对未来的渠道发展方式有哪些思考?张书壁认为在目前这段特殊时期内,线上引流或许成为许多品牌以及实体门店缓解危机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她认为品牌仍然离不开线下渠道的布局,未来品牌在发展渠道上更多的将会往多元化多渠道去发展,而促进线上线下互融是品牌目前更需要做的事。

而女人宣言创始人成交女王却认为未来品牌渠道发展将有可能更多的往线上转移,但线上渠道也一定是多元化发展的。对于日化门店而言,他们往线上渠道推进的速度或许没有那么快,而在未来两年里,在线上渠道的进驻,或许更多的是以直播卖货或入驻淘宝电商等的形式加入。

目前,女人宣言正以一整套线上营销方案的方式助力门店共度难关。据女王透露,虽然目前线下门店都还没营业,但是依靠线上直播等的方式,许多门店目前线上可以做业绩,线下可以做口碑时间,也已作出良好的成效,许多门店已经开始有了盈利。

不管是多元化渠道方式,还是线上线下互融的方式,让我们不可忽视的是,线上渠道方式正以一股不可逆流的趋势向我们袭来,在目前的这段特殊时期内体现更甚,并在未来一段时期中,仍然可能成为品牌长期发展的趋势力量。身在行业中的我们,应该有的姿态便是顺应趋势,拥抱趋势。

线上和线下的共生三模式

线上线下,线上订购、线下消费是O2O的主要模式,是指消费者在线上订购商品,再到线下实体店进行消费的购物模式。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线上和线下的共生三模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零售碰到的最大危机来自线上渠道的冲击。首先是渠道转移,2012年中国的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205亿元,同比增长64.7%其次,与前些年线下与线上井水不犯河水的时代不同,当今电商的威胁直接到了传统零售业的门口,“showrooming”(商品展厅)指的就是消费者在零售店挑选商品,在网上购买的消费行为。

对于传统零售来讲,不拥抱线上是逆时而行,拥抱线上又好像是背后受敌。在这种窘迫的情况下,传统零售行业究竟如何实现线上(online)和线下(offline)的共生呢?对于本文有不理解的可以关注我的新浪微博@1001个管理故事

1、基于渠道的产品异化融合

所谓产品异化,指的是线上线下提供有区隔性的产品,防止产品让消费者产生直接的对比,而产生严重渠道冲突乃至渠道迁移。在这种模式下,通常线下多出售热门商品,线上销售补充线下的产品类,而不是与线下进行销售竞争。企业的这种产品差异化供应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发生,比如说产品供应节奏的不同步,品类供应的区隔。从策略上看,基于产品异化的融合本质是通过不对称回避冲突,目前多被经销渠道层级较多的企业所采用。

产品供应节奏不同步 以耐克为例,耐克自有的线上商店以销售过季、打折商品为主,线下实体店主推新上市商品,二者正是互补关系。对于新上市的产品,耐克线上商店会有广告链接,但是在上市初期不会有线上零售。

产品品类供应的区隔 线上线下产品品类区隔方式,已经被众多商家采用并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从线下往线上转移,缓和渠道冲突。比如BenQ在线上供应的品类就和线下有型号区隔,避免了消费者在实体店里用手机比价。BenQ还专门针对实体店中的手机比价客户设计出一系列防御性产品,这种产品价格甚至低于线上。对于BenQ线下零售商来讲,最关键的策略是首先区分进店客户的类型(是价值客户还是价格敏感客户),再用相关的进攻型或防御型产品来促成当场的交易。

2、理智产生推论,情感制造冲动。

线下零售要锁定客户并直接推动交易,就要提供与线上不同的购物体验,提供消费附加值。这种附加值可以是“消费者即时拥有”的情感价值,也可以是线下会员俱乐部、增值服务的理性价值。基于购物体验/消费附加值的融合的本质就是“用即时体验助推即时交易”。

服务附加值的彰显 苹果电脑的线上线下价格差异大约为5%~8%,但线下仍然是强劲的销售渠道,其关键就在于相应的配套服务。丝芙兰(Sephora)用科技手段把线上和线下购物体验融合在一起,在其实体店内提供SkincareIQ服务为消费者测试皮肤,并基于消费者的肤质和关心点为其挑选合适的商品。此外,丝芙兰还和潘通(Pantone)合作制造了一款叫

Sephora+Pantoner ColorIQ的设备,用潘通的色彩捕捉和测量技术,扫描消费者的表层皮肤,然后匹配官方的Pantone SkinTone号码,进而从丝芙兰上千种不同品牌的粉底中科学精准地选取粉底。丝芙兰的这种系列服务使得线下变成顾问中心,卓越的线下即时服务体验能刺激消费者即时的购买冲动,弥补线下的价格劣势。

店内利用数据驱动开展营销时装零售品牌C&A在巴西的一家专卖店开发了一个脸谱网应用,消费者可以通过此应用浏览该品牌当季的款式,并对喜欢的款式点“赞”。这些“赞”与圣保罗的一家专卖店里衣架上的实时计数器同步,显示线上点“赞”的人数,消费者可以在线下看到哪些款式是线上评价最好的。共有880万人参与了这一活动,在刚开始的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有6200条回复,并在网上被提及1700次,而在线下的实体店里,被“赞”次数较高的款式也比C&A以往任何的款式都售罄得更快。线下零售可以拥抱数字技术来增强线下体验,产生“乐得逛,乐得试,乐得购”的效果。

GAP最近推出了名为“Reserve-in-store”的服务,这种O2O模式让消费者在网上预订,而最近的实体店为其保留两天时间,鼓励消费者到实体店试穿、取货,从而促使消费者多花时间在店内。当消费者进店后,往往购物比线上更多。

增强店内分享的体验 增强消费者在终端的分享体验,也是促成消费者情绪化决策的要点。亮视点(LensCrafters)留意到消费者在试戴镜架时很难看清自己的模样,因为他们没有戴着合适度数的隐形眼镜。为此,亮视点安装了数字镜子,根据消费者的高度,镜子从3个不同的角度拍照,甚至在消费者脸上打光。消费者可以通过触摸屏翻看照片,还可以通过脸谱网、Twitter和邮件与亲友分享照片。高质量和个性化的照片在服务体验中是很独特且很有价值的,大大提高了购买的可能性。独特的购物体验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消费者的即时体验观感会增强且被放大,有效刺激当场交易。

3、基于方便获取性的融合

固定面积和位置的实体店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城市的交通问题和人们对时间的紧迫感,使得消费者对商品可获得性的要求越发苛刻,远距离的店铺和排长龙的结账队伍会大大降低消费者前往实体店购物的欲望。基于方便获取性的融合,是在目标消费群集聚的场所充分利用消费者的碎片时间,如人们在地铁站等待乘车的两三分钟,为消费者提供购物的便利性。

扫描即得(scan-and-go) 针对线上价格便宜、服务便捷的优势,线下实体商店必须减小在购物便捷程度上的差距。零售巨头沃尔玛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它为移动购物应用优化出一个“店内模式(in-store mode)”,还在一些连锁店实施了“扫描即得(scan-and-go)”功能,该功能可以让消费跳过结账的步骤,只需要用手机扫描商品即可。

作为传统零售企业,乐购(Tesco)和桑科萨集团(Cencosud)率先在韩国和智利的地铁站里设立虚拟货架。消费者只需在上下班的路上,从虚拟货架上扫描商品的`二维码,所选商品会被添加到虚拟购物车,并在购物结束后用智能手机进行支付。支付成功后,如果订单是在晚上7点前下的,市内某些区域可以保证商品当天送达。美国的线上杂货配送公司Peapod凭借一流的快递到家服务快速发展,于2012年底也推出了二维码移动购物墙。沃尔玛(Walmart)和宝洁(P&G)等公司也陆续采用二维码提高其销售的便利性。

实时地点技术(Leverage geo-point technology)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消费者可以将自己的即时位置与周边商业零售结合起来,这种应用在未来有广泛的市场,帮助零售商主动出击目标消费者。2011年第二季度,星巴克在美国7大城市推出MobilePour服务。消费者在路上走着突然想喝咖啡了,只要通过Mobile Pour手机应用,允许星巴克知道其所处的位置,点好想要的咖啡,然后接着走去想去的地方,不一会儿星巴克的工作人员就会踩着滑轮车前来送上所点的咖啡。北面(The North face)针对超级粉丝群推出一个APP,消费者逛街时只要500米内有其零售店,该应用就会像闹钟一样响起提示消费者可以进店体验,移动支付与移动电商会形成未来零售的一大亮点。

线下到线上是什么商业模式

1、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松下,了解松下。因此不惜巨资展开强大的宣传广告活动。从1973年起连续几年每年广告费约达150亿日元,为日本企业之最。他们实行了一套“企业识别体系”,国外称“CIS”(Cooperate Identity System),即通过视觉形象来塑造人们对该公司的印象如在国内松下产品使用NATIONAL的牌子,公司的建筑物、广告牌、出版物、包装箱、资料、图书,以及信纸、信封、甚至到火柴盒、垃圾箱等都印上了NATIONAL字样,而且要求印刷字体、颜色、规格都是一个标准。视觉上的多次重复,会留下较深的记忆。此外,打开工厂大门让人参观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二十年前该公司就设置了“工厂参观课”,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参观接待员

2、密切注视市场变化,把握需求动向。松下电器充分利用政府结构,如大藏省等提供的市场情报、销售统计的资料的同时,通过该公司的调查网,了解需求动向,然后把情报提供给技术或生产部门

3、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他们认为销售体制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往往大于生产体系的影响。松下电器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松下电器有专门的销售公司、销售店、销售网。如把专卖松下产品并响应其经营方针的商店称做“NATIONAL商店”,总公司根据合同予以特殊照顾,把以销售NATIONAL产品为主的强有力的商店,按地区组成“NATIONAL店会”。这个组织如何展开工作完全由各商店独立自主地进行。如举办销售恳谈会、经营研究会、技术江西会等,总公司设立“店会公积金”,资助他们展开上述各种活动。

4、采用各种办法推销产品。如该公司于1951年在日本首家实行按月付款制度,1972年建立“租赁制度”,每月只付有限的租赁费,便可使用多种松下产品。推销方法甚至包括实物表演。如热电器具事业部组成“推销战斗队”,到各地出席讲习会,极大推动了各地商店的销售工作。

5、十分注意售后服务。总公司不但设立了管理此项工作的服务本部,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服务公司,它与各事业部的服务部门及全国销售公司的服务部门形成了一个整体,实行完善的服务工作。此外还设有消费者洽谈中心,直接与消费者见面,征询意见。

Zipporah,是摩西那位家喻户晓,有着绝世美貌的妻子;Sephos,在希腊语里是美丽的意思。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就成了SEPHORA(丝芙兰)。

丝芙兰,隶属于全球第一奢侈品牌公司法国路易威登集团(LVMH)的领先化妆品零售商,在丝芙兰的店铺里有超过60个一线顶级化妆品牌让顾客在其中尽情地美丽绽放。在全球14个国家拥有550家店铺的丝芙兰有“美容糖果店”之称,而这个让女性顾客流连忘返的“美容糖果店”在亚洲区的掌门人——周吉思(ThierryJaugeas),则是一位拥有法国人特有的浪漫与想象力,以及敏锐时尚触觉的男士。

玫瑰色的人生

1969年,企业家多米尼克曼多诺有了一个关于美容零售店的全新构想:一家开放式概念的商店,顾客们能在这里自由地漫游、探索和体验美丽之旅。于是,第一家丝芙兰专卖店在法国里摩日开张。三十多年来,丝芙兰一路把令人心驰神往的法国情调通过化妆品专卖店的形式带到世界各个角落,在14个国家开出了550家分店。“源自于法兰西民族自由、浪漫和大胆的性格,丝芙兰的经营理念其实也很简单。”一提到丝芙兰,周吉思就充满着激情,“就是让顾客能在店里自由地探索和体验,寻找能使他们更美的适合产品。”这种自由的购物体验赢得了全球爱美人士的信赖。周吉思给“美容糖果店”如是定义:“它是一个自由的时尚乐园。糖果店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地方,各种各样美味、漂亮的糖果让孩子感到兴奋、好奇和欢乐。而丝芙兰希望给那些时尚人群提供类似的体验,这里有这么多和欧美同步流行的最新化妆品,而且还可以自由地欣赏和尝试,这种感觉非常令人兴奋。”来到这里会马上发现丝芙兰和其他的化妆品店不同,所有商品都是按照功能分成护肤、彩妆、香水等几大类,便于顾客像逛超市那样自由地挑选物品,更可横向比较同类产品,找到最合心意的那一款,值得一提的还有那整整一面的香水墙华丽得耀眼。

“在丝芙兰,你会不由自主地惊叹她简直是一线化妆品的卢浮宫。”CD、兰蔻、雅诗兰黛、资生堂等这些顶级国际品牌在店中悉数登场,每位爱美人士都能在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各大品牌的产品,周吉思还提醒着男同胞,“店内还有特设的男性区,为男性提供了全系列的护肤、香氛和清洁产品。”

从2005年4月,丝芙兰在上海开设第一家专卖店以来,至今已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成功开设了7家专卖店。周吉思认为,虽然中国的化妆品市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但发展非常迅猛,“现在的亚洲市场上,中国是发展最快的,越来越多的顾客期待能够有更好的品牌,有更好质量的产品能够提供给他们。我们希望一步步发展,先通过在中国市场这段时间的开发,了解中国市场的需要,然后再进入在亚洲的其他市场。”对于丝芙兰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周吉思用了法语里常用的“玫瑰色的人生”来形容似锦的前程,并表示到今年年底,每一个月都要开一家店,在接下来的几年,会以较快的速度在中国的其他城市开店,力争到2010年使得中国市场的丝芙兰门店数量达到100家,“我们在巴黎就有十家店,比较一下巴黎和北京的面积,很容易就看出北京可以开多少家店了。”对于丝芙兰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周吉思充满希望与信心。

以严格和执著著称的开拓者

周吉思1999年加入丝芙兰集团,开始了其化妆品零售业的职业生涯。从刚加入丝芙兰时的120家店到如今的550家店,周吉思坦言,在这么短的时间发展了那么多店,每天的工作都是一个挑战,但每天的工作都让人难忘,“加入了丝芙兰,就等于加入了一个大的项目。”

自1999年至2001年,周吉思出任丝芙兰集团主管财务、信息和物流的欧洲区运营总经理。作为一名拥有全面扎实的商业运作及财务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周吉思主要负责丝芙兰的重组以及物流系统的优化工作。2002年至2004年,他被任命为集团国际发展部总经理兼东欧区总经理。在这段时间里,他进一步完善并最终确立了现在全球统一的专卖店风格——布置简洁时尚,全部采用黑白色调。

在丝芙兰工作的这些年里,周吉思经历了很多开辟新市场的历练,被称为是以严格和执著著称的开拓者。在意大利拓展丝芙兰市场的时候,收购了70家小的香水店,为了能够彻底了解这70家店的具体情况,周吉思一家家地去参观、详细了解;他带领丝芙兰进入希腊市场,在希腊一个非常小的岛上,开了丝芙兰全球最小的一家店;第一家在俄罗斯的专卖店开幕的当天,飘起了鹅毛大雪,映衬着店内的黑白色调,相当有情调和气氛……这些都让周吉思难忘,“我也非常感谢在丝芙兰这么丰富的经历,这让我能感觉到,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法国的也好,希腊的也罢,还是意大利的或是中国的,虽然可以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内心当中那种渴望去享受购物的过程,有很多产品在那儿可以自由地去触摸、去感受,这种渴望是在每个种族的女性心中都是存在的。”

充分的准备决定一切

2004年至今,周吉思先生一直担任丝芙兰亚洲区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带领丝芙兰进入了中国市场,在中国内地首创开放式高档化妆品零售模式。但丝芙兰并没有靠铺天盖地的广告来吸引人气,“丝芙兰不是一个单一的品牌,我们是零售商,希望将更多的钱投入到能够找到一个好的位置,能够有一个漂亮的店面,这样来起到一个好的宣传效果。”

在欧美市场上,丝芙兰一直是消费者了解最新产品、接受时尚美容信息的最佳场所。也正是因为丝芙兰在欧洲市场、美洲市场上的成功,让周吉思认识到,“不管在哪个国家,丝芙兰这种销售的方式,这种销售的概念,都是有需求的,都是能够成功的,是能够适应顾客的需要的。正是这两个市场的成功,带给我们信心,也带给我们野心,去开拓其他市场,中国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市场群。”于是在中国,丝芙兰也带来了同样的理念:开放式货架,给顾客自由的选择和试用氛围;免费的皮肤测试、彩妆、美甲服务;新品试用;丝芙兰积分卡提供品种繁多的增值服务;专业的美容顾问谙熟每款产品特性,根据顾客需要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引导他们找到最适合的品牌和产品……短短四个月,丝芙兰在北京已经拥有了3家专卖店。周吉思表示:“北京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生机的城市,这里的时尚消费群成熟,个性化需求也相对强烈,丝芙兰希望通过让顾客在店里自由探索和体验,帮助他们轻松了解自我需求,在丝芙兰创造的时尚空间里感受更多乐趣,获得更多时尚信息。”

但其实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周吉思还是十分谨慎,在北京和上海作了比较长时间的市场调研,希望能够了解中国女性顾客群体对于购买化妆品的需求,“在丝芙兰进入这个市场之前,我们发现,当时中国市场上并不存在像丝芙兰这样的销售方式,但是通过市场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女性顾客在寻找这样的一种销售方式,所以我们知道丝芙兰在中国有一批等待着我们的顾客群,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另外,通过市场调查,周吉思也发现中国市场有许多不同于欧洲市场、美洲市场的需求,比如,“中国市场上,护肤品会比较重要,相对比香水要重要很多,这也是由中国人的习惯所决定的。所以说,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好地去适应需求,去满足中国的消费者的真切需要。”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在加入丝芙兰之前,周吉思曾任职于多家著名企业,拥有在不同市场成功开拓和运营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在法国法雷奥集团(汽车零部件公司)任职期间,对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就有了深入的了解。

1989年到1991年,周吉思担任法雷奥韩国首家合资公司的财务总监,来到亚洲开拓韩国市场。1994年到1996年,周吉思出任了法雷奥集团中国区总裁,从此,周吉思开始了跟中国的不解之缘。

1994年1月,第一次踏入中国,第一次踏上北京土地的周吉思,正好赶上了北京难得的一个雨天。在中国,风调雨顺一直都是个好兆头。

深深被文化古国迷住的周吉思,像所有第一次接触中国的老外一样,闲时最爱就是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小胡同里转悠,一边感受着紫禁城琉璃瓦夺目的光华,一边感受着千年灰墙深藏的炽热情感。又跟很多法国人不一样的是,他不是很喜欢去各种博物馆参观,而是更喜欢看城市的各种自然风景,非常自在地在城市中游走,欣赏建筑及真实的人群,“我热爱中国,但我对中国的热爱并不局限在到某个博物馆去看某些明清的家具,然后有一些画面告诉你中国原来是怎么样的,我更喜欢城市本来的面貌,这样才是真正的中国的风格。”

后来再以丝芙兰亚洲区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身份重新踏上北京土地的周吉思,却再也找不到当年曾经骑车串过的那些小胡同,他深切感受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既让他惊喜,又让他带着丝丝的遗憾,“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为了即将举行的举世瞩目的奥运会,这个城市不断在重建,不断在重组,确实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充满着时尚的气息,但一些非常亲切的老胡同、老宅院都被拆掉了。我和我太太都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觉得有些遗憾,我感觉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都逐渐消失了。”

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丝芙兰在中国第七家专卖店在国贸的开幕典礼上,周吉思就大胆的汲取了中国传统的京剧文化,两位传统的京剧人物红娘和莺莺与时尚优雅的法国小姐“MissSEPHORA”共同粉墨登场,让北京的气息与巴黎的神韵融会交合在一起,演绎法式时尚。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1959年出生于法国的周吉思浑身仍然散发着活力以及法国人的浪漫魅力,崇尚自由、大胆的生活方式。正因如此,在他领导下的丝芙兰中国公司也充满了活力和创新精神,在国贸的开幕典礼上,专卖店里的美容顾问们化的“华丽京妆”让人惊艳,来自京剧脸谱的灵感,各种色彩的大胆运用,极富象征主义和浪漫色彩的表现手法让人深刻体会到,原来丝芙兰可以这样诠释美的含义。“我们的工作团队都是非常热爱丝芙兰,非常专业的团队。”周吉思还开玩笑地说到,“因为这些团队,我都没有什么工作可以做了。”

此外,在丝芙兰,美容顾问也是管理层最为看重的一部分:她们是受过最好培训的、拥有渊博知识的专业美容顾问团队。美容顾问们都是在“丝芙兰学校”受过专业培训,能够准确辨别皮肤类型,了解皮肤物理结构,同时她们也都是化妆高手,并且还熟练掌握香水调配技巧。更重要的是,她们知道如何引导消费者,教她们使用能让自己达到最完美状态的产品。另外,周吉思还表示,美容顾问更重要的还是要拥有亲和的性格,“我希望客人走进丝芙兰,就能够感受到一种温馨的气氛,像在家一样自在,希望美容顾问都能够成为客人的朋友。”

周吉思非常热爱家庭,他常跟员工说,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他跟太太相濡以沫18年,就算工作再忙,每天回到家,“首先,再累也要显得很不累,其次,脾气一定要好。我经常跟太太说,她必须要在两种男人之间进行选择,一种就是每天晚上有很多时间跟她一起度过,但这种男人一回到家,就是非常疲惫地窝在沙发里看报看电视,不与妻子进行沟通;另外一种男人就是每天只有一小时陪伴她,但这一个小时却非常精彩。当然我太太选择的是后者。”周吉思认为保持家庭幸福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理解,“太太陪伴我度过了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能够容忍我,是我人生当中最忠实的伴侣。”他俩15岁的独子也非常享受在中国的时光,周吉思又开玩笑地说他既然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国策“只生一个好”,“我儿子在韩国出生,第一天上学是在北京上的,而现在又将在上海完成他的高中学业,他觉得在中国每天都像在度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924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