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名现象的现状分析?

联名现象的现状分析?,第1张

许多人对联名有着不同的看法,品牌联名通常指不同的品牌、IP、名人进行合作,联合打造推出新产品或新(定制)体验,借助双方的粉丝群众和影响力提高产品和品牌的商业价值,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TheBox 品牌事务所创始人李倩便将品牌联名称为“品牌社交”,通过品牌之间的联名将品牌的影响力、受众人群进行“1+1>2”的效应放大。

品牌联名的对象与商业逻辑

品牌联名的主体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品牌与品牌之间、品牌与明星之间、品牌与影视IP之间。其中,品牌与品牌之间形成联名关系是最常见的联名手段,如椰树与瑞信咖啡联名,推出新品“椰云拿铁”;品牌与明星之间的联名是时尚和运动等服装品牌常用的联名形式,与邀请明星代言的方式有些相似,如nike与权志龙联名所推出的鞋子与服饰;品牌与影视IP之间的联名是IP火爆现象下所诞生的联名形式,如肯德基与宝可梦联名推出的可达鸭赠品在最火爆时涨价近30倍。

品牌在联名营销中主要通过“借用其力”、“出乎意料”两个手段实现自身的收益。“借用其力”是指借用联名品牌的影响力、品牌印象和品牌文化等实现对自身价值的增加或改变,如小品牌借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扩大自己的粉丝规模和知名度、传统品牌借用潮流、年轻品牌的消费者印象改变自身品牌老化的现状,推进品牌实现年轻化。“出乎意料”可以说是打造具有充足新鲜感的话题、设计新颖的产品以及利用“反差”,其关键在于其他品牌没有做过,很多八竿子打不着一块的品牌进行的跨界联名制造了很大的响动,将联名营销破圈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如rio的六神鸡尾酒与英雄墨水鸡尾酒。

品牌联名的要点

品牌联名是一把双刃剑,能实现“1+1>2”的同时也可能会“1+1<2”。在联名产品泛滥的当下,许多品牌为联名而联名,但所产出的联名产品缺乏创新、质量缺乏保障,只是借联名的噱头吸引消费者目光,甚至借机抬高产品售价,导致最终反馈平平,反倒拖累品牌本身。因此,品牌之间的联名如果不能交出让消费者满意的答卷反而可能损害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印象。品牌在联名过程中应要重视以下三个要点:

(1)考虑联名品牌方的形象和定位

品牌联名是品牌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结合各自的行业与品牌特性,融合双方的文化基因,深度参与从产品设计、研发与营销等的全过程中,共同打造出一款独具特色的新品。在此前提下,联名合作的品牌之间最好在品牌形象和定位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或互通性,在品牌文化上存在兼容性。品牌方若是与毫不相干的品牌进行联名则很有可能出现“翻车”的现象。如对喜茶与杜蕾斯之间的联名,网友们纷纷质疑“为了流量,不要下限了吗?”,此次联名不仅损失了已投入的开销,还损失了一定程度的粉丝群体,影响了喜茶的品牌形象,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2)推出联名产品不能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

产品(服务)是企业发展的根基,营销是打造品牌的一种手段,以营销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并不持久且不可取。在消费者新鲜感阈值不断提升,消费者心智逐渐回归理性的当下,若是只重视联名数量而忽略了联名质量,终将导致品牌营销的收益不断下降,甚至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我非常认同一个观点“没有质量加持的联名产品,只不过是在消耗消费者对原本品牌的情怀和好感,当品牌肆意塑造联名产品时,也是消费者好感殆尽之时。”

(3)保持品牌自身的特色和形象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过度的品牌联名会削弱品牌的原创性,影响品牌特色、品牌文化、产品研发的动力与想象力。品牌基于品牌特色面对消费者,消费者因为品牌特色选择品牌,品牌特色是品牌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品牌联名中要坚持品牌自身的特色与调性,充分向消费者展现品牌魅力、传达品牌文化与理念,才能扩大粉丝受众、提高粉丝黏性,通过联名营销提高自身品牌的商业价值。

品牌联名的新形势

在联名狂潮的前期,只要够“敢”、够“奇”便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收取大量的关注和流量。随着联名营销大量出现,其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大量重复的营销套路不断提升大众的心理感知阈值,联名合作的大众印象已从“新颖”、“创意”转变为“跟风”、“噱头”,这也使品牌开始思考如何打好联名营销这张牌。在2022的上半年,许多品牌开始挖掘联名营销中所蕴含的深层价值,重视联名中的文化、艺术等内容体现,开展有深度、有深意的联名营销活动。

京东与余华、余秀华的合作便是一次较为成功的以文化为核心的品牌联名,其颠覆性的思路与 *** 作令众多消费者感到意外。在世界图书日,众多图书卖家打着各种旗号进行图书打折促销,而京东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向消费者回收买后未读的书籍,通过与余华、余秀华合作拍摄的短片传递“买书要读”的读书观,这是对当下“购而不读”的社会现象的反思和纠偏,劝诫读者回归阅读本质“理性买书”。此举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好感,体现了品牌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品牌形象的高度。

目前中国茶饮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式茶饮的时代,本土品牌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使用场景也逐渐演变到线上和线下同时运营。

头部品牌出现,消费者认知度高

而新式茶饮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头部品牌。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Q2新式茶饮品牌中消费者认知度前五的品牌是喜茶、CoCo都可、瑞幸小鹿茶、奈雪的茶和茶颜悦色。

行业竞争加剧,差异化发展成关键

随着新入局者的加入,市场不断增量,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严重。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各大新式茶饮品牌采取了跨界发展、专注细分领域等竞争策略。

消费者关注产品品质与健康,倾向选择创新产品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的关注点从价格转移到品质上。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Q2中国消费者购买新式茶饮的主要考虑因素是饮品口感和质量安全,分别占比61%和44%。

参考资料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141700133

《艾媒报告|2020年H1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

1、第一个p,就是产品本身。

从产品本身来说,街边的奶茶店,大多的真实面目就是奶精香精糖精,也就是通过冲泡制作,但是作为喜茶为代表的新派奶茶,他的材料成本会更高。

2、第二个p,就是产品价格。

不同的产品,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比如普通的奶茶可能几块钱,十几块钱,像我们的“蜜雪冰城甜蜜蜜”相对而言就比较便宜,走的就是低价路线,但是一杯“喜茶”的价格,他对标的更是星巴克的咖啡,价格自然会贵一些。

3、第三个p,是产品的营销和广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喜茶并没有通过像其他的品牌一样,在我们的电视、电梯等通过媒体去宣传、打广告。通过相应的社交平台增强粘度,无形之中增加了几分神秘气息,能在朋友圈晒出一杯喜茶,已经变成了一种 “赤裸裸的炫耀”。

4、第四个p,渠道。

前面谈到喜茶的品质以及相对高昂的价格,这就决定了喜茶不能普通的奶茶一样,可以在路边生存下去,更多的是在一些大型的购物商场,甚至还会有开设宠物主题店,茶饮界“第三空间”打造再升级! 其实喜茶的门店数量,在行业众多品牌中,不算多的。

发展历史

2011年12月,首杯芝士现泡茶beta版本—奶盐绿茶面世。

2012年5月12日,喜茶的第一家店在广东省江门市九中街开张。

2012年 布蕾珍珠奶茶初次加入喜茶家族。

2015年11月16日,喜茶深圳金光华店的开业,喜茶在深圳的门店数量已增至19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989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