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营销的案例

公益营销的案例,第1张

顾家家居和公益组织「是光诗歌」联合开启「向往生活 拾光计划」。他们将大山里孩子们写的四季诗歌,搭配上可爱生活插画,做成了可拼诗画集,还定制了能念诗的口罩。

这些孩子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0岁左右,多是偏远乡村的儿童或留守儿童。从2016年开始,「是光诗歌」为云南、贵州等全国多个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开设了属于他们的诗歌课。「是光诗歌」还收录了120首儿童手抄诗,制成《大山里的小诗人》,让山里孩子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而乡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品牌通过创意形式向外界展示大山孩子们的诗歌,用实际行动号召和推动社会关注乡村儿童的教育,展现了品牌的社会责任感,增加了消费者对其的好感度。

方案:企业公益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主题:金马之家百万爱心献老区关键词:公益活动舆论宣传经营人心促销活动目的: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义拍义卖营销活动响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和“青春家园建设”关爱行动,与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武汉市农业局、武汉市文化局、武汉市卫生局、武汉晚报社、武汉市广播电视局、武汉晚报社、武汉爱心文化传播中心等单位联手,推出大型公益活动“金马之家百万爱心献老区”。联合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共同举办,增强该活动的权威性、公益性、新闻性和可信度,这是企业组织公益活动的关键问题。在即将到来的销售淡季,推出与金马之家经营项目和营销活动紧密相连的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挖掘新闻点,吸引大众眼球,提升品牌形象,带动淡季的人流和销售,并为旺季销售做铺垫。活动意义:1、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义拍助学是一项大众关注度极高的公益活动,开展这次活动有几个好处,因为是公益活动,所以受众面较广,能快速推广品牌,且大众认知较快;2、舆论宣传导向和新闻炒作:作为公益活动本身就有一定的新闻价值,通过合理的炒作为金马之家营销活动造势,增强大众对金马之家这一品牌的记忆、认知和好感。3、提升企业形象及实际销售额: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获得大众认知便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社会效应越好,越能带动公司业绩飞升。4、符合公司的经营理念:肖凯旋总裁曾多次在公司的会议上提出过企业使命感,在我们以全方位的产品定位解决了消费者的家装痛苦同时,我们同样要在公众心中媒体眼中塑造一个公益形象,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员工的价值观,通过经营人心的宏伟工程,为企业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1)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有效开展品牌形象战略目标;(2)义卖(义拍)活动能有效吸引客流到卖场,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公众对于公益事业的热情较高,通过长期的公益活动,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3)因公益事业是政府部门极为关注的一项长久性事业,本次活动又联合了多家政府职能部门,从而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工程;(4)事半功倍的营销推广效果:本次活动主题突出,题材鲜明,受大众及媒体、政府部门关注程度高;且活动本身易于 *** 作,炒作空间大;又与商户互动,投入少,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品牌推广效果。二、义卖(义拍)活动分析:1.活动内容:金马之家联合商户提供近百万价值的义卖产品,义卖款项作为爱心专款全部捐献革命老区的福利机构和弱势群体。2.活动时间:2006年5月开始启动,至,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开展一系列爱心义卖义拍及捐赠活动。3.义卖产品来源:(1)由金马之家商户赞助义拍义卖商品,尤其是卫浴、地板、磁砖、橱柜、电器、家具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厂家有较强的品牌推广意识,赞助投入产品的积极性高,同意以公益赞助为由头,做商业促销活动。(2)目前公司的武湖基地尚有一批库存家具、床上用品等,可以作为义卖商品。(3)计划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组织8-10次公益性主题促销和若干次捐赠活动,估计每次需提供价值1-5万元的家具建材商品进行义卖,作为捐赠款项资助革命老区。4.活动难度:这项活动需要部分厂商配合,提供义拍商品。但是参与此次活动能给商家带来多项有形的回报,因此,说服商家提供拍卖品是可行的。5.活动启动时间:5月27日、28日,每日一次,每天拍卖时间约为2小时。以后每月1-2个周末定点举行义拍义卖公益活动。三、扶助对象以湖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为主要扶助对象,可以深入到大别山老区如:红安、麻城、大悟、罗田、英山、黄陂、新洲等地,根据不同时段,组织品牌磁砖、地板、洁具、橱柜橱配等厂家参与,推出相关主题促销活动,例如可做如下主题活动:1.7-8月,高考后推出资助老区高考状元2.9月,九九重阳节,如到老将军故里,为老将军或者其后人亲属献爱心3.10月,为革命老区的福利机构献爱心五、媒体支持1.《武汉晚报》扶助行动栏目2.《武汉晨报》3.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4.湖北广播电台六、本次拍卖活动 *** 作细则:1.本次义拍活动为无底价义拍,即所有拍品0元起价,参与竞拍者自由叫价,最低喊价幅度为50元人民币。2.本次拍卖会拍品由金马之家的商户提供,主要拍品有床、床垫、沙发、餐桌椅、沙发床等拍卖品。3.本次拍卖会所得款项用于资助革命老区弱势群体。4.本次拍卖会在金马之家建材家居门前广场举行。5.本次拍卖为无底价拍卖,最终得主由工作人员带到收银台缴款;6.本次拍卖活动拟定于5月27-28日下午3点进行,提前展示拍卖品,由主持人现场详细介绍其品牌、功能等(内容由商家提供)。7.拍卖师宣布拍卖开始,参与拍卖者开始出价。8.每次叫价,拍卖师现场喊价3次,如没有人加价,拍卖师落锤,宣布成交。8.工作人员现场将最后竞拍得主请上舞台,有电台、电视台进行现场采访。10.由产品厂商代表恭贺该消费者成为金马之家爱心大使。

关于公益营销及策划方法的定义,社会上有颇多理解,中国公益化商业模式联盟发起人、公益营销践行者魏涛先生认为,公益营销应当有两个内容:

其一,是以产品营销为目标,以社会公益为导向,以公益主题为载体进行的营销行为。

其二,是为公益事业推广(如慈善基金、公益事业项目、大型公共活动)而开展的营销行为。

这两个内容,往往具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作用。

理论上的公益

大工业时代以后,经济追求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人们对经济变得又想往、又回避——大家想往得到财富,但又回避着别人把它从自己兜里再“营销”出去,大家一面苦练推销术,一面又在拒绝推销。

在今天看来,极具功利性的、被人文化了的现代货币,给人类交往筑起了一道道无形的高墙。与此同时,相对无功利的艺术、文化、体育、教育、血缘关系等中介,却成为人们交往中较容易放松戒备、袒露心扉的高效载体,当然,高尚的公益事业自然也在其中。于是,个别有先见之明的企业人士,逐渐避开世俗的视野,搭上公益的快车,驶向营销的彼岸。这样一来,优越于传统营销理念的公益营销等新思路、新方法便传播开来

——摘自2008年魏涛先生对包括公益营销在内的新营销模式价值实现的社会学解释

●伦理视野下的“公益”

公益,即伦理学中的“利他”概念,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道德规范体系中社会共识的“应当”

公益营销,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高尚的商业德行

●市场视野下的“公益”

经济与市场行为受到道德的限制和影响,正常的经济行为本身就是公益的

突出市场行为的公益性目的,会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信赖

营销中的公益是人们共同利益的实现,或者是绝大多数利益主体的价值的实现,其最大的特点是除了满足供需双方的利益之外,更突出了对他人(非利害关系者,例如弱势群体,共同理想,名族情节等)利益关照

●真正的营销精神是公益的

魏涛先生认为,营销是以供需双方的价值满足为特征,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以积极的创造性参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最终影响财富所有权的重新分配,而公益营销的精神,则更是整合和满足多种价值需求

为什么公益营销

●同质化竞争的无奈

——每天,我们90%的同行都在使用同一种营销工具与目标客户打交道

——每天,我们100%的目标客户都因为接受着同一形式的业务而厌倦

——在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中,当你或你的员工感觉到营销吃力,甚至有人开始偷偷转移客户资源时,销售可能只完成目标的50%以下

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不断在寻找新的营销途径,不断探索更高效的营销管理思想(所谓营销的变革,其实是产品市场策略的变革)

●情感主题消费和“错位” 营销思路的发展和演变

艺术营销:服饰,奢侈品

会议营销:保健品,工业品

新闻营销:商业服务,公共产品

事件营销:新概念产品,消费品

学术营销:咨询及资讯产品,教育产品

错位的价值,规避竞争——竞争的最高境界是不竞争

●道德主题能引发的商业机会

是新闻媒体聚焦的对象(例如奥运会,残疾人事业,伦理问题等)

能获得多种形式的社会资助、政府支持、舆论声援

能快速动员起消费的积极性

能建构起新的市场需求(或购买力)体系

营销方法中的公益(道德情感)

●感性的力量,往往能够瞬间摧毁消费中的理性巨堤(摘自魏涛营销观点)

●道德情感是青少年成长中最强烈的情感之一,并影响购买行为

●在营销中,公益精神未必仅限于狭义的道德层面,例如民族情感、集体荣誉等

●公益化的营销,是将公益的精神、情感、方法融入到营销中

●在公益营销中,公益情感既是信念,也是纽带,又是载体

●科学的营销本身,就带有着不自觉的公益性

魏涛对公益营销的定义

公益营销是将公益理念、主题与形式融入营销行为的一种营销思维方法,其核心价值是“解决企业短期效益与长期利益矛盾的同时,让社会公益得到尊重”(魏涛/2008年)公益营销在企业长期利益、短期效益以及社会公益三者之间寻找结合点,为企业的健康、和谐及文明的发展保驾护航

魏涛的公益营销“三要素”

有私奉献者(行为主体)借助感性与道德的魅力(手段)迅速摧垮消费行为中的理性巨堤(目标),完成营销和社会效益双重目的

公益营销与传统营销

●是传统营销策略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具体应用

●公益营销是企业既有营销体系(传统)的补充

●公益营销有其专对性,与其它传统营销方式互不可替代

●“利他性”本身就存在于一般的营销行为中

●公益营销是扩大了营销中“公益成分”的主题性、形式性、品牌性

●公益营销不具备否定式的革新意义,更多是思想体现

●公益营销不是纯粹的公益事业,归根结底还是营销

公益营销的辨别

●公益营销不是“公关事件活动”

●公益营销不等同于“企业的社会责任”

●公益营销不是普通的营销策划

●公益营销不是“理论上的公益营销”

公益营销的优势

●具有营销实效性、公益性、全局性和传播性的四个特点

●提高企业对社会公益需求和危机事件的预见力

●巩固企业的社会关系体系,提高综合竞争力

●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对企业营销模式进行优化

●紧紧地围绕住营销的目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

●对企业文化起到巩固作用

公益营销的适用企业

●一般消费品及公共服务企业

●金融、商业服务企业

●医药卫生、教育培训

●特殊产品(烟草、制盐)

公益营销的成本

●科学的公益营销仅是对传统营销开支的重新整合与分配,并非增加经营成本

●高效的公益营销能够降低企业的广告、公关等营销成本

公益营销的难度

●公益营销的主题限制与形式自由

●公益营销主题本身受到特殊的规范的束缚

●公益营销又在不同形式的变化与创新中创造价值

●面对“伪公益”现象及“对抗公益”情绪的难题

●必有真正的公益信念:公益营销策划及管理者必须树立营销思想中真正的公益信念,通过培训,应树立和传播营销行为中每个关键人员的公益信念

公益营销的三层次评价

●公益营销的“深层”需求分析评价

产品是否对位、消费可能性、功能是否合适、公益主题与产品契合程度高低

●公益营销的“中层”需求分析评价

公益主题和形式、公益营销行为的实施效果、传播力度和影响面

●公益营销的“表现层”需求分析评价

项目的表现形式(说明书、演示品、销售表达等)、推广的表现形式(广告、新闻等)

公益营销“四要”的评价

●营销绩效是首要的

●公益效益是重要的

●品牌深耕是显要的

●渠道优化是必要的

别指望拿“公益”的主题为产品作秀

做好自己,影响他人——企业家本身就是榜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1031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