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动鞋:从《回到未来》到走向未来

智能运动鞋:从《回到未来》到走向未来,第1张

说到智能运动鞋,一定有不少人对Nike的“NIKE AIR MAG”有印象,这款源自1985年科幻电影《回到未来》中的鞋款因过于出名,使得很多人下意识认为智能运动鞋是Nike率先发起。

其实在同时期,各大运动品牌都开始相继在“智能 科技 ”方向上推出王牌产品,运动鞋领域里,“智能 科技 ”已经是暗流涌动。

智能运动鞋主要功能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可穿戴设备中,运动鞋也已加入到智能化的洪流中,智能运动鞋及其适配app能够涵盖的功能已有:体重测量、智能连接、跑步数据记录、运动数据统计、按摩功能、跑步纠正、运动状态识别等多个种类。

1、运动模式

针对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模式功能选项。例如跑步,就有对应的数据记录又例如打羽毛球,就会记录相应的数据情况.....然后通过APP反馈给使用者。

2、智能连接

智能运动鞋可以跟手机app进行连接,连接之后就可以将数据传输到手机上去。

3、跑步的数据记录

智能运动鞋app上有跑步数据记录的功能,您的每一次跑步数据都能够记录在手机软件上,主要有食宿、配速、路线、距离和消耗卡路里的数据。

4、运动数据统计

智能运动鞋app上会统计用户的运动数据,包括用户每天、周、月的运动数据和跑步记录,也可以查看 历史 运动数据。

5、脚底穴位按摩

智能运动鞋内置按摩鞋垫,通过APP *** 控可以进行简单的足底按摩,缓解运动疲劳。

6、分享功能

用户可以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分享或者是获得我们的成就奖励,跟好友一起互动。

7、跑步纠正

智能运动鞋会检测用户的前掌、中足和后跟的三种不同的跑步姿态,然后会将这些数据发送到手机软件上去,在手机软件上,会根据用户的跑步姿态,及时的纠正成正确的跑步姿态。

8、提醒功能

智能运动鞋app上会有提醒功能,包括久坐提醒、运动伤害提醒、运动不足提醒和换鞋提醒。

9、运动目标设定

用户可以在智能运动鞋app上设定运动的目标,跑步的步数等,用户的运动目标和完成进度会在手机软件上进行清晰的显示,用户可以一目了然。还可以尝试着去完成这个目标,目标完成后,可以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成就感,激励自己运动。

10、运动状态识别

这款软件上有运动识别的功能,能够智能识别用户的运动状态,比如慢走、上楼、下楼、快走、跑步的运动状态。显示在软件上,比如慢走2000步,快走30步,跑步900步,上楼梯50步,下楼梯60步。

智能运动鞋的前世今生

1984年, adidas推出了旗下第一双智能跑鞋:Micropacer。从外观的金属银色就能看出这是一双充斥着 科技 思维的跑鞋,鞋款内部装置了电子测量系统,可以记录下跑者的距离、配速以及卡路里消耗,本质类似于一个穿在脚上的智能手环。

2005年, adidas发布了研究长达三年的秘密项目:adidas-1。这双鞋通过智能芯片每秒500万次计算的处理系统,连续调整鞋身来为运动员提供智能缓冲,鞋身同样可以连接电脑进行数据分析。当时二级市场售价达到了2880元左右。

由于过高价格和受限于当年技术瓶颈限制,智能运动鞋风潮在逐渐回归平静,经过短暂的沉寂。在 2010年 之后,随着智能手机、运动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逐渐繁荣,增加了运动鞋和智能设备的更多可能性。

小T智能运动鞋

外观上看这款智能运动鞋与一般的运动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由于内置了运动监测模块(G-SENSOR传感器),所以具备运动计步的功能,电池方面采用可更换的纽扣电池,续航可达三个月,当然也能连接配套的APP管理相关的运动数据。

小T智能运动鞋的造型和常规的跑步鞋没有太大的区别,整体设计也比较有运动感,颜色方面有:灰、蓝、绿、黑、红这5中颜色选择,雷 科技 拿到的为红色款,鞋子重量只有450g,穿在脚上比较轻盈。

鞋底材质为EVA加橡胶,EVA材质一般使用在中高端的运动鞋上,具有良好的防潮、耐腐蚀、抗老化、抗震等特点,而鞋底上部横向设计的橡胶纹路也提高了鞋子的防滑、耐磨性能。

鞋垫上带有大量的网状透气孔,提高了缓冲和透气性能,鞋垫的柔软度和d性也比较适中,进一步提高了鞋子的舒适性。

鞋子“智能”的秘密就在于鞋舌的地方,鞋舌上部的内侧装有运动监测芯片,采用魔术贴方式包裹,运动中能有效防止灰尘和水溅进入,当然也不用担心芯片会飞出去,撕开魔术贴后可以把芯片从囊袋中取出来。

小T智能运动鞋的检测模块采用G-SENSOR传感器,拥有自主的运动算法,所以能提供比手环更准确的计步,打开盖子后可以更换电池,使用的为CR2032纽扣电池供电,续航能达到三个月。

Nike Adapt BB

全新推出的Adapt BB为篮球运动而生,在第一款自动系鞋带的篮球鞋之后,耐克引入了更为先进的电机系统,以及与智能手机连接、可通过固件更新改善体验的模式,只为让这双鞋更适合球员。

当双脚进入Adapt BB, 内置的感应器会立刻根据双脚的模样,通过鞋身中隐藏的微小电机拉伸鞋带,既裹住双脚又提供合适的舒适度。 鞋身上的两枚发光按钮能记住球员的松紧度喜好,帮助球员快速更改球鞋的松紧。

Adapt BB的令一大亮点,这双鞋可以和你的智能手机连接, 并通过手机来更为细致地调整球鞋与双脚之间的关系 。耐克还会持续地提供Nike Adapt应用程序更新,让球鞋内使用FitAdapt技术的固件更加适应你的双脚。

耐克在Adapt BB加入了一块505毫安时电池来支持全新的特性,这双鞋可以像最新的iPhone一样,放在在配套的无线充电板上补充电力,每次充满可以提供最多两周的续航。

Adapt BB的鞋面依旧由耐克当家技术Flyknit构成,和QuadFit网状外壳组成一体,提供了高韧性和对双脚的紧密包裹,中低则使用了Cushlon泡沫,踩上去脚感应该会很棒。

Nike Adapt BB定价 350美元(约合人民币2366元 )。耐克表示,Adapt BB使用的FitAdapt技术未来将在各种运动鞋中拓展开来。

FREETIE 轻云缓震竞速跑鞋

这款智能芯片运动鞋呈现简约的运动风,选用了经典黑色作为主色调,一个绿色logo作为撞色,简直耐脏又百搭。鞋面采用的是尼龙网纱,质地非常轻薄,厚度仅有0.38mm,且面料的透气性比较好。

小米有品FREETIE 轻云缓震竞速跑鞋采用了高dEVA吸震回d中底,能够脚跟落地的瞬间,起到很好的吸震化解冲击作用,即便每天跑着上下班,脚底也不会觉得疲惫或者酸软,给脚底提供了很好的缓冲器,更不容易受伤。

小米有品FREETIE 轻云缓震竞速跑鞋还在脚后跟处增加了PU 缓震材料,帮助脚跟起到一个很好的缓震吸能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将一脚踩下去的压力,转换成了人行走过程当中的反d力,降低跑步过程当中对膝盖的伤害性。

更重要的是,这款跑鞋还可以搭配FREETIE 运动智能芯片,能够 清晰记录行走的里程、用时以及能量的消耗。

Altra的Torin IQ

犹他州的鞋类制造商Altra推出一款智能跑鞋Torin IQ,为跑步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提供解决方案。

与大多数智能穿戴设备不同,Torin IQ在现有跑鞋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它能够 对跑者的跑步姿态进行实时监控和语音提醒,通过纠正跑步姿态的方式在一定时间段内帮助解决常见的跑步损伤。

Torin IQ最大的优势就是精准,与市面上绝大多数智能跑鞋不同,相比于其他竞品功能几乎都是步频、速度和距离,而且后两项还是估算出来的,准确性上还不如一块运动表或跑步APP。 而Torin IQ双脚均内置芯片,可以测量更高阶的触地时间、对地冲击力、对地接触面积等参数,对用户跑姿的指导作用更强,最重要的是它还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后通过语音的方式实时播报给跑者,扮演了一个私人教练的角色。

Torin IQ的传感器位于脚底,针对脚趾、脚跟和左、右足等部位做出分析。 在运动的过程中,它除了记录运动轨迹以外,还会将跑者的跑步姿势和正确的姿势进行对比,当出现偏差时为跑者提供实时的修正建议,并且在运动结束后生成一个完整的报告。报告中还包括跑步的节奏、距离、步调等等。

和所有的可穿戴设备一样,Torin IQ也有专门设计的应用程序。 通过应用程序,除了能更直观地看到运动过程中双脚的受力和动作形态,还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打开辅助监控功能。 和自动记录相比,Torin IQTorin IQ需要专门开启记录的设计避免了繁琐的记录过程,也避免了对非运动状态的记录。对Torin IQ来说,简单的数据记录并不是其目的。

但最重要的是,Torin IQ也很好地照顾到了跑鞋的舒适度。虽然内置传感器设备,但鞋的重量并没有显着增加(约为260克)。 Torin IQ的售价为220美元。

)跑鞋当中,内置了华米研发的智能芯片组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单独的芯片是以独立包装放在鞋盒当中的,消费者购买之后要将其安装在鞋底的凹槽当中才可以使用。

(2)可以记录步数、跑步路线、跑步距离、运动时间、身体消耗、运动分享等。

(3)华米动步态算法团队和李宁运动实验室进行合作,整合了全球顶级运动员的训练研究成果,通过运算能够推送个性化的慢跑初学者训练计划,并且能够实现前后脚掌着地的智能判断,帮助用户纠正到正确的跑步姿势。

(4)可以根据大数据的积累为用户选择适合自己的跑鞋。

(5)可以运动积分,实现积分兑换。

(6)可以监测跑鞋的损坏程度,提醒更换跑鞋和重新购买。

从以上6点可以看出,无论对于李宁,还是对于小米,李宁智能跑鞋最重要的是设计是希望通过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实现产品销售壁垒,并促进各自产品的销售和产业链延伸。

安踏 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港交所:2020),简称安踏体育、安踏,是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企业,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制造和行销安踏品牌的体育用品,包括运动鞋、服装及配饰。

1991年安踏成立

1991年,在福建晋江的一家制鞋作坊门口第一次挂上了安踏的标志,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体育用品品牌公司。

1999年签约孔令辉塑造品牌

1999年,安踏签约孔令辉作为形象代言人,推出“我选择我喜欢”的品牌口号,并在国内率先开创了“体育明星+央视”的营销模式。品牌的提升拉动销售的强劲增长,营业额迅速从2千多万突破了2个亿。从那以后,安踏完成了从生产到品牌批发的构建,并着重在二三线城市渗透。“我们需要变成价值链的领导者。”丁世忠说道,面对越来越多的模仿者,他时时思考着如何跑得更快,在竞争愈演愈烈的晋江占据先机。

2004年赞助CBA,企业迎来高速发展期

2004年开始,安踏连续三年赞助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成为CBA

安踏赞助CBA职业联赛运动装备唯一指定合作伙伴,打破了国际品牌垄断国内顶级赛事的格局。2006年1月,安踏再次与CBA续约7年,双方合作延续到2012年,更进一步加深了安踏与CBA之间的联系。

2005年成立国内首家运动科学实验室

在2005年,安踏花费近千万资金,建立了国内首个高科技的运动科学实验室

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学实验室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公布的最新一批通过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目前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获得国家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自创立以来,已经为安踏贡献了超过41项国家级专利,拥有一定规模的研发团队,被誉为“中国体育科技孵化器”。而自创立了运动科学实验室以来,安踏先后推出了双重减震技术、服装领域的吸湿排汗技术和“三防”功能,新的减震技术持久减震鞋垫、d力“果冻”技术、d力足弓结构,超轻EVA材料、柔软EVA材料等多项专业技术,带动了安踏品牌的全方位“技术升级”。

2007年香港上市

2007年7月10日,安踏体育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面向全球发售6亿股,仅公开发售部分就获得183倍的超额认购。加上超额配股部分,安踏融资超过35亿港元,创造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市盈率及融资金额最高纪录。

2008年推出ANTA KIDS战略

针对国内童装童鞋市场的竞争态势,安踏于2008年推出附属品牌ANTA KIDS,ANTA

KIDS作为安踏品牌的延伸一方面提升整体母品牌的竞争优势,借助母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拓宽销售,挖掘新的用户群体。同步凭借安踏多年的品牌营销经验,开发中国童鞋市场,全力打造中国童鞋市场的知名品牌及领导者。

2009年安踏收购FILA开启多品牌战略

早在2009年,安踏高调收购国际知名时尚运动品牌—FILA在中华区的商FILA

LOGO标权和运营业务,并定位在高端市场,逐步占领国内各大高端百货商场渠道,这是安踏实践多品牌运营战略、打造多品牌运营集团的第一步。经过五年的发展,FILA已经成为安踏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与安踏品牌形成差异互补。

2009年安踏签约中国奥委会,打造代表中国体育的品牌形象

2009年6月,安踏与中国奥委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的合作伙伴,赞助中国体育团参加2010温哥华冬奥会、2010广州亚运会以及2012伦敦奥运会等11项重大国际赛事提供冠军装备。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随着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不断夺取奖牌,安踏精心打造的“冠军龙服”领奖服也通过电视转播被众多中国消费者所熟悉。

安踏签约中国奥委会

2012年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第一

2012年,安踏业绩达人民币76.2亿元,后者为67.4亿元。从营收的绝对值上看,安踏成功成为国产体育用品品牌的老大

2013年启动零售转型战略

安踏在2013年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以推动行业复苏,安踏在公司内部启动“以零售为导向”的业务模式转型,从零售文化建设、管理效率提升、柔性化供应链、库存有效控制、渠道优化等方面着手,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在品牌、产品、新业务等几个领域自主创新,加强品牌专业形象,提升品牌和产品的差异化,透过FILA、安踏儿童体育用品系列来推动公司在高潜力市场的发展。

2013年续约中国奥委会

2013年1月17日,“2013-2016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签约发布会”在国家体育总局会议厅隆重举行,自2009年首次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安踏再度携手中国奥委会,成为新一个奥运周期“2013-2016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下一奥运周期,安踏将继续为中国体育健儿出征的包括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4年仁川亚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内的10项重大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提供领奖装备。

2014年签约体 *** 中心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8月4日在拓展体育资源上再进一步,与国家体育总局体 *** 运动管理安踏签约体 *** 队中心正式签约,双方将展开全面的战略合作。

安踏是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除了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全套领奖装备和生活装备外,还与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拳跆运动管理中心开展了全面合作,为各中心麾下的所有国家队提供专业比赛服和训练服。

2016年用工匠精神突破百亿业绩

2016年2月23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香港公布了2015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司营收达人民币111.26亿元,增长24.7%,成为中国首家进入百亿俱乐部的运动品企业。安踏将此业绩归结于“一直秉承工匠精神,努力做好每一件衣服,每一双鞋。”

2016年安踏发布智能跑鞋

2016年6月19日,在第30届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中,安踏发布了智能跑鞋,该跑鞋主打全方位跑姿监控,可科学测试足部翻转、着地方式、受力大小、腾空高度、步幅、着地时间、PK步频等。同时,安踏还推出了与智能跑鞋配套的APP——ANT

Arunning time。旨在为跑者提供更专业、更智能的跑步装备,正式发力智能跑鞋市场。

这是安踏首次发布智能产品,对于安踏而言,集硬件、服务、社交和电商于一体的芯跑鞋不仅仅是一款产品,更是安踏布局智能穿戴设备,抢占移动互联网数据入口的重要举措。

2016年安踏发布巴西奥运龙服

2016年6月29日,安踏精心设计打造的象征中国体育最高荣耀的“冠军龙服”在北京水立方揭开神秘面纱,本次奥运龙服将中国传统和现代时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龙服更加符合潮流。安踏同时开启以“去打破”为主题的奥运传播,希望以此激励全新一代中国奥运健儿能在一个月后的里约奥运会上,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体育的力量,这也标志着安踏的奥运营销正式启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113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