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销售方面的知识?

关于销售方面的知识?,第1张

1、专家形象

外在形象: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服饰、化妆方法、发型、销售工具。

内在形象:通过对产品的熟悉及营销与销售技能的自然流露用,逐步形成一种专家的“气场”。

社交形象:诚信、谦恭、稳重、表里如一。

2、专业口才

通过对公司标准化执行手册中话术相关内容,及NLP攻心营销相关资料的深入研习,完成从闭口不言到夸夸其谈再到一语中的的转变。

3、心理承受力

销售人员干的从本质上还是求人的事,既然是求人,脸皮一定要厚,所以起步阶段,得练成无论客户如何打击都面不改色的功夫。

4、学习力

通过理论结合时间,在销售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营销与销售学习方法,并初步形成市场营销知识体系。

5、团队精神

从书本与前辈的经验中学习如何融入团队,处理好上下级与同事间的关系,这对今后的升职和工作,都有莫大的关系。

6、职业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既然你选择了销售作为你的职业,无论你是否是自愿还是被迫,你只有爱上这职业,积极为客户、为团队、为公司贡献价值,才能获得你想得到的价值。一、真诚

态度是决定一个人做事能否成功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销售人员,必须抱着一颗真诚的心,诚恳的对待客户,对待同事,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把你当作朋友。业务代表是企业的形象,企业素质的体现,是连接企业与社会,与消费者,与经销商的枢纽,因此,业务代表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产品销量。 二、自信心

信心是一种力量,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每天工作开始的时候,都要鼓励自己。要能够看到公司和自己产品的优势,并把这些熟记于心,要和对手竞争,就要有自己的优势,就要用一种必胜的信念去面对客户和消费者。三、做个有心人

“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总结销售经验。每天都要对自己的工作检讨一遍,看看那些地方做的好,为什么?做的不好,为什么?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才能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只有提升能力,才可抓住机会。 四、韧性

销售工作实际是很辛苦的,这就要求业务代表要具有吃苦、坚持不懈的韧性。“吃得苦种苦,方得人上人”。销售工作的一半是用脚跑出来的,要不断的去拜访客户,去协调客户,甚至跟踪消费者提供服务,销售工作绝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要有解决的耐心,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五、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面对挫折、不气馁。每一个客户都有不同的背景,也有不同的性格、处世方法,自己受到打击要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要多分析客户,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改进工作方法,使自己能够去面对一切责难。只有这样,才能够克服困难。同时,也不能因一时的顺利而得意忘形,须知“乐极生悲”,只有这样,才能够胜不骄,败不馁。 六、交际能力

每一个人都有长处,不一定要求每一个销售代表都八面玲珑、能说会道,但一定要多和别人交流,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尽可能的多交朋友,这样就多了机会,要知道,朋友多了路才好走。另外,朋友也是资源,要知道,拥有资源不会成功,善用资源才会成功。 七、热情

热情是具有感染力的一种情感,他能够带动周围的人去关注某些事情,当你很热情的去和客户交流时,你的客户也会“投之以李,报之以桃”。当你在路上行走时,正好碰到你的客户,你伸出手,很热情的与对方寒暄,也许,他很久就没有碰到这么看重他的人了,或许,你的热情就促成一笔新的交易。 八、知识面要宽

销售代表要和形形色色、各种层次的人打交道,不同的人所关注的话题和内容是不一样的,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与对方有共同话题,才能谈的投机。因此,要涉猎各种书籍,无论天文地理、文学艺术、新闻、体育等,只要有空闲,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 九、责任心

销售代表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你的公司,如果你没有责任感,你的客户也会向你学习,这不但会影响你的销量,也会影响公司的形象。无疑,这对市场会形成伤害。十、谈判力

其实业务代表无时不在谈判,谈判的过程就是一个说服的过程,就是寻找双方最佳利益结合点的过程。在谈判之前,要搞清楚对方的情况,所谓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的越多,对自己越有利,掌握主动的机会就越多。

你好,实在不好意思,借你的提问用一下。这些案例是我考试需要用的,公司的网站只能上百度,所以就先贴到你这,之后去公司copy。如有不便请多体谅!

1.需要,欲望和需求

1.1美国苹果: 改变消费习惯,创造市场需求

经过长达24年的协调和谈判,日本政府终于准许美国苹果于1995年1月在日本量销售,为了成功地打入日本市场,美国苹果种植主协会仔细分析日本苹果市场竞争因素,深入研究日本人的苹果消费习惯,制定出一套有效的销售计划,结果一炮打响。

美国苹果进入日本市场面临着两项挑战,日本苹果种植主的抵制和日本消费者的接受,市场研究发现,日本人吃苹果的方式和美国人大不一样,大多数美国人把苹果当作午餐或零食,咬着不削皮,然而在日本,苹果大多用作饭后甜食,削了皮切成小块再吃。此外,日本苹果一般要比美国苹果个大得多,针对这些市场特点,美国苹果种植主协会为苹果的定位是“有益于健康的方便零食,很明显,美国苹果在日本的地位,目的在于创造新的市场需求,避免与现有日本苹果市场的直接竞争,从而消除日本苹果种植主的抵制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日本苹果市场是个成熟而饱和的市场,如果美国苹果与日本苹果直接竞争,很难在短期内占领一定市场。然而,如果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市场需求,美国苹果在日本的销售潜力将大得多。

改变消费习惯,创造市场需求,谈何容易。美国苹果种植主协会认为,。针对这个问题,美国苹果种植主协会在日本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改变日本消费者食用苹果习惯与观念的促销售活动,其中精彩的一项是“咬苹果大赛”。美国苹果在日本上市的第一天。美国苹果种植主协会在东京闹市区搭起高台,人们自愿登台参赛,能一口咬下最大块苹果者,获得一件印有美国图案的运动衫,旁观者每个赠送三个美国红元帅苹果,这项有趣的活动获得日本大从媒介的充分报道。日本消费者在一笑之中了解到美国人吃苹果的方式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促销活动的另一特点是,充分利用美国在日本的形象,大多数日本人,特别是年轻人对美国和美国产品的印象比较好,美国苹果种植协会希望这种一般印象有助于日本消费者接受美国苹果,美国苹果在日本上市的前一天,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日贸易会谈结束仪式上,把一篮子美国红元帅苹果赠给日本首相,对此美国和日本的电视台都给予报道,日本两家大报<<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也刊载了新闻照片。为了直接影响日本消费者,销售美国苹果的商店还都插上美国国旗。

与这些公共关系活动相配合的是美国苹果的定价策略。日本苹果的价钱,每个从1。5美元不等。然而,美国苹果在日本售价仅为每个75美分。这个价钱很有。而且与美国苹果为方便零食的定位也是一致的。尽管美国苹果的定价偏低,多数吃过美国苹果的日本消费者并不认同美国苹果的质的。有趣的是这个价钱仍然高于美国国内的苹果价格,美国苹果价格在日本市场大约为美国市场的4倍。

2.价值创造与顾客满意

2.1沃马特:全国最大的零售商

1962年,桑姆•沃尔顿和他的兄弟在阿肯色州的一座小镇罗杰斯镇,设立了首家折扣商店。这是家大型、平顶、仓储式商店,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从服装、汽车设备到小件用品等的一切商品。当时专家们并不看好这一新生事物,因为传统经验认为折扣商店只能在大城市获得成功。然而,正是从这一低调的开端开始,连锁店迅速发展起来,不断在一个又一个南方小镇上设立新店。到80年代中期。沃马特公司已在全国零售业舞台上大显身手。公司开始在大城市开设商店,如达拉斯、圣路易和堪萨斯城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开设第一家商店起,不到30年的时间,沃马特公司已取代了过去的长期霸主西尔斯公司,从而成为全美最大的零售商。几乎没有迹像显示沃马特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现在该公司在较大的城市中已建立了许多家分店,并向墨西哥和加拿大扩展业务。

1995年的销售额接近1,000亿美元,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正期待着到本世纪末销售额能超过1,500亿美元。在过去的10年中,沃马特公司的投资者们年平均收益率超过50%,使投资者获利颇丰。1970年投资的价值1650美元的沃马特股票,到今天将高达300万美元。耀眼的成功背后,秘诀是什么?那就是耐心倾听顾客意见、关心顾客所需,对待雇员如同合作者,以及对成本加以严格控制。

一、 倾听顾客意见,关注顾客需求

沃马特公司在精心选择的市场上将自身明确定位。刚开始,又桑姆•沃尔顿主要针对那些生活在美国小城镇中注重价值的顾客。沃马特公司了解它的顾客并关注着他们。正如一位分析家所说:“公司的信条很简单,即作为顾客的代理,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商品,并以尽可能低价格出售。”所以公司认真倾听顾客意见。例如,每位沃马特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每周至少得抽出两天时间来视察商店、直接和顾客交谈,从实际运营中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公司就能满足顾客所需,以无可竞争的低价提供选择范围广泛的精选商品。不过,以最优的价格提供最好的商品,并不是沃马特公司成功的惟一要素。沃马特公司党政军民学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在每家商店的入口处总是悬挂着的条幅,上写“包您满意”。商店内还有另外的标语顺沃马特,我们的目标是:您就是我们的下一位顾客!“在店内,迎接顾客的常常是“大众接待员”们的热情帮助或友善接待。同时,商店还增设特别结帐柜台,以缩短排队等候的时间。

二、 对待雇员如同合作者

沃马特公司相信,要改善公司的最终会计帐目,真正得靠公司的员工。所以,公司努力让雇员们明白公司对他们的关心。沃马特称它的雇员 叫“同事”,这一称呼现在已被其他竞争对手广为效仿。这些同事们同心协力,全身心地投入公司的营运,表现良好的还受到公司的嘉奖。坐落于佛罗里达州俄克依镇五十大街的沃马特商店里,从高级行政人员到一名叫詹妮特的收银员,每个人都被称为“同事”。在那里,“我们”,“我们的”是通用的词语。沃马特公司的部门经理,称为“钟点同事”,他们负责30多个部门中的一个或几个部门,这些部门包括体育用品及电器等。他们还可以了解有关公司的成本、运费、利润额等情况,而这些内容许多公司是不愿向一般经理人员透露的。公司为每家商店规定了利润限额,哪家商店超额盈利,则负责该店的“钟名同事”就能分享盈余。

合作观点深深扎根于沃马特的公司文化之中。沃马特公司对雇员的关心转化成了雇员的高度满意,反过来又转化为顾客的更大满意。

三、 严格控制成本

沃马特拥有行业最低的成本结构,经营费用仅占销售额的16%,而凯马特的则占23%。因此,沃马特可以规定较低价格,但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这样就使经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沃马特较低的价格更好的服务招来了更多的购物者,增加了销售量,使公司有效地运营,从而使公司可以进一步降低价格。

沃马特的低成本,部分得益于公司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对尖端技术落后采用在阿肯色州本顿维尔的沃马特总部所采用的电脑通信系统,连国防部也会眼红。这使得各地的经理们能及时了解销售与经营信息。而它的大型全自动化的经销中心采用最新技术有效地向各项工商店供货。沃马特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低于其他竞争者,仅占销售额的0。5%。相比之下,凯马特则达2。5%,西尔斯达3。8%。因为沃马特拥有顾客所需并购买得起的商品,所以它的知名度由顾客间相互转告而迅速提高。因此,这不需要制作更多的广进行宣传。

最后,沃马特公司还通过采用老式的“硬买”策略以保持低成本。正如公司以对顾客热情服务而着称,它对代应商冷酷、斤斤计较,榨取低价进货的方式也著名。下面一段话描述了一次对沃马特公司采购部的访问

不要指望会有接待者,也甭希望得到头头的招待。当你被领入一间小而简朴的采购办公室,就会感觉到一道严厉的目光从桌面扫视过来,你就得做好减价的准备。“他们是一群极其专注的人员。他们比美国其他任何人都能更有力地运用其购手腕。”一位卖方的市场营业员销副总裁这样说,“他们不需任何通常的客套、寒喧,他们最大的特权就在于每时每刻让产品交易的对方明白,谁是主宰。这就是沃马特。他们谈吐客气、但都铁石心肠。一旦你在去那儿之前毫无心理准备,恐怕就是‘羊入虎口’了。”

一些观察家怀疑沃马特公司是否可以既不断扩大规模而又不失去重心和市场定位,他们还怀疑变成更大规模后的沃马特公司还会不会继续接近它的顾客和雇员们。该公司的经理们对此深信不疑。一位高级行政人员说:“只要不丧失顾客代理人这一地位,我们的事业将一帆风顺。”

2.2凌志挑战奔驰

在价值创造方面,丰田公司被称得上是行家。丰田公司认识到全世界有相当多的消费者, 希望购买并有能力购买昂贵的小汽车。该消费群体中,许多人想购买奔驰车, 但认为它的定价太高。因此,他们希望能买到具有奔驰的质量,但价格更合理的小汽车。这就激发了丰田公司的构思:开发出与奔驰质量相同的新型汽车,但具有更优越的价值(更低的价格)。购买丰田车的人会认为自己作出了明智的选择, 而不是为了显示地位大量花费。

丰田公司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在开展市场研究之后,便着手开发“凌志”汽车,并通过多种途径来推销。这种汽车的外表犹如雕塑艺术品,十分舒适完美,内部非常豪华。丰田公司在美国宣传凌志车时, 将其图片和奔驰的并列在一起, 并加上大标题:“用36000美元就可以买到价值73000 美元的汽车,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同时,丰田公司开辟了独立的经销网来销售凌志车,并挑选了最有能力的经销商。它对陈列室和销售计划的关心丝毫不亚于对汽车的设计。在凌志车的陈列室中,场地十分宽敞,周围有鲜花和树木,并提供免费的咖啡,配有专业的销售人

员。经销商列出了潜在顾客的名单。并送给他们一套精美的礼品盒,内装展现凌志车性能的录像带。

例如,录像带中有一片段内容如下:一位工程师分别将一杯水放在奔驰和凌志的发动机盖上,当汽车发动时,奔驰车上的水就晃动起来,而凌志车上的水却没有,这说明凌志车发动和行驶的更平稳。表现凌志车平稳性能的另一个画面是将一杯水放在挡灰板上,车在街角处突然转弯,这时杯子仍然立在那儿。那些早期购买凌志车的顾客不仅满意,而且十分快乐。他们向朋友们极力推荐,成为新的凌志车的最佳免费推销员。

问题:奔驰公司应如何应付凌志的挑战?

3.使命

3.1问题

如果手表公司的使命从“生产和销售高品质手表”改变为满足记时的需要,这家公司可能会考虑什么其它经营业务?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不要去评估你所列举的经营业务的可行性。

4.环境与全球化

4.1问题

一家总部设在美国、为许多公司提供服务的大型法律事务所已经感到日益增加的压力,因为它在欧洲、日本、墨西哥和南美纷纷开设办事处以便在全球提供它的服务。讨论一下事务所在全球化中所面临的问题。

4.2雀巢婴儿奶粉败走麦城

雀巢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它主要的产品是速溶饮料和其他各类饮料,约占年销售总额的1/3,还有奶制品,约占年销售总额的1/4,婴儿食品和膳食品约占年销售总额的7.5%,但其销售并不是一帆风顺。

70年代,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降低,雀巢公司把开发和销售全力以赴转向第三世界国家,这里的人口正在迅速增长,这是非常重要的潜在的市场。在总市场中,雀巢公司占很大的比例—占第三世界婴儿食品市场的40%—50%,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卫生条件差,大量年轻母亲缺少文化,加之看不懂产品说明。因此滥用婴儿食品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从被污染的河里和井里取水,存放在不干净的容器里,结果,婴儿食品与不干净的水相合,装进未经消毒的奶瓶,并使用橡皮奶嘴,加上有些孩子的母亲为了延长食品的使用次数,不得不多加点水来稀释这点食品。

如一位牙买加妇女用奶瓶喂养它的双炮胎,照例说,一瓶婴儿食品只够4个月的婴儿吃7天,可这位母亲一个劲的加水稀释,让婴儿吃了14天,由于细菌污染、营养不良等原因,婴儿死亡率大大增加。1973年,据统计智利利用奶瓶喂养的3个月以下的婴儿死亡数是用母乳哺育的3倍。与此同时,雀巢公司在第三世界开设的众多的工厂里出现了严重的质量控制问题。1977年4月,哥伦比亚总医院早产病房里婴儿死亡率突然上升,追其根源,发现原因在于雀巢工厂灭菌不严。

在市场营销方面,雀巢公司的促销活动也受到广泛的指着。雀巢促销活动除了针对消费者外,还直接针对内科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所采用的媒介有电台、报纸、杂志及广告牌,甚至使用装有高音喇叭的大篷车。免费发放样品、奶瓶、和量匙。在有些国家,雀巢公司通过采取“奶护士”(直接与顾客接触)。批评家们认为婴儿食品的推销做得太过分了,从而导致哺乳减少。

1974年,一个名叫“向贫穷开展”的英国慈善组织出版了一本28页的小册子——《杀害婴儿的凶手》。在这本小册子里,雀巢公司被指责在非洲进行愚民的市场营销活动。此后,抵制雀巢公司的活动此起彼伏,并得到了美国各地450个以上的地区和区域组织的支持。这些抵制活动的影响巨大,不仅直接造成了公司的利润的利润和业务损失,还间接地使公众反对公司的观点更加明朗和具体化。世界卫生组织1981年5月制订了适用于婴儿食品行业的严格广告规定:不允许婴儿食品和其他断奶食品做广告或采取推销形式。整个危机持续了10年之久,正如美国新闻记者米尔顿•莫斯科维兹所言,“抵制雀巢产品运动是”有史以来人们向大型跨国公司发起的一场最为激烈和最动感情的战斗”直到1984年1月,由于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经销母乳替代品的国际法规,国际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委员会才宣布结束抵制运动。

问题: 1、试分析雀巢公司在第三世界营销失败的原因。

2、面对抵制、指责雀巢公司应采取哪些策略。

5.营销管理,调研-----制订计划的数据

5.1问题

概述你将要制订的计划的主要部分,包括你需要的数据以及如何获得这些数据。

6.高参与和低参与决策风格的消费者行为

6.1问题

关于消费者行为,请讨论高参与和低参与决策风格的不同,并举例说明这些不同的风格可能对营销组合设计所产生的影响。

跨国零售企业本土化战略的成与败——Carrefour与Tesco在韩国市场经营的比较

摘要:本文从品牌文化、运作模式、营销技术以及人力资源与营运管理等四个方面比较了Carrefour与Tesco两者在韩国市场上不同的本土化战略,分析了两大企业成败的原因,从而得到了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注重解决文化冲突、以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占领国际市场等一系列值得中国零售企业学习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跨国零售企业;本土化战略;韩国市场

一、引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思想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国际经营战略准则就一直是企业家和学者的热门议题。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尤其是本土化战略,它无疑是实现企业跨国经营的重中之重。

所谓“本土化”是指跨国企业在海外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充分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而在技术开发、资金筹措、人力资源、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实施当地化策略,具体可包括适应当地文化,利用本地经营人才和资源组织生产、销售与提供适应特定地域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零售行业是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流通行业,其生产经营活动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零售业想要实现国际化扩张,一方面必须通过在他国设立分支机构来实现,并且它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深受国内文化环境影响的普通消费者;另一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零售业往往会受到东道国在政策和法规上的更多限制。所以,本土化战略对跨国零售业公司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Carrefour与Tesco在韩国本土化战略的比较

(一)案例背景。

Carrefour是法国最大的国际化零售企业,全球第二大连锁零售商,2008年被列入《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的第33位。而Tesco(乐购)是英国第一大零售商,全球排名第三。两大企业分别在1996年和1999年进入韩国,但各自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前者在2006年发表了《Carrefour正式确认撤离韩国》的声明,承认经营失败;而后者目前在韩国已拥有66家大卖场和72家生鲜店,截至2008年2月,实现的销售额约为27亿英镑,是惟一一家在韩国成功运营的大型外国零售商。同样是全球知名的零售企业,有着成熟的经营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却在韩国市场上运营大相径庭。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通过比较两大零售企业在韩国的本土化战略,从中不难发现本土化战略的成败是导致两大企业不同命运的最大原因。

(二)比较分析。

下面从品牌文化本土化、运作模式本土化、营销技术本土化以及人力资源与营运管理本土化四个方面将Carrefour与Tesco进行比较。

第一,品牌文化的本土化战略。事实上,Carrefour与Tesco在韩国的投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独立注资,直接进入韩国市场;而后者则是与韩国知名的三星集团合作,采用合资的方式进入。尽管Tesco在合作之初已持有企业89%的股份,但是他们仍将“三星”加在品牌名称的前面,将其店铺的命名为“Samsung-Tesco Home Plus”。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韩国排名第一的“三星”品牌其价值在2000年已达到了52亿美元。Tesco每年向三星集团额外支付4亿美元作为品牌使用费,尽管如此,他们已经省去了大量的前期推广费用与客户开发成本,并迅速获得了消费者资源。事实证明,Tesco的这一做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三星”在韩国国内的知名度不仅可以抵消人们对于Tesco这一个外来品牌的反感,而且还迅速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信任与青睐。与之相比,Carrefour虽然在法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品牌,但是对于有着较强排外心理的韩国人来说,接受一个外来品牌的程度和速度远不及接受“Samsung-Tesco”这样一个混合型的品牌。

事实上,Tesco选择三星作为合作伙伴是其成功的最大因素。三星在韩国的成功背景给Tesco带来的不仅仅是品牌上的效应,而且还给其经营活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利益。Tesco这种先与投资东道国零售企业合资,进而再谋取合资企业中的控股权,达到全面进入投资东道国目的的方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并且稳健的战略。

第二,运作模式的本土化战略。“科学化选址”被称为是Carrefour六大黄金定律之一。依据“郊区包围市中心”的策略,他们多在单位租金相对便宜而占地面积更大的郊区设立自己的卖场,公共汽车8公里车程,不超过20分钟的心理承受力是他们选址的原则之一。但是,韩国消费者并不像欧美消费者那样周末开车前往超市一次性采购一周所需的商品。韩国人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家庭主妇十分讲究新鲜度,如果每天要到交通不便的远郊购买食品,即便是价格便宜也无法吸引到他们。Samsung-Tesco的门店多设立在距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段,在选址策略上更加符合韩国人购物的习惯。此外,在同行竞争中,韩国本土的零售企业是最为强劲的对手。Tesco选择先在首尔之外的二级城市设立店铺,在与较弱的对手竞争中获胜而得到信心与实力上的增强,进而全面占领韩国市场。

在经营模式上,Tesco推出了“复合购物(multi-shopping)”的概念,其商场分为多层,除大型的超市之外还开设各式餐厅、服装店、照相馆、花店等,使其整体上具备了类似于百货店的功能。在韩国,人们去卖场购物并不单单是为了采购日常生活必需品,他们还希望在那里获得更多的娱乐与休闲。这样的做法跟韩国本土零售企业的运作模式如出一辙。而Carrefour在其运营之初则完全缺乏这方面的考虑。他们的卖场规模巨大,但仅仅是单纯地完成了一家超级市场的功能,而忽视了韩国人对于复合消费的需求。

此外,与当地供应商的配合程度决定了跨国零售企业的经营成本。像Carrefour和Tesco这样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是靠低价策略来获得利润。因此,控制成本是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然而,韩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市场,韩国经济主要由数量较少的几个家族集团控制,这些企业的业务范围可谓无所不包。单单三星集团旗下就有数量可观的这类制造企业,Tesco因为与三星集团合作而快速、便捷地与当地供应商建立了联系,拥有了丰富而且低成本的商品资源。相比之下,单打独斗的Carrefour就自然而然地处于了劣势地位。无法实现低成本控制对于以薄利多销为战略优势的Carrefour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另外,Carrefour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是其利润的一大来源。但是,这在韩国这是行不通的。因为韩国法律规定,“大规模销售性企业在对供货商提供的商品进行促销时所产生的不直接与供货商有关的费用,不得要求供货商来承担。”因此,Carrefour又变相蒙受了利益上的损失。

第三,营销技术的本土化战略。零售企业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其服务是提供商品供消费者购买为主,所以这就要求零售商必须在商品结构、服务等方面尽可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习惯和要求。一般来说,韩国人会每天前往超市购买当天所需要的食品,所以在商品中必须有充足的新鲜食品。Tesco在门店提供的新鲜食品比例大约为40%,而Carrefour却只有30%。韩国本土的超级市场在装修和商品陈列上虽逊于高档百货店,但是他们提供同样质量的服务。Carrefour与Samsung-Tesco相比起来,在服务上显得较为粗放,无形中拉远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此外,韩国国内的商品陈列台高度一般是1.6米至1.8米,而Carrefour陈列台的高度是符合欧洲人身高的是2.2米,韩国人普遍感到不习惯。类似的细节不难反映出Carrefour在经营理念上缺乏“入乡随俗”的精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第四,人力资源与营运管理的本土化战略。Carrefour在韩国设立分公司,但并不放手使用本国人担任要职,初期其总经理和店长均由法国人担任。但是对运营速度较快的零售业而言,具体的业务都要同总公司协商,公司的决策过程缓慢而导致业务效率低下。而Samsung-Tesco的总经理是一直在三星公司任职的韩国人,其管理层中除了3个人由英国总公司派遣而来,其余都是韩国本地人。Tesco不仅在人力分配上大胆起用本地员工,而且英国总公司将经营与决策的权力全权交给了韩国的管理团队。另外,Carrefour与普通员工的矛盾也比较突出。根据韩国劳工部的统计,2004年7月1日共有5600名韩国Carrefour员工由于工资待遇问题而罢工,致使韩国Carrefour所有门店关闭一天。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Carrefour在进入韩国市场之后,仍然固执的沿用其全球化的统一模式来展开经营活动,尤其运作模式和营销技术上忽略了韩国人的消费习惯与偏好。而Tesco与三星集团合作,采用了迂回的战术,却达到了最终成功的目的。

三、两大零售企业在韩国经营成败的启示

首先,对于跨国零售企业来说,本土化战略应当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为准则。从Carrefour与Tesco两个成败案例的比较中不难看出本土化战略对于跨国零售企业的重要性。而零售企业的本土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占领东道国的消费市场。Carrefour与Tesco作为两大国际级的企业都拥有各自完善的经营理念。但是,Carrefour在进入韩国市场后一直固守自己的全球化经营模式,在运作和营销等诸多细节方面忽略了消费者的需求,这正是他们失败的最大原因。对于跨国零售企业来说,不了解东道国消费者的习惯,不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偏好,就会失去成功发展的可能性。

其次,通过适当的本土化战略化解在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文化深深影响企业的经营,尤其在跨国经营中,来自不同民族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容易在企业内外部形成摩擦,这就是文化冲突。如何化解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矛盾冲突是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Carrefour在韩国经营过程,由于主要管理层为法国人,他们与普通员工之间就因为文化理解上的不同而造成一系列的劳资纠纷;另外,Carrefour固守自己的国际经营理念,在营销过程中忽视了许多细节因素——比如货架高度、商场功能、商品结构等而失去了当地消费者的喜爱。事实上,通过一些本土化的策略是可以化解文化冲突的。比如,企业在投资前对东道国的文化环境进行评估。对东道国环境进行多方面的综合了解,重点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等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方案。又如,注意在东道国树立良好的形象,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以一个健康向上的企业形象,加深外部环境中顾客、供应商还有政府等一些组织对其的良好印象。这样就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解决不同文化给企业所带来的冲突。

再次,在国际扩张的过程中,曲线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方式是一种有效而稳健的方式。合资与合作是零售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的一条捷径。总的来说,Tesco在韩国经营的成功,最大的原因是在于它选对了合作伙伴。三星集团带给Tesco的是一个成熟而响亮的品牌名称,完善而低价的进货渠道,单单这两点,对于一个外来的零售企业来说已经是巨大的利益了。尽管Tesco在进入韩国市场之前就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大型零售企业,但是他们在韩国市场上显示出了良好的耐心。1999年,Tesco与三星集团合资成立Samsung-Tesco Home Plus店,Tesco当时占合资企业89%的股份,而到2007年7月,股份额已升至99%。相比之下,Carrefour早于Tesco进入韩国市场,但实其采用直接进入的方式,表现出一系列的“水土不服”而最终退出韩国市场。Tesco通过与当地零售商合作的方式撬开了坚硬的韩国市场之后,还虚心地逐渐本土化,改变自身以适应市场,最终在强势的本土零售业中取得一席之地,其国际化本土化的经营理念和态度得到韩国消费者的认可。Tesco这种跨国经营方式在泰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也获得了成功。随着中国零售企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由合资合作而展开步步为营的营运战略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 曹慧平,孟庆超.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

[2] 陈宏付.论跨国零售业本土化战略及其影响[J].企业经济, 2006, (1).

[3] 陈艳艳.Tesco乐购在中国提速[J].中国新时代, 2008,(8).

[4] 金主宪.Tesco通过法人合作进入韩国市场的战略[EB/OL]. http://cafe.naver.com/ak573.cafe?iframe_url=/ArticleRead.nhn%3Farticleid=2521

[5] 陈社豪.家乐福的经营特点及其对中国零售业态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6.

[6] 金英振,郑哲焕.“韩国化”战略逐渐立足世界[N].朝鲜日报, 2007.10.18.

[7] 王桂朵.家乐福撤出日韩市场的原因及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1145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