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的小论文 3000字左右

市场营销的小论文 3000字左右,第1张

如何利用电视广告进行成功的市场营销

2006年11月18日21时20分,央视2007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经过13个小时的激战后落幕,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总额达到67.95亿元,创历史新高。这样的结果显示了商家对于电视广告的重视程度,作为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商家不仅舍得投入巨资买下播出的黄金时间,更一掷千金请来明星大腕为自己的产品作代言,但是结果如何呢?

1995年11月8日黑马秦池酒以6666万元抢摘央视广告标王的王冠,1996年11月8日,秦池又以3.212118亿元天价卫冕标王成功,以至央视将所有黄金广告时间都安排给秦池也无法完成3亿多的广告费。但由于没有及时将经济效益转化为发展后劲,生产力跟不上需求量,“勾兑事件”在1997年初遭媒体曝光,对危机攻关的乏力使得秦池销售一落千丈。

一、如果充分利用电视广告进行成功的市场营销,使企业的一掷千金不至于落得打了水漂,这就要根据企业本身以及产品本身寻找恰如其分的市场定位,然后确定广告的创意,播出时间、地点、频率,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1、准确的市场定位

什么样的商品适合进行以电视广告作为主的市场营销方式?首先要研究什么样的人在看电视,某个时段某个栏目的收视群体集中在哪个年龄段。

一般以电视节目作为业余时间休闲活动的人群多集中在中年普通工薪族,特别是中年女性,她们往往也是决定家庭开销去向的重要人物,所以日用品广告、食品广告、超市售护肤品广告等都很适合在黄金时间播出。

年轻人现在看电视较少,但是男性青年对体育台情有独钟,特别是大型比赛的现场直播,运动产品的广告很适合体育台播出。年轻的女性观众喜爱追看精品电视剧,但是对于港台或国外热门聚集,她们多已买盘或网上观赏过,通过电视追看的年轻女性比例并不是很高,所以专门以这类人群为受众的商品并不适合做大面积的电视广告。

老年人一般不舍得花钱,但是以老人为受众的商品广告突出子女孝敬买给老人,一般会达到不错的效果。脑白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恶俗的广告创意和广告语,配合高频率的播出,造成一种买脑白金给父母就是孝顺的感觉,致使产品大卖。

所以,如果商家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以上这些消费品中,就可以在适当的时段播出自己的广告。如果自己的产品定位高,或不在以上所述之列,做广告也是浪费金钱。比如女性高档护肤品牌,很少出现在电视广告中,它们更适合在时尚杂志这种手中集中的媒体里做广告。

前一阵子,Chanel斥巨资请来巨星妮可"基德曼拍摄类似于《红磨坊》风情的Chanel 5°广告,在黄金时段“点映”,纯粹属于品牌形象广告,因为播出次数稀少,观众也抱着看大片的心态来欣赏。大品牌制作精良的形象广告极低频率的播出,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广告创意

好的广告创意至关重要,很多花了大价钱制作的广告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给消费者造成不良印象都是因为创意不好、创意雷同,或者说不能准确表达产品定位,造成理解的歧义。

3、明星代言

有实力的大企业喜欢用明星代言,甚至有攀比之风,似乎不用明星就不能显示自己的实力,但是,明星代言真正能起到应有作用的比例却不高。以洗发水广告为例,现在几乎所有的洗发水都启用大明星代言,但是回忆一下我发现,大多只记得美女们乌黑长发一甩的美丽身影,洗发水是什么牌子完全想不起来。

让我有印象的倒是很多年前的“百年润发”广告,周润发细心为女友洗头发的温情画面深印脑海,产品名称与明星名字一样,又是周润发这样大众情人,当年此洗发水大卖说明了广告的成功。最近让人印象深刻的洗发水广告之一是詹尼弗"洛佩茨出演的力士洗发水广告。力士一向以国际明星代言自己的产品,比较有自己的特色。詹尼弗在广告中凸现迷人魅力以及力士标志的曲线发卡,这个小道具令人对品牌印象深刻。

所以,广告中起用明星,一定要与自己的品牌有相同的气质或特色,不能谁红就用谁。联想电脑有段时间在广告上很舍得投资,章子怡红了就斥巨资请她代言,广告做得不知所云,F4火了,就一下请来4个“花样美男”,广告做得奇奇怪怪。同时期,百事可乐也请F4全体成员作了一支广告,创意延续了真正使F4成为明星的剧集《流星花园》的剧情,至今让我印象深刻。而百事可乐一直通过广告强调自己年轻有活力的特色,F4本身很符合百事的气质,广告创意更是精确的表达了这种诉求。

最近看到葛优为神州行做的广告,个人认为并不合适,虽然葛优的形象一直是对普通大众很有亲和力的,但是,你相信葛优的手机是用神州行而不是全球通的吗?总觉得他收了钱说假话。这种广告的感觉就是多此一举。和周杰伦代言的动感地带相比逊色太多,不知道移动是不是从周杰伦代言上尝到了太多甜头才做出这种举动。

1、网红直播兼具线下零售和内容电商的优势

任何销售行为都分为传递信息、唤起心理(感性欲望)、打破防御(理性认知)、维护承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层层递进。从传统的线下零售到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电商、网红直播,销售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销售环节朝着不同的方向纵深。

线下零售依靠实物介绍商品信息,综合使用视、听、嗅、味、触五感唤起顾客的消费心理,再通过销售人员的察言观色和见缝插针式的说服,打破顾客的理性防御。但是影响范围局限在地理位置上。内容电商虽然缺少实物展示,也没有销售人员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图文内容种草,植入大量的、密集的明星和KOL软广,引发口碑裂变,影响范围遍及全网。

2、网红的信用契约来自专业影响力

在维护承诺阶段,网红直播有别于从前的直播形式。从前走街串巷卖大力丸或狗皮膏药的商贩,先在集市上展示才艺,杂耍、戏法或相声,待人群聚集后,再推销产品。这时的销售依靠的是隐性的社会契约,即我以卖货为生,既然你看了表演,理应买点产品,不然岂不成了“白嫖”。尽管产品不一定好,也没有可靠的售后服务。类似现在的一些专职自媒体人,会打出“以写稿为生”的旗号向用户请求打赏。发展到现代商超,直播变成了产品秀场。

3、依赖外部动机,缺乏品牌力

根据《2018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报告》,网红直播用户60%以上是90后, 50%以上来自三四线城市。这些用户大多属于高消费欲、低购买力的阶层,对消费的新鲜感和低价特别敏感。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网红带货除了要有专业信用外,还要提供各种新鲜刺激和够低的价格。但是这些消费动机都属于外部动机,网红的信用可以随时转向其他品牌,用户会对新鲜刺激产生适应,低价更是一种缺乏壁垒的诱导手段。

4、拉高消费预期,透支产品力

网红产品被诟病最多的就是产品质量问题。但这些质量问题并不都是产品本身导致的,而是感知质量决定的。感知质量是产品的实际体验高于预期的那部分品牌价值。以带货著称的网红不是品牌拥有者,不对品牌的长治久安负责。他们是金牌销售,只对眼下的销量负责。他们善于唤起用户的感性心理,在用户意识薄弱的瞬间抛出一句“Oh my god”“我的妈呀”“好洋气啊”,打破用户的防御底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1154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