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自媒体加强治理

怎样对自媒体加强治理,第1张

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各种自媒体乱象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加强自媒体乱象治理打击,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成为了当前政府部门必须正视的问题。一、自媒体领域乱象的表现(一)“刷”字当头,流量造假吹起繁荣泡沫。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自媒体的营销价值逐渐得到重视,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将重金砸向微信、微博和新兴的直播平台。点击率、阅读量、粉丝数是考量新媒体平台传播力的重要依据,因而靠机器刷阅读量、花钱买微博“僵尸粉”等自媒体乱象开始层出不穷。(二)谣言滋生,危害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需要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有其严格规范的生产流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自媒体逐渐成为谣言滋生的平台,有的公众号恶意对事件进行抹黑,有些网站则用“标题党”推波助澜,各种失实报道比比皆是,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三)格调低下,为博眼球低俗猎奇。一些网络直播平台为了吸引网友眼球进行“奇葩”的网络直播或涉黄“网红”直播,这给直播平台带来了短暂的用户流量高峰,但直播平台在由此获得暂时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走入了内容低俗与高度同质化的死胡同。二、相关建议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营销行为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目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网络营销的造假问题、侵权问题、安全问题大量涌现,影响了企业和顾客之间的营销活动的正常运行。建议进一步完善《广告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配套规章,出台专门的网络营销管理办法,针对网络营销主体登记、网络消费欺诈、网络不当广告行为、网络格式条款、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解释,用法律的手段保障网络营销活动正常,以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稳定运行。二是提高技术监测水平。建立自媒体大数据库,加强自媒体帐号监测和自媒体平台运营数据分析,实时演算个人动态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助推互联网流量造假问题的解决,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广告投放效益。三是加大监管打击力度。进一步明确工商、文化、经信、公安等监管部门职责,形成协同监管合力,坚决打击扰乱互联网经营秩序和信息传播秩序的现象。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目标,加强网络交易监管,加大对售假、虚假广告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安全公平的网络交易环境;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各地公安机关设立并普及网警派出所,履行网络舆情维稳等工作职责。引导市民通过电话、QQ实现网络空间报警,从而对网络信息进行直接的干预或控制活动,提高打击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对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四是明确发布平台义务。自媒体运营平台要严格遵守国家网信办发布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审核账号的身份和资质,做好分类备案,为不同类型的账号贴上不同标识,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对违规发布和直播等行为,视情节严重采取警示、限制发布、暂停更新、关闭账号、永久封禁等措施,让低俗化的内容和主播失去生存空间,并保存有关记录,履行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义务。五是建立行业诚信机制。鼓励倡导原创性新闻发布,培养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性自媒体,开展国内或地方性的年度品牌性自媒体评选活动并给予适当奖励。制定自媒体平台行业自律公约,加强自媒体人的自律,塑造行业自律形象。将违反自律公约的自媒体人和主播名单列入黑名单,行业主管部门将其违法违规行为记入相关信用档案,造成“一处失信、处处被动”的惩戒效果。六是加大网民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广大网民的监督和参与作用,在大中专院校建立网络卫士志愿者队伍,对涉嫌造假售假、不当广告宣传、诱导分享欺诈、发布不实小道消息、涉黄直播等不法行为及时举报投诉,大力净化自媒体生态环境。

什么是自媒体?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

顾名思义,自媒体就是大众通过数字科技平台,发布、分享自有信息的载体。

这种技术门槛低、 *** 作简单、信息传播效果强的媒体形式毫无意外地被营销人员所掌握和利用。从最早的论坛、贴吧、博客到今日的微博、微信,每一个新兴的自媒体平台的出现都在营销界掀起一番新的混战。

2016年,是自媒体发展元年,内容消费“一片红海”。我是第一批加入自媒体行业的创业者,于是有了今天的展会百科网,但这不是我要写这篇文章的重点,此处不谈。

自媒体时代,变现之路在何方。从当前来看,知识付费已成为可能,这也就是说,早期提供免费内容制造和分享的自媒体人开始考虑变现问题,尤其是上百万粉丝的大V,他们拿到了第一张门票,有了将知识变现的可能,如在行、百度文咖、吴晓波频道等等。

自媒体成为商业的可能。从早期的微博,具有媒体属性,到现在数不尽的自媒体频道,我们发现,自媒体逐渐成为内容的“输入”和“输出”重要渠道。这件事所带来的结果是,自媒体慢慢吞噬“传统媒体”,免费或低成本的传播路径为商业打开大门。

因为,我们来探讨,自媒体在未来的商业中是否会成为主流?如果是,现在的企业如何抓住这次机遇。

“自媒体将登上商业舞台,成为企业的重要营销工具”李显红认为。

从自媒体角度来说,企业自媒体不存在变现问题,因为合理的利用自媒体,实质间接的省去了传统媒体营销中的高额经费。

我们不怕做对事,就怕犯错。企业在自媒体营销时,常这三个犯错误:

一、 平台的选择:认清自己的优势,不要盲目追随潮流

微信是现今最强势的自媒体平台,朋友圈作为一个外封闭状态的熟人平台,引导用户阅读的障碍更小,信息转发意愿更强;而通过交际圈的重合点,又实现了信息的多次转发。相比起日渐式微的微博,现在运营自媒体营销的人员更愿意把重心放在微信上。

微博在衰落,这是事实。但当看到很多企业微博、媒体大V和优秀的营销帐号纷纷减小甚至放弃在微博上的投入和积累,满怀热情的投入微信营销的新阵地时,我们必须得考虑清楚,即使微博的用户群基数从亿减小到千万甚至百万,我们是应该继续发挥掌握在手里的百万用户群资源来发挥余热?还是投身到未知的用户群中从头来过?

二、 营销的形式:一味的自夸会带来抵触,恰当的自黑有奇效

营销人员永远的疼就是网络上随便一个段子莫名其妙的成了流行语,而自己辛辛苦苦想出来的话题永远没人注意。这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创意,但也有引导方向太过单一的问题。

无论是实物产品还是文化产品,道理是相通的。最没有创意的宣传形式,就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何不反其道行之,与网友一起吐槽自己?当然,自黑的程度和形式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以防弄巧成拙。

三、互动性:互动不能只停留在网络上,垂直引导到线下才能形成真正的影响力

互动是自媒体营销永恒的话题,而大多数互动都停留在网络平台的交流上,这种互动非常容易达成,但更容易失去粘性。如何把互动垂直引导至线下,又如何利用线下活动真正让你的网络粉丝成为铁杆支持者?这是自媒体时代的重要课题。

自媒体和传统媒体有极大的区别。传统媒体注重的是官方、权威,而自媒体频道,更多的是将用户和内容连接。这是“得粉丝即得天下”的时代,任何一次分享都会影响着一群人。但是这也是一个缺乏耐心的年代,粗暴的引入意味着快速的离开。运营者与用户之间,我们需要的是“用真心”,而不是靠忽悠。

突然想到这个话题,就和各位读者分享这么多,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针对此话题,我将做更深层次的分享。

结语:自媒体营销未来还会有更活跃的平台、更专业的 *** 作模式、更多的收益点,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更强的竞争、更多的误区。找准自己的优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平台,最恰当的营销形式,同时追求具有引导作用的互动性,不让自己创意平白被无视,不让自己的心血被浪费,希望本文能够给你带来些许的帮助。

人均移动互联网花费时间增多

互联网经济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2019年,中国人均互联网经济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32.0%。中国拥有一大批不断增长的智能手机用户。在智能手机的热潮推动下,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从2014年的55680万人增长至2019年的83070万人,复合年增长率为8.3%。

自2014-2019年,中国人均移动互联花费的时间每年均有所上升。这为行业客户、媒体平台及自媒体发布者提供了商机,在争取用户关注方面竞争激烈。

自媒体指用户在自媒体平台上注册的线上账户,用于以文本、图片、音频或视频内容等各种形式向公众发布内容。在2013年自媒体出现之前,移动互联网用户主要透过门户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获取内容。自2013年以来,自媒体快速发展,按2018年中国在移动设备上花费的时间计,其已成为主流媒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和抖音等领先自媒体平台日渐受移动互联网用户关注而普及的推动下,行业客户对自媒体投放的资源和营销预算多于传统门户网站。以2019年收益计,自媒体营销市场规模约占移动广告市场总额的三分之一。以收益计的自媒体营销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人民币162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15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7.9%.

2019年在中国自媒体营销市场中,效果自媒体营销市场规模为318亿元,市场份额为19.97%非效果类自媒体营销市场规模为1274亿元,市场份额为80.03%。

效果类营销增长迅速

效果类营销指互联网受众进行特定的行动(如点击、下载或销售)时向行业客户收取费用的一种线上营销类型,这有别于费用不取决于成功营销活动的其他营销形式。出于此原因,效果类营销模式下的营销活动对各行业客户而言极为精准。与自媒体营销的发展一致,效果类自媒体营销分部亦快速增长,原因是行业客户更加关注其营销活动的表现和结果。效果类自媒体营销市场的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人民币1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3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0.0%。

效果类自媒体营销分为应用营销、线上推广活动、Html5营销及电子商务营销。

应用营销旨在鼓励用户安装所推广的移动应用程序线上推广活动旨在宣传营销活动、明确品牌定位或推广营业活动Html5相关内容营销是较新的营销方式,旨在引流转向Html5内容或小程序以供进一步潜在消费电子商务营销旨在影响实物产品的线上购买决定。

2019年在效果类自媒体营销市场中,应用营销市场规模为153亿元,市场份额占比为48.11%线上推广活动营销市场规模为111亿元,市场份额占比为34.91%。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媒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1234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