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具体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领导蔡若虹、江丰、王朝闻组织落实。参展的作者为北京、华东的几十位知名画家。几个月的时间,这些实力画家们为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
这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风云际会,绘画界各路诸侯的精品不仅在这次画展中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而且很多作品都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甚至后来一些作品还在中国美术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如《地道战》、《毛主席延安整风》、《强夺沪定桥》等等。
后来大家在总结中一致认为:好作品不少,但体现共和国成立的气氛不够。
当时谁也无法预知,这个结论为历史巨作《开国大典》的诞生打下了伏笔。
中国革命博物馆研究员李仁才对笔者说:“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所收藏的有关党史的绘画作品,没有一件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力作显然是不合适的。当时革命博物馆展览厅确实需要一件这样的好作品。”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油画:“开国大典”。
走进中国美术史的艺术殿堂,人们不难发现从商周时代到秦国统一,从大唐开基到清军入关——在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开端都找不到流传至今的有关开国盛典的历史画,而要创作一幅新中国开国盛典的巨型油画,该是何等的气魄!
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院知名教授董希文。
几次为领袖、英雄画像,并参加过开国大典,由他执笔创作“当之无愧”
应该说这是一个公正的选择,更是一个历史的选择。
董希文在美术界早已声誉鹊起,他的画多次得到徐悲鸿、艾中信等著名画家的好评。
董希文生于浙江绍兴,杭州艺专毕业后又去湖南及越南河内深造,后又到我国西南、西部和西北地区学习、创作,曾在敦煌临摹壁画达3年之久。其素描、油画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
1949年初北平解放,董希文创作水粉画《北平入城式》。
虽现已说不清《北平入城式》的成功是否与点名董希文创作《开国大典》有联系,但董希文长于革命题材创作、长于人物画的本领确实是行内知名。
当年董希文手拿这张草图请教了许多画家,如徐悲鸿、艾中信、江丰、吴作人、罗工柳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草图上可以看出董希文创造性的突破有两个。第一个是草图上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而右面则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似乎有失平衡。另外一个就是按正常视觉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天安门城楼的大红柱子。
美术界的同行们对董希文大胆的构图设想感到奇特并表示赞赏,认为第一个突破加大了***与广场群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而第二个突破大家认为极为大胆,“抽掉”这根柱子,广场显得更为开阔,相反如果画上这根柱子反倒显得累赘了。
为了稳重起见,董希文还请教了几个建筑学家,大家对此均表理解和赞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很快,董希文投入《开国大典》的实画创作。
两个月后,巨型油画《开国大典》创作完成。
《开国大典》引起较大反响,并掀起了“油画中国风”的艺术思潮
《开国大典》完成之后被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
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
一些知名画家看了这幅油画之后,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绘画精品。中国革命博物馆将这幅画展出后,在艺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很大的反响。
徐悲鸿看了《开国大典》之后非常兴奋,对此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一百分。”但他同时也以西洋油画的传统标准做了后半句评价:“也应扣掉五分,因为缺少一点油画特色。”
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
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1953年,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也是在这一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开国大典》印成年画在全国发行,发行量达到一个顶峰。
军发〔2010〕2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已经2010年5月4日中央军委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6月15日起施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第二条适用范围
第三条作用与意义
第四条首长、机关的责任
第五条队列纪律
第二章队列指挥
第六条队列指挥位置
第七条队列指挥方法
第八条队列指挥要求
第三章队列队形
第九条基本队形
第十条列队的间距
第十一条班的队形
第十二条排的队形
第十三条连的队形
第十四条营的队形
第十五条团的队形
第十六条其他分队、部队的队形
第四章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
第十七条立正
第十八条跨立
第十九条稍息
第二十条停止间转法
第二十一条行进
第二十二条立定
第二十三条步法变换
第二十四条行进间转法
第二十五条坐下、蹲下、起立
第二十六条脱帽、戴帽
第二十七条宣誓
第二十八条整理着装
第二十九条冲锋q手、81式自动步q手、95式自动步q手的 *** q
第三十条班用机q手、狙击步q手的 *** q
第三十一条40火箭筒手的 *** 筒
第五章班、排、连、营、团的队列动作
第三十二条集合、离散
第三十三条整齐、报数
第三十四条出列、入列
第三十五条行进、停止
第三十六条队形变换
第三十七条方向变换
第三十八条摩托化步兵班的置(架)q、取q
第三十九条摩托化步兵排、连的置(架)q、取q
第四十条机q(炮兵)班、排、连的 *** q(炮)
第四十一条指挥员列队位置的变换
第四十二条其他分队、部队的队列动作
第六章分队乘坐汽车、火车、舰(船)艇和飞机
第四十三条乘坐汽车
第四十四条车辆行进中的调整
第四十五条乘坐火车
第四十六条乘坐舰(船)艇
第四十七条乘坐飞机
第七章敬礼
第四十八条敬礼的种类
第四十九条敬礼、礼毕
第五十条单个军人敬礼
第五十一条分队、部队敬礼
第八章国旗的掌持升降和军旗的掌持授予迎送
第五十二条国旗的掌持
第五十三条国旗的升降
第五十四条军旗的掌持
第五十五条军旗的授予
第五十六条迎军旗
第五十七条送军旗
第五十八条其他部队和院校迎送军旗
第九章阅兵
第五十九条阅兵权限
第六十条阅兵形式
第六十一条阅兵程序
第六十二条师以上部队阅兵
第六十三条其他部队和院校阅兵
第六十四条海上阅兵和码头阅兵
第六十五条空中阅兵
第十章晋升(授予)军衔、授q和纪念仪式
第六十六条晋升(授予)军衔仪式
第六十七条授q仪式
第六十八条纪念仪式
第十一章附则
第六十九条武警部队适用
第七十条队列动作调整授权
第七十一条生效时间
附 录
附录一队列口令的分类、下达的基本要领和呼号的节奏
附录二队列指挥位置示例
附录三标兵旗的规格
附录四符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19年10月70周年国庆,我国进行过几次国庆大阅兵是15次,从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到1959年,每年都有共11次。加上1984年国庆阅兵、1999年502周年国庆阅兵、2009年60周年国庆大阅兵、2019年70周年国庆大阅兵4次共15次。
60周年国庆大阅兵 分列式展示了56个方(梯)队,寓意着中国56个民族团结和谐、万众一心。其中徒步方队14个,装备方队30个,空中梯队12个。
扩展资料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于200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地区组织实施,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14次大阅兵,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1次大阅兵。阅兵装备方队展示的装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90%为首次展示。阅兵共编56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14个,装备方队30个、空中梯队12个 。
阅兵是军队对祖国和人民的汇报。国庆阅兵可以展示全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展示军队维护祖国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更是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力量和民族凝聚力的窗口。因此,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好方式。
按照1999年的阅兵程序,升旗仪式之后,阅兵***将乘阅兵车辆出天安门,过金水桥,阅兵式开始,***依次检阅在长安街威武列阵的44个地面方队 。阅兵式结束后,***发表讲话,随后阅兵分列式进行。
参考资料:
开国大典的过程是:首次会议、典礼开始、升国旗(同时礼炮鸣响)、宣读公告、总部命令
、盛大阅兵、飞机表演、群众游行、礼花发射。
1949年10月1日下午二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于在勤政殿召开。会议开完,全体***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到天安门后下车登楼。
下午三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全体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与此同时广场上,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象征着中国***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二十八年的光辉历程。
随即,毛主席向全世界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公告。
接着举行盛大阅兵式。朱德总司令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车检阅受阅部队。检阅毕,朱德总司令回到主席台上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
命令宣布后,下午4点35分,受阅分列式正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受阅部队的步兵、骑兵、坦克、大炮、汽车等,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由东向西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广场。
与此同时,刚刚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十四架战斗机、轰炸机,凌空掠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阅兵仪式前后历时3小时,此时天色已晚,长安街华灯齐放,群众游行开始了。
晚上9时25分,无数彩色的礼花向广场四周发射出来。
扩展资料
开国大典的意义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表明中国终于是一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国大典
阅兵释义:
检阅车马兵员装备等。
阅兵
拼音: [yuè bīng]
国家组织的阅兵,由诸军种、兵种、军事院校、武装警察和群众性武装组织等参加;军队内组织的阅兵,由诸军种、兵种或单一军种、兵种部队参加。阅兵有陆上、海上、空中等方式。
通常在重大节日、国家迎送宾客或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开训动员、军事演习、院校学员毕业典礼时举行。目的是展现部队的精神风貌和成就,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阅兵者徒步、骑马、乘车或者乘船从受阅部队队列或舰船前通过,进行检阅的仪式;
分列式是受阅部队(舰船)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检阅的仪式。受阅部队的队列、礼节、着装、装备、场地设置及阅兵形式、阅兵程序等,按有关条令或部队首长的规定组织实施。
2019年11月20日,“汉语盘点2019”活动启动,清博大数据推荐的专家版本的年度建议词为“阅兵”。
中国史书中,关于“阅兵”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涂山会盟了。《淮南子·原道训》中就说,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其他部落对夏虎视眈眈。
后来禹当了首领,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邀请诸侯会盟。
据说,在大会上,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而前来会盟的氏族部落首领都带着玉器和丝绸一类的贵重物品,表示对禹的臣服。
涂山会盟中,尽管禹没有发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慑诸侯,从而“化干戈为玉帛”。禹的行为,实际上也就是“阅兵”的雏形。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在孟津举行大规模的“观兵”,同时宣称伐纣,要替天行道。此后,武王亲率大军,东渡孟津,与商朝军队决战于牧野,重挫殷纣王主力部队,奠定了周朝立国的基础。
从这可以看出,此时,“观兵”作为一种检阅部队、震慑百姓或敌人的军事手段,已经开始被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使用。而所谓的“观兵”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阅兵”。
以上就是关于开国大典全部的内容,包括:开国大典、中国人民解放军姿条令、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我国进行过几次国庆大阅兵分别在哪些年份举行其中60周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