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管理费用时应进行哪些分析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管理费用时应进行哪些分析程序,第1张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管理费用的时候所进行的分析程序包括:

对两年或两期的变动进行分析,看是否存在特别大的变动,了解变动的原因,进而判断是否合理。

对管理费用中特定的明细科目通过职业判断单独进行分析。比如一般管理费用中会包含工资,社保费。就需要根据全年计入管理费用的人员工资社保情况,匡算总额进行比较;又比如公司在管理费用中有较大额的租赁费,就需要注册会计师获取相关的租赁合同,并根据合同上的期限,租金,计算全年的租金,与管理费用中的租金进行比较。

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以下六个:

一、 准备阶段

(一) 建立工作分析小组

(二) 明确工作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 

(三) 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四) 明确分析对象

(五)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二、 计划阶段

(一) 选择信息来源

(二) 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三、 分析阶段

分析工作名称、雇用人员数目、工作单位、职责、工作知识、智力要求等。

四、描述阶段

整理文字说明、工作列表及问卷、活动分析。

五、运用阶段

(一)培训工作分析的运用人员。

(二)制定各种具体的应用文件。

六、运行阶段

扩展资料:

工作分析的目的:

(1)促使工作的名称与含义在整个组织中表示特定而一致的意义,实现工作用语的标准化。

(2)确定工作要求,以建立适当的指导与培训内容。

(3)确定员工录用与上岗的最低条件。

(4)确定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提供依据。

(5)确定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利于合理的晋升、调动与指派。

(6)提供工作评点依据,为企业岗位归级列等奠定基础,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资和奖励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7)为制定考核程序及方法提供依据,以利于管理人员执行监督职能及员工进行自我控制。

(8)获得有关工作与环境的实际情况,利于发现导致员工不满、工作效率下降的原因。

(9)辨明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危险降至最低。

(10)为改进工作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料,为组织的变革提供依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工作分析

分析程序是利用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分析结论,分析程序在三个阶段运用:风险评估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整体复核、实质性程序中运用,其中在前两个阶段的运用是强制性运用,如果在实质性程序中运用的话,就是实质性分析程序。

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实质性分析程序从技术上讲仍然是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研究数据间关系评价信息,只是将该技术方法用作实质性程序,即用以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财务分析的程序与步骤:

财务分析的程序与步骤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十个步骤。

一、财务分析信息搜集整理阶段

1.明确财务分析目的

2.制定财务分析计划

3.搜集整理财务分析信息

二、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阶段

1、企业战略分析

2、企业战略分析通过对企业所在行业或企业拟进人行业的分析,明确企业自身地位及应采取的竞争战略。

3、企业战略分析通常包括行业分析和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扩展资料:

临界值指标的分析:

1、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的财务效益赝产营运。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因此,将评价结果用于具体项目或选择部分指标进行特定目标的评价时(比如用于信贷和拟投资项目的评价等),还要进行主要财务指标的研究分析和横向、纵向比较。

按照企业效绩评价的有关规定:当净资产为负值时,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积累率两项指标和初步评价得分均按0分计算;资产保值增值率、经营亏损挂账比率和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均按1计算。

2、这样由于系数和其它指标值的影响,企业效绩评价指标值仍可能较高。如果将这一评价结果应用于信贷和拟投资企业的评价,显然,不太合理,因为净资产出现负值,即资不抵债,按企业破产的有关规定,这种企业随时都有可能破产清算。

3、这个例子,一方面表明: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财务分析的深化与升华,它虽然弥补了单纯财务指标难以得出综合结论的不足,但是,从企业效绩评价“标识”上,看不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潜在问题以及问题的症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分析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某种或某组分的含量。定量分析过程通常包括:1、试样的采取和制备、2、称量和试样的分解、3、干扰组分的掩蔽和分离、4、定量测定和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等

(1) 取样:根据分析对象是气体、液体、或固体,采用不同的取样方法。在取样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分析试样具有代表性。试样制备:试样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后才能得到符合分析要求的试样。破碎分为粗碎、中碎和细碎甚至研磨。每次破碎后要使样品全部通过筛孔。缩分是使粉碎后的试样量逐步减少,采用四分法。将过筛后的试样混匀,堆为锥形后压为圆饼形状,通过中心分成四等份,弃去对角的两份。是否需要继续缩分,可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mQ(kg):试样的最小质量;k:缩分常数的经验值,试样均匀度越差,越大,通常在005~1 kg·mm-2之间。d(mm ):试样的最大粒度直径。· 采样与缩分试样量计算示例· 例:采集矿石样品,若试样的最大直径为10 mm, k =02 kg/mm2, 则应采集多少试样· 解: mQ ≥ kd 2 = 02 ´ 10 2 = 20 (kg)· 例: 有一样品 mQ = 20 kg, k =02 kg / mm2, 用6号筛过筛, 问应缩分几次 解: mQ ≥ kd 2 = 02 ´ 336 2 = 226 (kg)缩分1次剩余试样为20 ´ 05 = 10 (kg),缩分3次剩余试样20´ 053= 25 (kg) ≥ 226,故缩分3次。从分析成本考虑,样品量尽量少,从分析误差考虑,不能少于临界值 mQ ≥ kd 2

(2)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

定量化学分析一般采用湿法分析,通常要求将干燥好的试样分解后转移入溶液中,然后进行分离及测定。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要求:试样分解完全; 待测物质不损失;避免引入干扰杂质。根据试样性质的不同,分解的方法亦不同。

溶解法→无机试样

熔融法 →无机试样

微波消解法→无机试样

灰化法 →有机试样

(3)分离及测定

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根据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及适用范围等来正确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当试样共存组分对待测组分的测定有干扰时,常用掩蔽剂消除干扰,而无合适的掩蔽方法时,必须进行分离。

(4)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评价

根据分析过程中有关反应的计量关系及分析测量所得数据,计算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对于测定结果及误差分布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价。

二、 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

⑴ 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

以待测组分实际存在形式含量表示。

以氧化物或元素形式表示

以所需的组分表示

电解质溶液的分析结果,以离子含量表示

三、 待测组分的含量表示方法

固体试样:常用质量分数表示 wB=mB/ms (%)

含量很低时,μg/g(或10-6),ng/g(10-9),pg/g(10-12)

液体试样: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

质量摩尔浓度:单位mol/kg。

质量分数:待测组分的质量除以试液的质量,量纲为1。

体积分数:待测组分的体积除以试液的体积,量纲为1。

摩尔分数:待测组分的物质的量除以试液的物质的量,量纲为1。

质量浓度:以mg/L, μg/L, μg/mL,n g/mL, p g/mL。

气体试样:常量或微量组分的含量,通常以体积分数表示。

基础化学中经常用到的定量分析仪器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常用玻璃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等)、天平等。此外,由于行业不同,应用的分析仪器截然不同,如在生物行业中会用到PCR。

1、准备阶段:确定工作分析的目标和侧重点,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收集和分析有关的背景资料,确定所欲收集的信息,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

2、实施阶段:与参与工作分析的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制定具体的实施 *** 作计划,实施收集和分析工作信息;

3、结果形成阶段:与有关人员共同审核和确认工作信息;形成职务说明书,形成职务条件说明;

4、应用与反馈阶段:职务说明书的使用培训,使用职务说明书的反馈与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管理费用时应进行哪些分析程序全部的内容,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管理费用时应进行哪些分析程序、工作分析的程序是什么、老师,分析程序跟实质性分析程序有什么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3014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