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应用程序,有很多分支和细节,在Windows下的COM组件类型开发,UNIX xopen, JAVA JNI用于程序交互编程思想,更早的命令行接口,VBX等,可以用于程序交互。关键是做什么,用什么方便的问题。
一、如果是在Windows下,最简单的交互模式是一个命令行,第二个是新闻之间的过程,又是一个全局钩子(这是拦截不控制),但更彻底,建议理解COM +的概念和方法(这至少要读一本书),这是最基本的东西赢下,组件的基本理论,控件、插件。
二、这一要求,控制VS打开文件,使用命令行,但是为了实现内部跳转和其他控制“动作”,至少您想要开发一个v插件来匹配接口程序。这一要求,您应该使用进程间消息不解决,因为消息之间的过程属于弱控制,如果双方都是我自己的开发好,而第三方软件合作,更麻烦。
具体的还是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的条款来写,标准73只是提出对新产品研发过程的控制要求,而不是指导企业如何搞研发。是“过程控制要求”。如何展开对住宅物业的新服务类型设计,通常在立项时先做71策划,明确设计过程的目标、阶段、职责和期望的结果。针对71策划的情况,指定工作组,从收集资料、访问客户/同行开始,一步步对服务框架、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和职责、服务标准、顾客满意活动、服务评价验收标准、硬件配置等方面工作进行精心的策划。前期再精心,还是需要在实践上不断地修正。但接管物业前,至少要保证已经满足相关的法定要求。详情请参阅杭州北航物业管理内审员培训区的文章资料,或许对你有帮助。
>
公司文件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 号:
修 改 号:
编 制: 年 月 日
审 核: 年 月 日
批 准: 年 月 日
发放号: 受控状态:
发布 实施
有限公司 发布
1 目的
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实施控制,确保新产品的质量满足合同或顾客的要求,项目环境、安全、职业健康影响因素得到识别和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实施、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等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总工办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提供相关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方案,进行适宜的设计和开发评审、验证以及确认。
32 副总经理(主管营销)负责组织销售部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的可行性分析,生产管理部负责中试原料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科负责样品、小批试制所需物料的采购。
33 研发室和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预研、小试、工艺优化及中试和试生产。
34 质检科负责样品及小批量试制样品的检验和测试。
4 工作程序
41产品设计和开发的信息来源:
a 依据顾客提出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
b 依据社会的需求和市场调查自行设计和开发。
c 与总公司、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技术和图样;总公司下达的设计开发任务。
42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421 初步策划
a公司各部门及各员工根据获得的信息(包括新产品、新技术合同意向),可对公司提出项目建议,填写“项目建议书”,提交总工办,由技术人员对工艺可行性、环境影响、安全影响、职业健康影响进行初步评价,提交总工程师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决定预研的项目由总工程师将预研任务填入“预研任务书”,由总工办将预研任务书下达至相关设计开发部门进行预研。总工办制定预研项目编号,将该项目列入“预研项目汇总表”中。对于新产品新技术,预研项目负责人应委托销售部进行市场调研工作。
b对公司已开发成功的小试技术进行中试或试生产调试时,可不做预研,直接提交“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按本程序423后执行。
对于某些项目(如:属客户订单产品或客户委托试制产品;技术服务类项目),可不做较深入的市场可行性分析,只做工艺可行性、环境影响、安全影响、职业健康影响初步评价。
c对于总公司研发中心已完成预研或小试后下达的研发任务,由总工程师下发验证任务书,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验证。总工办组织对验证结果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确定进行下步实验,总工办下发相应的设计任务书。
422预研阶段
项目预研负责人根据预研任务要求组织实施预研阶段的工作。
预研阶段的结论由预研负责人形成文字材料后提交总工办,并填入“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相应栏中。文字材料应包括:文献调研报告、预研实验结论及工艺可行性、环境影响、安全影响、职业健康影响初步评价、市场调研报告等内容。
423项目可行性评审及立项
a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并做记录。
b评审内容包括:工艺可行性、环境影响、安全影响、职业健康影响初步评价、市场可行性分析、本公司的开发优势、人力资源、原料和设备获得、研发计划、时间及相关法规等。
c经评审通过,方予立项。评审结果填写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相应栏目中,并由总工程师签字确认,报呈总经理批准。
d对批准立项的项目,由总工程师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交相关设计开发部门。总工办制定项目编号,并将该项目列入“设计开发项目汇总表”中。其中项目编号按以下规则制定:
□□ □□□ □□ □□□ □
e对不予立项的项目,根据评审结论停止研发或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24设计开发任务书
“设计开发任务书”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a 设计和开发输入文件内容;技术条件要求;
b 人员及其职责;
c 进度安排以及专业协作分工;
d 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的时机及相应的方式;
f 计划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可作必要的调整、补充。
43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431设计开发输入由项目负责人(中试项目技术负责人即为项目负责人)根据“设计开发任务书”内容组织并进行评审,填写“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432设计开发输入包括以下内容:
a设计和开发依据,包括顾客提供的设计和开发基础资料;
b产品或技术服务的主要功能,性能要求(可提供如合同复印件、相关信函、订单复印件、项目建议书及项目可行性预研报告等相关资料);
c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如三废排放法规,相应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等);
d对确定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至关重要的特性要求,包括安全、包装、贮存、维护及环境等;
e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f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
433 由总工办对设计和开发输入的文件、资料组织进行评审,以确保输入内容是充分的与适宜的,满足设计和开发的要求,输入内容要求应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设计和开发输入评审应形成记录。
44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441设计开发人员根据设计开发计划书开展设计开发工作,并编制设计开发输出文件。
442设计开发输出文件以能针对设计开发输入进行验证的形式提出。项目负责人提交设计和开发实验报告(或中试/试生产调试报告)、相应的输出文件和样品,以便于证明满足输入要求,为下一阶段任务实施提供充分的信息。
443设计开发的输出文件包括: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图、三废处理方法、原料分析方法、中控方法、产品分析方法和报告、重要图谱、成本核算、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和产品接收标准、原料接收标准、物料衡算、原料物性、中间体产品物性和产品物性,产品稳定性试验结果、产品贮存有效期,产品包装要求等。如设计开发的输出文件用于指导中试和试生产,则设计开发输出文件还应包括:指导中试和试生产等活动的图样和文件,如工艺 *** 作规程、工艺流程图,并对产品包装提出指导性意见;三废处理方案;产品质量的测试报告;中试或试生产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产品技术规范;中试或试生产设备清单,中试(试生产)备案材料。
444设计和开发输出应确保
a符合合同和有关法规的要求;
b能够对照设计和开发输入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
445根据产品特点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的产品特性,包括安装、使用、搬运、维护及处置的要求。
445项目负责人填写“设计开发输出清单”,经设计开发部门负责人审核、总工程师审批或会议评审通过后输出文件。
45设计和开发评审
设计开发的评审应贯穿于设计开发的整个过程中。
451评审以会议进行。对每个过程的评审要有记录,根据评审结果填写“设计开发评审报告”,评审记录需经总工程师签字认可,会议评审必须有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
452评审由总工办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评审结论由参评人员评审确定,项目负责人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或纠正措施。
453评审的频次:评审计划由总工办根据项目研发计划制定,并按计划组织实施。除此之外,总工程师根据需要可不定期召开评审会议。
454评审的目的是评价满足阶段设计开发需求及对应于内外部资源适应性,满足总体的设计输入要求的充分性。确认是否满足设计开发进度;识别和预测问题,提出纠正措施,以确保最终满足顾客要求及环境、安全、职业健康要求。
455评审时应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由项目负责人确认后进行实施,组织评审的部门进行跟踪验证,在评审报告中记录完成情况即可。
456如在评审中发现该项目因具有不适宜性,决定终止或长时间暂缓研发,经评审做出结题的决定,由项目负责人填写“结题报告书”。
457 设计和开发的评审内容:
a 设计和开发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合同的要求;
b 工艺方案是否满足加工要求或便于加工,是否节能低耗,清洁生产;
c 技术参数的选用以及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d 三废处理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46 设计和开发验证
461总工办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开发的输出进行验证,以确认与设计开发的输入一致。验证应对设计开发过程或试验结果予以分析和查证。产品根据需要可由质检科进行检测或送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或由客户试用或使用,以验证品质。
462设计和开发验证的方式除设计和开发评审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a 变换方法进行计算;
b 可能时,将新设计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进行对比;
c 进行试验和证实。
463小试项目经验证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完成“设计开发验证报告”,记录验证的结果及跟踪的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
464设计和开发验证的结果应明确设计和开发输出是否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
47 设计和开发确认
471在成功的设计和开发验证后,根据计划的安排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确认。
472确认的目的是证明设计开发的结果能够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通常应在设计开发交付之前(如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或产品实施(如批量生产)之前完成。如需经用户使用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确认工作的,应在可能的适用范围内实现局部确认。根据产品的特点,可以选择下述几种确认方式之一:
a 由总工办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议评审方式进行确认。
b 通过中试、试生产或试用的方法进行确认。必要时由销售部将样品提交客户确认,由客户出具确认报告。
c 对外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项目以顾客的验收报告作为确认。
上述报告及相关资料为确认的结果,设计开发部门对此结果进行分析,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跟踪和改进措施。
48设计和开发更改
设计开发人员应正确识别和评估设计更改对产品的原材料使用、生产过程、使用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481对于设计开发过程中,由于顾客提出的产品要求变更、设计开发计划变更等原因,引起对设计开发的更改,提出更改人填写“设计开发变更申请单”,附上相关资料,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总工程师审批后,由设计开发部门执行更改。
482当更改涉及到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性能指标的改变,或人身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时,应对更改进行适当的评审(设计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验证和确认。
483对设计开发更改过程中引起的文件变更,局部更改由授权技术员划改即可,若出现较大调整执行“工艺更改通知单”,并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49 结题
491设计开发项目因下列各种状况可予结题:
a 项目开发成功、完成开发任务、需结束研发或立即转移至其他部门;
b 完成合同要求或得到客户确认时;
c 因未能完成开发目标而终止项目时;
d 因各种原因,合同中断执行。
492结题时填写“结题报告书”。
493 “结题报告书”需经总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
494结题后应将所有设计开发资料交总工办汇总保存,总工办将该项目列入“结题项目汇总表”中,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
410中试达到预期目的后,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组织试生产,试生产验收合格后适时组织大生产。
5 相关文件
51 《文件控制程序》
52 《记录控制程序》
6 记录
61 项目建议书
62 预研项目汇总表
63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64 设计开发项目汇总表
65 项目设计开发任务书
66 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67 设计开发输出清单
68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69 结题报告书
610 设计开发验证报告
611 设计开发变更申请单
612 结题项目汇总表
613 项目预研任务书
614 工艺更改通知单
7 附件
附:设计和开发简易流程
转载,供参考。
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控制
一、影响软件开发项目进度的因素
要有效地进行进度控制,必须对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事先或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缩小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偏差,实现对项目的主动控制。软件开发项目中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如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资金因素、环境因素等等。在软件开项目的实施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技术的因素归根到底也是人的因素。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控制常见问题主要是体现在对一些因素的考虑上。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80-20原则与过于乐观的进度控制
80-20原则在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控制方面体现在:80%的项目工作可以在20%的时间内完成,而剩余的20%的项目工作需要80%的时间。这个80%的项目工作不一定是在项目的前期,而可能是分布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但是剩余的20%左右的项目工作大部分是在后期。所以软件开发在进入编码阶段后会给人一种“进展快速”的感觉,使得项目经理、项目团队成员、用户以及高层领导产生了过于乐观的估计。有些领导看到软件交付给用户了,就一块石头落地“总算交差了”,同时又可能撤出一些被认为不必要的人力资源。但很多情况下这是为了对付用户不合理的交付期限要求而采用的不得已的措施。这样的结果是拖延了后期的工作,同时如果软件还不成熟的话,会给用户造成不好的影响。
2、范围、质量因素对进度的影响
软件开发项目比其他任何建设项目都会有更经常的变更,大概是因为软件程序是一种“看不见”又“很容易修改”的东东吧,用户是想改就改,造成需求的蔓延,项目经理有时还不知如何拒绝,加上要说“我能”的心理因素,一般都会答应修改。这样集少成多,逐渐影响了项目进度。
如果某项工作在进度上表面上达到目标了,但经检验其质量没有达到要求,则必然要通过返工等手段,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增加时间的投入,实际上是拖延了进度。不管是从横向或纵向来看,部分任务的质量会影响总体项目的进度,前面的一些任务质量中会影响到后面的一些任务质量。
3、资源、预算变更对进度的影响
资源,最主要的还是人力资源,有时某方面的人员不够到位,或者在多个项目的情况下某方面的人员中途被抽到其他项目、或身兼多个项目、或在别的项目不能自拔无法投入本项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就是信息资源,如某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用户可能提供不了,而是需要去收集或购买,如果不能按时得到,就会影响需求分析、设计或编码的工作。其他资源,如开发设备或软件没有到货,也会对进度造成影响。
预算其实就是一种资源,它的变更会影响某些资源的变更,从而对进度造成影响。
4、低估了软件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
低估软件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表现在低估技术难度、低估协调复杂度、低估环境因素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是低估技术难度。软件开发项目团队成员,有时甚至是企业的高级项目主管也经常低估项目技术上的困难。低估技术难度实际上也就是高估人的能力,认为或希望项目会按照已经制定的乐观项目计划顺利地实施,而实际则不然。软件开发项目的高技术特点本身说明其实施中会有很多技术的难度,除了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来实施外,还要考虑为解决某些性能问题而进行科研攻关和项目实验;
其次,低估了协调复杂度,也低估了多个项目团队参加项目时工作协调上的困难。软件开发项目团队成员比较强调个人的智慧、强调个性,这给项目工作协调带来更多的复杂度。当一个大项目由很多子项目组成时,不仅会增加相互之间充分沟通交流的困难,更会增加项目协调和进度控制上的困难。
另外,企业高级项目主管和项目经理也经常低估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包括用户环境、行业环境、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低估这些条件,既有主观的原因,也会有客观的原因。对项目环境的了解程度不够,造成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5、项目状态信息收集的情况
由于项目经理的经验或素质原因,对项目状态信息收集的的掌握不足,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比较差。另外其它一些原因也会造成这种现象。某些项目团队成员报喜不报忧,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工作的不好的情况,例如软件程序的编制,可能会先编制一些表面的东西,现有界面,看起来好像完成任务了,实际上只是一个“原型系统”或演示系统。给领导造成比较乐观的感觉。
如果项目经理或者管理团队没有及时地检查发现这种情况,将对项目的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当然,如果出现这种需要时时刻刻都互相提防的氛围,管理人员就应该从管理的角度,从制度的角度检讨一下,进行改进,让大家实事求是地进行沟通。温伯格说:“无论你多么聪明,离开了信息,对项目进行成功的控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6、执行计划的严格程度
没有把计划作为项目过程行动的基础,而是把计划放在一边,比较随意去做。例如对于项目团队内部沟通或外部沟通,在计划中要说明清楚人员、周期、方式、方法,不能遗漏,但在实际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沟通没有按时或没有完整地达到所有项目干系人的情况。若项目计划本身有错误,执行错误的计划肯定会产生错误。如,计划制订者在计划系统框架设计考虑上的错误、进度安排上的失误等。实际的项目实施中,除了这种错误之外,还可能因为项目执行上的错误,造成项目的麻烦。例如,项目的客户及其他项目干系人没有及时为项目中出现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或者所采取的措施的不适合具体的情况、没有效果或者有副作用等。另外,如果在项目中的某项工作(如某个子系统或模块、组件)被转包给第三方开发后,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也会造成进度上的延误。
7、计划变更调整的及时性
渐近明细是项目的特点,特别是对于软件开发项目,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开始时的项目计划可以先制定得比较粗一些,随着项目的进展,特别是需求明确以后,项目的计划就可以进一步的明确,这时候应该对项目计划进行调整修订,通过变更手续取得项目干系人的共识。计划应该随着项目的进展而逐渐细化、调整、修正。没有及时调整的计划或者是随意的不负责任的计划的项目是难以控制的。在高技术行业,日新月异是主要特点,因此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件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随着项目的进展进行不断细化、调整、修正、完善。对于较为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可采用二次甚至多次 WBS 方法。即根据总体阶段划分的总体 WBS ,需求调研阶段结束、概要设计完成后专门针对详细设计或编码阶段的二次 WBS 。由于需求的功能点和设计的模块或组件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只有在概要设计完成以后才能准确地得到详细设计或编码阶段的二次 WBS ,根据代码模块或组件的合理划分而得出的二次 WBS 才能在详细设计、编码阶段乃至测试阶段起到有效把握和控制进度的作用。有些项目的需求或设计做得不够详细,无法对工作任务的分解、均衡分配和进度管理起参考作用,因此要随着需求的细化和设计的明确,对项目的分工和进度进行及时的调整,使项目的计划符合项目的变化,使项目的进度符合项目的计划。
8、未考虑不可预见事件发生造成的影响
假设、约束、风险等考虑“不周”造成项目进度计划中未考虑一些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例如软件开发项目还会因为项目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缺乏、人员生病、人员离职、项目团队成员临时有其他更紧急的任务造成人员流动等不可预见的事件对项目的进度控制造成影响(即项目按时完成是基于如下假设:人力资源不会缺乏、人员不会生病、人员不会流动)。企业环境、社会环境、天灾人祸等事件对项目的进度控制造成影响。对项目的假设条件、约束条件、风险及其对策等对于进度的影响在项目计划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也要不断地重新考虑有没有新的情况,新的假设条件、约束条件、潜在风险会影响项目的进度。假设是通过努力可以直接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一定要解决才能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约束一般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回避或弥补、取舍,如牺牲进度、质量等等;假设与约束是针对比较明确会出现的情况,如果问题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则应该在风险分析中列出,分析其出现的可能性、造成的影响、采取的措施。实际上像没有考虑人的疾病、人员流动这些情况本身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所有以外的情况都考虑完整,实际上也没有必要。但有些诸如下班或节假日的加班时间都被安排用于项目工作的情况就会造成更多的项目不确定性。在可能的情况下当然要对所有可能情况都做到有备无患,但是有的时候也要冒一定的风险,同时对于风险的防范也需要考虑如果防范的成本大于风险本身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则这种防范是没有必要的。
9、程序员方面的因素对进度的影响
程序员方面有两种常见的心态影响了进度的控制:一是技术完美主义、二是自尊心。
技术完美主义的常见现象是,有些程序员由于进度压力、经验等方面的原因,会匆忙先做编码等具体的事情,等做到一定程度后会想到一些更好的构思,或者看到一些更好的技术的介绍,或者是觉得外部构架可以更加美化,或者是觉得内部构架可以更加优化,这样他们会私下或公开对软件进行调整,去尝试一下新的技术。而是否使用这些新的技术对完成项目本身的目标并没有影响,相反可能带来不确定的隐患。这种做法不是以用户的需求为本、或以项目团队的总体目标为本,可能对软件开发进度造成较大的影响。
自尊心的常见想象是,有些程序员在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倾向于靠自己摸索,而不愿去问周围那些经验更为丰富的人。有些人也许会通过聊天室等方式匿名地向别人求教。如果运气好会很快地解决,否则要花很多实践摸索。而如果向周围的人求教,可能摸索几天的问题别人早就解决了。
10、未考虑软件开发过程的循环、迭代特性
对软件开发的各个过程分类过于精细,制定进度计划时各项工作过于紧凑、没有d性,造成的后果是,定期提交项目进度阶段报告的制度只有在表面上起到效果,按照计划的时间表提交阶段成果也只是在表面上起到效果。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强行的规定会使人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在项目计划中“规定”某个时间只能做某某类别的事情,那么严格执行的后果就是编码阶段就不能修改文档;另外错误的“里程碑”概念可能会使大家轻易地相信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成果都是“通过评审”最终定稿了,而实际上可能只是因为时间到了该提交的人提交、该评审的人评审了。如果上下阶段是不同的人就根本不会去检查其中是否还有错误;如果上下阶段是同一个人,就可能非正式地修改上一阶段的错误,但占用的时间和精力却是下一阶段的,并且这样的修改时没有记录的。这样关于阶段进度控制的措施实际上只是在表面上有效。最为普遍的情况是,用户在合同中限定了提交软件系统的时间,实际上这个时间对完成项目任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计划只能按照合同来进行,所以要不用户让步,要不只能按照时间的约定提交实际上还未完成的软件系统,完成系统的安装,但这时候的“完成阶段任务”只是一个表面现象,系统虽然安装了,但可能是没有经过严格彻底测试的,也可能是只完成了部分的功能,省略了某些功能,有些是整块功能省略,有的是省略了某些功能的某个过程,如数据录入里面隐含的数据录入前缺省值设置、数据录入检验等功能,而是实现了比较粗糙的功能。这样,系统交付并不意味着项目的完成,而在项目交付之后还要花更多的时间。
11、其他因素
以上这些因素是影响项目进度的几个主要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这里的人包括所有与项目相关的人。项目经理的素质、管理者的水平、用户的因素、项目成员的因素等等,都会对项目进度造成影响,这是因为由于软件开发的特性。因为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举,只能在此分析一些常见的因素。
不可否认,软件开发项目进度可控性还是带有一定运气成分的。特别是需要用户配合的那些软件开发项目,其可控性与用户的成熟度、软件应用领域的成熟程度和行业标准规范的完备程度有很大关系。关于可控性方面会涉及到一些与客户打交道经验,虽然我们说,顾客是上帝、以顾客为中心,但并不是说我们要把主导权交给他们,而关键是我们如何去主导、引导、把握。因此,项目控制的好坏与相关人员人际关系方面的经验也有关系。
尽管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我们的任务是首先分清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我们不能控制的。项目经理一是要尽量扩大可控的领域,减少不可控的领域,二是不要在“不可控”上花太多时间,而是多花一些时间把可控的工作控制好,做好防范措施,减轻不可控因素对项目进度的影响。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项目经理的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进度展开的。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成本控制的目标和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构成一个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需要项目经理去平衡。
二、项目进度控制的目的
项目进度控制和监督的目的是:增强项目进度的透明度,以便当项目进展与项目计划出现严重偏差时可以采取适当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已经归档和发布的项目计划是项目控制和监督中活动、沟通、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基础。
1、根据计划进行监控
项目控制的第一个目的是根据计划对项目的各项活动进行监控,即根据已经制定并取得共识的软件开发项目计划来监控项目的实际表现和进度。为此应该根据项目计划来监控项目计划参数的实际值,这些参数包括进度表、项目成本、工作量、工作产品和任务的属性、使用的资源、项目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根据项目计划来监控项目团队所作的承诺是否已经或可能兑现、原来的确定的风险是否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是否有新的风险出现;根据项目计划来收集、管理、使用项目数据;根据计划监督项目干系人的参与情况,监控各项任务承担人的参与活动;定期进行必要的进度评审,确定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偏差、跟踪变更请求和问题报告直到变更或问题得到解决;在项目的里程碑对项目的成果进行评审。
2、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
项目控制的另外一个目的是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即当项目进度或者结果已经或即将与计划有严重偏差时,对需要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进行管理。为此应当收集并且分析项目进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以此确定解决这些问题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对已经确定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监控要实施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分析措施采取以后的结果,判断这些措施的有效性,确定和记录纠正与计划结果存在偏差的问题而采取的必要且合适的措施。
项目执行过程中仅仅靠最初建立的一份“完善”的基准计划是不够的,最好的计划也未必会一直有效。根据项目任务渐进明晰的特点,特别是软件开发项目的特点,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肯定需要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对项目进行变更控制,这种控制过程包括定期搜集有关项目进展情况的信息,把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进展情况进行对比;如果实际进展情况比计划进展情况有差距,或可能会有差距,就应当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变更控制应当在项目期间定期进行,这里所说的变更控制不一定要进行真正的变更,而是说要定期对变更进行控制。
如果在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某一时间点,把实际进度与计划中约定的进度相比对,显示出项目已经延误或即将延误、超出预算目标或不符合质量要求,就必须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使项目回到正轨上来,重新符合计划的安排要求。在已做出执行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决定之前,应评估一下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无副作用性,以确保纠正措施使项目回到项目的工作范围、时间和预算约束内,并对项目的其他目标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3、在各种项目目标中进行平衡
如果经过评估确定项目确实已无法控制,就应当下定决心以牺牲软件功能范围、工作成果范围(如某些中间文档)、成本预算、进度计划或软件质量中的某一项目标为代价,来保住项目最重要的那些目标,在各种项目目标中进行平衡,最终确定一个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有效的项目控制的关键是定期及时测量实际进程,并与计划进程相比较,如有必要就立即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指望不采取纠正和干预措施,问题就自行消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问题越早发现就越好改正,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越小。问题越提前发现就越好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用最小的代价避免造成损失。基于项目实际进展情况,就有可能准确预测项目进度计划和成本预算的实施情况,以便顺利完成项目。如果这些项目参数超出项目目标的限制范围,就必须马上采取纠正措施;如果发现这些项目参数有超出项目目标的限制范围的趋势,就必须马上采取预防措施。
软件开发项目实施中进度控制是项目管理的关键,若某个分项或阶段实施的进度没有把握好,则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因此应当尽可能地排除或减少干扰因素对进度的影响,确保项目实施的进度。
三、软件开发项目常用进度控制措施
1、项目进度控制的前提
项目进度控制的前提是有效地项目计划和充分掌握第一手实际信息,在此前提下,通过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检查、分析、评价项目进度。通过沟通、肯定、批评、奖励、惩罚、经济等不同手段,对项目进度进行监督、督促、影响、制约。及时发现偏差,及时予以纠正;提前预测偏差,提前予以预防。
在进行项目进度控制时,必须落实项目团队之内或之外进度控制人员的组成,明确具体的控制任务和管理职责。要制定进度控制的方法,要选择适用的进度预测分析和进度统计技术或工具。要明确项目进度信息的报告、沟通、反馈、以及信息管理制度。
项目进度控制应该由部门经理和项目监控人员共同进行,之所以需要部门经理参与,是因为部门经理负责项目一般要负责一定人事行政的责任,如成员的考核、升迁、发展等。他们只有通过软件开发项目才能更好地了解项目成员,项目也只用通过对他们有切身利益的管理者参与管理才会更加有效。
2、项目进度控制主要手段
项目计划书:作为项目进度控制的基准和依据,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作项目计划书。项目进度监控人员根据项目计划书对项目的阶段成果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阶段成果提前或延后完成,项目负责人应提前申请并做好开发计划的变更。对于项目进度延后的,应当分析产生进度延后的原因、确定纠正偏差的对策、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在确定的期限内消除项目进度与项目计划之间的偏差。项目计划书应当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基准和依据的新鲜性、有效性。
项目阶段情况汇报与计划:项目负责人按照预定的每个阶段点(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以是每周、每双周、每月、每双月、每季、每旬等等)定期在与项目成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充分沟通后,向相关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提交一份书面项目阶段工作汇报与计划,内容包括:
a、对上一阶段计划执行情况的描述
b、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安排
c、已经解决的问题和遗留的问题
d、资源申请、需要协调的事情及其人员
e、其他需要处理的问题
这些汇报将存档,作为对项目进行考核的重要材料。
在计划制定时就要确定项目总进度目标与分进度目标;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进行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比较,及时发现偏离,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或者预防;协调项目参与人员之间的进度关系。
在项目计划执行中,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检查并掌握项目实际进度信息。对反映实际进度的各种数据进行记载并作为检查和调整项目计划的依据,积累资料,总结分析,不断提高计划编制、项目管理、进度控制水平。
做好项目计划执行中的检查与分析。通过检查,分析计划提前或拖后的主要原因。项目计划的定期检查是监督计划执行的最有效的方法。
及时制定实施调整与补救措施。调整的目的是根据实际进度情况,对项目计划作必要的修正,使之符合变化的实际情况,以保证项目目标其顺利实现。由于初期编制项目计划时考虑不周,或因其他原因需要增加某些工作时就需要重新调整项目计划中的网络逻辑,计算调整后的各时间参数、关键线路和工期。
3、进度控制内容
从内容上看,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控制主要表现在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和信息管理等这几个方面。组织管理包括这样几个内容:
(1)项目经理监督并控制项目进展情况;
(2)进行项目分解,如按项目结构分,按项目进展阶段分,按合同结构分,并建立编码体系;
(3)制订进度协调制度,确定协调会议时间,参加人员等;
(4)对影响进度的干扰因素和潜在风险进行分析。
技术管理与人员管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软件开发项目的技术难度需要引起重视,有些技术问题可能需要特殊的人员,可能需要花时间攻克一些技术问题,技术措施就是预测技术问题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合同措施通常不由项目团队负责,企业有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转包、合同期与进度计划的协调等。项目经理应该及时掌握这些工作转包的情况,按计划通过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动态比较,定期向客户提供比较可靠的报告等。
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控制的信息管理主要体现在编制、调整项目进度控制计划时对项目信息的掌握上。这些信息主要是:预测信息,即对分项和分阶段工作的技术难度、风险、工作量、逻辑关系等进行预测;决策信息,即对实施中出现的计划之外的新情况进行应对并做出决策。参与软件开发项目决策的有项目经理、企业项目主管及客户的相关负责人;统计信息,软件开发项目中统计工作主要由参与项目实施的人员自己做,再由项目经理或指定人员检查核实。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写出项目进展分析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按日、周、月等时间要求对进度进行统计和审核,这是进度控制所必须的。
4、不同阶段的项目进度控制
从项目进度控制的阶段上看,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控制主要有:项目准备阶段进度控制,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进度控制,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等这几个部分。
准备阶段进度控制任务是:向业主提供有关项目信息,协助业主确定工期总目标;编制阶段计划和项目总进度计划;控制该计划的执行;
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控制的任务是:编制与用户的沟通计划、需求分析工作进度计划、设计工作进度计划,控制相关计划的执行等。
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是:编制实施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编制实施计划并控制其执行等。由甲乙双方协调进度计划的编制、调整并采取措施确保进度目标的实施。
为了及时地发现和处理计划执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加强项目的项目的协同工作。协同工作是组织项目计划实现的重要环节。它要为项目计划顺利执行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以适应项目实施情况的变化。
5、关于进度落后时的“赶工”措施
进度落后的情况下,有几种措施来弥补,如加人、加班、加激励等等,这些都是增加资源而又未必会见效的方法。根据Brooks原则,在某些项目进度延迟的情况下增加人手,有可能会使项目的进度更加延后。因为对于新加入本项目的员工来说,对项目相关背景、需求、设计的培训、对项目环境的熟悉和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路径的增加
研发项目计划是研发项目组织根据研发项目目标,对研发项目实施工作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做出周密安排。我整理的研发项目的管理流程,供参考!
研发项目的管理流程 篇11目的
根据公司新的组织结构,明确公司产品开发流程,建立、健全公司项目管理机制,明确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辅助部门职责。
本流程强调过程控制、文档先行、明晰责任,使产品开发逐渐形成程序化、制度化的运作,即由程序决定个人在每个步骤中的权威,“人人尊重程序”。使产品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完成。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项目。
3职责划分
31 项目经理职责
1)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协调和控制,项目团队的组建和管理,客户事宜的协调处理等,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提高客户满意度。
2)项目经理直接对项目的成败负责。
32 项目工程师职责
1)负责引导项目组按公司相关流程对项目进行开发。
2)负责项目的日常事务的协调处理,包括内部外部信息反馈、项目文件的处理等。
3)负责辅助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管理。
4)负责对项目的状态进行客观记录,作为项目组的考评依据。
5)负责对项目的风险进行预警,提请项目经理进行处理。
33 项目小组成员职责
负责按时、按质完成开发阶段相关工作,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反馈。
4项目的过程控制与管理
项目过程控制的唯一目的是按时、按预算开发高质量的产品,保证项目不陷入混乱状态,明确项目的开发阶段、开发规则、开发进度和资源配置等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设计的成熟度。
41 项目开发阶段管理活动
411组建项目团队
1)项目立项后,由项目经理根据产品设计定义提出人力资源需求,和硬件、软件、结构、采购、品质等职能部门申请人员,组建项目小组。
2)项目小组成立后由项目工程师汇总,发布正式邮件通知项目小组成员及相关部门,并召开项目启动会议。
412项目进度管理
1)项目正式启动后,由项目经理及项目工程师根据立项通知中的时间制作项目关键路径和项目总体计划,和项目小组成员讨论后正式发布。(对于衍生机型可以仅做项目关键路径)
2)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若出现任务延迟,责任工程师需提前通知项目经理和项目工程师,并同时提交延迟原因及延迟时间,项目经理和项目工程师需根据情况对项目进度及计划进行调整,并需对延迟做适当记录,作为项目小组考核依据。
3)项目计划为动态计划,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需根据项目实际进程情况及时调整,以正确的反应项目情况。较大范围的时间调整,需提交公司审批。
413项目任务分配
1)在项目立项初期,项目经理根据产品的设计需求对项目小组成员进行主要责任模块工作分配。
2)在项目进行中,项目工程师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按阶段提醒项目小组成员。
414项目会议召集
1)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经理或项目工程师应按阶段召开项目会议,定期审核项目进程。
2)对于突发事件,项目小组成员均可临时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商讨。会议参与人员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
3)项目工程师应记录每次会议内容,以会议纪要形式或邮件形式通知与会人员。
415项目周报、总结编制
1)为保证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和项目小组成员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以便更好的协调配合,项目工程师每周根据项目进展情况编制项目周报,由项目部汇总发放公司内部。
2)为更好的积累项目经验,项目量产前项目经理应调动项目小组成员参与编制项目总结,对项目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事项做汇总。
416项目文档整理归档
1)项目组成员应及时提交项目文档给项目工程师和项目经理,对于需签字审核的资料由项目工程师协助处理,项目工程师根据公司项目文档密级程度及时安排将文件发放给内部相关人员或客户。
2)项目阶段资料及发放范围请参考《项目文件密级发放范围清单》。
417项目小组信息沟通协调组织
项目组应定期组织协调活动,增加小组成员内部沟通,保证信息传递的流畅性,加强项目小组向心力和凝聚力,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418项目阶段评审
对产品开发各阶段关键工作实行评审,以便对研发过程实行更有效地计划和管理,提高各阶段工作的有效性,集思广益,保证设计出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符合有关标准。
研发项目的管理流程 篇2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各行业的研发实力,国家拨款资助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和科技创新,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许多大中小型企业单位也承担了大量的科研课题,因此,企业科研经费的核算及管理也尤为重要。
企业的项目研发经费核算主要包括国家拨入经费的核算及企业研发经费的核算两方面。
一、国家拨入经费的核算
国家拨给企业的科研经费,属于政府补助,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资本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
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国家拨的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其相关规定如下:
(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二)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企业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
企业研发经费主要是指项目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技术引进费、差旅费、会议费、知识产权保护费、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实际中,企业研发经费在归集与核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及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及经验,对科研经费核算及管理提出方法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对于科技型企业,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从事科研活动,在费用划分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有如下问题:
1、研发经费的范围难以界定
由于缺少一定的沟通,企业科技研发部门的人员与财务人员对研发经费范围的认识未能统一,财务人员对经费开支范围的认识会有一定限度,未能按照研项目预算书中研发经费的明细进行明细科目的设置;此外,企业科研经费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科技研发部门与财务部门勾通脱节,都会影响研发经费的范围的划分。
2、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难以划分
对于企业的一些部门既从事研发活动,又进行产品的中试制生产活动,这就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的划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根据国家及各省市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企业承担的大量科研课题,需要配比一定的自筹经费,特别是如果承担的是国家产业化项目或重大支撑项目,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数额较大,而自筹经费的比例也较大,为满足课题审查的要求,科研成本会挤占生产成本,造成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划分不实,或带来高额利润及较高的所得税收,且企业也会有人为调整利润之嫌。
3、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费用难以划分
根据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国家拨入的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科研项目应单独建账,各项目的科研经费及研发支出单独核算。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发生的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用在各课题之间难以划分。
(二)企业项目经费核算及财务管理的探讨
对于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从事科研活动的科技型企业,在项目经费核算及财务管理中的一些建议及方法。
1、制定企业自身的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参照国家及省有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以制度对承担项目的部门和进行经费核算的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加以规范和约束。在管理办法中不仅可以界定经费的范围,还可对经费的预、决算、使用等进行相关规定。
2、不断完善科研经费核算的财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预算、决算的财务核算体系,财务部进行科研经费核算,应按项目预算书中科研经费的预算明细进行研发支出科目及明细科目设置,运用金蝶或用友等财务软件的项目辅助核算功能,对企业承担的各项目进行单独核算;也可通过账表建立项目的辅助明细账,对各科研项目单独核算。科研成本项目结题后,进行项目经费决算。在项目执行期对项目经费应进行审查监督,加强经费开支的监督与经费成本的控制。
3、加强财务部与科技部间的勾通与协作
企业的财务部与科技部应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科技部对企业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进行管理,财务部对国家拨款及企业的研发经费进行核算;由于科技部专业技术性强,应及时提供财务部项目的相关信息,如项目的类别、性质、项目执行期、项目的承担人及项目预算书中经费开支明细等,还对各个项目的经费开支是否合理进行监督和审批;财务部可依据科技部提供的相关信息,按项目建立各明细辅助账进行经费核算,对研发部门报销的原始单据进行财务方面地审核、记账。
4、企业项目经费核算的一些方法
企业研发经费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应按照科研经费范围进行归集核算,具体方法如下:
(1)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企业按“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对成本费用按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如耗用原材料,根据领料单上领用的部门,生产部门领用的记人“生产成本”,研发部门领用的记人“科研成本”,同时科研领用已进项抵扣原材料应作进项税额转出。企业承担的科研项目单独建账核算,财务应按受益对象将费用归集到各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的明细科目中。
(2)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
企业的一些生产及研发费用在实际中难以划分的,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如企业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以及研发部门承担的各项目共同耗用水电费,难以划分,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但分摊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设备使用费,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承担多个课题人员费可按工时即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来进行分摊。
(3)间接费用可按相关性原则进行分摊
企业科研活动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管理费、房屋占用费等,可按经费收入或研发支出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摊。
项目产品开发的质量控制
产品开发设计质量的保证是项目质量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项目管理人员应将其与市场、技术、生产及利益相关方联系起来,站在项目总体目标的高度,把握好这一关键环节,绘制出更新更好的项目蓝图。
一、问题的提出
项目管理是有生命周期的,在概念、开发、实施、结束四个阶段中,开发阶段所完成的工作量、所消耗的时间及所占用的项目成本都较实施阶段少,比如建设工程中,材料费构成了项目成本的主体,施工占用了项目的主要工期。
因此,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过分重视实施阶段,忽视开发阶段工作的倾向。
表现在:把开发设计质量与施工质量问题混为一谈,把开发设计质量控制混为施工质量控制;重视项目产品的功能验证,不重视开发设计指标的测试;把开发设计质量控制认为是资源浪费等等。
项目必然涉及到项目产品,而项目管理开发阶段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项目产品的开发设计。
由于项目一次性、唯一性的特点,决定了项目产品的开发设计无现成经验可借鉴,特别是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大型成套设备、非标产品、单件小批产品等,往往样机就是最终产品。
因此项目产品开发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如果疏于其间的质量控制,将会给项目本身带来较大的风险。
"质量第一"是项目建设的永恒主题,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项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从狭义的性能要好发展到全寿命的可信性质量概念,即要同时满足环境与用户的要求。
而要实现项目的质量保证就必须高度重视项目开发阶段的设计质量控制。
二、为什么要重视项目产品开发的质量控制
良好的产品质量对项目的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良好的开发设计质量又是项目总体质量最基础的保证。
(一)从项目质量上看,产品开发质量将最终决定项目的"固有"质量。
设计的选型、参数确定、方案优化首先决定了项目的技术水平、质量等级、功能、工艺性、适用性、可靠性等明确的性能,同时也决定了项目本身适应市场、满足用户需求的隐含的能力。
如果项目产品"先天不足",必然造成"后患无穷"的被动局面,或在运行中造成重大损失,或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宁波大桥的梁体断裂、"依星计划"的早早夭折就是典型的案例。
所以,产品的开发质量是项目质量形成的关键,控制产品的开发质量应当成为控制项目质量的首要环节。
(二)从项目成本上看,产品开发质量决定了项目成本的主体。
一方面,产品设计决定了最终项目交付物的成本,如材料选择、外购件选型、制造精度的确定、质量等级的划分等,工程项目通常75%的产品成本在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
另一方面,为纠正前一阶段的差错或缺陷所消耗的项目质量成本通常是递增的。如造船业有个1∶3∶8(设计:建造:下水实验)的纠错费用比率。飞机制造业,在制造中发现缺陷,要花比设计阶段高出20-200倍的力量才能纠正。软件制造业,使用阶段改正一个错误所花的费用,是在设计阶段的250倍。
质量、成本、进度构成了项目的三大指标,如果开发阶段的设计质量成本增高,必然影响到项目总目标的实现。
因此,控制项目产品的开发质量也是控制项目成本的首要环节。
(三)从项目风险上看,产品的创新性构成了项目管理的风险来源。
项目的独特性决定了没有两个项目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保持项目产品的先进性,产品的开发过程必然是创新的过程,创新的结果既是高新技术应用对产品性能的不确定性,也是决策人能力和知识背景对决策本身的不确定性,还是创新过程的质量不确定性,这些都带来了项目风险。
只有对产品的开发结果"胸有成竹",才能对项目的风险管理"有的放矢"、"胜券在握"。因此,控制项目产品开发质量还是控制项目风险的首要环节。
三、如何进行项目产品开发的质量控制
加强产品开发设计质量管理是保证项目总体质量的首要环节,也是国内外项目质量管理的经验总结。
项目团队,特别是项目领导层必须牢固树立一开始就要把工作做好的思想,深入开展开发设计质量管理,努力提高开发质量,减少设计损失,为建设高质量的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面向项目的开发思想。
面向项目是针对"创新"而提出的。
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故而每一个项目产品开发都是一次"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是追求"探索未知的知识",还是追求项目效益的最大化,这是项目开发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思想问题。
发生在我国科研人员身上更多的是以项目为依托,开创若干"第一",建立成功的里程碑,结果可能是项目超功能或经费不足。
项目研发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确定项目开发的目的和目标,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要坚持质量经济性原则。
项目所追求的质量不是等级越高越好,而是越适合越好。即综合考虑满足项目功能要求和社会或用户期望的合理的项目质量目标。举例来说,水电站水轮机用水需要纯度达到一定标准的高质量的水,但达到饮用水标准并不能提高发电质量,只能徒增项目成本。因而确定和传达正确的项目质量和等级标准,是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的重要职责;确定和采用正确的产品质量等级和标准是项目研发人员的重要职责。
二要坚持双赢原则。
面向项目追求的最大效益,应当包括将用户满意作为开发设计的最终宗旨,既要考虑用户提出的设计要求,也要考虑未来运行环境变化项目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坚持与用户双赢的原则,使项目目标达到综合最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真正通过项目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优势。
(二)建立面向过程的开发控制机制。
面向过程是针对面向"结果"而提出的。
项目管理的一个特点是面向"结果",但开发本身的不确定性带来了项目本身风险的隐含性,要增强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就必须对开发过程予以控制。
首先要进行开发质量策划。
将开发质量保证计划纳入到项目总体质量管理中。明确开发阶段的质量目标、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程序及质量审核标准。明确开发阶段的质量责任,并落实到部门和个人。
其次要抓好过程控制的四个环节。
设计评审,在每一设计阶段结束时开展,以弥补设计人员知识和经验的不足,防止设计的片面性,保证项目的质量要求得到体现。
设计验证,在设计的适当阶段进行,包括验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模拟试验或独立验证设计原理、设计结果和其它设计活动的正确性,确保设计阶段的输出满足设计阶段输入的要求。
设计确认,在设计的关键阶段、成功的设计验证之后进行,确保项目产品符合规定的用户要求。
设计变更,变更可能来自用户,也可能来自项目内部,项目组织应就设计变更与用户达成一致,并对变更过程进行控制,当设计变更对项目带来一定的风险时,还应考虑再次进行正式的设计评审和确认试验。
(三)保持开发质量控制的持续有效。
持续有效是针对项目管理生命周期而言的。产品开发虽然在开发阶段,其有效控制要贯穿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第一是坚持纠正与预防的原则。
在项目管理的概念阶段就要对市场需求、用户需求变为设计输入的过程进行控制;在项目实施阶段中发现设计问题或隐含的设计问题倾向要"及早"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免问题或损失扩大化;在项目结束阶段要认真总结开发设计的质量控制经验教训,以利于更好地积累项目开发管理经验。
第二是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
定期对开发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管理评审,将控制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开发过程始终在有效的控制当中。用持续有效的技术管理,降低和减少开发设计的不确定性及不可预见性,用持续有效的质量保证,提高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一、明确系统的控制要求
系统要求通过3个按钮分别控制电动机的连续正转、反转和停转,用热继电器进行过载保护,要求正反转控制联锁。
二、确定输入、输出设备,为其分配合适的IO端子
输入输出设备对应的PLC端子
三、绘制系统控制线路图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电路图
四、编写PLC控制程序
PLC梯形图程序
五、将程序写入PLC
在计算机中用编程软件编好程序后,如果要将程序写入PLC,须做以下工作。
1、用专用编程电缆将计算机与PLC连接起来,再给PLC接好工作电源
2、将PLC的RUN/STOP开关置于“STOP”位置,再在计算机编程软件中执行PLC程序写入 *** 作,将写好的程序由计算机通过电缆传送到PLC中。
PLC与计算机的连接
六、模拟运行
程序写入PLC后,将PLC的RUN/STOP开关置于“RUN”位置,然后用导线将PLC的X000端子和COM端子短接_下,相当于按下正转按钮,在短接时,PLC的X000端子的对应指示灯正常应该会亮,表示X000端子有输入信号,根据梯形图分析,在短接X0端子和COM端子时,Y000端子应该有输出,即Y000端子的对应指示灯应该会亮,如X000端指示灯亮,而Y000端指示灯不亮,可能是程序有问题,也可能是PILC不正常。
若X000端子模拟控制的运行结果正常,再对X001、X002、X003端子进行模拟控制,并查看运行结果是否与控制要求一致。
七、安装系统控制线路,并进行现场调试
模拟运行正常后,就可以按照绘制的系统控制线路图,将PLC及外围设备安装在实际现场,线路安装完成后,还要进行现场调试,观察是否达到控制要求,若达不到要求,需检查是硬件问题还是软件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八、系统投入运行
系统现场调试通过后,可试运行一段时间,若无问题发生可正式投入运行。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编写一个界面程序,控制另一个程序的运行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编写一个界面程序,控制另一个程序的运行、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原来没有7.3设计与开发一章,现在想增加设计与开发应该怎么编制相应的控制程序、简述利用VC++集成开发环境,开发一个Win32控制台应用程序的过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